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何祖锡 主 编

髙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贯通制教材(电子技术专业). 彩色电视机原理与维修(第 2 版) 电子教案 ( 10 章). 何祖锡 主 编. 2007 年 11 月. 知识要奌 遥控系统的作用,电路组成,工作原理与电路分析。. 第 10 章 遥 控 系 统. 10.1 遥控系统的电路组成和功能 10.1.1 遥控系统的组成如图 10.1 。. 遥控系统主要电路组成: ①指令输入电路。由遥控接收器、本机键盘等组成。 ②中央微处理器 CPU 。 ③输出接口电路。由接口电路、波段切换等电路组成。

Download Presentation

何祖锡 主 编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髙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贯通制教材(电子技术专业)髙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贯通制教材(电子技术专业) 彩色电视机原理与维修(第2版) 电子教案(10章) 何祖锡 主 编 2007年11月

  2. 知识要奌 • 遥控系统的作用,电路组成,工作原理与电路分析。

  3. 第10章 遥 控 系 统 • 10.1 遥控系统的电路组成和功能 • 10.1.1 遥控系统的组成如图10.1。

  4. 遥控系统主要电路组成: • ①指令输入电路。由遥控接收器、本机键盘等组成。 • ②中央微处理器CPU。 • ③输出接口电路。由接口电路、波段切换等电路组成。 • 10.1.2.遥控系统的遥控功能(自学) • 10.2 遥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正常工作条件 • 10.2.1 遥控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 通过遥控发射器或机上控制按键将代表使用者的意愿的各种控制指令(控制信号)传送给中央微处理器CPU。 • CPU根据控制指令和电视机现行状态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 • 输出接口电路将CPU发出的控制信号进行放大或电平转换成受控电路能接收控制电平。

  5. 10.2.2 遥控系统的正常工作条件 • 1.中央微处理器的正常工作条件 • (1)正确的工作电压(5V)。 • (2)正常的复位(清零)电压。 • (3)准确的主时钟振荡频率。 常用4MHz或10MHz的晶振。 以上三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CPU才能正常工作。 *从维修角度来说,当机上按键漏电后,等于该键一直接通,不能复位,会产生遥控系统失灵的故障现象。 2.存储器的正常工作条件 (1)工作电压必须正常(5V和-30V记忆电压) (2)时钟脉冲必须正常(来自CPU)。 (3)片选端必须有阶跃变化的电平(来自CPU)。

  6. 3.自动选台电路正常工作的必要条件 • (1)频段控制端必须有阶跃的电平变化。 其作用是实现波段自动切换,才能进行全波段的自动选台。 • (2)遥控系统必须输出平滑变化的VT调谐控制电压,实现接收不同的电台。 • (3)必须引入正确的复合同步脉冲S。 复合同步信号是电视机收到电台的标志,存储器将这时的波段与VT数据存储起来。 • (4)必须引入正常的AFT信号。 AFT信号反映了调谐的准确度,CPU收到AFT信号时便放慢的变化速度,使调谐更准确。当AFT信号为设定的正常电压(如6.5V或2.5V)时,正好也是S正常时,即图像正常时,存储器才能进行数据存储。即(3)、(4)条件必须同时满足。

  7. 4.字符显示电路正常工作的条件 • (1)显示用时钟振荡电路必须正常。 • 一般由CPU集成电路的内部电路和外接RC振荡电路组成。 • (2)必须同时引入正常的行、场定位脉冲。 • 行脉冲用于确定字符在屏幕上的水平位置;场脉冲用于确定字符在屏幕上的垂直位置。行、场脉冲丢失其中一种或幅度不够,都不能使字符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 (3)字符信号输出电路必须正常。 • CPU电路产生的字符信号有R, G, B三种或其组合。经驱动电路进行放大后输入到解码电路或末级视放电路,再送至显像。

  8. 10.3 遥控系统的电路分析 • 10.3.1 M50436-560SP的简介 • 1.M50436-560SP型遥控系统的特点 • 具体特点见教材。 • 该遥控系统的不足之处:①只有三个模拟量控制,少一个对比度控制。②只能存储30套节目,而大部分城市的有线电视已有30套以上,最多有60多套节目。③控制功能少。 • *新型遥控系统除有上述特点与功能外,还具有以下特点:①能儲存100~256套节目。②模拟量控制增加了对比度,色调,立体声平衡等控制。③控制功能增加了电视制式转换,单/立体声控制,图像效果(正常,动态,明亮,柔和等)音效(新闻,音乐,剧院等)新项目。 • 2.M50436-560SP型集成电路引脚功能(见教材)

  9. 3.M50436-560SP型遥控系统的组成

  10. 10.3.2 遥控编码发射器 • 作用是发射遥控控制信号。 • 1.红外线遥控发射器的组成 • 三菱M50436-560SP遥控系统的发射器是由编码调制集成电路M50462AP为核心组成的,包括键盘矩阵、晶体振荡器、指令编码器、调制器、缓冲放大器及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等几部分,如图10.5所示。

  11. M50462AP是一块脚塑封双列直插集成电路,它采用3V电源供电。内部含有键盘编码电路、键位扫描信号发生器、振荡电路、时钟电路、指令译码电路、脉冲编码调制(PCM)电路及输出缓冲电路等。

  12. 2.键控矩阵电路(见附图B中A5) • 作用:输入手动控制指令。 • 键控矩阵电路是由微处理器的输出线、输入线和键盘矩阵构成的。微处理器的输出线和输入线各作为矩阵的一边,在各交叉点上接上按键,在每个按键上黏上导电橡胶。当用户将某一个按键按下时,导电橡胶便将两条交叉线短路,使其成为等电位。这样,根据按键接触的不同位置,便可形成不同的键盘指令,微处理器根据这些指令便可判断出用户按下的是哪一个按键,从而知道用户的控制要求。

  13. 10.3.3 遥控指令接收器(俗称接收头) • 作用:接收红外线遥控指令信号并进行解调放大,供给微处理器。 • 基本电路:光电转换,选频放大电路。

  14. 10.3.4 中央微处理器 • 1.选台电路工作原理及电路分析 • (1)频段转换电路 • M50436-560SP的⑥, ⑦脚输出开关控制电平到M54573的③, ④脚,根据输入的不同电平组合,选择相应的频段,由M54573的①, ②或⑦脚输出,分别经C107, C106, C105滤波后,把12V的工作电压送至高频调谐器的BL, BH, BU端,使调谐器工作在相应的频段中 。 • (2)调谐电压产生电路 • 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从①脚输出。由于该脉宽调制信号幅值较低(0~5V),而调谐电压最大值可达到33 V,该信号还需要外接倒相放大器进行电平转换,再经三级的低通滤波后输出0~33 V连续可变的直流电压送调谐器。

  15. (3)复合同步信号引入电路 • 当电视机收到电视节目时,主机板送来复合同步信号,经L605, C606, R630滤波,再经R939, C927耦合加至V939,放大整形后进入M50436-560SP的36脚。微处理器接收信号后迅速启动AFT电路,并且让调谐电压的变化速度变慢,以便找最佳调谐点,使接收的图像及伴音质量最好。 • (4)AFT控制信号接口电路 • 由中放电路的AFT输出端(TA7680AP的脚)输出的S曲线信号经R2l3和C212滤波、R916隔离后经射随器V954送到微处理器35脚,供给内部选台电路进行节目预置。当搜索到电视节目后,则有复合同步信号引入微处理器的36脚,调谐电压进入慢速搜索,AFT电路开始启动,微处理器的⑧脚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输出,AFT电路处于接通状态。 AFT电压与参考电压接近,微处理器认为达到了最佳调谐点,于是发出指令,将此时的调谐电压数据和频段数据写入存储器中,然后又继续改变调谐电压,按上述过程搜索新的节目。

  16. 2.模拟量控制电路 • (1)音量控制 • 微处理器②脚输出正极性音量控制脉宽调制信号,经C936, R923低通滤波后,加到三极管V936上进行缓冲放大,再经C922, R924, C307, R305滤波后,输出平滑的直流电压控制伴音通道的音量调节控制端TA7680的①脚,该控制为反向音量控制,而M50436-560为正向控制,所以控制信号要经V937反相和电平变换后,用于伴音音量控制。 • (2)色饱和度控制 • 由微处理器的③脚通过配接外接元件实现对电视机图像的色度控制。从微处理器的③脚输出正极性的代表色饱和度控制信号的调宽脉冲,经D916, R919, R918, C921, R926等整形和滤波后,变成一个稳定直流电压进入解码通道的色饱和度控制端TA7698的⑦脚,用于进行色饱和度控制。 • (3)亮度控制 • 亮度控制电路是由微处理器的④脚及外围电路组成的。微处理器的④脚输出亮度控制的负极性脉宽调制信号,经C938, R928改善波形后,加至倒相管V936进行倒相放大,从集电极输出正极性脉宽调制信号,经R925, C925, R417等组成的低通滤波器平滑滤波变成直流电压,送到亮度通道的亮度控制端TA7698的④脚,进行亮度控制。

  17. 3.状态控制电路 • (1)主机电源开机、等待控制电路 • 当电视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微处理器的⑨脚输出高电平,二极管D912截止,V940导通,V941也导通。继电器K901的线圈因有电流流过常开触点吸合,主机开关电源的供电正常。当按动“POWER”键时,电视机处于待机状态,微处理器的⑨脚输出低电平,二极管D912导通,V940的基极被钳在低电位上,V940和V941截止,继电器K901的线圈因无电流流过常开触点而断开,主机开关电源的供电断开,电视机处于待机状态 • (2)静音控制电路 • 静音控制电路如图10.11所示。当微处理器接收到静音指令后,从⑩脚输出低电平,二极管D908导通,②脚的音量控制端被钳位在低电平,关闭伴音音量控制电路,无伴音输出;。 • (3)电视/视频输入(TV/AV)状态转换 • TV/AV转换电路是由微处理器M50436-560SP的, , 脚及外围接口电路组成的。其中,脚为AV输入设置控制端;, 脚为AV1和AV2与TV的转换控制输出端。

  18. 4.屏幕字符显示电路 • CPU的44输出字符消隐信号将字符处的图像消去使字符更清楚,再经V931缓冲后送至消隐电路。46, 47脚分别输出绿色和红色字符,再经 V932, V933缓冲后送至G,R视放管。

  19. 5.复位电路 • 要使微处理器正常工作,必须有正确的复位信号,使微处理器在正常工作前进行初始化。 • 开机后,电源电压在向微处理器供电的同时,经R913向C911充电,由于C911两端电压不能突变,CPU的脚电压仍保持为低电平。约1ms后,C911两端电压上升到5V,实现复位。

  20. 10.3.5 遥控系统的存储器 • 1.只读存储器ROM(主要用于发射器) • 2.随机存储器RAM (主要用CPU) • 3.电可改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AROM • M58655P是一种串行输入、输出的电可改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其引脚排列和电路连接图如图10.16所示。

  21. 本章小结习题10 • 自学本章小结,熟记遥控系统的电路组成,工作条件与选台与控制原理。 • 做习题10: • 10.1~10.8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