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3

西方经 济 学

西方经 济 学. 第一章 导 论. 1.基本经济问题. 2. 解决经济问题的制度选择. 3.市场经济简介. 4.经济学. 1 .基本经济问题. 稀缺. 选择. 机会成本. A. 三个重要概念. 1 .基本经济问题. (1)稀缺( scarcity): 社会资源的有限性,是指社会提供的东西少于人们想拥有的。 基本假设: ①人类的欲望是无穷的 ②资源是有限的 生产要素: ①劳动 体力/脑力 ②土地(自然资源)

dyani
Download Presentation

西方经 济 学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西方经 济 学

  2. 第一章 导 论 1.基本经济问题 2.解决经济问题的制度选择 3.市场经济简介 4.经济学

  3. 1.基本经济问题 稀缺 选择 机会成本 A.三个重要概念

  4. 1.基本经济问题 (1)稀缺(scarcity):社会资源的有限性,是指社会提供的东西少于人们想拥有的。 基本假设: ①人类的欲望是无穷的 ②资源是有限的 生产要素: ①劳动 体力/脑力 ②土地(自然资源) ③资本 ④企业家精神和才能 (2)选择(Choice):因为稀缺,人们不能得到所有想要的东西,不得不在有限的资源下作出选择。这是稀缺的结果。 (3)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这是选择的结果。

  5. 1.基本经济问题 B. 生产可能性曲线(Production Possibility Curve,PPC) (1)定义:表示一个经济在可得到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时所能生产的产量的各种组合的图形。 桃子 生产组合 苹果 桃子 20 A 10 0 B 7.5 5 10 C 5 10 D 2.5 15 E 0 20 10 5 苹果

  6. 1.基本经济问题 (2)形状由机会成本的性质决定:成本递增、递减、不变 机会成本不变 机会成本递增 机会成本递减

  7. 1.基本经济问题 (3) 生产点 产品B 在PPC上为有效生产点(Efficiency) 在PPC内存在失业(Unemployment) 或非充分就业(Underemployment) 产品A

  8. 1.基本经济问题 (4)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移动 原因:要素的增加,技术进步等(生产可能性曲线外移) 战争、自然灾害等(生产可能性曲线内移) A A B B 要素增加 技术进步

  9. 2.解决经济问题的制度选择 A.共同的问题 生产什么(What) 怎样生产(How) 为谁生产(for Whom)

  10. 2.解决经济问题的制度选择 B. 不同的制度选择 公平与效率的权衡(trade-off):社会面临的一种权衡关系是效率与平等之间的权衡。效率是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多东西。平等是指这些资源的成果公平地分配给社会成员。换句话说,效率是指经济蛋糕的大小,而平等是指如何分割这块蛋糕。在设计政府政策的时候,这两个目标往往是不一致的。 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产权所有 公有 私有 决策层次 中央 分散 配置机制 计划 市场 分配方式 按劳分配 按所有要素分配

  11. 2.解决经济问题的制度选择 C. 转型经济 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 决策分散的市场经济 封闭经济 开放经济

  12. 3.市场经济简介 3.市场经济简介 A.传统市场 2 商品市场 3 1 4 家庭 厂商 6 5 要素市场 8 9

  13. 3.市场经济简介 17 18 3 4 1 2 9 10 13 15 14 16 5 6 11 12 7 8 19 20 商品市场 金融市场 家庭 政府 厂商 外国 要素市场 B.现代市场 说明: 1:支出;2:购买商品与服务;3:出售商品与服务; 4:收益; 5:收入;6:要素供给;7:购买要素; 8:成本(工资、租金、利息)13:转移支付;14:个人所得税; 15:补贴 16:税收 17、18:进出口;19、20:要素的国际流动

  14. 4.经济学 A.定义: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一般生活事务的学问”(马歇 尔《经济学原理》) “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 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分配给不同的个人”(萨缪尔森 《经济学》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们怎样选择的科学”(海闻,“经济学基础”课堂讲义)

  15. 4.经济学 B.结构: 入门: 经济学原理 理论基础: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分析方法: 计量经济学、数理经济学 应用学科: 产业组织、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与 国际金融)、公共经济学(公共财政)、 货币金融学、制度经济学、农业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环境经济学、 卫生经济学等

  16. 4.经济学 C.方法 实证(Positive)研究: 研究世界是怎样运行的。 规范(Normative)研究: 研究世界应该如何运行

  17. 4.经济学 D.十大原理 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关系 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映 原理五: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 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原理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原理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原理九: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原理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交替关系

  18. 第二章、供求理论 1、市场(Market) 2、需求(Demand) 3、供给(Supply) 4、市场均衡(Market Equilibrium) 5、弹性(Elasticity)及其应用 6、市场与福利(Welfare)

  19. 1、市场 市场: 指某种物品或劳务的一群买者与卖者。 参与者: 买者,卖者 价格与数量: 价格是自变量,数量是应变量。 竞争市场: 有许多买者与卖者,以至于每个人对市 场价格的影响都微乎其微的市场。

  20. 2、需求 (A-C) A.定义:在不同的价格下消费者愿意并能够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 B.需求表与需求曲线: 需求表:表示一种商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表格 需求曲线:一种商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图形 C.需求规律:其他条件相同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增加

  21. P P Q Q 需求量变动 需求变动 2、需求(D、E) D.市场需求与个人需求:市场需求是个人需求之和 E.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 需求量(Quantity Demanded)变动:价格变化时,购买量沿需求曲线移动 需求(Demand)变动:除价格外,任何一种决定需求的因素变动时需求曲线的移动

  22. 2、需求(F) F.决定个人需求变动的主要因素: 收入(奢侈品、正常品、劣等品) 正常品:其他条件不变时,收入增加引起需求增加的物品。 劣等品:其他条件不变时,收入增加引起需求减少的物品。 偏好 相关物品价格(替代品substitutes、互补品complements) 替代品: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增加的 两种物品。 互补品: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减少的 两种物品。 预期(收入、价格) 政府政策(税收、补贴)

  23. 2、需求(G) G.决定市场需求变动的因素: 消费者的人数

  24. 3、供给(A-C) A.定义:在不同的价格下厂商愿意生产和出售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 B.供给表与供给曲线 供给表:表示一种商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表格 供给曲线:一种商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图形 C.供给规律: 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时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时供给量减少

  25. P P Q Q 供给变动 供给量变动 3、供给(D、E) D. 市场供给与个人供给: 市场供给是个别厂商供给之和 E.供给量变动与供给变动: 供给量变动:价格变化时,厂商愿意生产和销售的数量沿供 给曲线移动 供给变动:除价格外,任何一种决定供给的因素变动时供给曲线的移动

  26. 3、供给(F) F.决定供给变动的因素 投入价格(成本) 技术 预期(价格) 相对产品的价格(例如大豆价格对玉米 供给的影响)

  27. 3、供给(G) G.影响市场供给的因素 厂商数量

  28. 供给 P 均衡价格 需求 Q 均衡数量 4.市场均衡 A.市场均衡:供给与需求达到了平衡状态。 均衡价格:使供给与需求平衡的价格。 均衡数量:当价格调整到使供给与需求平衡时的供给量与需求量。

  29. p P 超额供给 供给 需求 超额需求 Q Q B.市场不均衡 超额供给(excess supply):供给量大于需求量时的状态。 超额需求(excess demand):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的状态。 政府限价 最高限价(price ceiling):最高限价低于均衡价格时,会产生超额需求。 最低限价(price floor):最低限价高于均衡价格时,会产生超额供给。

  30. S D2 D1 需求增加 C.市场均衡的变动 需求变动的影响

  31. S1 S2 D2 供给增加 供给变动的影响

  32. S1 S2 D2 D1 供给需求都增加 需求与供给都变动的影响

  33. 其他条件不变时, (1)需求增加(减少),均衡价格上升(下降),均衡数量增加(减少); (2)供给增加(减少),均衡价格下降(上升),均衡数量增加(减少); (3)供给和需求都增加(减少)时,均衡数量增加(减少),但均衡价格可能上升,下降或不变,取 决于需求和供给变动的幅度; 供给增加(减少)和需求减少(增加)时,均衡价格下降(上升),但均衡数量可能上升,下降或不变,取决于需求和供给变动的幅度。

  34. 5.弹性(Elasticity)及其应用 A.需求的价格弹性 定义:一种物品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衡量,用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来计算。 计算公式 (1)弧弹性 (2)点弹性

  35. 10 10 5 5 50 60 50 100 完全弹性 完全无弹性 富有弹性 缺乏弹性 单位弹性 不同弹性的需求 富有弹性(elastic):如果弹性大于1,从而需求量变动的比例大于价格时,需求是富有弹性的。 缺乏弹性(inelastic〕:如果弹性小于1,从而需求量变动的比例小于价格时,需求是缺乏弹性的。 单位弹性(unitary elastic):如果弹性正好是1,从而需求量与价格同比例变动时需求是单位弹性的。 完全无弹性(perfect inelastic):弹性为0 完全富有弹性(perfect elastic):弹性为无穷大

  36. 决定弹性的因素 (1)相近替代品的可获得性 有相近替代品的物品往往较富有需求弹性。 替代品多(少),弹性大(小) 。 (2)支出占收入的比重 支出占收入的比重大,弹性大;比重小,弹性小。 (3)时间的长短 物品往往随着时间变长而需求更富有弹性。 时间长,弹性大;时间短,弹性小。 (4)市场竞争 市场竞争激烈,弹性大,反之则小。

  37. 价格弹性的应用 定价(弹性与总收入) 当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时,价格上升使总收益增加,价格下降使总收益减少。 当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时,价格上升使总收益减少,价格下降使总收益增加。 当需求价格弹性等于1时,价格的变动不影响总收益。 总收入(Total Revenue):TR=PQ 弹性大于1时,P上升,TR下降;P下降,TR上升。 弹性小于1时,P上升,TR上升;P下降,TR下降。

  38. 部分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 PRODUCT PRICE ELASTICITY INELASTIC Water 0.14 Food 0.21 Lively arts (theater,etc.) (0.07,0.29) Cigarettes (0.3,0.4) Legal services 0.50 Stationery 0.57 Jewelry, Watches 0.67 APPROXIMATELY UNIT-ELASTIC (0.8-1.20) Beer 1.13 Electricity 1.14 Mass transit, Bus 1.20 New cars 1.20 ELASTIC Charitable giving 1.29 Marijuana 1.50 Air travel 2.40 Toilet articles, preparations 3.04 Motion pictures 3.70 参考资料: 数据来源:Principles of Economics,Richard,w.Tresch,1994 ,P 120

  39. B.需求的收入弹性 定义:一种物品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动反应程度的衡量,用需求量变动百分比除以收入变动百分比来计算。 计算公式(略) 不同产品的收入弹性 奢侈品(luxury, superior goods):收入弹性大于1 必需品(necessary goods) :收入弹性小于1 劣等品(inferior goods) :收入弹性小于0

  40. C.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cross-price elasticity) 定义:一种物品需求量对另一种物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的衡量。用这种物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另一物品价格变动的百分比来计算。 计算公式 • 替代品 xy>0; 互补品xy<0; 无关品xy=0

  41. 部分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 PRODUCT INCOME ELASTICITY INFERIOR Flour -0.36 Margarine -0.20 NECESSITIES Lively arts (theater, etc.) (0.06,0.26) Electricity (0.07,0.74) Physicians 0.75 APPROXIMATELY UNIT-ELASTIC Liquors 1.00 Tobacco 1.02 Clothing 1.02 LUXURIES Books 1.44 New cars 2.45 Private Education 2.46 Durable Goods (appliances, etc.) 2.90 参考资料: 数据来源:Principles of Economics,Richard,w.Tresch,1994 ,P 121

  42. 部分产品的交叉价格弹性 PRODUCT SUBSTITUTE PRODUCT CROSS-PRICE ELASTICITY BEEF Pork 0.28 BUTTER Margarine 0.67 ELECTRICITY Natural Gas 0.20 NATURAL GAS Fuel Oil 0.44 THEATER All other lively arts 0.12 SYMPHONY All other lively arts 0.53 数据来源:Principles of Economics,Richard,w.Tresch,1994 ,P 122

  43. D.供给的价格弹性 定义:一种物品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 度的衡量, 用供给量变动百分比除以 几个变动百分比来计算。

  44. 不同弹性的供给 完全无弹性 缺乏弹性:如果弹性小于1,从而供给量变动的比例小于价格时,供给是缺乏弹性的。 单位弹性:如果弹性正好是1,从而供给量与价格同比例变动。 富有弹性:如果弹性大于1,从而供给量变动的比例大于价格时,供给是富有弹性的。 完全弹性

  45. P 消费者剩余 S D 生产者剩余 Q 6.市场与福利 A.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 (1)消费者剩余(consumer surplus) 定义:买者愿意为一种物品支付的量减去买者为此实际支付的量。 衡量:需求曲线以下和价格以上的面积衡量市场的消费者剩余。 (2)生产者剩余(producer surplus) 定义:卖者出售一种物品得到的量减去卖者的成本。 衡量:供给曲线以上和价格以下的面积衡量市场的生产者剩余。

  46. 没有税收时 有税收时 变动 消费者剩余 A+B+C A -(B+C) 生产者剩余 D+E+F F -(D+E) P 税收收入 无 B+D +(B+D) A S P+T B C 总剩余 A+B+C+D+E+F A+B+D+F -(C+E) D E P F D Q B.税收的福利分析 税收引起的福利变动 无谓损失:税收引起的总剩余的减少。图中(C+E)。

  47. A A B B C 税收和弹性 税收负担更多地落在缺乏弹性的市场一方身上, (1)供给富有弹性,需求缺乏弹性,税收更多地由消费者承担 (2)供给缺乏弹性,需求富有弹性,税收更多地由生产者承担 需求缺乏弹性,供给富有弹性 AC:税收 AB:消费者承担的部分 BC:生产者承担的部分 需求富有弹性,供给缺乏弹性 AC:税收 AB:消费者承担的部分 BC:生产者承担的部分

  48. 第三章、效用理论 1、效用(Utility) 2、偏好(Preference) 3、消费者的预算约束(Budget Constraint) 4、消费者选择(Choice)

  49. 1、效用(Utility) A.定义:效用是人们从物品的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程度的抽象衡量,衡量单位称为“尤特尔”(Util)。 B.总效用(Total Utility)与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 总效用:人们从一组物品中得到的总的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增加一单位的物品的消费所带来的额外的满足程度(其他条件保持不变)。

  50. 消费者从不同数量的物品中所得到的总效用与边际效用消费者从不同数量的物品中所得到的总效用与边际效用 商品数量 总效用 边际效用 0 0 - 1 4 4(=4-0) 2 9 5(=9-4) 3 13 4(=13-9) 4 16 3(=16-13) 5 18 2(=18-16)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