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第十六章

第十六章. 知識管理. 16-1 知識管理的歷史與演進. 1970 年, Leobard-Barton 教授的研究。 70 年代後期, Everett Rogers 與 Thomas Allen 也提出知識管理的理論。 1978 年, Rob Acksyn 與 Don McCracken 提出了「知識管理系統」 1980 年代更可以看到基於人工智慧與專家系統而開發的知識管理系統,提出了現在經常聽到的「知識取得」、「知識工程」等概念。. 1990 年代開始,許多歐、美、日等著名的管理顧問公司,開始導入知識管理程式。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十六章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六章 知識管理

  2. 16-1知識管理的歷史與演進 • 1970年, Leobard-Barton教授的研究。 • 70年代後期,Everett Rogers與Thomas Allen也提出知識管理的理論。 • 1978年,Rob Acksyn與Don McCracken提出了「知識管理系統」 • 1980年代更可以看到基於人工智慧與專家系統而開發的知識管理系統,提出了現在經常聽到的「知識取得」、「知識工程」等概念。

  3. 1990年代開始,許多歐、美、日等著名的管理顧問公司,開始導入知識管理程式。1990年代開始,許多歐、美、日等著名的管理顧問公司,開始導入知識管理程式。 • 1991年, Tom Stewart在「Fortune」雜誌上發表「Brainpower」文章,開始介紹知識管理,這時候可說是知識管理的蓬勃發展時期。 • 90年代中期,託網際網路的福,知識管理開始盛行。

  4. 16-2道氏化學公司的知識管理 • 問題點 • 道氏化學公司的無形資產包括:專利、技術訣竅、版權、商標和商業秘密等。其中專利是其主要型式,專利總數達2萬9千多項。每年用於專利的費用為3000萬美元,但是這些專利原先處於分散的無組織狀態。

  5. 解決方案 • 1.有效性的鑒別。 • 2.將專利分類 • 3.價值評估,確定無形資產的市場價值。 • 結果 • 公司已節省專利稅4000萬美元,而專利的許可使用費收入從1994年的2500萬美元,增加到目前的1.25億美元。

  6. 16-3 知識管理的定義 • 知識管理系統就是管理組織知識的資訊系統。在狹義上,知識管理系統是指實踐知識管理流程時的必要資訊技術;廣義上,除了資訊科技外,還應包含資訊技術的業務流程、人才、組織和知識策略等。

  7. 16-4 知識管理的類型 • 動態型系統(Dynamic Systems) • 流程導向型系統(Process-Oriented Systems) • 整合型系統(Integrative Systems)

  8. 有些學者則認為知識管理系統平台還可以分為下述四個主流類型:有些學者則認為知識管理系統平台還可以分為下述四個主流類型: • 查詢型知識管理系統 • 溝通型知識管理系統 • 開發型知識管理系統 • 輔助決策型知識管理系統

  9. 16-5 知識管理的功能與目的

  10. 企業智慧 檔案管理 搜尋引擎 協同合作 核心專長 入口介面 社群論壇 知識地圖 知識安全 知識取得 基礎建設 數位學習 流程管理 功能

  11. 而知識管理系統的目的在於: • 增加企業整體知識的存量與價值。 • 應用知識以提昇技術、產品與服務創新的績效,以及企業整體對外的競爭力。 • 促進企業內部的知識流通,提昇成員獲取知識的效率。 • 指導企業知識創新的方向。 • 協助企業發展核心技術能力。 • 有效發揮企業內個體成員的知識能力與開發潛能。 • 提昇企業個體與整體的知識學習能力。 • 形成有利於知識創新的新企業文化與價值觀。

  12. 16-6 知識管理的角色分配 知識管理的角色應包括: • 首席知識長(Chief Knowledge Officer, CKO) 首席知識長的職責主要有以下三點: (1) 為組織建立一套知識管理的資訊基礎結構。 (2) 為組織營造一種知識共享、知識創新的企業文化。 (3) 為組織獲得經濟回報。

  13. 知識經理(Knowledge Manager) 知識經理的職責主要有以下四點: (1)豐富組織知識產品的結構。 (2)建立專案知識產品的架構。 (3)開拓組織知識產品的市場。 (4)負責知識產品的更新換代。

  14. 知識操作者(Knowledge Operator) 他們的職責主要有以下三點: (1)透過各種媒介和直覺吸收他人的外部知識和內在知識。 (2)將吸收的知識整理成可為任何人所用的外部知識。 (3)即時地對組織的知識進行更新和編輯。 (4)為組織僱員建立存放知識的知識庫環境。

  15. 通常有以下幾類具有特殊身份的人比較容易勝任:通常有以下幾類具有特殊身份的人比較容易勝任: • 新聞工作者。 • 專家系統全盛時期的「知識工程師」。 • 對相關領域的資訊比較敏感,並善於提供總論的人。

  16. 綜上而論,擔當知識管理角色的人,都必須具備下述的軟、硬兩要素:綜上而論,擔當知識管理角色的人,都必須具備下述的軟、硬兩要素: • 「硬」要素。即領域內的綜合技能、交叉領域的結構化知識、知識管理需要的日常技術和工具、為組織帶來實際利益的工作成果,以及瞭解支援組織發展的技術和思想等。

  17. 「軟」要素。主要是指個人所具備的特徵和素質,如豐富的文化背景和業務經驗、良好的社會背景和閱歷、較強的問題分析和結論能力、敏銳的觀察能力和特有的直覺感知能力、對問題的良好把握能力等,難以量化的性格特徵。「軟」要素。主要是指個人所具備的特徵和素質,如豐富的文化背景和業務經驗、良好的社會背景和閱歷、較強的問題分析和結論能力、敏銳的觀察能力和特有的直覺感知能力、對問題的良好把握能力等,難以量化的性格特徵。

  18. 16-7 知識管理的技術 對知識管理技術的認識,可從以下四種角度展開: • 內容管理。 • 門戶系統。 • 智慧型系統。 • 業務應用系統。

  19. 16-7-1內容管理 內容管理主要包括: • 門戶管理 • 內容創造 • 編輯管理 • 內容的評價管理

  20. 16-7-2 門戶系統 圖16-3 企業知識門戶系統的架構圖

  21. 企業知識門戶系統的理念 透過企業知識門戶實現四統一,即: • 角色 • 場景 • 功能 • 資料/資訊/知識 企業知識門戶系統的應用與實施 • 企業門戶規劃。 • 門戶內容建設。 • 企業門戶整合。

  22. 16-7-3 智慧型系統 智慧型知識管理系統應包括以下功能: • 案例管理分析功能 • 企業人員管理功能 • 自然語言查詢功能 • 用戶管理功能

  23. 圖16-4 智慧型知識管理系統的架構圖

  24. 16-7-4 業務應用系統 • 以知識管理為基礎的ERP系統

  25. 以知識管理為基礎的CRM系統 圖16-5 以知識管理為基礎的CRM系統架構圖

  26. 16-8 知識管理的履行 從前面的章節中,我們已經認知:知識管理就是不讓資料變成「死資料」,而是希望它能變成「有用的資料」。這樣的觀念說來簡單,我們也都能接受,但要怎麼做呢?我們提出以下八大步驟:

  27. 願景與策略(Strategy) • 核心競爭力(Core Competency) • 溝通計劃(Communication) • 知識物件規劃(Knowledge Object) • 程序(Process) • 系統(System) • 衡量(Measurement) • 服務(Service)

  28. 16-9 知識管理系統軟體的比較

  29. 16-10 知識管理的成功指標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