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第 16 讲 : 从信息经济到知识经济

第 16 讲 : 从信息经济到知识经济. ---- 信息经济研究进展. §16.1 宏观信息经济研究.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 16 讲 : 从信息经济到知识经济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山西大学管理学院李景峰chfle@yahoo.com.cn

  2. 第16讲:从信息经济到知识经济 ----信息经济研究进展

  3. §16.1宏观信息经济研究

  4. 信息/知识经济思想理论的形成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启蒙阶段,1912年熊彼特与1921年奈特分别提出了各自的理论;初步形成阶段,20世纪60年代初,以马克卢普、丹尼森、波拉特为代表,从实证角度具体论证并发展了知识经济思想,这一发展过程又以索洛、罗默为代表的规范理论而告一段落;正式形成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尤其是1996年以来,在经合组织(OECD)《科学、技术和产业展望报告》等有关知识经济研究成果的推动下,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知识经济思想理论。信息/知识经济思想理论的形成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启蒙阶段,1912年熊彼特与1921年奈特分别提出了各自的理论;初步形成阶段,20世纪60年代初,以马克卢普、丹尼森、波拉特为代表,从实证角度具体论证并发展了知识经济思想,这一发展过程又以索洛、罗默为代表的规范理论而告一段落;正式形成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尤其是1996年以来,在经合组织(OECD)《科学、技术和产业展望报告》等有关知识经济研究成果的推动下,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知识经济思想理论。

  5. 五十年代,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经济学家弗里茨·马克卢普教授(F·MACLUP)就开始了对知识经济的研究,并且在1962年出版了专著《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配》,他把生产知识的科学研究和分配知识的教育部门当作知识产业,同时还把知识作为一种商品来研究,对当时的经济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冲击。自八十年代起,马克卢普教授又扩展全书,陆续发表了《知识:它的生产、分配和经济意义》8卷本巨著。五十年代,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经济学家弗里茨·马克卢普教授(F·MACLUP)就开始了对知识经济的研究,并且在1962年出版了专著《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配》,他把生产知识的科学研究和分配知识的教育部门当作知识产业,同时还把知识作为一种商品来研究,对当时的经济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冲击。自八十年代起,马克卢普教授又扩展全书,陆续发表了《知识:它的生产、分配和经济意义》8卷本巨著。

  6.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经济学家马克·波拉特博士在马克卢普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发展了他的思想,在美国商务部的资助下于1977年出版了9卷本的研究报告《信息经济:定义与测量》,提出了一整套测量信息经济规模和结构的方法,被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所采纳,用来测算其成员国的信息经济的发展程度,被称为波拉特范式,震惊了西方世界。1976年美国经济学在经济学分类中正式列出信息经济学。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经济学家马克·波拉特博士在马克卢普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发展了他的思想,在美国商务部的资助下于1977年出版了9卷本的研究报告《信息经济:定义与测量》,提出了一整套测量信息经济规模和结构的方法,被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所采纳,用来测算其成员国的信息经济的发展程度,被称为波拉特范式,震惊了西方世界。1976年美国经济学在经济学分类中正式列出信息经济学。

  7. Fritz Machlup 《美国知识的生产与分配》 《知识:它的生产、分配和经济意义》

  8. 马克·波拉特(M.V.Porat) 《信息经济:定义与测算》(1--9)

  9. 《美国知识的生产与分配》 • 《知识:它的生产、分配和经济意义》

  10. 《断绝的时代》 《后资本主义社会》 彼得.杜拉克 Peter F. Drucker

  11. 《经济发展的理论》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主义》 约瑟夫·熊彼特 J.A.Schumpeter

  12. 《现代经济增长:速率、结构与传播》 西蒙·库兹列茨 Simon Kuzents

  13. Simon Kuzents • 《现代经济增长:速率、结构与传播》

  14. (日)梅卓忠夫(Tadao Umesao) 《情报产业论》《情报社会的社会学》1963年1月日本社会学家梅卓忠夫在其发表的《信息产业论》中首次提出的。他在研究信息产业发展原因的同时提出了信息化的问题,向人们描绘了“信息化社会”的前景,并预言,今后的人类社会将是一个以信息产业为主体的信息化社会。

  15. 《意识形态的终结》 《今日资本主义》 《后工业社会的来临》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蜿蜒之路》 丹尼·贝尔 Daniel Bell

  16. 1973年贝尔认为后工业社会主要有以下几大特征:1973年贝尔认为后工业社会主要有以下几大特征: –经济结构:从商品生产经济转向服务型经济–职业分布:技术阶级的崛起–轴心原则:理论知识日益成为创新的源泉和制定社会政策的依据–未来方向:技术控制和技术评价–决策方式:新的智能技术的诞生

  17. 《未来的冲击》《第三次浪潮》 托氏的这部作品涉及社会发展、文化、传媒、组织、科学、计算机、政治和经济等诸多领域,但所有的论述都为了一个目的服务,那就是准确地判断未来的趋势。通过对于历史的研究,他提出了三次浪潮的理论。 阿里文·托佛勒 Alvin Toffler

  18. 具体而言: 第一次浪潮产生于约公元10000年以前,人类第一次撒种、培育农作物生长,其划时代的意义在于人类从此脱离了游牧,定居生活把人们的生活范围固定下来,开始发展城镇和自己的文化,农业时代来临。 第二次浪潮始于18世纪,以工业革命为契机,离开农场,涌向大城市寻找生机。 第三次浪潮是人类思想的又一次大变革,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和社会需求成为它发展的强大动力,整个世界融为一体,人们将打破国界,寻求合作。 每一次浪潮都会引起人类社会的巨变,而那些把握浪潮走向,并勇于站在浪尖上的人,必将成为时代的弄潮者。

  19. Alvin Toffler • 《未来的冲击》《第三次浪潮》 • 托氏的这部作品涉及社会发展、文化、传媒、组织、科学、计算机、政治和经济等诸多领域,但所有的论述都为了一个目的服务,那就是准确地判断未来的趋势。通过对于历史的研究,他提出了三次浪潮的理论。

  20. 约翰·纳斯比特John Naisbitt 《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

  21.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及媒体实验室的创办人,同时也是《连线》杂志的专栏作家。西方媒体推崇他为电脑和传播科技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大师之一, 1996年7月被《时代》周刊列为当代最重要的未来学家之一。 尼葛洛庞帝 (Negroponte)

  22. 尼葛洛庞帝(Negroponte)《数字化生存》 • 第一部  比特的时代1、重建世界/信息DNA2、人类新空间/无限带宽3、比特电视横空出世/媒介再革命4、比特警察/建立新秩序5、随心所欲多媒体6、产业大变革/比特市场 • 第二部 人性化世界1、创造完美的人性世界2、图形幻界3、虚拟现实4、图形看和感觉幻界5、咱们能不能聊聊6、少就是多 • 第三部  数字化生存1、后信息时代2、黄金时段就是我的时段3、便捷的联系4、从游戏中学习5、无所不在的万事通6、新电子保护主义结 语 --- 后 记

  23. Bell Gates • 《未来之路》

  24. OECD •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将知识经济叫做“基于知识的经济”。该组织出版局于1996年出版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对知识经济的内涵进行了界定: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这个界定显然是想向我们表达这样一个意思:“知识经济”的核心是指经济活动对知识的依赖。

  25. §16.2微观信息经济研究

  26. . 斯蒂格里茨(J.Stigletz) [2001] 在90年代的多数时间在美国政府和国际组织任职。1993年-1997年在克林顿政府的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任职,后至主席。1997年-1999年担任世界银行的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他的《经济学》在中国成为畅销书,销量达10万册以上。近年来多次访问中国。

  27. 斯宾司( M.Spencea) [2001] 1948年生于美国新泽西州,1972年获得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头衔,1984-1990年担任哈佛大学文理学院院长。1990-1999年担任斯坦福大学商学院院长。现兼任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研究生院的教授。 瑞典皇家科学院认为他们的贡献在于揭示了当代信息经济的核心,授予他们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他的研究主要论证了这样一种市场现象:掌握更多信息的一方可以通过向信息贫乏的一方传递可靠信息而在市场中获取更多的利益。 12

  28. 阿克洛夫(G. Akerlof)[2001] 一直在伯克利加州大学经济系任教。偶尔在政府兼职。继斯蒂格里茨后任克林顿政府的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

  29. . 约翰·海萨尼[1994] (JOHN C. HARSANYI) 在非合作博弈的均衡分析理论方面做出了开创性德贡献,对博弈论和经济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30. 约翰·纳什[1994] (JOHN F.NASH)

  31. 纳什北京说“博弈” 阐明“纳什均衡”研究过程 2002年08月22日 08:07 新华网 8月21日,正在北京参加2002年国 际数学大会的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 著名数学家纳什在北京国际会议中 心作题为《通过代理来研究博弈中 的合作》的公众报告。纳什被认为 是一位数学天才,他在21岁时就提 出了纳什均衡理论,后来成为博弈 论的两大基础之一。

  32. 詹姆斯·莫里斯[1996] (JAMES A. MIRRLEES) 牛津大学教授,在信息经济学理论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尤其是不对称信息条件下的经济激励理论。

  33. 威廉·维克瑞[1996](WILLIAM VICKREY)在信息经济学、激励理论、博弈论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