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5

怎样看化验单

怎样看化验单. 州中心医院. 刘 其 章. 健康管理. 实施健康管理是变被动的疾病治疗为主动的管理健康,达到节约医疗费用支出、维护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 健康管理程序是对健康危险因素的检查,发现健康问题,评价健康状态, 干预危险因素,解决健康问题,不断循环运行。其中健康体检每年至少一次,对化验结果如何评价,是今天要介绍的主要内容。. 血常规检查. 检查血常规的意义,在于及早发现和诊断某些疾病:如身体是否有感染,是否贫血,是否有血液 方面的疾病。根据病 情,结合血常规检查, 可以作出正确的判断。. 红细胞( RBC ).

desma
Download Presentation

怎样看化验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怎样看化验单 州中心医院 刘 其 章

  2. 健康管理 实施健康管理是变被动的疾病治疗为主动的管理健康,达到节约医疗费用支出、维护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 健康管理程序是对健康危险因素的检查,发现健康问题,评价健康状态, 干预危险因素,解决健康问题,不断循环运行。其中健康体检每年至少一次,对化验结果如何评价,是今天要介绍的主要内容。

  3. 血常规检查 检查血常规的意义,在于及早发现和诊断某些疾病:如身体是否有感染,是否贫血,是否有血液 方面的疾病。根据病 情,结合血常规检查, 可以作出正确的判断。

  4. 红细胞(RBC) 正常值: 男性:(4 — 5)* 10--12/L; 女性:(3.5-4.5)*10--12/L 增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血液浓缩,身体缺氧,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严重烧伤,等。 降低:红细胞减少多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以及出血。

  5. 血红蛋白(Hg) 正常值:男性:(120-150)g/L; 女性:(105-135)g/L 。 增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 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 严重烧伤等。 降低:贫血,出血。

  6. 白细胞(WBC)   白细胞主要担任防卫工作,白细胞增加或减少,需配合白细胞分类,来初步认定为细菌感染或病毒性感染或为白血病(俗称血癌) 正常值:(4-10)*10--9/L 升高:各种细胞感染,炎症,严重烧伤。明显升高时应除外白血病。 降低:白细胞减少症,脾功能亢进,造血功能障碍,放射线,药物,化学毒素等引起骨髓抑制,疟疾,伤寒,病毒感染,副伤寒。

  7. 白细胞分类 中性粒细胞:正常值:(50-70)% 增高:细菌感染,炎症; 降低:病毒性感染。 嗜酸性粒细胞: 正常值:(0-00.75)% 增高:慢性粒细胞白 血病及慢性溶血性贫血。

  8. 淋巴细胞:正常值:(20-30)% 增高: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感染,急性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降低:免疫缺陷。单核细胞: 正常值:(3-8)%,增高:结核,伤寒,疟疾,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9. 血小板(PLT) 血小板具有凝血和止血功能。 正常值: 90-300 *10-9/L 升高: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白血病,感染,炎症,恶性肿瘤,缺铁性贫血,外伤,手术,出血等。 降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播散性红斑狼疮,药物过敏性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破坏增多,脾功能亢进,血小板生成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等。

  10. 红细胞压积: 是指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是影响血液粘度的重要因素,血液粘度随红细胞压积的增加,而迅速增高,反之则降低。 正常值:男:0.42~0.47;女:0.39~0.40 增高:血液浓缩如大量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大量创面渗出液等,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有时可高达80%左右。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如体内氧供应不足引起的代偿反应,如新生儿,高山居住者及慢性心肺疾患等。 减少:各种贫血或血液稀释。

  11. 血沉 将抗凝血放入血沉管中垂直静置,红细胞由于密度较大而下沉。通常以红细胞在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表示红细胞的沉降速度,称为红细胞沉降率,即血沉。 判断指标:血沉速度的快慢与血浆黏度,尤其与红细胞间的聚集力有关系。红细胞间的聚集力大,血沉就快,反之就慢。因此,临床上常用血沉作为红细胞间聚集性的指标。可以反映身体内部的某些疾病。 正常值:男性:(0-15)mm/h; 女性:(0-20)mm/h 增快:急性炎症,结缔组织病,严重贫血,恶性肿瘤,结核病。 减慢:红细胞增多症,脱水。

  12. 网织红细胞计数 网织红细胞是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在周围血液中的数值可反映骨髓红细胞的生成能力,因而对血液病的诊断和治疗均有其重要意义。 正常值:(00.5-1.5)% 增高:溶血性贫血,大量出血,缺铁性贫血,恶性贫血应用维生素B12时。 降低: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

  13. 血液流变指标检测 血液流变学检测,主要包括全血比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电泳时间,血小板电泳时间,纤维蛋白原测定,血沉及红细胞变形能力等10多项指标。主要反映血液成分变化,而带来的血液流动性、凝滞性和血液粘度的变化。 在正常情况下,血液在血压的作用下,在血管内流动,并随着血管性状(血管壁情况和血管形状等)及血液粘度的变化而变化,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

  14. 血液流变指标检测 高粘血症,通俗地讲,就是血液过度粘稠了,是由于血液中红细胞聚集成串,丧失应有的间隙和距离,或者血液中红细胞在通过微小毛细血管时的弯曲变形能力下降,使血液的粘稠度增加,循环阻力增大,微循环血流不畅所致。血液粘度变大,血液流动性就变差,容易发生脑血栓性疾病。反之,粘度较小,流动性较好。

  15. 流变的概念:物体在应力的作用下,产生流动与变形。研究血液及其有形成分的流动性与形变规律的流变叫血液流变学。目前研究全血在各切变率下的粘度,称为宏观流变学,而研究血液有形成分的流变学特性,如红细胞的变形、聚集、表面电荷等,称为血细胞流变学

  16. 血液流变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及其范围极为广泛。如血液的流动性、粘滞性、变形性、凝固性以及血管的流变性等。血液流变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及其范围极为广泛。如血液的流动性、粘滞性、变形性、凝固性以及血管的流变性等。 研究血液的流动性、血液的有形成分、血管在各种疾病时的变化,了解这些变化的病理生理意义,以利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称为临床血液流变学。

  17. 血液流变指标检测 全血比粘度(低切):正常值:男:7.5~10.0女:5.8~8.1 。增加:常见于高血压病、脑血管意外、冠心病和心肌梗塞等。 减少:常见于贫血疾病。 全血比粘度(高切):正常值:男:5.6~6.7女:4.7~6.01 。增加:常见于高血压病、脑血管意外、冠心病和心肌梗塞等。 减少:常见于贫血疾病。 血浆粘度:正常值:1.64~1.78 。增加:常见于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脑血栓等。

  18. 全血粘度是一个综合性指数,它是血浆粘度、红血细胞压积红细胞变形性和聚集能力、血小板和白细胞流变特性的综合表现,是血液随不同流动状况(切变率)及其他条件而表现出的粘度,切变率低时血粘度高,随切变率的逐渐升高粘度逐渐下降,最后趋向一个平稳的数值。全血粘度是一个综合性指数,它是血浆粘度、红血细胞压积红细胞变形性和聚集能力、血小板和白细胞流变特性的综合表现,是血液随不同流动状况(切变率)及其他条件而表现出的粘度,切变率低时血粘度高,随切变率的逐渐升高粘度逐渐下降,最后趋向一个平稳的数值。   全血粘度的测定能为临床许多疾病,尤其是血栓前及血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等提供重要依据。

  19. 红细胞电泳时间:反映血细胞的聚集性,红细胞电泳时间愈短、则表明红细胞表面电荷多,红细胞间愈处于分散,聚集性减少;反之,若时间愈长,反映其表面电荷愈少,则红细胞愈趋向聚集,使红细胞之间互成串状、堆状、使全血粘度增大。

  20. 红细胞压积:反映血液浓稠性,红细胞压积增高,则表示血液浓而粘,除脑血管病外还见于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压积降低,则表示血液较薄,全血粘度也相应下降,意味着机体有失血或贫血。红细胞压积:反映血液浓稠性,红细胞压积增高,则表示血液浓而粘,除脑血管病外还见于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压积降低,则表示血液较薄,全血粘度也相应下降,意味着机体有失血或贫血。 纤维蛋白原:反映血液凝固性,血液凝固时,纤维蛋白原聚合成纤维蛋白,在血栓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21.  比粘度是一个物理学的概念,在很多方面都能用到 。液体在外力作用下流动时,分子间的内聚力阻碍分子间的相对运动而产生一种内摩擦力,液体的这种性质叫做液体的粘性。其特点是:只有在流动时液体才表现出粘性,静止液体(液体质点间没有相对运动的液体)是不呈现粘性的。 粘度η单位为帕·秒——Pa-s,

  22. 在一定的切变率范围内,血液粘度随切变率增高而降低,表现出非牛顿型流体的粘度特性。切变率增高,流速加快,聚集的红细胞逐渐分散、变形,这些变化都能减小流动阻力,使血液粘度降低。 血浆内虽然含有各种大分子蛋白质,但由于其含量相对较少,尚不足以使血浆粘度对切变率产生依赖关系,因此血浆粘度只具有牛顿型流体的粘度特征。

  23. 尿液常规检查 是健康体检的重要项目,它不仅可反映泌尿系统疾病,对 糖尿病、黄疸肝炎、 胆道梗阻等多种疾 病的筛选也有重要 意义。

  24. 尿蛋白(PR0) 正常尿常规检查一般无蛋白,或仅有微量。尿蛋白增多并持续出现多见于肾脏疾病。但发热、剧烈运动、 妊娠期也会偶然出现尿蛋 白。故尿中有蛋白时需追 踪观察明确原因。

  25. 尿糖(GLU) 尿糖阳性要结合临床分析,可能是糖尿病,也可能是因肾糖阈降低所致的肾性糖尿,应结合血糖检测及相关检查结果明确诊断。由于尿中维生 素C和阿斯匹林能影 响尿糖结果,故查尿 糖前24小时要停服 维生素C和阿斯匹林。

  26. 尿红细胞(RBC) 每个高倍显微镜视野下,尿液红细胞超过5个以上,称为镜下血尿;大量红细胞时,称“肉眼血尿”,可见于泌尿系统炎症、感染、结石、肿瘤等,应加重视,并立即到泌尿专科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血尿的部位和原因。

  27. 尿白细胞(WBC) 每个高倍显微镜视野下,尿液白细胞超过5个以上,称白细胞尿,大量白细胞时,称脓尿,它表示尿 路感染,如肾盂肾炎、 膀胱炎、尿道炎等。

  28. 尿上皮细胞(SPC) 尿液中有少量上皮细胞临床意义不大;大量出现时,如能排除阴道分泌物污染,就要考虑泌尿系统炎症存在。此时,如加做尿上皮细胞形态检查,可确定上皮细胞的来源。 尿管型(KLG) 是尿液中的蛋白在肾小管、集合管内凝固而形成的圆柱状结构物,故又称圆柱体。尿中出现管型,特别是颗粒管型、细胞管型都是肾脏实质性病变的标志。

  29. 尿潜血(ERY):正常情况尿潜血试验阴性。尿潜血阳性同时有蛋白者,首先考虑肾脏疾病和出血性疾病,可进一步做肾功能检查;如尿蛋白阴性应到有关专科查明出血部位和性质。一般认为,下尿道出血因红细胞未被破坏,潜血可不明显。尿潜血(ERY):正常情况尿潜血试验阴性。尿潜血阳性同时有蛋白者,首先考虑肾脏疾病和出血性疾病,可进一步做肾功能检查;如尿蛋白阴性应到有关专科查明出血部位和性质。一般认为,下尿道出血因红细胞未被破坏,潜血可不明显。 尿胆原(UBG)、尿胆红素(BIL) 尿胆原和尿胆红素阳性,多提示有黄疸存在,有助于黄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30. 肝功能 肝功能:一是指肝脏的生理功能,即解毒功能、代谢功能、分泌胆汁、免疫防御功能等;另一方面是指医院检验科里的检验项目,包括胆红素、白蛋白、球蛋白、转氨脢等。   人体的肝脏是一个重 要的器官,是人体的“加 工厂”,人不能离开肝脏 而存活。

  31.   谷丙转氨酶(ALT) 正常值0-40 u/L。 升高的原因: 1、急性和慢性病毒性肝炎; 2、 胆囊炎或胆道疾病(如炎症、结石、息肉、癌症等); 3、 饮酒引起的肝脏损伤 ;  4、 药物引起的肝脏损伤;   5、 其他引起异常的因素(脂肪肝、肝癌等)。

  32. 谷草转氨酶(AST) 正常值:0-40 u/L 谷草转氨酶增高>60u/L;心肌梗死急性期、急性肝炎、药物中毒性肝细胞坏死、慢性肝炎活动期,肝 硬化活动期、肝癌、 心肌炎、肾炎、肌炎。

  33. ALT/AST比值结果分析 AST主要分布于心肌,其次是肝脏、骨骼肌和肾脏等组织中。由于大约80%的AST存在于线粒体内,所以对肝细胞损伤的敏感度不如ALT,升高的幅度也不如ALT大,但如果AST大幅度升高意味着肝细胞损伤比较严重。因此,在临床上往往把ALT/AST的比值作为一个诊断指标和病情监测指标来看。

  34. γ谷氨酶转肽酶(GGT) 正常值0-50 u/LGGT主要是来自肝胆系统,因此,它主要是肝胆疾病的监测项目。    1、肝脏炎症:GGT轻度和中度增高。 2、肝胆其他疾病:肝癌、肝阻塞性黄胆、胆汁性肝硬化、胆管炎、胆囊息肉、胆结石、胰腺炎、胰头癌、胆道癌等、GGT明显升高。    3、长期或大量的饮酒,也会导致该酶的升高。    4、长期接受某些药物如苯巴比妥、苯妥英纳、安替比林者,口服避孕药等也会使GGT升高。

  35. 胆红素的结果分析 总胆红素(T-BiLi)正常值5.1-19 umol/L 直接胆红素(D-BiLi)正常值0.1-6.8umol/L 间接胆红素(I-BiLi)正常值3.4-13.7umol/L  胆红素是血液中衰老红细胞分解和破坏的产物。它分为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三种。因此,胆红素测定结果有3个方面的作用。    1、 肝细胞受到损伤时如肝炎时,直接和间接胆红素会明显升高。    2、 胆道疾病,尤其是胆囊结石、胆道息肉、胆囊炎等、血中直接胆红素显著升高。    3、 溶血性疾病使血液中的胆红素来源增加,肝脏处理不及,造成间接胆红素明显增加。

  36. 总蛋白结果分析 血清总蛋白(TP)正常值60.0-83.0 g/L 血清白蛋白(ALB)正常值36.0-53.0 g/L 血清球蛋白(GTB)正常值24-30 g/L 白蛋白/球蛋白(A/G)1.5-2.5:1 血液中蛋白的含量可以反映肝脏功能,如果蛋白质降低就表示肝脏合成功能受损害,是病情比较严重的表现,如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肝功能衰竭等。

  37. 乙肝两对半 1、HBsAg:乙肝表面抗原,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其本身不具传染性,因此不应将其作为传染性的标志,HBsAg仅表示有过或正存在乙肝病毒的感染,仅此一项不能说明乙肝病毒目前是否仍在复制。 2、HBsAb:乙肝表面抗体,也称为抗-HBs,是一种保护性抗体,是感染乙肝病毒后获得免疫力的标志,是乙肝治愈或趋向治愈的象征。

  38. 3、HBeAg(e抗原):HBeAg阳性是乙肝病毒复制明显和传染性强的可靠标志,它与HBV-DNA、DNA多聚酶、Dane颗粒的检出有明显的平行关系,是病毒复制的重要血清标志物。 4、HBeAb(e抗体),也称为抗H-Be,HBeAb是一种非保护性抗体, HBeAb在血清中出现,常表示HBV复制水平逐渐趋于静息状态。 HBeAb是感染性指标,也有可能传染性指标,这将由血清中的HBV-DNA定性或定量来决定其传染性的强弱。

  39. 5、HBcAb:核心抗体,也称为抗-HBc。它是病毒刺激肝细胞产生的一种免疫球蛋白。阳性是以往或现在感染乙肝病毒的标志,和HBsAg一样,仅此一项不能说明乙肝病毒是否繁殖、复制。因为它是感染病毒后最早呈阳性,也是最晚转阴性的一个项目,而且有些人一辈子都是阳性。

  40. 乙肝“两对半”的判断作用 通常,我们通过两对半的不同组合来判断乙肝感染的现状和转归,下面是常见两对半组合的简明临床意义: 1、HbsAg阳性,其它四项阴性。 第一项阳性,说明是 乙肝病毒感染的早期或 无症状携带者。

  41. 2、HBcAb阳性。第五项阳性,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或乙肝病毒核心窗口期(“窗口期”是指人体感染HBV后到外周血液中能够检测出HBV抗体的这段时间)。 3、HBsAg、HBeAg阳性。第一、三项阳性,急性乙型肝炎的早期。 4、HBsAg、 HBcAb阳性。第一、五项阳性,说明是急性感染期,或无症状携带者。

  42. 5、HBsAg、HBeAg、HBcAb阳性 。第一、三、五项阳性,俗称“大三阳”,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期。 6、HBsAg、HbeAb、HBcAb阳性能。第一、四、五项阳性, 俗称“小三阳”,急, 慢性乙型肝炎有恢 复趋向、长期携带者。

  43. 7、HbeAb、HBcAb阳性 。 第四,五项阳性,既往感染过乙肝、乙肝的恢复期。 8、HBsAb、HbeAb、HBcAb阳性。第二,四,五项阳性、乙型肝炎恢复期,既往感染,有免疫力。 9、HBsAb、HBcAb阳性 。第二,五项阳性。接种乙肝疫苗后,或是乙肝康复期,既往感染,有免疫力。

  44. 肾功能检查项目 肾功能是指肾脏排泄体内代谢废物,维持机体钠、钾、钙等电解质的稳定及酸碱平衡的功能。 肾功能检查包括血 肌酐、血尿素氮、血 及尿β2—微球蛋白、 尿白蛋白、尿免疫球 蛋白G、尿分泌型免 疫球蛋白A等

  45. 1、血尿素氮(BUN) 参考值:正常情况: 1.8~6.8mmol/L。    临床意义:增高:急慢性肾炎、重症肾盂肾炎、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肾功能障碍,心衰、休克、 烧伤、失水、大量 内出血、肾上腺皮 质功能减退症、前 列腺肥大、慢性尿 路梗阻等。

  46. 2、血肌酐(Scr) 参考值:成人 男79.6~132.6μmol/L 女70.7~106.1μmol/L 。    临床意义:增加:肾衰、尿毒症、心衰、巨人症、肢端肥大症、 水杨酸盐类治疗等。减 少:进行性肌萎缩,白 血病,贫血等

  47. 3 、血尿素 参考值:3.2~7.0mmol/L。   临床意义:升高表示急慢性肾炎、重症肾盂肾炎、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肾功能障碍,心衰、休克、 烧伤、失水、大量内 出血、肾上腺皮质功 能减退症、前列腺肥 大、慢性尿路梗阻等

  48. 4、血尿酸 参考值:成人 男149~417μmol/L 女89~357μmol/L >60岁 男250~476μmol/L 女190~434μmol/L。    临床意义:增加:痛风、急慢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恶性贫血、肾衰、肝衰、红细胞增多症、妊娠反应、剧烈活动及高脂肪餐后等。

  49. 5、尿肌酐(Cr) 参考值: 成人7~8mmol/d。  临床意义:增高:饥饿、发热、急慢性消耗等疾病,剧烈运 动后等。 减低:肾衰、 肌萎缩、贫血、白血 病等。

  50. 6、尿蛋白 参考值:定性阴性    临床意义:正常人每日自尿中排出约40~80mg蛋白,上限不超过150mg,其中主要为白蛋白,其次为糖蛋白和糖肽。这些蛋白的0.60(60%)左右来自血浆,其余的来源于肾、泌尿道、前列腺的分泌物和组织分解产物,包括尿酶、激素、抗体及其降解物等。生理性增加:体位性蛋白尿、运动性蛋白尿、发热、情绪激动、过冷过热的气候等。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