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关于 Aalst 的挑战

关于 Aalst 的挑战. 中国计算机学会 Petri 网专委会 2010 年度工作会议 学术交流. 郝克刚 2010.9.19. 用 pi 演算和 Petri 网模型作为基础。. 随着面向服务的计算( SOC , SOA )技术和业务流程管理 (BPM) 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少学者用 pi 演算和 Petri 网模型作为服务组合和工作流模式的严格的理论基础。 但是究竟哪个更合适更好,存在者很大的争论。. Pi calculus or Petri nets ?. SOA SOC. BPEL. BPM

dianne
Download Presentation

关于 Aalst 的挑战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关于 Aalst 的挑战 中国计算机学会 Petri 网专委会 2010 年度工作会议 学术交流 郝克刚 2010.9.19

  2. 用pi 演算和Petri网模型作为基础。 • 随着面向服务的计算(SOC,SOA)技术和业务流程管理(BPM)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少学者用pi 演算和Petri网模型作为服务组合和工作流模式的严格的理论基础。 • 但是究竟哪个更合适更好,存在者很大的争论。

  3. Pi calculus or Petri nets ? SOA SOC BPEL BPM Workflow best foundation Pi calculus or Petri nets ?

  4. 争论文章 • Smith, H., Fingar, P.: Workflow is just a pi process. BPTrends (2004-01-04) • Wil M. P. van der Aalst Why workflow is NOT just a Pi-process BPTrends ( 2004-2) • Puhlmann, Frank.: Why do we actually need the Pi-Calculus for 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ICBIS 2006.

  5. Wil van der Aalst 提出了7个挑战 • 作为力主 Petri 网一方的 Wil van der Aalst 曾在下文中向力主 Pi 演算的一方提出了7 个挑战。 • van der Aalst, W.M.P.: Pi calculus versus petri nets: Let us eat ”humble pie” rather than further inflate the ”pi hype”. BPTrends (2005)

  6. Wil van der Aalst • Wil van der Aalst is a full professor at the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 Computer Science of the Technische Universiteit Eindhoven (TU/e) [荷兰]艾恩德霍芬 技术大学 • where he chairs the Architecture of Information Systems (AIS) group. • He also has part-time appointments in the Technology Management department of TU/e and the  BPM group of Queens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QUT).

  7. Aalst 的第4个挑战 • 其中第4个挑战就是给出了一个具体例子,问它是否能用 Pi 演算方便地表达。

  8. 这个例子是个T网 与下述定义稍有不同 | p | = | p | = 1 • T网(标识图网 marked graph): | p | ≤ 1 而且 | p| ≤ 1

  9. d c b h a g f e 非典型串并结构的例子

  10. 用这个例子挑战并不成功 • 遗憾的是用这个例子作为挑战并不成功,它能方便地用Pi演算直接表达。 • Frank Puhlmann Discussion Paper: PiHype Example v0.3 June 22, 2004 • http://bpt.hpi.uni-potsdam.de/pub/Public/PiHypeExample/PiHypeExample.pdf

  11. Frank Puhlmann的表达方案

  12. 进一步的问题 • Frank Puhlmann用Pi 说明演算表达了Aalst提出的例子,说明用这个例子作为挑战并不成功。但是,他并没有回答: • 挑战是否就不可能成功,Pi 演算能够表达所有的Petri网系统吗?是否能找到用Pi 演算表达不了的Petri网系统?

  13. | fi۰ i۰0 (Pi ,0)=! fi۰ i۰0 (Pi,1)=! fi۰i۰0 | i۰0 …… (Pi,n)=! fi۰i۰0 | i۰0 | … | i۰0 ………… 对 Petri 网系统位置的表达 • Petri网系统的每一位置Pi 对应的位置状态表达式可以表示为:

  14. P5 f P8 P6 对转移的表达 • 上述表达只能执行一次,不是对转移的正确表达。正确的表达如: • F = g5  g6  8  F • 递归表达式

  15. (P1, 1)=! f1۰1۰0 | 1۰0 (Pi ,0)=! fi۰ i۰0 (i=2,3,…,11) 例子中位置初始状态表达式

  16. 这个例子直接用Pi 演算表达 • 与图中的每一转移A…H对应的转移表达式表示如右。 • 然后把这些表达式用并行算子连接起来,就是这个例子的表达式: P = P1|…|P11|A|…|H

  17. Petri 网某些子集可以用 Pi 演算表达 • 定理 1.所有自由选择网系统都可以很容易地用 Pi 演算直接表达。 • 因为这个例子属自由选择网系统。根据我们的证明,它能方便地用 Pi 演算直接表达。 • 定理 2. 当允许弧的权值大于1时,T网(标识图网 marked graph)和无竞争网系统可以用 Pi 演算表达。

  18. T1 P3 P1 T2 P4 P2 T3 P5 很难用 Pi 演算表达的例子 • 因而要想选个很难用Pi演算表达的例子至少必须是个非自由选择网系统。 • 我们提出了一个这样的例子,可以用它来解释一般的Petri 网系统在Pi演算中表达的困难。

  19. Petri网比Pi演算表达能力更强? • 这是否意味着Petri网模型的表达能力比Pi演算更强呢? • 事实上并非如此。虽然某些Petri网系统很难用Pi演算表达,但 • 起码Petri网的某些子集可以直接用Pi演算模型表达, • 而且只要将Pi演算稍微加以自然地扩充,就能表达所有的一般Petri网系统。

  20. Pi演算的扩展称为Pi+演算 • 证明了Petri网的某些子类,如自由选择网等,可以直接用Pi 演算表达。然而对于一般的Petri网,却很难用Pi 演算直接表达。 • 于是提出了一种对Pi演算的扩展,称为Pi+演算,将原有Pi演算的单原语通信机制扩充成多原语同步通信机制。 • 证明了用Pi+演算可以较强地表达一般Petri网系统,而且还能更加细致地描述它丰富的动态语义。

  21. 引入Pi+演算的原由 • 一般的Petri网不能用原有的Pi演算直接表达,是由于Petri网的转移可以有多个输入边,从而允许多个流程的同步。可是原有的Pi演算一次只允许一个发送进程和一个接收进程进行通信,所以只允许两个进程的同步。 • 这可以说是原有的Pi演算的不足,也正是我们引入Pi+演算,扩充成多原语同步通信机制的原由。

  22. 这样的扩展非常简单和自然 • pi+演算是在传统的pi演算的基础上,增加多对原语同步通信机制 • pi演算的单对原语同步通信机制 <y>۰P | x (z)۰R → P | R [y/z]

  23. 或者 → <u>۰P | Q | x (z)y (w)۰ R | S [v/z] 多对原语同步通信机制 <u>۰P | <v>۰ Q | x (z)y (w)۰R | y (z)۰ S → P | Q | R [u/z, v/w] | y (z)۰ S

  24. Pi+演算 Pi演算 Petri网 Pi 演算和Petri网表达能力 • 从理论上说明 Pi 演算和Petri网表达能力的关系。 • 比较它们的表达能力可以用右图来示意。

  25. 反过来看看 • 用Petri网模型来表达Pi演算则比较难。 • 我们还不知道Pi演算的怎样的子集可以直接用Petri网模型表达。下述机制都很难用Petri网模型直接表达: • 接收语句将接收的值代入到后继进程, • 通道名的传送 • 重复算子的使用等, • 至于对Petri网模型做怎样的扩展就能表达一般的Pi演算,现在还实在想不出个眉目来。 • 所以总体比较, Pi演算的表达能力看来还是比Petri网模型更强些。

  26. Pi 演算的优势--动态耦合 • Petri网模型在直观、有严格的分析方法等方面有其优势。然而,由于位置和转移的连接是固定的,较适合于表达结构固定的耦合系统,很难表达松散的动态耦合系统。 • 而由于Pi 演算中通道名可以作为名字传送,因而能够表达结构松散的动态耦合系统。

  27. P R Q 动态耦合

  28. 各种动态耦合系统的例子 • Mobile 系统为保证通信的逻辑双方不变,而通信中介的物理实体可以在移动中改变; • 在E-mail系统中mail地址可以传送,可以根据接受到的mail地址进行通信; • 面向服务的结构中可以查询服务提供方的URL,然后按照选择的URL进行绑定和链接。

  29. 结束语 • Aalst 挑战用的例子不成功。 • 可以用一个非自由选择网的例子成功挑战。 • 只要对Pi演算做一点自然的推广Pi+演算就能表达所有Petri网系统。 • 从表达能力上讲, Pi演算要强于Petri网系统

  30. 参考文章 • 郭小群 郝克刚 Petri网和Pi 演算模型表达能力的研究《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第 5 卷 第 10 期 2009。 • 郝克刚 郭小群 李向宁 pi+ 演算及其对Petri网的表示《计算机学报》 2011.2. ,这篇文章给出了完整详细严格的定义和证明。

  31. π-演算经典著作的中译本 • 图灵奖得主Robin Milner的经典著作:“通信与移动系统: π-演算” • 已由科学院软件所林惠民院士翻译出版,2009.9 。

  32. 对中国学者的期待 • 该书作者图灵奖得主Robin Milner为中译本所写的序言中,对中国学者给与了很大的期待: “作为在世界上发挥日益重要作用的伟大国家,中国具有引领为新技术建立科学基础的机会……。”

  33. 谢谢大家! hkg@nwu.edu.cn http://mainpage.nwu.edu.cn/hkg/home/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