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3

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 新技术和新进展 New technique & New progress. 第一节. 重组 DNA 技术 R ecombination DNA Technology. 一 DNA 重组的概念. 生物技术工程包括 : 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 酶工程、细胞工程等. 基因工程 ---- 实现基因克隆所采用的方法 及相关的工作称基因工程 , 又称 重组 DNA 工艺学 。 目的 ① 分离获得所需要的基因或 DNA 序列; ② 获得所需要或有价值的基因表达产物 ( 蛋白质 ).

ear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十一章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一章 新技术和新进展New technique & New progress

  2. 第一节 重组DNA技术 RecombinationDNATechnology

  3. 一DNA重组的概念 生物技术工程包括: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 酶工程、细胞工程等 基因工程----实现基因克隆所采用的方法 及相关的工作称基因工程, 又称重组DNA工艺学。 目的① 分离获得所需要的基因或DNA序列; ② 获得所需要或有价值的基因表达产物(蛋白质)

  4. 相关概念 • DNA克隆 • 工具酶 • 目的基因 • 基因载体 • 基本原理 目的基因的获取 克隆载体的选择和构建 外源基因与载体的连接 DNA导入受体菌 重组体的筛选 克隆基因的表达

  5. 二、 DNA克隆 应用酶学的方法, 在体外将各种来源的遗传物质(同源的或异源的、原核的或真核的、天然的或人工的DNA)与载体DNA接合成一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DNA分子( 复制子replicon),继而通过转化或转染到宿主细胞,筛选出含有目的基因的转化子细胞,再进行扩增提取获得大量的DNA分子。 也称基因克隆或重组DNA(recombinant DNA)

  6. 简单地说 1.克隆(clone):纯的无性繁殖系统 2.纯化繁殖DNA就称为DNA克隆(DNA cloning)或分子克隆 (molecular cloning) 3.基因的纯化繁殖就称为基因克隆(gene cloning) 4.体外重组DNA的基本程序 如下图;

  7. 重组DNA技术简单概括为: “分、切、接、转、筛” 1、目的基因的获取 2、基因载体的选择与构建 3、目的基因与载体的拼接 4、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 5、筛选并无性繁殖含重组分子的受体分子 (转化子)

  8. 质 粒 为 载 体 的DNA 克 隆 过 程

  9. 三、 工具酶 •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 DNA聚合酶I • 逆转录酶 • T4DNA 连接酶 • 碱性磷酸酶 • 末端转移酶 • Taq DNA聚合酶

  10. G CCTAG GGATCC CCTAGG GATCC G •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 RE) 定义: 识别DNA的特异序列, 并在识别位点或其周围 切割双链DNA的一类内切酶 BamHⅠ + 分类:Ⅰ、Ⅱ、Ⅲ

  11. GGATCC CCTAGG Ⅱ类酶识别序列特点—— 回文结构 5’ 5’ 切口:平端切口、粘端切口

  12. BamHⅠ HindⅡ GGATCC CCTAGG GTCGAC CAGCTG G CCTAG GATCC G + GTC CAG 粘端切口 GAC CTG + 平端切口

  13. 几种最常用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名称 识别序列和切割点 BamH I G↓GATCC Cla I AT↓CGAT EcoR I G↓AATTC Hind Ⅲ A↓AGCTT Hind Ⅱ GTPy↓PuAC Kpn I GGTAC↓C Not I GC↓GGCCGC Pst I CTGCA↓G Sal I G↓TCGAC Sau3A I ↓GATC Sfi I GGCCNNNN↓NGGCC Sma I CCC↓GGG Xba I T↓CTAGA Xho I C↓TCGAG

  14. DNA重组技术中最常用的工具酶 酶 主 要 用 途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识别DNA特定序列,切断DNA链 DNA聚合酶I ①缺口平移制标记DNA探针 或其大片段(Klenow) ②合成cDNA的第二链 ③填补双链DNA3¹凹端 ④DNA序列分析 耐热DNA 聚合酶链反应(PCR) (如:Taq DNA)聚合酶 DNA连接酶 连接两个DNA分子或片段 多核苷酸激酶 催化多核苷酸5¹羟基末端磷酸化,制备末 端标记探针 末端转移酶 在3¹末端加入同质多聚物尾 磷酸酶 切除核酸末端磷酸基 SI核酸酶、绿豆核酸酶 降解单链DNA或RNA,使双DNA突出端变为平端 DNA酶I 降解DNA,在双链DNA上产生随机切口 RNA酶A 降解除RNA

  15. 四、目的基因 • cDNA(DNA) • 基因组DNA

  16. (一)目的基因序列的来源和分离 • 化学合成法要求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或其产物的氨基酸序列; • 基因组DNA(G-文库) 基因组DNA文库(genomic DNA library) • cDNA cDNA文库(cDNA library)(C-文库) • 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

  17. 1.基因组DNA文库 从生物组织细胞提取全部DNA,用物理方法(超声波、搅拌剪力等)或酶法(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不完全酶解)将DNA降解成预期大小的片段,然后将这些片段与适当的载体(常用噬菌体、粘粒或YAC载体)连接,转入受体细菌或细胞,这样每一个细胞接受了含有一个基因组DNA片段与载体连接的重组DNA分子,而且可以繁殖扩增,许多细胞一起组成一个含有基因组各DNA片段克隆的集体,就称为基因组DNA文库(genomic DNA library),如下图:

  18. 组织或细胞染色体DNA 限制性内切酶 基因片断 克隆载体 基因组DNA文库 存在于转化细胞内由克隆载体所携带的所有基因组DNA的集合。 重组DNA分子 受体菌 含重组分子的转化菌

  19. 2. cDNA文库 • 以mRNA为模板,经反转录酶催化合成DNA,则此DNA序列与mRNA互补,称为互补DNA或cDNA(complementaryDNA); • 提取出组织细胞的全部mRNA,在体外反转录成cDNA,与适当的载体(常用噬菌体或质粒载体)连接后转化受体菌,则每个细菌含有一段CDNA,并能繁殖扩增,这样包含着细胞全部mRNA信息的cDNA克隆集合体称为该组织细胞的cDNA文库(cDNA library)。

  20. 3.聚合酶链式反应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 PCR是一种模拟天然DNA复制过程的选择性体外扩增DNA或RNA片段的方法; • PCR也称体外酶促基因扩增,原理类似天然DNA复制; • 理论上可在2小时内将一个DNA分子扩增到106-109倍,从而大大提高了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的速度。

  21. (1)PCR反应体系 • 目的基因或序列DNA模板; • TaqDNA聚合酶; • 一对脱氧寡核苷酸引物(primers) • DNA合成所需要的4种脱氧核苷三磷酸(dNTPs) • 保证聚合酶催化反应的Mg2+及缓冲液等。

  22. (2) PCR反应系统的组成 1.耐热DNA聚合酶(Taq酶):这是由耐热细菌体内提取的一种DNA聚合酶,可保证在950C,30分钟以上不会变性失活。 2.模板DNA:即待分析的目的DNA,其长度不宜大于10kb。 3.一对脱氧寡核苷酸引物(primers):为了保证DNA聚合酶能够对两条互补链均能进行延伸,需要两种引物,分别位于两条互补模板DNA链的3`-端。 4.DNA合成所需要的4种脱氧核苷三磷酸(dNTPs):用作底物的dNTPS。 5.缓冲溶液:保证聚合酶催化反应的Mg2+及缓冲液等。

  23. (3)PCR基本原理 1.在加热条件下,DNA双螺旋解开; 2.在退火温度条件下,引物同模板结合; 3.在TaqDNA聚合酶,Mg2+及合适的缓冲液存在条件下,引物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向3‘方向延伸,至此第一轮PCR反应完成,靶基因由1增加2个重复上述变性。 4.变性、退火、引物延伸重复20-30个循环,靶基因拷贝数以指数形式增加至上百万倍。从而达到扩增核酸靶基因的目的。

  24. PCR的反应原理

  25. (4) PCR的引物设计 PCR扩增产物的特异性主要由引物决定,引物的设计是PCR成功的关键: • 引物位置和产物长度 根据不同目的和要求确定,长度一般在200~800bp之间 • 引物的长度 一般为18~25bp • 末端核苷酸 3’端不得有任何修饰 • G+C含量和Tm值 一般在40-60%之间,两条相差2-3 ℃

  26. (5) PCR的主要步骤 • 模板DNA的变性:一般选用95℃左右1min,使DNA 双链解为单链; • 复性:按引物实际情况确定适当温度,时间一般30s至1.5min; • 延伸:一般72℃ 1min; • 循环数: 按初始模板浓度确定,一般25-45之间。

  27. (6) PCR的主要用途 目的基因的克隆 PCR技术是迅速获得一定量的目的基因以用于基因克隆的有效方法之一。主要采用的方法有: ① 利用特异性引物以cDNA或基因组DNA为模板,获得已知的目的基因; ② 利用简并引物从cDNA文库或基因组文库中获得具有同源性的DNA片段; ③ 利用随机引物从cDNA文库或基因组文库中随机获得目的基因。

  28. 基因的体外突变 • 采用随意设计的引物,在体外对基因进行嵌合、缺失、点突变等改造。 DNA的微量分析 • 由于PCR技术具有高度敏感性,故可用于微量DNA的分析检测。

  29. 四、 基因载体 定义:为携带目的基因,实现其无性繁殖或表达有意义的蛋白质所采用的一些DNA分子。 常用载体:质粒DNA、噬菌体DNA、病毒DNA

  30. 克隆载体(cloning vector)-----为使插入的外源DNA序列被扩增而特意设计的载体 表达载体(expression vector)-----为使插入的外源DNA序列可转录翻译成多肽链而特意设计的载体

  31. 载体的选择标准 • 能自主复制; • 具有两个以上的遗传标记物,便于重组体的筛选和鉴定; • 有克隆位点(外源DNA插入点),常具有多个单一酶切位点,称为多克隆位点; • 分子量小,以容纳较大的外源DNA。

  32. 质粒(plasmid)的特点 • 细胞染色体外能自主复制的小型环状DNA分子; • 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运载体; • 最常用的质粒是大肠杆菌的质粒; • 存在于许多细菌及酵母菌等生物中; • 质粒的存在对宿主细胞无影响; • 质粒的复制只能在宿主细胞内完成。

  33. 五、外源基因与载体的连接 1、粘性末端连接 方式:同一限制酶切割位点连接 配伍末端连接

  34. 2、平端连接 适用于:限制性内切酶切割产生的平端 粘端补齐或切平形成的平端 3、同聚物加尾连接 由末端转移酶作用下,在DNA片段末端加上同聚物序列、制造出粘性末端,再进行粘端连接。

  35. 4.人工接头 由平端加上新的酶切位点,再用限制酶切除产生粘性末端,而进行粘端连接。

  36. 人工连接头及其应用

  37. 六、重组DNA导入受体菌 受体菌条件: 安全宿主菌 限制酶和重组酶缺陷 处于感受态 导入方式:转化 (transformation) 转染 (transfaction) 感染 (infection)

  38. 重组体的筛选 直接选择法: 抗药性标记选择 插入失活法 标志补救 分子杂交法原位杂交 Southern印迹 非直接选择法: 免疫学方法如免疫化学方法 酶免检测法

  39. 位 杂 交

  40. (二)影响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外源基因的因素 • 载体因素 • 质粒的拷贝数 • 启动子的强弱 • SD序列及其周围序列 • 终止序列 • 基因因素 • 对质粒增殖的影响 • 5‘端序列的GC含量及与SD序列的互相影响 • 宿主菌因素 • 蛋白酶突变菌株

  41. 七、重组DNA技术应用 • 疾病基因的发现与克隆 • 生物制药 • 基因诊断 • 基因治疗 • 遗传病的预防

  42. 第二节DNA序列测定

  43. 测序原理 DNA链上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的确定 1.DNA polymerase作用下的引物延伸 2.特异性的链终止。 3.区别单碱基长度的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方法:Sanger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 Maxam-Gilbert化学降解法。

  44. (一)Sanger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 • 原理:DNA链中核苷酸以3’,5’-磷酸二酯键连接,合成DNA所用的底物是 2’-脱氧核苷三磷酸。2’,3’ddNTP与普通dNTP不同,它们在脱氧核糖的3’位置缺少一个羟基。在DNA聚合酶作用下通过三磷酸基团掺入到延伸的DNA链中,但由于没有3’羟基,不能同后续的dNTP形成磷酸二酯键,因此,正在延伸的DNA链不能继续延伸。

  45. 基本原理 • DNA链中核苷酸以3’,5’-磷酸二酯键连接,合成DNA所用的底物是 2’-脱氧核苷三磷酸。2’,3’ddNTP与普通dNTP不同,它们在脱氧核糖的3’位置缺少一个羟基。在DNA聚合酶作用下通过三磷酸基团掺入到延伸的DNA链中,但由于没有3’羟基,不能同后续的dNTP形成磷酸二酯键,因此,正在延伸的DNA链不能继续延伸。 • 在DNA合成反应混合物的4种普通dNTP中加入少量的一种ddNTP,链延伸将与偶然发生但却十分特异的链终止竞争,产物是一系列的核苷酸链,其长度取决于引物末端到出现过早链终止位置间的距离。在4组独立酶反应中分别采用4种不同的ddNTP,结果将产生4组寡核苷酸,它们将分别终止于模板链的A、C、G或T位置。

  46. 基本步骤:   1.制备单链模板DNA   2.模板与引物的结合(退火)   3.DNA链的延伸及终止   4.电泳   5.放射自显影   6.读片

  47. 酶法测序的步骤图示

  48. 判读DNA序列的方法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