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3

第二章 新时期诗歌

第二章 新时期诗歌.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归来的歌”与新现实主义诗歌 第三节 “朦胧诗”与新诗潮 第四节 20 世纪 90 年代诗歌探索 第五节 新世纪诗潮. 第一节 概述. 一、传统、历史流脉和精神先驱 1 、两个历史传统:红色诗歌、潜流写作 2 、白洋淀诗人群:前朦胧诗代表诗人 食指:孤独、悲愤、沉沦 芒克:阴冷、理性、抗争 多多:思索、批判、理想 根子:荒谬、怀疑、清醒. 二、新时期诗歌的分期 1 、裂变和孕育期( 1978 年以前) 文革地下诗歌、白洋淀诗群、食指、天安门诗歌

donald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二章 新时期诗歌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章 新时期诗歌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归来的歌”与新现实主义诗歌 • 第三节 “朦胧诗”与新诗潮 • 第四节 20世纪90年代诗歌探索 • 第五节 新世纪诗潮

  2. 第一节 概述 • 一、传统、历史流脉和精神先驱 • 1、两个历史传统:红色诗歌、潜流写作 • 2、白洋淀诗人群:前朦胧诗代表诗人 • 食指:孤独、悲愤、沉沦 • 芒克:阴冷、理性、抗争 • 多多:思索、批判、理想 • 根子:荒谬、怀疑、清醒

  3. 二、新时期诗歌的分期 • 1、裂变和孕育期(1978年以前) 文革地下诗歌、白洋淀诗群、食指、天安门诗歌 • 2、生长期(1978—1985) 朦胧诗、新现实主义诗歌 • 3、蜕变期(1986—1991) 第三代诗、女性诗歌、海子 • 4、弥散期(1992年以来) 知识分子写作、民间写作 三、特征与成就 1、现代性和变革性 2、文学思潮的先锋 3、民间和边缘化运动

  4.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食指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一片手的海洋翻动;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一声雄伟的汽笛长鸣。 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突然一阵剧烈的抖动。我双眼吃惊地望着窗外,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这时,我的心变成了一只风筝,风筝的线绳就在妈妈手中。 线绳绷得太紧了,就要扯断了, 我不得不把头探出车厢的窗棂。 直到这时,直到这时候, 我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一阵阵告别的声浪, 就要卷走车站; 北京在我的脚下, 已经缓缓地移动。 我再次向北京挥动手臂, 想一把抓住她的衣领, 然后对她大声地叫喊: 永远记着我,妈妈啊,北京! 终于抓住了什么东西, 管他是谁的手,不能松, 因为这是我的北京, 这是我的最后的北京。 诗人食指

  5. 诗人芒克 芒克随笔集《瞧!这些人》封面

  6. 多多,著名诗人,旅居荷兰。原名栗世征,1951年生于北京,1969年到白洋淀插队,后来调到《农民日报》工作。1972年开始写诗,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1989年出国。多多系朦胧诗主要代表诗人之一,著有诗集《行礼:诗38首》、《里程:多多诗选1973—1988》等。1986年获北京大学文化节诗歌奖;1988年获首届今天诗歌奖;2000年获首届安高诗歌奖。多次参加世界各大诗歌节,到英国、美国、德国、意大利、瑞典等10多个国家的大学举办过讲座和朗诵。现为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教授。多多,著名诗人,旅居荷兰。原名栗世征,1951年生于北京,1969年到白洋淀插队,后来调到《农民日报》工作。1972年开始写诗,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1989年出国。多多系朦胧诗主要代表诗人之一,著有诗集《行礼:诗38首》、《里程:多多诗选1973—1988》等。1986年获北京大学文化节诗歌奖;1988年获首届今天诗歌奖;2000年获首届安高诗歌奖。多次参加世界各大诗歌节,到英国、美国、德国、意大利、瑞典等10多个国家的大学举办过讲座和朗诵。现为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教授。 诗人多多

  7. *“白洋淀诗群” 1、反映了一代青年在“文化大革命”后期思想的觉醒。 2、具有比较广阔的阅读范围和一定的艺术修养 3、更注重借鉴中国现代诗歌和外国诗中的材料和方法 4、活动方式:读书、朗诵诗歌、交换诗稿 5、以“大字报”的形式开创同人杂志《今天》 1978年12月,由“白洋淀诗群”的部分成员芒克、方含以及北岛、江河、严力等发起,食指、舒婷、顾城、杨炼等人参加的《今天》杂志,在北京创刊。到1980年停刊,共出了9期。 《今天》以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思想艺术特色,成为当时一个影响最大的民办杂志。它的主要特点是以鲜明的人道主义精神审判历史,鼓吹人性解放和人尊严,以热烈的姿态呼唤未来。

  8. 《今天》在中国出现,无疑与文化革命中成长的那代人有关。他们在迷失中寻找出路,在下沉中获得力量,在集体失语的沉默中呐喊,为此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今天》的影响远远超出文学以外,遍及美术、电影、戏剧、摄影等其他艺术门类,成为中国当代先锋文学与艺术的开端。《今天》在中国出现,无疑与文化革命中成长的那代人有关。他们在迷失中寻找出路,在下沉中获得力量,在集体失语的沉默中呐喊,为此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今天》的影响远远超出文学以外,遍及美术、电影、戏剧、摄影等其他艺术门类,成为中国当代先锋文学与艺术的开端。 一个民族需要的是精神的天空,特别是在一个物质主义的时代。没有想象与激情,一个再富裕的民族也是贫穷的,一个再强大的民族也是衰弱的。在这个意义上,《今天》又回到它最初的起点:它反抗的绝不仅仅是专制,而是语言的暴力、审美的平庸和生活的猥琐。 ——北岛:《今天》创刊25周年开幕式致辞 1978年底,《今天》秘密诞生在北京郊区一间狭小的农舍。作为1949年后第一份非官方的文学刊物,它张贴在北京的政府机关、出版社和大学区。两年后被警察查封,1990年夏天在海外复刊

  9. “天安门诗歌运动” 一、1976年——中国当代历史的重大转折 1月,周恩来逝世;5月,朱德逝世;9月,毛泽东逝世。 自然现象:丙辰龙年,天崩地裂,唐山大地震,东北殒石雨。 二、天安门诗歌运动 1976年丙辰清明,人民以诗歌的海洋悼念周恩来总理,展开了正义对邪恶的搏战。 三、如何评价天安门诗歌运动 是爱的大纛,憎的丰碑;是“文革”期间美学日常生活化和政治化的一种典型表现;作者是匿名的群众,水平参差不齐,就艺术创作而言,没有提供多少经验,但却意味着独立思想和独立写作的表达的再次复苏。

  10. 天安门诗抄 抹去吧,眼角的泪! 鞠上最后一躬, 再把战刀多磨几回。 死,决不是战斗的终止, 死,是永远的丰碑。 某女士真疯狂, 妄想当女皇。 给你个镜子照一照, 看你是个啥模样。

  11. 第二节 “归来的歌”与新现实主义诗歌 • 一、“归来诗人” 的创作 1、诗人群体:公木、公刘、邵燕祥、白桦、郑敏、陈敬容、辛笛、唐祈、绿原、杜运燮、鲁藜、曾卓、罗洛、彭燕郊、蔡其矫、黄永玉、梁南 2、“归来诗歌”主题内容:伤悼青春、呼唤人道、坚信真理、批判现实 • 二、新现实主义诗歌 1、强烈的反思意识:雷抒雁的《小草在歌唱》、韩翰的《重量》、李发模的《呼声》、林希的《无名河》 2、敏锐的时代意识:叶文福的《将军,不能这样做》、熊召政的《请举起森林一般的手臂,制止》、骆耕野的《不满》 3、对生活的探寻和思考:杨牧的《我是青年》、赵恺的《第五十七个黎明》

  12. 诗人艾青

  13. 艾青(男)(1910-1996),原名蒋澄海,笔名还有莪伽、克阿、纳雍、林壁等。浙江金华人。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但自五岁起被寄养在一位贫苦农民"大堰河"家里,这段经历成为他日后诗歌创作的重要思想源泉。1928年考入杭州国立西湖艺术学院绘画系。次年赴法留学,修绘画。1932年回国,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同年7月被捕入狱。以在狱中写成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成名。1935年出狱。抗日战争爆发后,加入中华全国文协。1941年3月赴延安,任教于鲁艺文学系,主编《诗刊》(延安版)。1945年10月任华北联大文学院副院长、华北大学第三部副主任等职。1949年随军进京,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军代表、中国文联筹备委员会常委、中国作协理事、中国美协理事、《人民文学》副主编等职。1957年被划为右派,到北大荒。1959年调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975年回京治眼疾。1978年重新发表诗作。1979年平反。后任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笔会中心理事等职。他的早期创作《大堰河》、《北方》、《黎明的通知》、《向太阳》、《火把》等诗集,多写劳苦大众、民族命运和社会黑暗,呈现悲怆、高昂、亢奋的重彩格调,由于在诗歌创作中强烈表达对光明的向往和汹涌澎湃的革命激情,在青年中产生极大的号召力,并使他得到"火把诗人"的称号。50年代发表了一些图解政策和歌功颂德的作品,因概念化和平面化而显平庸,缺乏生命力,但有些描写域外题材的作品则得到评论界的肯定。70年代末复出后,发表了大量诗作,使诗坛震惊,包括《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和许多短小篇什,延续了三四十年代的创作风格,并且更为凝练、深沉。1949年以后出版的诗集有《欢呼集》、《宝石的红星》、《海岬上》、《黑鳗》、《春天》、《归来的歌》、《彩色的诗》、《雪莲》、《域外诗集》等。其中,《归来的歌》和《雪莲》分获全国第一、第二届优秀新诗诗集奖。另外著有理论集《诗论》、《艾青谈诗》、《艾青论创作》等。译作有凡尔哈仑《原野与城市》等。作品被译成多国文字,享有广泛声誉。1985年,获法国艺术最高勋章。艾青(男)(1910-1996),原名蒋澄海,笔名还有莪伽、克阿、纳雍、林壁等。浙江金华人。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但自五岁起被寄养在一位贫苦农民"大堰河"家里,这段经历成为他日后诗歌创作的重要思想源泉。1928年考入杭州国立西湖艺术学院绘画系。次年赴法留学,修绘画。1932年回国,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同年7月被捕入狱。以在狱中写成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成名。1935年出狱。抗日战争爆发后,加入中华全国文协。1941年3月赴延安,任教于鲁艺文学系,主编《诗刊》(延安版)。1945年10月任华北联大文学院副院长、华北大学第三部副主任等职。1949年随军进京,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军代表、中国文联筹备委员会常委、中国作协理事、中国美协理事、《人民文学》副主编等职。1957年被划为右派,到北大荒。1959年调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975年回京治眼疾。1978年重新发表诗作。1979年平反。后任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笔会中心理事等职。他的早期创作《大堰河》、《北方》、《黎明的通知》、《向太阳》、《火把》等诗集,多写劳苦大众、民族命运和社会黑暗,呈现悲怆、高昂、亢奋的重彩格调,由于在诗歌创作中强烈表达对光明的向往和汹涌澎湃的革命激情,在青年中产生极大的号召力,并使他得到"火把诗人"的称号。50年代发表了一些图解政策和歌功颂德的作品,因概念化和平面化而显平庸,缺乏生命力,但有些描写域外题材的作品则得到评论界的肯定。70年代末复出后,发表了大量诗作,使诗坛震惊,包括《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和许多短小篇什,延续了三四十年代的创作风格,并且更为凝练、深沉。1949年以后出版的诗集有《欢呼集》、《宝石的红星》、《海岬上》、《黑鳗》、《春天》、《归来的歌》、《彩色的诗》、《雪莲》、《域外诗集》等。其中,《归来的歌》和《雪莲》分获全国第一、第二届优秀新诗诗集奖。另外著有理论集《诗论》、《艾青谈诗》、《艾青论创作》等。译作有凡尔哈仑《原野与城市》等。作品被译成多国文字,享有广泛声誉。1985年,获法国艺术最高勋章。

  14. 浙江金华 艾青故居

  15. 艾青诗歌馆 诗歌馆于1998年正式落成对外开放,坐落在新疆石河子市中心2号小区。该馆是为纪念我国现代杰出诗人艾青在石河子垦区度过了15年的难忘岁月而修建成的。诗歌馆分为作品、成就、纪念、学术四个展厅。

  16. 但你是沉默的,连叹息也没有,鳞和鳍都完整,却不能动弹;但你是沉默的,连叹息也没有,鳞和鳍都完整,却不能动弹; 你绝对的静止,对外界毫无反应,看不见天和水,听不见浪花的声音。凝视着一片化石,傻瓜也得到教训:离开了运动,就没有生命。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即使死亡,能量也要发挥干净。 鱼化石 艾青动作多么活泼,精力多么旺盛,在浪花里跳跃,在大海里浮沉;不幸遇到火山爆发也可能是地震,你失去了自由,被理进了灰尘;过了多少亿年,地质勘探队员,在岩层里发现你,依然栩栩如生。

  17. 悬崖边的树 曾卓不知是什么奇异的风 将一棵树吹到那边-- 平原的尽头 临近深谷的悬崖上 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 很深谷中小溪的歌唱 它孤独的站在那里 显得寂寞而又倔强 它的弯曲的身体 留下了风的形状 它似乎即将跌进深谷里 却又像是要展翅飞翔 1970年 曾卓(1922—2002),原名曾庆冠,祖籍湖北黄陂,是抗日救亡浪潮中成长起来的一代诗人之一。解放后,曾任长江日报社副社长,武汉市文联副主席。1958年卷入胡风案,1979年平反。

  18. 祈求 蔡其矫 我祈求炎夏有风,冬日少雨; 我祈求花开有红有紫; 我祈求爱情不受讥笑, 跌倒有人扶持; 我祈求同情心—— 当人悲伤 至少给予安慰 而不是冷眼竖眉; 我祈求知识有如泉源 每一天都涌流不息, 而不是这也禁止,那也禁止; 我祈求歌声发自各人胸中 没有谁要制造模式 为所有的音调规定高低; 我祈求 总有一天,再没有人 像我这样的祈求。 蔡其矫(1918-2006),印尼归侨。1937年奔赴延安参加革命,先后出版《回廊》等十几部诗集。其诗作在海内外具有广泛影响,被誉为中国诗歌界的长青树,影响了舒婷等著名诗人以及新近掘起的闽东诗群、福州诗群。

  19. 第三节 “朦胧诗”与新诗潮 • 一、“朦胧诗”的命名与三个阶段 章明:《令人气闷的“朦胧”》 ,发表于 1980年8月的《诗刊》, “朦胧诗”由此得名 。1、“前朦胧诗”阶段(1967—1979)2、“朦胧诗”阶段(1980——1983)3、“后朦胧诗”阶段(1984——1985) • 二、“朦胧诗”的思想与艺术特征 人道主义、人的觉醒、价值重建 写意、模糊、暗示、象征 • 三、舒婷与顾城 1、舒婷的诗:优美、典雅 苦难中的理想、自由人格的追求、个人价值的呼唤 超现实、梦幻、直觉、跳跃、象征 2、童话诗人顾城 少年梦幻、时代反思、瞬间意象

  20. 四、江河、杨炼与“寻根诗歌” • 江河:政治反思(《纪念碑》)、 文化寻根(《太阳和他的反光》) • 杨炼:历史遗迹的哲思(《半坡》、《敦煌》)、民间文化的生命热力(《诺日朗》、《西藏》)、历史神话的生命探求(《天问》、《死亡对话》) • 五、“女性诗歌” • 传统道德的反叛、现代女性解放的呼声 • 翟永明:《女人》(组诗) 、伊蕾(孙桂贞)《独身女人的卧室》(组诗) 、唐亚平《黑色沙漠》 (组诗) • 六、海子的诗 • 存在主义诗人、浪漫主义诗人、理想主义诗人 • “中国70年文学史中一位全力冲击文学和生命极限的诗人”

  21. 朦胧诗论争“三崛起”: 谢冕:《在新的崛起面前》,《光明日报》1980年5月7日。 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1981年第3期《诗刊》 徐敬亚:《崛起的诗群》, 《当代文艺思潮》1983年第1期。 谢冕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孙绍振 福建师大中文系教授 写《崛起的诗群》时的徐敬亚,当时为吉林大学在校大学生

  22. “三个崛起”的基本观点 谢冕《在新的崛起面前》,1980年5月7日《光明日报》,主张对朦胧诗采取宽容的态度,提出“有风、有浪、有骚动,才是动运的正常规律”,以历史的必然逻辑为朦胧诗的生存争取空间。 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1981年3月,《诗刊》,从美学角度指出朦胧诗是对十七年凝固了的文学形态、权威和传统的神圣的挑战,发现朦胧诗人“不屑于作时代精神的号筒”。 徐敬亚《崛起的诗群》,1983年1月《当代文学思潮》,从理论上支持朦胧诗,提出了朦胧诗的新的美学原则,开始以现代主义文学和现代倾向来概括朦胧诗的性质。

  23. 油印刊物《今天》

  24. 北岛,原名赵振开,祖籍浙江湖州,1949年生于北京。1969年当建筑工人,后在某公司工作。80年代末移居国外。北岛的诗歌创作开始于十年动乱后期,反映了从迷惘到觉醒的一代青年的心声。十年动乱的荒诞现实,造成了诗人独特的“冷抒情”的方式——出奇的冷静和深刻的思辨性。他在冷静的观察中,发现了“那从蝇眼中分裂的世界”如何造成人的价值的全面崩溃、人性的扭曲和异化。他想“通过作品建立一个自己的世界,这是一个真诚而独特的世界,正直的世界,正义和人性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北岛建立了自己的“理性法庭”,以理性和人性为准绳,重新确定人的价值,恢复人的本性;悼念烈士,审判刽子手;嘲讽怪异和异化的世界,反思历史和现实;呼唤人性的富贵,寻找“生命的湖”和“红帆船”。 清醒的思辨与直觉思维产生的隐喻、象征意象相结合,是北岛诗显著的艺术特征,具有高度概括力的悖论式警句,造成了北岛诗独有的振聋发聩的艺术力量。著有诗集《太阳城札记》、《北岛诗选》、《北岛顾城诗选》等。 诗人北岛

  25. 神女峰 舒婷 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中 是谁的手突然收回 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 当人们四散离去, 谁 还站在船尾 衣裙漫飞, 如翻涌不息的云 江涛 高一声 低一声 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 人间天上, 代代相传 但是, 心 真能变成石头吗 为了眺望天上来鸿 而错过无数人间月明 沿着江峰 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 正煽动着新的背叛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 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26. 致橡树 舒婷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   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的红硕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

  27. 双桅船 雾打湿了我的双翼   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   岸呵,心爱的岸   昨天刚刚和你告别   今天你又在这里   明天我们将在   另一个纬度相遇   是一场风暴、一盏灯   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是一场风暴、另一盏灯   使我们再分东西   不怕天涯海角   岂在朝朝夕夕   你在我的航程上   我在你的视线里 舒婷

  28. 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出生于福建厦门石码镇,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致橡树》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之一,与北岛、顾城齐名。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著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秋天的情绪》、《硬骨凌霄》、《露珠里的“诗想”》、《舒婷文集》(3卷)等。诗歌《《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获1980年全国中青年优秀诗歌作品奖,《双桅船》获全国首届新诗优秀诗集奖、1993年庄重文文学奖。舒婷长于自我情感律动的内省、在把捉复杂细致的情感体验方面特别表现出女性独有的敏感。情感的复杂、丰富性常常通过假设、让步等特殊句式表现得曲折尽致。舒婷又能在一些常常被人们漠视的常规现象中发现尖锐深刻的诗化哲理(《神女峰》、《惠安女子》),并把这种发现写得既富有思辩力量,又楚楚动人。 舒婷的诗,有明丽隽美的意象,缜密流畅的思维逻辑,从这方面说,她的诗并不“朦胧”。只是多数诗的手法采用隐喻、局部或整体象征,很少以直抒告白的方式,表达的意象有一定的多义性。

  29. 惠安女子舒婷 野火在远方,远方 在你琥珀色的眼睛里 以古老部落的银饰 约束柔软的腰肢 幸福虽不可预期,但少女的梦 蒲公英一般徐徐落在海面上 啊,浪花无边无际 天生不爱倾诉苦难 并非苦难已经永远绝迹 当洞箫和琵琶在晚照中 唤醒普遍的忧伤 你把头巾一角轻轻咬在嘴里 这样优美地站在海天之间 令人忽略了:你的裸足 所踩过的碱滩和礁石 于是,在封面和插图中 你成为风景,成为传奇

  30. 黄 昏 我说我听见背后有轻轻的足声 你说是微风吻着我走过的小径 我说星星象礼花一样缤纷 你说是我的睫毛沾满了花粉 我说小稚菊都闭上了昏昏欲睡的眼睛 你说夜来香又开放了层层迭迭的心 我说这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暮春 你说这是一个诱人沉醉的黄昏 舒婷

  31. 往事二三 舒婷 四月的黄昏流曳着一组组绿色的旋律   在峡谷低回   在天空游移   要是灵魂里溢满了回响   又何必苦苦寻觅   要歌唱你就歌唱吧, 但请   轻轻, 轻轻, 温柔地   四月的黄昏   仿佛一段失而复得的记忆   也许有一个约会   至今尚未如期   也许有一次热恋   而不能相许   要哭泣你就哭泣吧, 让泪水   流啊, 流啊, 默默地 一只打翻的酒盅   石路在月光下浮动   青草压倒的地方   遗落一只映山红   桉树林旋转起来   繁星拼成了万花筒   生锈的铁锚上   眼睛倒映出晕眩的天空   以竖起的书本挡住烛光   手指轻轻衔在口中   在脆薄的寂静里   做半明半昧的梦 1978.5.23

  32. 舒婷的诗 路遇 凤凰树突然倾斜 自行车的铃声悬浮在空间 地球飞速地倒转 回到十年前的那一夜 凤凰树重又轻轻摇拽 铃声把破碎的花香抛在悸动的长街 黑暗弥合来又渗开去 记忆的天光和你的目光重叠 也许一切都不曾发生 不过是旧路引起我的错觉 即使一切都已发生过 我也习惯了不再流泪 归梦 以我熟悉的一枝百合   (花瓣落在窗台上) ——引起我的迷惘 以似乎吹在耳旁的呼吸   (脸深深埋在手里) ——使我屏息 甚至以一段简单的练习曲   (妈妈的手,风在窗外) ——唉,我终于又能哭出来 以被忽略的细节 以再理解了的启示 它归来了,我的热情 ——以片断的诗 1977.9.1

  33. 顾城的诗 弧线 鸟儿在疾风中 迅速转向少年去捡拾 一枚分币葡萄藤因幻想 而延伸的触丝海浪因退缩 而耸起的背脊 一代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感觉天是灰色的 路是灰色的 楼是灰色的 雨是灰色的 在一片死灰中 走过两个孩子 一个鲜红 一个淡绿

  34. 昨天,像黑色的蛇 顾 城 昨天像黑色的蛇盘在角落它活着是那样冷死了,更不会热它曾在许多人的心上缓缓爬过留下了青苔 涂去了血色 现在它死了压在一座报纸的山下难以捉摸无数铅字像蚂蚁般聚会讨论着怎样预防它复活

  35. 远和近 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顾城与谢烨

  36. 顾城(男)(1956-1993) 原籍上海,出生于北京。1969年随其父顾工下放到山东一个农场。1974年会北京后,当过木工、搬运工、借调编辑等。1980年待业。"文革"时开始创作,是新时期"朦胧诗"的主要作家之一,在青年中影响很大,许多诗句被反复咏唱。1980年《小诗六首》参加青春诗会,因不同于以往的现实主义的审美追求而引起争论,从而引发了长达几年的关于"朦胧诗"的新旧对峙。1981年因《抒情诗十首》获"星星诗歌奖".著有《黑眼睛》、《雷米》、《城》、《水银》等诗集。1987年应邀出访欧美国家,进行文化交流。1988年赴新西兰教授中国古典文学,被聘为奥克兰大学亚语系研究员。后辞职隐居新西兰激流岛。1992年获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创作年金。1993年获伯尔创作基金,在德写作。1993年9月在新西兰寓所杀死了妻子谢烨(诗人雷米),同时自缢身亡。死后记录他一男二女隐居生活的小说《英儿》(与雷米合作)(作家出版社1993年初版)出版,其人其作品又一次引起争议。他的作品较少关心社会历史,更多关注人的内心。早期的诗歌有孩子般的纯稚风格、梦幻情绪,用直觉和印象式的语句来咏唱童话般的少年生活。代表作品有《一代人》、《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等。后期的诗作因其理想与现实的不能和谐以及隐居生活造成的生命和性格的进一步封闭扭曲,产生脱离现实一味沉溺于个人感觉世界的转变,艰涩难懂。身后出版《顾城诗全编》。

  37. 纪 念 碑江河 我常常想生活应该有一个支点这支点是一座纪念碑 天安门广场混凝土筑民的坚固底座建筑起中华民族的尊严纪念碑历史博物馆和人民大会堂象一台巨大的天平一边 是历史,是昨天的教训 另一边 是今天,魄力和未来纪念碑默默站在那里象胜利者那样站着象经历过许多次失败的英雄在深思整个民族的骨骼是他的结构人民巨大的牺牲给了他生命他从东方古老的黑暗中醒来把不能忘记的一切都刻在身上从此他的眼睛关注着世界和革命他的名字叫人民

  38. 我想我就是纪念碑我的身体里垒满了石头中华民族的历史有多沉重我就有多少重量中华民族有多少伤口我就流出过多少血液我想我就是纪念碑我的身体里垒满了石头中华民族的历史有多沉重我就有多少重量中华民族有多少伤口我就流出过多少血液 我就站在昔日皇宫对面那金子一样的文明有我的智慧,我的劳动我的被掠夺的珠宝以及太阳升起的时候琉璃瓦下紫色的影子 ——我苦难中的梦境在这里我无数次地被出卖我的头颅被砍去身上还留着锁链的痕迹就这样被埋葬生命在死亡中成为东方的秘密 但是罪恶终究会被清算罪行终将会被公开死亡不可避免的时候流出的血也不会凝固当祖国的土地上只有呻吟真理的声音才更响亮既然希望不会灭绝 既然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

  39. 真理就把诅咒没有完成的留给了枪革命把用血浸透的旗帜留给风,留给自由的空气那么斗争就是我的主题我把我的诗和生命献给了纪念碑真理就把诅咒没有完成的留给了枪革命把用血浸透的旗帜留给风,留给自由的空气那么斗争就是我的主题我把我的诗和生命献给了纪念碑 1977年 江河,原名于友泽,1949年生,北京人。1968年高中毕业。1980年在《上海文学》发表处女作《星星变奏曲》,著有诗集《从这里开始》《太阳和他的反光》等,是新时期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他在诗作当中灌注了厚重的历史感,以《纪念碑》等政治抒情诗和古代神话组诗《太阳和它的反光》赢得社会瞩目。 诗人江河

  40. 诺日朗(节选) 一、日潮高原如猛虎,焚烧于激流暴跳的万物的海滨哦,只有光,落日浑圆地向你们泛滥,大地悬挂在空中强盗的帆向手臂张开,岩石向胸脯,苍鹰向心……牧羊人的孤独被无边起伏的灌木所吞噬经幡飞扬,那凄厉的信仰,悠悠凌驾于蔚蓝之上你们此刻为那一片白云的消逝而默哀呢在岁月脚下匍匐,忍受黄昏的驱使成千上万座墓碑像犁一样抛锚在荒野尽头互相遗弃,永远遗弃:把青铜还给土,让鲜血生锈你们仍然朝每一阵雷霆倾泻着泪水吗西风一年一度从沙砾深处唤醒淘金者的命运栈道崩塌了,峭壁无路可走,石孔的日晷是黑的而古代女巫的天空再次裸露七朵莲花之谜哦,光,神圣的红釉,火的崇拜火的舞蹈洗涤呻吟的温柔,赋予苍穹一个破碎陶罐的宁静你们终于被如此巨大的一瞬震撼了么太阳等着,为陨落的劫难,欢喜若狂

  41. 二、黄金树 我是瀑布的神,我是雪山的神高大、雄健、主宰新月成为所有江河的唯一首领雀鸟在我胸前安家浓郁的丛林遮盖着那通往秘密池塘的小径我的奔放像大群刚刚成年的牡鹿欲望像三月聚集起骚动中的力量我是金黄色的树收获黄金的树热情的挑逗来自深渊毫不理睬周围怯懦者的箴言直到我的波涛把它充满 流浪的女性,水面闪烁的女性谁是那迫使我啜饮的唯一的女性呢我的目光克制住夜十二支长号克制住番石榴花的风我来到的每个地方,没有阴影触摸过的每颗草莓化作辉煌的星辰在世界中央升起占有你们,我,真正的男人 诗人杨炼

  42. 杨炼, 祖籍山东,著名朦胧诗人,1954年生于瑞士伯尔尼。6岁时回到北京。 1974年高中毕业后,在北京昌平县插队,之后开始写诗,并成为《今天》杂志的主要作者之一。 1983年以长诗《诺日朗》出名,出版了中、英、德诗文集《人间鬼话》、《大海停止之处》。 1988年被中国大陆读者推选为“十大诗人”之一,同年在北京与芒克、多多等创立 “幸存者诗歌俱乐部”。 1988年出国,开始在世界各地漂流,现居伦敦。 诗人杨炼

  43. 女人(组诗选三)翟永明 渴望 今晚所有的光只为你照亮 今晚你是一小块殖民地 久久停留,忧郁从你身体内 渗出,带着细腻的水滴 月亮像一团光洁芬芳的肉体 酣睡,发出诱人的气息 两个白昼夹着一个夜晚 在它们之间,你黑色眼圈 保持着欣喜 嚣堆积成我的身体 无法安慰,感到有某种物体将形成 梦中的墙壁发黑 使你看见三角形泛滥的影子 全身每个毛孔都张开 不可捉摸的意义 星星在夜空毫无人性地闪耀 而你的眼睛装满 来自远古的悲哀和快意 带着心满意足的创痛 你优美的注视中,有着恶魔的力量 使这一刻,成为无法抹掉的记忆

  44. 独白 我,一个狂想,充满深渊的魅力 偶然被你诞生。泥土和天空 二者合一,你把我叫作女人 并强化了我的身体 我是软得像水的白色羽毛体 你把我捧在手上,我就容纳这个世界 穿着肉体凡胎,在阳光下 我是如此眩目,是你难以置信 我是最温柔最懂事的女人 看穿一切却愿分担一切 渴望一个冬天,一个巨大的黑夜 以心为界,我想握住你的手 但在你的面前我的姿态就是一种惨败 当你走时,我的痛苦 要把我的心从口中呕出 用爱杀死你,这是谁的禁忌? 太阳为全世界升起!我只为了你 以最仇恨的柔情蜜意贯注你全身 从脚至顶,我有我的方式 一片呼救声,灵魂也能伸出手? 大海作为我的血液就能把我 高举到落日脚下,有谁记得我? 但我所记得的,绝不仅仅是一生

  45. 生命 你要尽量保持平静 一阵呕吐似的情节 把它的弧形光悬在空中 而我一无所求 身体波澜般起伏 仿佛抵抗整个世界的侵入 把它交给你 这样富有危机的生命、不肯放松的生命 对每天的屠杀视而不见 可怕地从哪一颗星球移来? 液体在陆地放纵,不肯消失 什么样的气流吸进了天空? 这样膨胀的礼物,这么小的宇宙 驻扎着阴沉的力量 一切正在消失,一切透明 但我最秘密的血液被公开 是谁威胁我? 比黑夜更有力地总结人们 在我身体内隐藏着的永恒之物? 热烘烘的夜飞翔着泪珠 毫无人性的器皿使空气变冷 死亡盖着我 死亡也经不起贯穿一切的疼痛 但不要打搅那张毫无生气的脸 又害怕,又着迷,而房间正在变黑 白昼曾是我身上的一部分,现在被取走 橙红灯在我头顶向我凝视 它正凝视这世上最恐怖的内容

  46. 《女人》组诗分析 1、个人视角、女性情感、隐秘空间。 2、黑夜意象。两性之间的相互对立,伤害与被伤害,侵犯与被侵犯,占有与惨败的对照。 3、第一人称自白,迷狂与非理性倾向。 4、臆想、噩梦、紧张、癫狂、晕眩的心灵体验,放任内心激情与欲望,沉溺于对世界的自由幻 想中的女子形象 。 5、女性自身的矛盾及居于隐秘世界中的自虐倾向。

  47. 诗人翟永明 诗人翟永明

  48. 翟永明(女)(1955-) 四川成都人。1974年至兵器工业部209所工作。1977年进成都电讯工程学院读书,1980年毕业后回原单位。1981年开始诗歌创作。1988年调入成都文学院。出版有诗集《女人》、《黑暗里的表现》等。代表作有组诗《女人》、《静安庄》、《人生在世》、《我策马扬鞭》等。《女人》等作品有很强的女性意识,以激愤的语言探寻中国女性的命运,显示反抗的姿态。所阐释的“黑暗意识”,即女性对自身使命的深刻自觉,被认为给当代诗坛提供了一个独到而又深刻的主题。作品《莉莉和我》、《道具与场赴的述说》、《脸谱生活》等则表现出她趋向于非个人化的艺术创造力。对"脸谱"――人格面具的研究,使她九十年代的诗具有一种深沉的悲悯,也使她的叙事游离于纯粹的个人体验。她对诗歌进行了小说化的处理,而且重视诗的戏剧性,这都使她的诗具有独特的魅力。

  49. 独身女人的卧室(组诗)(选三)伊蕾 1. 镜子的魔术你猜我认识的是谁她是一个,又是许多个在各个方向突然出现又瞬间消失她目光直视没有幸福的痕迹她自言自语,没有声音她肌肉健美,没有热气她是立体,又是平面她给你什么你也无法接受 她不能属于任何人--她就是镜子中的我整个世界除以二剩下的一个单数一个自由运动的独立的单子一个具有创造力的精神实体--她就是镜子中的我我的木框镜子就在床头它一天做一百次这样的魔术你不来与我同居

  50. 2. 土耳其浴室这小屋裸体的素描太多一个男同胞偶然推门高叫"土耳其浴室"他不知道在夏天我紧锁房门我是这浴室名副其实的顾客顾影自怜--四肢很长,身材窈窕臀部紧凑,肩膀斜削碗状的乳房轻轻颤动每一块肌肉都充满激情我是我自己的模特我创造了艺术,艺术创造了我床上堆满了画册袜子和短裤在桌子上玻璃瓶里迎春花枯萎了地上乱开着暗淡的金黄软垫和靠背四面都是 每个角落都可以安然入睡你不来与我同居 3. 窗帘的秘密白天我总是拉着窗帘以便想象阳光下的罪恶或者进入感情王国心理空前安全心理空前自由然后幽灵一样的灵感纷纷出笼我结交他们达到快感高潮新生儿立即出世智力空前良好如果需要幸福我就拉上窗帘痛苦立即变成享受如果我想自杀我就拉上窗帘生存欲望油然而生拉上窗帘听一段交响曲爱情就充满各个角落你不来与我同居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