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5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 七 章. 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 广东工业大学社会科学部朱静君编写. 1. 第七章 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的创造者.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第二节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第三节 社会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第四节 科技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第五节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2. 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一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1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原始社会. 3. 原始工具.

edana
Download Presentation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七章 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 广东工业大学社会科学部朱静君编写 1

  2. 第七章 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的创造者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第二节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第三节 社会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第四节 科技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第五节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2

  3. 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一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1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原始社会 3 原始工具

  4. 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奴隶社会 青铜器 4

  5. 生产力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铁器 封建社会 5

  6. 生产力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大机器 资本主义社会 6

  7. B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生产力 生产关系 生产力的发展变化 生产关系的变革 原始工具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青铜器 封建社会 手推磨 资本主义社会 大机器 7

  8. 2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真舒服! 生产力 8 生产关系

  9. 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真难受! 生产力 9 生产关系

  10. 3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内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但这种反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决定 生产力 生产关系 反作用 10

  11.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要求: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应当保持生产关系的相对稳定;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甚至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必须变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11

  12. 二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1 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变化发展。 12

  13. 2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首先体现在服务的方向上。 上层建筑一方面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另一方面又与那些对自己的经济基础有害的其他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作斗争,即一方面“保护自己”,另一方面“排除异己”。 13

  14.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其次体现在服务的方式上。 上层建筑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控制来为经济基础服务。政治上层建筑力图把人们的活动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和秩序之内,观念上层建筑通过影响人们的思想去支配人们的行动。 14

  15.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再次体现在服务的效果上。 促进作用 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 适合 适合 生产力 不适合 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 阻碍作用 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 适合 不适合 生产力 15

  16. 3、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内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但这种反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基础发展和变革的要求。 决定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反作用 16

  17.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要求: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而经济基础本身又适合生产力状况时,要保持上层建筑的相对稳定性;当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变革要求,从而阻碍生产力发展时,要适时地变革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变革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17

  18. 4 生产力的最终决定作用与生产力标准 生产力的最终决定作用 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关系: 决定 决定 生产关系 生产力 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 反作用 反作用 18

  19. 生产力标准 革命导师的论述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 19

  20. 革命导师的论述 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20

  21. 革命导师的论述 评价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是否进步以及进步程度的标准,“归根结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 21

  22. 革命导师的论述 “判断(改革开放和各项工作是非 得失)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2

  23. 生产力标准的含义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是衡量社会进步、检验各项政策和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 23

  24. 生产力标准的含义 首先,生产力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生产力发展 24 社会进步

  25. 生产力标准的含义 其次,生产力标准是检验各项方针政策和具体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 25

  26. 坚持生产力标准 第一,对生产力标准本身要完整理解。 生产力各要素 水平 生产力标准 速度 效益 …… 26

  27. 坚持生产力标准 第二,要把生产力这一根本标准同各项工作的具体标准结合起来。 军事领域战斗力标准 生产力 标准 文艺领域艺术标准 教育领域教学标准人才标准 …… …… 27

  28. 坚持生产力标准 第三,要结合“综合国力标准”和“人民生活水平标准”,全面贯彻“三个有利于”标准。 28

  29. 坚持生产力标准 第四,要从静态事实和动态发展的统一中 把握社会发展的生产力标准。 静态事实 横向比较 全面把握 动态发展 纵向比较 29

  30. 第二节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一 阶级斗争的实质 阶级斗争是经济利益根本对立的社会集团之间的斗争,争取和维护本阶级的经济利益是阶级斗争的实质内容。 30

  31. 二 阶级斗争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它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 首先,阶级斗争推动了同一社会形态自身的发展。 陈胜、吴广起义 黄巢起义 太平天国革命 31

  32. 其次,阶级斗争的作用更突出地表现在阶级社会中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转变的质变过程中。其次,阶级斗争的作用更突出地表现在阶级社会中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转变的质变过程中。 法国大革命 广州起义 32

  33. 最后,阶级斗争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最集中地表现在阶级社会向无阶级社会的过渡中。最后,阶级斗争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最集中地表现在阶级社会向无阶级社会的过渡中。 巴黎公社 十月革命 秋收起义 33

  34. 第三节 社会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 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二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34

  35. 社会革命的含义 是革命阶级为改变旧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而进行的政治斗争,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形式。 十月革命 辛亥革命 35

  36. 社会革命的作用 社会革命是历史前进的“火车头”,是阶级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性环节和手段。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革命 革命 革命 36

  37. 社会革命的根源 “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发展的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 37

  38.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社会改革及其根源 社会改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社会主义改革 38

  39. 社会改革与社会革命的区别 社会改革 社会革命 社会制度根本性质的改变 社会形态内部的调整 社会量变 社会质变 被统治阶级自觉组织 统治阶级自觉组织 39

  40. 社会改革及其根源 社会改革 社会改革是在保持社会根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对社会制度的实现形式或某些环节和方面进行的变革,是社会发展中的量变或部分质变。它包括两种形式:一是革命性改革,二是改良性改革。 40

  41. 社会改革的根源 社会改革就其根源来讲,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客观要求。 41

  42. 社会改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社会改革的普遍性 社会改革的普遍性是指社会改革存在于人类有史以来的各种社会制度之中,并对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明治维新 商鞅变法 百日维新 42

  43. 社会改革的特殊性 社会改革的特殊性是指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制度条件下的社会改革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 43

  44. 社会主义改革 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和目的 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对具体制度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调整、完善或革新;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改变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建立适合时代特点和国情的、充满生机活力的新体制,从而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44

  45. “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搞改革开放、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搞改革开放、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45

  46. 三 新技术革命促使知识经济时代来临 第四节 科技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一 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二 科学技术是当代社会第一生产力 46

  47. 一 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1 科学和技术 科学 是正确反映事物本质及规律的知识体系,是系统化、理论化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总称,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47

  48. 技术 广义的技术是指人们为了达到特定目的而利用改造世界的一切手段和方法,包括生产技术、实验技术以及其他技术; 狭义的技术专指生产技术,即体现在生产过程中活动方式的控制操作手段、程序和方法。 48

  49. 科学和技术的关系 科学和技术彼此密切相联,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作用。 49

  50. 科学和技术的关系 理论基础 技术 科学 手段 做什么怎么做 是什么为什么 现实 可能 从一般到个别 从个别到一般 物质形态 知识形态 50 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