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8

第 6 章 染色体结构变异

第 6 章 染色体结构变异. 第 6 章 染色体结构变异. 导 言 introduction 第 1 节 缺失 deficiency 第 2 节 重复 duplication 第 3 节 倒位 inversion 第 4 节 易位 translocation. 导 言. 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概念和形成机理 结构变异的类型 染色体变异的自发和诱发. 精确的细胞分裂是遗传规律的细胞学基础. 细胞的有丝分裂是在时间上、空间上协调一致的有序过程,产生出可以进行科学预测的分裂产物。 有丝分裂形成两个核遗传组成完全相同的子细胞。

danno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 6 章 染色体结构变异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6章 染色体结构变异

  2. 第6章 染色体结构变异 导 言 introduction 第1节缺失 deficiency 第2节 重复duplication 第3节倒位inversion 第4节 易位translocation

  3. 导 言 • 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概念和形成机理 • 结构变异的类型 • 染色体变异的自发和诱发

  4. 精确的细胞分裂是遗传规律的细胞学基础 • 细胞的有丝分裂是在时间上、空间上协调一致的有序过程,产生出可以进行科学预测的分裂产物。 • 有丝分裂形成两个核遗传组成完全相同的子细胞。 • 减数分裂形成各种基因型的四分孢子。

  5. 染色体也会发生变异 • 随着遗传学研究的对象越来越多,涉及面越来越广,偏离规律的异常现象日益增多。 • 最初,将这些异常现象一律用突变来解释。 • 随着细胞学研究逐步深入到遗传学领域,人们才认识到,除了基因突变以外,染色体的结构和数目也会产生变异,从而导致偏离遗传规律的异常结果。

  6. 果蝇棒眼的遗传 • 棒眼B>正常眼B+,该基因位于Xchr.上,伴性遗传。 • 红眼♀蝇×棒眼♂蝇,F1代♀蝇应该是棒眼, ♂蝇应该是正常红眼。 棒眼 正常眼

  7. 缺失造成假显性 • 但C.B.Bridges在某些杂交组合的子一代群体内却发现了正常眼雌蝇。 • 唾腺细胞中,体细胞联会的两条Xchr中有一条短缺了一小段 。 • 据此,Bridges推测子一代中之所以出现正常红眼♀蝇,是因为来自精子的那一条Xchr短缺了一小段,而缺少的这一小段,正是基因B 所在的区段,这就使得正常X chr上的B+处于半合状态,正常红眼效应得到了表达的机会,发育为正常红眼雌蝇。

  8. 一、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概念和形成机理 • 在正常情况下,一个物种(species)chr的数目、形态和结构都是相对稳定的。 • 细胞分裂时,chr准确地复制和分配到子细胞中去,保证了物种的遗传稳定性。

  9. 染色体会发生断裂 • 自然辐射、温度、营养、生理环境等因素的异常变化,都可能使染色体发生断裂。 • 人为地用某些物理因素(如UV、x-ray、γ-ray、中子等)或化学试剂处理生物体、细胞,chr断裂的频率还会大大提高。

  10. 断裂-愈合假说: • 染色体发生断裂以后,形成粘性末端(cohesive end),具有与另一个断裂末端愈合的能力,而不能稳定存在。 A.重建愈合(restitution fusion) B.断裂末端自身愈合,或者称为自身封闭 C.错接,改变基因顺序,甚至改变连锁群

  11. 非重建愈合导致chr.结构变异: 断裂末端自身愈合和错接,都会导致chr结构发生变异。 称为非重建愈合

  12. 二.结构变异的类型 chr结构变异: 单个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增加 少数染色体之间片断互换

  13. 根据涉及到的染色体数归为两类: • 染色体内变异: 只涉及一条chr,包括缺失、重复、倒位 • 染色体间变异: 涉及两个以上非同源chr,包括易位、染色体间移位型重复

  14. 三.染色体变异的自发和诱发 • 断裂—愈合假说: 断裂或损伤; 伤口的接触; 重接或交易等过程。 • 断裂是发生结构变异的前提。 • 断裂、重接或交换的过程可以是自发的(Spontoneous aberration),可以是人工诱发的(Induced aberration)。

  15. 自发变异的诱因 A.遗传因素 B.营养条件和生理状况 C.自然辐射 D.微生物尤其是病毒的侵染

  16. 营养条件和生理状况与chr结构变异: • 在植株生长期间,如果缺Ca、Mg,chr结构变异显著增加,而且这种植株对X-ray也特别敏感。 • 种子长期贮藏也有增加chr结构变异的趋势。原因:长期脱水。

  17. 自然辐射 • 大量事实证明,辐射处理不仅是诱发基因突变的重要途径,也是诱发chr结构变异的重要途径。 • 自然辐射是引起chr断裂的重要因素。

  18. 微生物尤其是病毒的侵染 • 人类在受到病毒(如寻麻疹,水痘,SV40,脑膜炎)的侵染后染色体可能发生断裂和重排。

  19. 结构变异的人工诱发 • 物理因素诱变 • 化学因素诱变 • X-ray和γ-ray等电离辐射穿透细胞以后使得被击中的物质发生电离,放出电子,电子又冲击其他原子,发生次级电离,引起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 原子和分子由于电子数量的改变,从稳定状态变为不稳定的状态,发生各式各样的化学反应,使chr断裂,从而产生结构变异。

  20. 现在已知的化学诱变剂已经有很多种,如 • 芥子气 • 亚硝酸 • 2,3-环氧丙醚 • 8-乙氧基咖啡硷 • 顺丁烯联胺 • 甲醛 • 5-溴尿嘧啶 • 蓖麻油 • 某些抗菌素等。

  21. 第1节 缺 失 • 一 缺失的概念和种类 • 二 缺失的效应 • 三 缺失的细胞学鉴定 • 四 缺失的遗传学鉴定

  22. 一.缺失的概念和种类 • 丢失了某一区段的chr称为缺失chr(deficiency,deletion) • 中间缺失 • 末端缺失

  23. 缺失的类型与形成

  24. 末端缺失 • 一次断裂,形成一个有着丝粒的片段和一个无着丝粒的片段。 • 无着丝粒片段在后来的细胞分裂过程中丢失。 • 有着丝粒片段的断头具有粘性,因而也是不稳定的,将会在后续的分裂过程中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变化。

  25. 中间缺失 • 一个染色体的中间区段丢失称为中间缺失。 • 中间缺失至少牵涉到两个断裂。

  26. 二 缺失的细胞学鉴定 • 末端缺失,形成异形二价体 倘若缺失区段很小在形态上很难看出 • 中间缺失,则形成缺失环

  27. 缺失杂合体和缺失纯合体 • 一对染色体中一条缺失,另一条正常,这样的个体或细胞称为缺失杂合体(deficiency heterozygote)。 • 一对同源染色体缺失相同区段,这样的个体或细胞称为缺失纯合体(deficiency homozygote)

  28. 三 缺失的效应 • 缺失势必丢失缺失区段内的遗传物质。 • 致死(lethal) • 假显性(Pseudodominance)

  29. 1.缺失与致死 • 缺失区段较大,或缺失纯合体,大多致死。至于缺失片段较小的个体,则情况较复杂一些。 • 缺失的致死效应可分为合子致死和配子致死有两种情况。

  30. 1.缺失与致死 • 1915年,C.B.Bridges报道了关于果蝇X染色体上决定棒眼(B)性状的区段缺失。他发现该区段的缺失能引起雄性个体致死。

  31. 猫叫综合症 智力差,面部小,哭声似猫叫。

  32. 配子体对缺失更敏感 • 在高等植物中,大多数物种的配子体对缺失的反应更为敏感,尤其是雄配子。 • 含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完全败育,在受精过程中也会因竞争不过正常花粉而不能参与受精。

  33. 低等生物对缺失的忍受性相当强 • 有些低等生物,如细菌和噬菌体,对缺失的忍受性相当坚强,而他们却都是单倍体。 • 在基因工程上,用噬菌体作克隆基因的载体,切除了其本身的相当一部分DNA,甚至是大部分DNA,而代之以外源DNA。

  34. 2.缺失与假显性现象 • 在缺失杂合体内,如果某一隐性基因所对应的等位显性基因正好位于缺失区段内,而缺失区段又很小,不至于影响基本生命活动,则该隐性基因因处于半合状态而得以表现。 • 从表面现象上看,似乎该基因是显性的。因而称之为假显性现象(pseudodominance)。

  35. 玉米植株颜色的假显性

  36. 第2节 重复 • 重复的概念和种类 • 重复的细胞学鉴定 三 重复的遗传学效应

  37. 一 重复的概念和种类 • 染色体某一区段加倍的结构变异称为重复(duplication)。 • 生物体对染色体重复的耐受性大于对缺失的耐受性。

  38. 重复的种类 • 染色体内重复 • 染色体间重复

  39. 染色体重复的类型与形成

  40. 染色体内重复可分为 : • 同臂重复 顺接重复 abcde cde·fghi 反接重复 abcde edc·fghi • 异臂重复 abcde·fcde ghi

  41. 不等交换与果蝇16A区段重复

  42. 二 重复的细胞学鉴定 • 根据重复杂合体(duplication heterozygote)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联合现象。 • 要求熟悉正常染色体的形态和结构,如染色粒、染色带、染色纽、随体和核仁组织区等染色体特殊结构的有无、大小和位置等。

  43. 重复杂合体在减数分裂中的联会

  44. 三 重复的遗传学效应 ①重复导致基因组的演化 ②基因剂量的改变引起剂量效应 ③位置变化引起位置效应

  45. 1、重复是生物进化的源泉之一 • 总体上说,重复对生物体是有害的,但其危害程度小于缺失。 • 重复导致基因在chr上的相对位置改变。 • 重复区域及其附近基因间的重组率降低。 • 重复使染色体含量增加,为积累变异提供了材料。

  46. 2.重复的剂量效应和位置效应 • 果蝇的X-chr上与眼色有关的基因v+-v,位于第10区B段与C段的交界处。 • v+红色>v朱红色,v+//v基因型♀蝇为红眼。 • C.B.Bridges得到一条X-chr,其上有v,又重复了载有v+的一个区段,v+v。 • 重复纯合体♀蝇v+v/v+v,红色。

  47. 果蝇眼色的遗传 • ♀蝇v+v/v+v× v/Y♂ ↓ F1 v+v/Y ♂红色眼 v+v/v ♀ 眼色却是朱红色的 • 两倍剂量的v表型效应超过了只有一倍剂量的显性基因v+的表型效应。 • 改变了一个隐性基因与一个显性基因之间的平衡关系。

  48. 果蝇棒眼 • 重复的剂量效应和位置效应 • 果蝇的棒眼性状也是伴性遗传的,棒眼的效应与Xchr上16区A段内的一个重复有关。 • 如果这个区段重复,果蝇复眼内小眼的数目就下降,形成棒眼。 • 小眼的数目与重复的次数、重复的位置有关。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