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7

第六章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教学重点、难点 : 为什么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教学计划: 6 学时. 教学内容.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 (一)依据对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发展规律的分析。. 马 克 思. 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分为两个阶段: “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 - 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 - 共产主义. 恩 格 斯.

ebony-bowen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六章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2. 教学重点、难点:为什么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学重点、难点:为什么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教学计划:6学时

  3. 教学内容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4.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

  5. (一)依据对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发展规律的分析。 马 克 思 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分为两个阶段: “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 - 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 - 共产主义 恩 格 斯 对未来社会发展阶段的划分,不存在适应一切条件的一劳永逸的方案,对马克思主义应该灵活应用。

  6. (二)以俄国国情为基础的分析。 列 宁 1917年,把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或低级阶段称为社会主义,把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称为共产主义。 1920年,把共产主义社会分为低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 意识到社会主义的发展将是长期的。

  7. (三)斯大林等苏联领导人的认识。 简单套用马克思理论,忽视了社会主义长期发展的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上造成了重大失误,并极大影响了其它社会主义国家。 • 斯大林:社会主义-短暂阶段,向共产主义过渡。 • 赫鲁晓夫:“共产主义建成论” • 勃列日涅夫:“发达社会主义理论” • 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社会主义起点论”。 • 戈尔巴乔夫:“发展中的社会主义论”。

  8. (四)毛泽东――两步走的思想 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社会主义革命阶段。 • 1956年1月,社会主义已经进入,尚未建成。 • 1957年2月,区分“建立”“建成”两个概念。 • 1959年2月,搞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国家工业化等等,这还只是第一阶段,以后还有第二、第三个提高阶段,才能完成社会主义建设。

  9. 1959年底1960年初,毛泽东结合中国实际指出:社会主义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1959年底1960年初,毛泽东结合中国实际指出:社会主义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10. (五)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阶段进行了再认识 建国三十周年 叶剑英在国庆30周年讲话中指出: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在幼年时期”, “还不成熟、不完善”,“我国现在还是 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

  11. 十一届六中全会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 的决议》第一次明确指出“我们的 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的阶段”。

  12. 十二大 • 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在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揭示初级阶段的根本特征,物质文明不发达。 十二届六中全会 • “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将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并揭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经济方面的特征.

  13. 十三大 • 全面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历史地位、基本特征和基本任务,形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十四大 • 1992.10,十四大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理论基础。 十五大 • 1997年,第一次系统阐明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4. 二、对中国社会主义国情的重新认识 阶 级状 况 国 际环 境 历 史特 点 文 化教 育 人 口因 素 国 情 构成要素 政 治制 度 自 然资 源 经 济制 度 地 理状 况 民族构成及传统 生产力 发展水平

  15. 国情的突出特点 人 2000年底:祖国大陆126,83万,香港678万,澳门44万,台湾2228万。全国总人口达到12.9533亿。 2005.1全国总人口达13亿。 口 多 底 子 薄 人均资源占有量确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生 产 力 水 科技文化不够发达 平 低

  16. 199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指标比较 中国(单位美元) 世界排名 第一位 • GDP 8154亿 7 美国75761亿 • 人均GDP 663 45 瑞士41208 • 总生产率:每位劳动 者创造GDP1118 45 日本70919 • 劳动生产率:人/小时 创造GDP0.55 44 卢森堡45.33

  17. 近年GDP 增长状况(单位美元)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总量RMB亿元 $人均GDP 外汇储备 2000: 89404 10772 832 1656亿 2001: 95640 11520 860 2000亿 2002: 104790 12670 930 2830亿 2003: 116694 14110 1097 4033亿 2004: 136515 16490 1050 6099亿

  18. 2003年全世界的 GDP 世界银行 • 美国 10.9万亿美元; • 日本 4.3万亿美元; • 德国 2.4万亿美元; • 英国 1.8万亿美元; • 法国 1.7万亿美元; • 意大利 1.5万亿美元; • 中国 1.4万亿美元。

  19. 英格尔斯现代化十项指标 现代化标准 中国状况 • 人均GNP:3000美元以上 1000 • 非农业产值占GDP比重 85%以上 82% • 农业产值在12-15%以下 18.8 % • 第三产业服务业产值GNP比重45%以上 33 % •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50%以上 33% • 非农业就业人口比重:70%以下 47.8% • 大学生占20-24岁人口比重 12.5% 4% • 成人识字率 80%以上 83% • 人口净增长率为1%0以下 1.1%0 •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50%以上 36.09% • 每名医生负担人口800人以下 1060人 • 平均预期寿命70岁以上 71岁 • 每天每3人以下有一张报纸 23人

  20. 联合国粮农组织恩格尔系数标准 60以上贫困; 撒哈拉大沙漠60%。 50-59为温饱; 部分发展中国家; 40-49为小康, 部分发展中国家; 30-39相对富裕,东欧国家; 20-29富裕状态;欧洲、日本、加拿大; 20以下极其富裕。美国,达到16%;

  21. 中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 城镇 农村 1978年 57.5 67.7 80年代初 59 62 90年代初 51 60 1995年 50以下 58.6 90年代末 44 50 2001年 37.9 47.8

  22.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 特殊的阶段 社会性质 社会发展历史地位 社会发展程度

  23.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 第一, 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实现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第二,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

  24. 第三,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第三,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 第四,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 第五,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

  25. 第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第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 第七,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

  26. 第八,树立共同理想,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第八,树立共同理想,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 第九,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27. 不发达状态 生 产 力 不发达。水平低、不平衡、 多层次; 不完善。所有制、分配制度。 不成熟。民主政治不成熟,法制不健全。 不成熟。封建思想、小生产习惯势力、资产阶级思想存在。 生产关系 上层建筑 意识形态

  28.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和必然性 历史前提 国情基础 时代特点

  29.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制定一切方针政策的客观依据(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制定一切方针政策的客观依据 (1)坚持社会主义,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不搞政治上多党制、经济上私有化、思想上自由化。 (2)坚持从初级阶段出发,不能超越初级阶段。 (3)承认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反对平均主义;防止两极分化。

  30.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1. 一、党的基本路线的形成 (一)新民主主义总路线: 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32.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基本路线: 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1956年,八大政治路线: 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主要矛盾,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3. (四)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五)1962年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基本路线: 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 在这个历史阶段中还 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存在着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 存在着帝国主义、修正主义颠覆和侵略的威胁, 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

  34. (六)1987年,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35.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 核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 • 依靠力量―全国各族人民 • 中心任务―经济建设 • 政治保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根本原则 • 物质保证―坚持改革开放 ―根本动力 • 根本方针―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 奋斗目标―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

  36. 主 要 内 容 经济建设 坚持改革开放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中心 两个基本点的关系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社会发展的动力 立国之本 立足点 富强 民主 文明 现代化国家 奋斗目标

  37. 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 “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 “如果从建国起,用100年的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中等水平的发达国家,那就很了不起。”

  38. 四、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一)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 • 最高纲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也可称为党的最高理想; • 最低纲领: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阶段制定的最低目标,又称基本纲领。 • 党的最低纲领的制定应以最高纲领为指导,并促进最高纲领的实现。

  39. (二)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纲领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纲领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纲领

  40.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纲领 •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 坚持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 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 • 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41.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纲领 •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 这就要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42.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纲领 •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 这就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 •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重在建设,繁荣学术和文艺。 • 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43. 基本纲领之间的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 政治 文化 经济

  44.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前提和基础,其核心是解放生产力,同时改革和完善生产关系,以适应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前提和基础,其核心是解放生产力,同时改革和完善生产关系,以适应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和文化,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它们是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并且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根本保证。

  45. 基本纲领: 是党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展开; • 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进一步按经济、政治、文化三个领域展开,系统地规定了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要坚持的基本政策,更加清晰地描绘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蓝图。

  46. 基本纲领的意义: 1、 标志着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建设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为全党全国人民的行动指明了目标和任务。 2、 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主要经验的总结,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 3、 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三个领域的全面展开。 4、 是实现党的最终奋斗目标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而迈出的重要一步。

  47.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48. 一、“三步走”发展战略

  49. “三步走”战略的源头——“两步走”的发展战略“三步走”战略的源头——“两步走”的发展战略 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提出了分两步实现我国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战略:从第3个五年计划(1965年)开始,第一步,用15年的时间,即在1980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20世纪内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前列。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