1 / 27

女性主義劇場 / 女性主義與劇場

女性主義劇場 / 女性主義與劇場. Part I 女性主義:議題、概念、與行動. 女性主義. 從女性的生命經驗出發, 以議題為導向, 所衍生的政治運動、社會理論、道德哲學概念 、文化實踐與批評 的統稱 。. 主要的一些議題. 女男兩種性別在政治、社會、經濟方面的 差別處境,及 女男平權、平等的相關議題 婚姻與家庭關係中的女性,工作職場中的女性,女性的獨立人格 女性投票權,女性的工作權與經濟自主權,女性的教育權,女性的繼承權 女性 在家庭與社會中的實際處境與問題 家庭暴力、避孕與墮胎、性侵害 、職場 性別歧視 公領域與私領域的差異與衍生問題 女性的認同問題

Download Presentation

女性主義劇場 / 女性主義與劇場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女性主義劇場/女性主義與劇場 PartI 女性主義:議題、概念、與行動

  2. 女性主義

  3. 從女性的生命經驗出發,以議題為導向,所衍生的政治運動、社會理論、道德哲學概念、文化實踐與批評的統稱。從女性的生命經驗出發,以議題為導向,所衍生的政治運動、社會理論、道德哲學概念、文化實踐與批評的統稱。

  4. 主要的一些議題

  5. 女男兩種性別在政治、社會、經濟方面的差別處境,及女男平權、平等的相關議題女男兩種性別在政治、社會、經濟方面的差別處境,及女男平權、平等的相關議題 • 婚姻與家庭關係中的女性,工作職場中的女性,女性的獨立人格 • 女性投票權,女性的工作權與經濟自主權,女性的教育權,女性的繼承權 • 女性在家庭與社會中的實際處境與問題 • 家庭暴力、避孕與墮胎、性侵害、職場性別歧視 • 公領域與私領域的差異與衍生問題 • 女性的認同問題 • 歷史論述中的女性,文學作品中的女性 • 歷史論述中女性的刻板印象與消失(disappearance)

  6. 父權體制對女性形象與權利(力)的宰制 • 文學作品中的女性、大眾文化中的女性、廣告上的女性、選美活動與名模文化 • 女性的自我認知,女性的自我評價 • the male gaze (男性的凝視) • 女男性別的生物性、社會性、與文化意義 • 男女如何有別?在哪個層面有別? • 女性在有關性(sexuality)、性別(gender)、階級、種族、宗教、文化議題中的位置 • 性自主的意義,性別的扮演,同性戀的顛覆性,性別與階級/種族/信仰/文化塑造的辯證關係

  7. 早期的發展 從社會思潮與運動開始

  8. 18世紀(啟蒙時代) • 現代女性運動的開端 • 女性思想家主張女性受教育的權利 • 1785年成立以女性為成員的科學會社 • 出現以女性議題為主要內容的期刊

  9. 19世紀以降 • 法國烏托邦社會主義者傅立業主張:女性權力的伸張是社會改革的基礎,每個時代社會有所進步與變遷,乃由於婦女獲得自由所促成。當婦女的自由減少,社會也跟著退化。並且在1837年創造了「女性主義」的名詞。 • 美國的瑪格麗特‧芙樂不僅主張女性在法律地位和世俗生活理的權利,並更進一步的從存在哲學的觀點,強調女性有追求內在自由的權利,即包括心靈的充實、智識的成長、理性與創造力的激發。

  10. 英國改革思想家米勒宣稱:以法律將某依性別置於另一性別之下的作法,是錯誤的,並且是阻礙人類整體進步發展的主要因素。英國改革思想家米勒宣稱:以法律將某依性別置於另一性別之下的作法,是錯誤的,並且是阻礙人類整體進步發展的主要因素。 • 開始出現對女性工作、財產、教育、參政權力的呼籲與要求。 • 呼應社會變遷的進步改革氣氛,女性爭取經濟、教育與政治權利作為目標,組織較為明確的運動。

  11. 女性開始發起或參與的社會運動,如20世紀初發生在美國的禁酒運動,最終促成了禁酒令的頒布。女性開始發起或參與的社會運動,如20世紀初發生在美國的禁酒運動,最終促成了禁酒令的頒布。 • 女性投票權運動 • 開始於19世紀末,在英美皆有發展,有激烈的抗爭,有延續先前由女性主導的社會運動(如美國的廢奴運動)而來。 • 大多數國家在WWI(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後,賦予女性投票權,一方面是為表彰女性在大戰期間的貢獻,另一方面是為呼應戰後民族獨立自決的風潮。

  12. 1960年代以降的劇烈轉變 思想與文化實踐

  13. 主要的特點:分化 • 思想型態的分化 • 本體、物質、歷史、經濟條件、文化、性傾向 • 關注焦點的分化 • 自我認知、現實議題、本質差異、壓迫關係 • 政治作為的分化 • 集體覺醒、民主代議、階級革命、族群抗爭 • 經濟與文化基準的分化 • 東西之別、南北之別、傳統與當代之別

  14. 主要的兩個類別 • 女性主義批判 • 重讀經典,揭露傳統經典論述與再現機制中的男性中心,代以女性真實面貌的思考 • 檢視文化實踐(劇場創作機制)中的男性中心與性別歧視 • 檢視文化經典中的女性刻板印象與女性的消失 • Virginia Woolf 《自己的房間》(莎士比亞的妹妹?) • 女性中心批評 • 重新發現被隱匿的女性足跡,建立對抗經典 • 發掘女性前被所建立的另類美學與表現方式(身體的、日常的、互動分享的) • 60-70年代以降,女性創作者的輩起

  15. 幾種主要的類型

  16. 自由派女性主義(Liberalist Faminism) • 主要在美國流行,與美國既有的自由主義傳統相呼應。 • 一種本體論的觀點,主張女男平等是舉世通行的原則,因此,以女性在政治社會體制中所受到的不平等待遇為主要關懷。 • 主張極力減低女男之間差異(主要是生物性),對女男平等原則的重要性與影響力。 • 主張在體制內,以體制既有的機制改善女男不平等的狀況,以女男平等為最終目標。

  17. 反對體制外的革命作為,認為那無法達到女男平等和諧共存的理想狀態(目標)。反對體制外的革命作為,認為那無法達到女男平等和諧共存的理想狀態(目標)。 • 強調個人的生命情境,而非群體的集體意識,才是女性主義者應該關注的重點。 • 強調由女性書寫、為女性書寫的作品的重要性。

  18. 激進派/文化女性主義(Radical/Cultural Feminism) • 在歐美皆有,但在美國較為重要。 • 一種本體論的觀點,主張現存由男性主宰的社會是腐敗且不堪修復的,女性應起而建立自己獨有的社會(分離主義),或者,女性才應該是掌控世界的性別。 • 主張女性應藉由獨特的文化與美學形式,強調自己與男性的差異,這種差亦正是女性力量的泉源,並且是優於男性的特質。

  19. 特別強調女性的生理特質與身體的自主性。 • 與個人生命情境,而非群體意識,才是女性主義者應該關注的重點。但亦同時主張女性經驗,是普世共通的體認。 • 強調女性的聲音與觀點,在公眾空間中的出現。(女巫) • 就女性的現實處境而論,主張應從文化的面向切入,徹底改變女性的自我認知,從而真正建立起女性獨特的社會。特定的議題包括:墮胎權、 反對選美活動、強暴的社會性意義(「強暴是全世界最為普遍的壓迫形式」)。

  20. 以文學或劇場作品而論,應該嘗試創造女性獨有的特殊形式,而不要延用那些被男性宰制/污染的形式。以文學或劇場作品而論,應該嘗試創造女性獨有的特殊形式,而不要延用那些被男性宰制/污染的形式。 • 婦女意識啟蒙團體(CR:Consciousness-raising Group) • 以戲劇表現形式,說出女性的觀點與經驗 • 公開的活動(演出、示威) • 美國山腳劇團(At the Foot of the Mountain)《遭強暴者》(創團之作) • 改編自布萊希特的作品 • 真實受暴者的經驗 • 「強暴是全世界最為普遍的壓迫形式」 • 伊芙·恩斯勒(Eve Ensler) 《陰道獨白The Vagina Monologues》 • 女性的生命故事 • 一人一故事

  21. 物質派女性主義(Materialist Feminism) • 主要在歐洲,包括馬克思主義與社會主義的影響。 • 一種非本體論,主張女性與男性的關鍵差異並非生物性的不同,而是文化性、社會性、經濟性的差別,簡言之,就是歷史的、階級的差異,亦是壓迫的源頭。 • 所謂的性別(gender),應被視為是一種社會因素決定的產物,而非天生自然的質性。

  22. 女性應被視為是一個特定階級,並且是一個受到壓迫的階級,特別強調生產關係的條件,如何決定女性的經濟社會地位,和她們與生產型態的關係。女性應被視為是一個特定階級,並且是一個受到壓迫的階級,特別強調生產關係的條件,如何決定女性的經濟社會地位,和她們與生產型態的關係。 • 女性與生產型態的關係,不僅適用於她們在社會上的關係,更要將同樣的原則,應用於家庭關係/體制的分析,以及種族內部性別關係的分析。因此,階級差異在女性的不同群體之間,亦是存在的。 • 婦女在勞動市場上受到歧視剝削,在家庭中的無酬勞動,則維持了資本主義的剝削結構。

  23. 強調群體意識,而非個人處境,才是決定女性階級本質的關鍵。強調群體意識,而非個人處境,才是決定女性階級本質的關鍵。 • 以文學或劇場作品而論,應該應用辯證的原則,分析性別的物質基礎,以為社會改革的依據。 • 社會與家庭中的勞動剝削、階級與性別的糾葛。 • 英國紅梯劇團(Red Ladder)( http://www.redladder.co.uk/)《打鐵趁熱》 • 英國邱琪兒(Caryl Churchill) )《頂尖女性Top Girls》 • 法國蔓米莎(Simone Benmussa) 《The Singular Life of Albert Nobbs》 • 藍貝芝《無枝nostalgia》

  24. 紛雜多元的面貌 • 後現代女性主義(包括酷兒queer理論) • 女同性戀女性主義 • 後殖民女性主義(結合女性主義與後殖民文化研究) • 分離主義的女性主義(主張女性與男性的完全分離) • 女人主義(womanism 激進的女性主義) • 亞馬遜女性主義(回歸亞馬遜傳奇) • 安納其女性主義(無政府主義與女性主義的結合) • 反種族主義的女性主義(結合反種族歧視與女性主義)

  25. 可能有的一些共同特點 • 素材: • 自傳性、技藝、慾望、個人生命 • 獨特的、成長的、生活的、瑣碎的、非大論述的 • The personal is political • 敘事/動作形式 • 非線性邏輯 • 非模擬再現的寫實 • 時空與形式的自由 • 揭露劇場與人性的人為性

  26. 與社會的關係 • 審美距離與第四面牆的打破 • 分享而非對立 • 與社會變革之間的持續對話、相互詰問、及張力衝突 • 女性主體性 • 建立在差異(階級、種族、文化、性傾向)互動的場域

  27. 參考書籍: • 《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女書文化) • 《女性主義經典》(女書文化) • 《女性主義》(立緒)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