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第六章《国学典籍》《史记》

第六章《国学典籍》《史记》. 司马迁是中国历史学之父 和中国传记文学之父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和中国第一部传记文学名著. 屈辱的人生 伟大的著述. 司马迁(约前145一约前90),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是中国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 生年采用王国维的《太史公行年考》提出的 “ 汉景帝中元五年说 ” 。王国维认为司马迂的卒年绝不可考, “ 然视为与武帝相终始,当无大误也 ” 。. 司马迁生活的时代. 司马迁生活于西汉中期,是汉王朝的鼎盛时期。 1、政治稳定 与民休养生息,形成文景之治,武帝时转向独尊儒术。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六章《国学典籍》《史记》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六章《国学典籍》《史记》 司马迁是中国历史学之父 和中国传记文学之父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和中国第一部传记文学名著

  2. 屈辱的人生 伟大的著述 • 司马迁(约前145一约前90),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是中国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 • 生年采用王国维的《太史公行年考》提出的“汉景帝中元五年说”。王国维认为司马迂的卒年绝不可考,“然视为与武帝相终始,当无大误也”。

  3. 司马迁生活的时代 • 司马迁生活于西汉中期,是汉王朝的鼎盛时期。 • 1、政治稳定 与民休养生息,形成文景之治,武帝时转向独尊儒术。 • 2、经济繁荣 都鄙禀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太仓之粟陈陈相因。 • 3、军事强大 征伐四夷,南越、东越、朝鲜、西南夷、大宛等先后臣服,北击匈奴。 • 4、文化盛兴政论已臻高峰,乐府广采歌诗,汉赋蔚为大观,史传也应运而生。

  4. 司马迁生平的研究资料 • 《史记·太史公自序》(卷一百三十) • 班固《汉书·司马迁传·报任安书》 • (卷六十二) • 《史记集解》引《汉书旧仪注》《西京杂记》(卷百三十) • 《三国志 · 王肃传》(卷十三)

  5. 家世家学渊源 • 司马迁在《自序》中将自己的家世上溯到原始社会晚期的重、黎,“世序天地”,其祖上曾经“世典周史”。 • 迁父司马谈为西汉太史令,曾“学天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精通天文、易理和道家思想。 • 司马谈所作学术鸿文《论六家要旨》,总结先秦诸子,偏崇道家。道家出于史官(班固说)。由此可见,司马迁思想中的道家思想本自家学,根深蒂固。

  6. 少年时期的学术根基 • 迁生龙门,即今陕西韩城县。 • 生年至今并存两说:王国维据张守节《正义》,主汉景帝中元五年说,即公元前145年;李长之据司马贞《索隐》,主汉武帝建元六年说,即公元前135年。 • 司马迁10岁则诵古文,曾就《尚书》问故于孔子后裔孔安国,就《春秋》求教于儒家宗师董仲舒。司马迁崇敬孔子,推崇六艺,其经学渊源极为深厚。

  7.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的要旨 • 《论六家要旨》是西汉时期的重要学术论文。 • 文中精辟阐述阴阳、儒、墨、法、名、道德六家的基本思想,对前五家既有肯定也有批判,唯独对道家推祟备至,试图以道家融合诸家。 • 推祟、肯定与批判所体现的基本理念是: • 要旨:尚简易,绌繁缛,贵卑议,忌深文。 • 《论六家要旨》的思想倾向直接影响到司马迁及其《史记》。

  8. 青年时期的游历及入仕 • 司马迁20岁漫游江、淮、沅、湘、汶、泗,足历齐、鲁、梁、楚、吴、越。 • 22岁仕为郎中。 • 35岁奉使西征巴蜀,至于邛、笮、昆明。 • 随侍汉武帝巡行郡县及封禅,所游之处甚广。 “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 • [38岁继承父职任为汉太史令。] • [41岁主持太初改历。] • [48岁遭刑受辱之后被任为中书令。]

  9. 游历对写作《史记》的影响 • 实地考察,印证古籍记载,活用古代文献; • 搜集旧闻,充实写作资料,弥补文献的不足; • 瞻仰古迹,凭吊古人,激发敬意和同情; • 接触下层,洞悉甘苦,写作充满人民性; • 了解各地区各民族各历史阶段的人物故事、历史变迁、风俗民情、地理物产等,均为《史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 观览名山大川,形成深雄雅健的文风。

  10. 壮年时期遭受宫刑之辱 • 48岁时为李陵投降匈奴作辨护,触怒汉武帝,蒙辱受宫刑,出狱后改任中书令。 • 蒙受奇耻大辱,迫使司马迁重新审视现实,坚定了发愤为作的信念,忍辱负重,著书雪辱。 • 《史记》大约于53岁时完成。以后不知所终。关于司马迁之死,史家讳莫如深,留下一个千古之谜,故其卒年不可考。 • 为李陵辩护而遭受宫刑之事详见《报任安书》。

  11. 《报任安书》的基本内容 • 围绕一个“辱”字,倾泻满腔愤懑。 • 报书缘起,初陈不能推贤进士; • 一抒愤懑,深究受辱程度之深; • 二抒愤懑,细说受辱由来之冤; • 三抒愤懑,辩明忍辱不死之因; • 四抒愤懑,表白著述雪辱之志; • 结束全文,照应不能推贤进士。 • 感慨啸歌,由燕赵烈士之风; • 忧愁忧思,直与《离骚》对垒。

  12. 《史记》的概况 • 《史记》全书130卷,即130篇,凡526500字(据自序)。 • 首创纪传体,成为中国封建正史的体例,传记文学之祖。 • 高尚的史德。求实精神:不虚美,不隐恶,谓之实录。 • 卓越的史识。儒道互补说。 • 人物形象生动。文风深雄雅健。悲剧性与悲剧精神。

  13. 书名变异 • 《史记》中多次出现“史记”一词,都不是指《史记》一书,而是泛指史书的记载。 • 《史记 · 太史公自序》称其书为《太史公书》。 • 《汉书 · 艺文志》称其书为《太史公》。《杨恽传》《宣元六王传》称其书为《太史公书》。 • 王充《论衡》诸篇称其书为《太史公书》。 • 应邵《风俗通》称其书为《太史公记》。 • 今人陈直以汉末《武荣碑》为主论定:《史记》之名始于汉末桓、灵之际,是《太史公记》的简称。

  14. 体例创作 • 五种体例: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和七十列传。 • 十表:国家大事记,有世表、年表、月表之分。 • 八书:文化、经济等分类史,包括礼、乐、律、历、天官、封禅、河渠、平准。 • 本纪、世家和列传均为人物传记。 • 本纪写帝王,《项羽本纪》《吕太后本纪》例外。 • 世家写诸侯,《孔子世家》《陈涉世家》例外。 • 列传写帝王、诸侯以外的名人,涉及社会面最广。

  15. 时代断限 • 上限:《史记》首篇《五帝本纪》从黄帝轩辕写起,即起于原始社会晚期,具体年限难以确考。 • 下限:王国维《太史公行年考》云:“今观《史记》中最晚之记事,得信为出自公手者,唯《匈奴列传》之李广利投匈奴事。”这是司马迁的绝笔。 • 此事发生在汉武帝征和三年,即公元前90年,这正是《史记》记史的下限。

  16. 作品补续 • 《汉书 · 司马迁传》:十篇缺,有录无书。 • 三国魏人张晏注:迁没之后,亡《景纪》《武纪》《礼书》《乐书》《兵书》《汉兴以来将相年表》《日者列传》《三王世家》《龟策列传》《傅靳列传》,元、成之间褚先生补缺,作《武帝纪》……,言辞鄙陋,非迁本意也。 • 褚少孙为元、成年间博士,补续作品属以“褚先生曰”,且在《三王世家》等篇叙述了补续的动机。 • 补续《史记》者凡17人,但真正补作者唯褚少孙一人,其余均为继《史记》断限之后续写新篇。

  17. 三家注 • 《史记》的注释始于六朝而盛于唐,唐代为《史记》注音、义、地名、人名者凡10余家。 • 流传至今者只有三家:刘宋裴骃的《史记集解》、唐张守节的《史记正义》、唐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合称为“《史记》三家注”。 • 三家注本原来分别行世,北宋时合为一刻,穿插编排。三家注体例相近而各有所长,《集解》长于广征博引,《正义》长于详注地理,《索隐》长于探幽发微。

  18. 创儒道互补, 成一家之言 • 司马迁写作《史记》虽以继孔子修《春秋》自许,但思想上并不囿于《春秋》。 • 先秦思想的丰富性和独特性,秦朝法家思想统治的腐败,西汉儒、道思想交替实践的得失,促使司马迁必须批判继承并发展先秦诸子思想,“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19. 儒、道互补的基本特征 • 原则:尚简易,绌繁缛;贵卑议,忌深文。 • 先秦诸子之中影响最大者首推儒、道两家,司马迁从小奠定了儒、道思想的基础。 • 儒家具有积极进取的阳刚精神,重群体利益,倾心于庙堂;道家具有清静寡欲的阴柔气质,重个体人格,钟情于山林。 • 司马迁以道訾儒,以儒诋道,排斥二者不合理因素,而将合理成分融为一体,形成自己的“一家之言”。 • 司马迁的“一家之言”具有亦儒亦道,非儒非道的特征,贯穿于政治、描写、经济等各方面。

  20. 儒道互补的政治思想 • 1、发挥《春秋》宗旨,维护国家统一。 • 《春秋》为鲁史而奉周正朔,书必称“王正月”,宗旨为“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老子》的理想境界是“小国寡民”,迁以为“与耳食无异”。 • 十二本纪逐代相接,体现统一原则。 • 批判秦朝暴政,《六国年表》序称颂秦朝统一的成功。 • 对汉初韩信、彭越、陈等人的谋反,惠帝时的诸吕作乱,景帝时的吴、楚七国之乱,武帝时的淮南、衡山诸王谋反,以及四夷诸藩的反复无定等,均予以谴责。

  21. 儒道互补的政治思想 • 2、继承黄老思想,倡导无为而治 • 《鲁周公世家》: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 《齐太公世家》: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 • 《管晏列传》: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善因祸面显福,转败而为功。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 《秦本纪》载由余论治,将中国之乱归咎于诗书礼乐法度。

  22. 儒道互补的政治思想 • 《吕太后本纪》写朝廷政变,而天下晏然。 • 《文帝本纪》刻划出无为而治的楷模:废除苛法,敦朴为先,抱朴守雌,顺天应时。 • 3、吸取民本思想,注重人民利益。 • 《酷吏更传》序:孔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老氏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法令滋章,盗贼多有。太史公曰:信哉是言也;法令者治之具,而非治制清浊之源也。

  23. 儒道互补的哲学思想 • 1、道家宇宙观 • 司马迁的宇宙观源于道家,认为“气”为万物之源,与神和上帝无关。《大史公自序》云,“乃合大道,混混冥冥,光耀天下,复反无名。凡人之所生者神也。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离则死。死者不可复生,离者不可复返,故圣人重之。由是观之,神者生之本也,形者生之具也”。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