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儿 科 生 命 支 持

儿 科 生 命 支 持. 廖 若 莎. 一、生命支持包括:. 创伤预防; 儿科基础生命支持( PBLS); 启动儿童急诊医疗服务( EMS) 系统; 儿科高级生命支持( ALS) ; 儿科复苏后的监护。. 一、基础生命支持:. 复苏前判断创伤是否存在,创伤程度和反应水平。 A( 气道): 头后仰—抬下颌法 ; 推下颌法 。 B( 呼吸): 1.评估是否有自主呼吸: look , listen , feel 。 2.呼吸急救:口对口慢呼吸(覆盖口鼻,深吸气,送气 1-1.5 s , 共 2 次,注意停顿。). 一、基础生命支持:. C( 循环):

crevan
Download Presentation

儿 科 生 命 支 持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儿 科 生 命 支 持 廖 若 莎

  2. 一、生命支持包括: • 创伤预防; • 儿科基础生命支持(PBLS); • 启动儿童急诊医疗服务(EMS)系统; • 儿科高级生命支持(ALS); • 儿科复苏后的监护。

  3. 一、基础生命支持: • 复苏前判断创伤是否存在,创伤程度和反应水平。 • A(气道):头后仰—抬下颌法;推下颌法。 • B(呼吸): 1.评估是否有自主呼吸:look,listen,feel。 2.呼吸急救:口对口慢呼吸(覆盖口鼻,深吸气,送气1-1.5s,共2次,注意停顿。)

  4. 一、基础生命支持: • C(循环): 1.评估循环:婴儿脉搏检查法(肱动脉:上臂内侧,肘与肩之间); 儿童脉搏检查法(颈动脉:甲状软骨处,气管与胸锁乳突肌之间凹槽内)。 2.有脉搏无自主呼吸:20次/分频率,共20次人工呼吸。 3.脉率<60次/分,体循环灌注不足:胸外按压。

  5. 一、基础生命支持: • C(循环): 4.婴儿胸外按压: (1)仰卧躺在硬的平面; (2)按压部位:乳头连线下一指; (3)按压力度:2-3个手指按压,胸骨下陷为胸廓的1/3-1/2,约1/2-1英寸。 (4)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与呼吸比5:1。 (5)注意按压后放松手指不要移动,建立均匀,平稳按压-放松节律。

  6. 一、基础生命支持: • C(循环): 5.儿童胸外按压: (1)仰卧躺在硬的平面。 (2)按压部位:肋骨与胸骨连接点的切迹部与乳头线之间。 (3)按压力度:手掌根部按压,胸骨下陷为胸廓的1/3-1/2,约1/2-1英寸。 (4)按压频率:100次/分;与呼吸比5:1。 (5)注意按压后放松手指不要移动,建立均匀,平稳按压-放松节律。

  7. 一、基础生命支持: • C(循环): 6.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协调: 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同时进行,每5次按压,停顿1-1.5s进行人工呼吸,20个循环后再评估,注意胸廓抬起,脉搏恢复。

  8. 一、基础生命支持: • 异物阻塞气道 1.突然发生呼吸窘迫伴咳嗽,张口呼吸,吸气性喘鸣(高音调,噪音)或意识丧失、面色青紫。 2.意识存在的鼓励连续咳嗽和用力呼吸。 3.人工去除异物 (1)舌-颌抬高,部分解除梗阻,可除异物。 (2)婴儿:背部扣击-胸部按压法 a.头低于躯干俯卧于急救者前臂,一并置于大腿上,手托住其下颌支撑头部。 b.在两肩胛骨间用掌根向前下方扣击5次。

  9. 一、基础生命支持: • 异物阻塞气道 c.支撑头颈转换体位至仰卧,用胸外按压手法和位置快速向下按压。 d.意识丧失者,尝试人工通气与背部扣击,胸部按压交替。 (3)儿童Heimlich手法. 意识清楚者: a.站在背后,从腋下环抱患儿躯干。 b.拳头的大拇指侧对准患儿腹中线,在剑突下和脐上。

  10. 一、基础生命支持: • 异物阻塞气道 c.另一手握拳头外,两手快速向上推压,不能触及剑突或肋缘,持续至异物排除或意识丧失。 意识不清:腹部推压法 a.仰卧,舌-颌抬高位,尝试去除异物。 b.先尝试人工呼吸,失败则两腿骑跨并跪于患儿臀部两侧,一手掌根部放于腹部中线,脐上方,肋弓和剑突下部,另一手放于此手上。 c.双手快速向上推压腹部,一般进行5次。结束后抬高舌-颌,将异物去除。

  11. 二、气道和通气: • 儿童气道解剖生理特点 • 通气方式 1.面帐供氧(10-15L/min) 2.头罩供氧(10-15L/min) 3.鼻套管供氧(<4L/min) 4.鼻导管供氧(<4L/min) 5.口咽气道(4-10cm) 6.鼻咽气道(12F-16F) *7.球囊面罩通气(嗅物位,观察胸廓运动。)

  12. 二、气道和通气: • 吸引装置:吸引口咽、鼻咽、气管内分泌物、血液、呕吐物或胎粪。 1.压力80-120mmHg 2.深度刚好超过气管插管末端 3.闭合侧孔,边退边旋边吸,T<5s。 4.操作前后予纯氧,注意心率、面色改变。

  13. 二、气道和通气: • 气管插管: 1.材料: a.气管套管:8岁以上带套囊。 内径大小:足月新生儿、小婴儿3mm或3.5mm;1岁以内4mm;1-2岁5mm; >2岁:导管内径(mm)=年龄(岁)/4+4 深度:>2岁:导管深度(cm)=年龄(岁)/2+12;或=导管内径(mm) ×3 b.喉镜:直镜片--婴幼儿;弯镜片--年长儿。

  14. 二、气道和通气: • 气管插管: 2. 插管步骤 a. 做好监测,球面罩纯氧通气; b.装好镜片及导管内导丝; c.头中位伸展,颈伸直,尽量使口-咽-气管轴处一直线。 d.镜片达舌根部可见会厌,移至口腔右侧,将舌推至中间,使口腔右1/3处形成凹槽,暴露喉部。 e.镜片最终达会厌谷,上提暴露声门,导管从右侧插入,注意导管上的声门标记线。 f.插管完成,判定导管位置(两侧呼吸音、胸廓运动,腹部听诊)

  15. 三、血管通路: • 一般原则:最理想是最大、最容易进入的静脉,且不干扰CPR。 • 首选股静脉、前臂正中静脉、大隐静脉;次选颈内、外静脉、腋静脉、锁骨下静脉;90s内三次穿刺失败,建立骨内通路。 • 骨内穿刺 1.适用于6岁以下,输入任何药物和液体。 2.禁忌症是骨盆或穿刺部位的肢体、穿刺点骨折。 3.并发症是胫骨骨折、腔隙综合症、皮肤坏死和骨髓炎。 4.部位是胫骨粗隆下1-3cm较平坦处。

  16. 三、血管通路: • 骨内穿刺 5.使用骨内穿刺针或骨髓抽吸针。静注后用5mlNS推注保证药物进入中央循环,液体输入需加压,用输液泵、压力袋或手控输入。 6.操作步骤同骨穿,穿刺成功后,缓慢注射10mlNS,检查有无阻力增加或周围软组织肿胀变硬。

  17. 四、除颤: • 作用:多心肌组织非同步去极化,恢复自主的有序除极,适用室颤或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但不能用于心脏无收缩。 • 成功与否:除颤能量、电极大小、导电介质、除颤次数、间隔时间、通气时相等。 • 能量:初始2J/kg,第二、三次4J/kg,中间不必停顿。三次仍未转律,纯氧通气,胸外按压,输注肾上腺素后,增加能量再次除颤。 • 电极大小:1岁(<10kg)用婴儿型(4.5cm);>1岁用成人型(8-13cm)。

  18. 四、除颤: • 电极界面:电极膏、NS浸泡的纱布和粘性电极板,不宜用酒精。 • 电极位置:一紧贴右上胸壁锁骨下方,一紧贴左乳头左腋前线。 • 安全性:放电前确认无与病人及与病人相连的仪器管道接触。 • 步骤: 1.持续纯氧通气和胸外按压; 2.涂电极膏,打开电源,选择非同步方式和适合能量,充电。 3.停止胸外按压,放置合适部位,确定安全,用力按住电极板,放电。 4.评估除颤效果,准备下一次。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