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第十一章戰後及現代的台灣(下)

第十一章戰後及現代的台灣(下). 第五節外交與兩岸關係. 1971 年, 聯合國 接納中共入會,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此後我國外交上日益困頓 1980 年代後期,台灣的政治解嚴與大陸的經濟開放,以及 1990 年代初期,台灣成立的「 海基會 」與大陸設置的「 海協會 」開始展開多次的協商會談 兩岸的緊張對峙的關係開始出現轉圜的空間 至今,兩岸仍存有許多的緊張關係,但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層面均已出現日益頻繁的交流. 國際局勢對中華民國的衝擊. 中共在外交上的努力  1964 年,法國承認中共,使聯合國五常任理事國中,已有蘇英法三國承認中共,對我國代表權的表決,已極為不利

elie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十一章戰後及現代的台灣(下)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一章戰後及現代的台灣(下)

  2. 第五節外交與兩岸關係 • 1971年,聯合國接納中共入會,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此後我國外交上日益困頓 • 1980年代後期,台灣的政治解嚴與大陸的經濟開放,以及1990年代初期,台灣成立的「海基會」與大陸設置的「海協會」開始展開多次的協商會談 • 兩岸的緊張對峙的關係開始出現轉圜的空間 • 至今,兩岸仍存有許多的緊張關係,但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層面均已出現日益頻繁的交流

  3. 國際局勢對中華民國的衝擊 • 中共在外交上的努力 • 1964年,法國承認中共,使聯合國五常任理事國中,已有蘇英法三國承認中共,對我國代表權的表決,已極為不利 • 10月,中共試爆原子彈成功,國際地位大增,加以美國介入越戰,使美軍及國家財產耗損甚大。美國欲趁機與中共妥協以解決越戰問題 • 1969年美國總統尼克森放寬對中共貿易及旅行的限制。1971年4月美國乒乓球隊訪問大陸,展開所謂「乒乓外交」 • 1971年10月,聯合國接納中共入會 • 1972年2月,尼克森訪問北京,與周恩來發表「上海公報」

  4. 中華民國在外交上的挫敗 • 1971年7月,日本發表公報,將與中共建交 • 1975年,陸續有菲律賓、泰國與中共建交 • 1978年12月,美國總統卡特宣佈,自次年1月1日起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屈從中共「建交」三條件斷交、廢約與撤軍 • 1979月4月1日美國另以「台灣關係法」取代以前的「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依此法仍對台出售防禦性的武器,以維持西太平洋的和平、安平與穩定

  5. 左圖為1979年中美斷交時台灣民眾在台灣大學大門前抗議左圖為1979年中美斷交時台灣民眾在台灣大學大門前抗議 右圖為1979年中美斷交時台灣民眾在美國大使館前示威 資料來源:張之傑,1991,20世紀中國全紀錄,頁980,台北錦繡

  6. 1955年,美國國務卿杜勒斯來台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1955年,美國國務卿杜勒斯來台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 圖為杜勒斯攝於機場,行政院長俞鴻鈞陪檢閱三軍 資料來源:時報文化編輯委員會,2000,珍藏20世紀台灣,頁254, 台北時報文化

  7. 兩岸對峙 • 1949年後,中共與台灣分別獲得了以蘇俄與美國馬首是瞻的共產與民主國家的承認 • 隨著冷戰時代的來臨,共產與民主國家的壁壘逐漸淡化,國家利益成為國際關係的先決條件 • 因此台灣位居東南亞樞紐的戰略地位逐漸降低,而大陸龐大的經濟市場成為不可忽視的力量。加以1971年後,中共積極透過外交途徑孤立台灣,並在1972、1979年與日本、美國先後宣布建交 • 台灣在國際外交日趨艱困之際,仍憑藉著台灣傑出的經濟成就,與中共形成均衡的對峙關係

  8. 改革開放 • 1980年代後期,台灣與大陸均進行改革開放,開啟了兩岸人民溝通的管道 • 1987年台灣宣布解嚴,大陸亦在1989年後透過上海的國際經驗,逐步開放大陸市場 • 1991年2月台灣成立民間性質的「海峽交流基金會」(海基會),後與大陸「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海協會)進行會談,建立兩岸溝通管道 • 1998年10月,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親赴大陸訪問,並且會晤中共總書記江澤民。此為兩岸自1949年以來首次出現的高峰協商 • 2001年,台灣試行金門到廈門與馬祖到福州的「小三通」,打破兩岸長期的三不政策(通商、通郵、通航)

  9. 經濟交流 • 台灣與大陸的經濟交流,主要是台商前往大陸投資,並且可依按照投資模式區分為三個時期勞力密集的中小企業資本與技術密集的大企業高科技產業 • 1977年中共確立四個現代化改革開放路線之後,首先在廣東深圳成立第一個經濟特區推動外商投資 • 1987年隨著台灣解嚴與開放探親的腳步,台商開始試探投資大陸市場,深圳成為第一選擇 • 1991年台灣海基會的成立即是兩岸經交流頻繁的象徵。之後台商赴大陸投資日益增長

  10. 文化交流 • 1990年代前後,台灣與大陸交流發展的兩大主軸為文化與經濟。文化交流的層面涵蓋十分廣泛,自傳統藝術、學術訪問到出版與戲劇,無所不包 • 1993年,有大陸上海崑劇團在台灣進行一系列的演出,各界評估為兩岸文化交流以來最受歡迎和值得稱道的戲曲表演。帶動了日後大陸傳統藝術團體來台演出;2001年有陜西西安的「秦兵馬俑」於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展出,參觀人次突破百萬 • 此兩個傳統文化遺產提供台灣人民在歷史教材之外的親證 • 台灣的雲門舞集、琉璃工房等在大陸亦獲得廣大的喝采與掌聲

  11. 參考、延伸閱讀資料 • 丘為君、張運宗,2003,走入近代中國,台北五南 • 陳正茂編著,1999,台灣史綱,台北文京 • 時報文化編輯委員會,2000,珍藏20世紀台灣,台北時報文化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