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影像與流行文化 -- 人文與資訊學系選修課程

影像與流行文化 -- 人文與資訊學系選修課程. 授課教師:劉亞蘭. 分析「流行文化」的三個主要觀點. ‧ 社會仿效 ‧ 炫耀性休閒 ‧ 炫耀性消費 ‧ 製造階級差異 ‧ 次文化的「反抗」 ‧ 「迷」 (fan) 文化研究. ‧ 消費方式改變  ‧ 新消費工具 ‧ 生活風格 ‧ 消費者美學信仰 ‧ 體驗經驗消費 ‧ 奢華風. ‧ 物品的象徵意涵 ‧MV 、 Youtube 、 ‧ 廣告 ‧ 微電影. ‧ 自我意識與感官歡愉 ‧ 享樂與消費 ‧ 期待  消費  幻滅 …. 期待和幻滅的循環,驅動了消費慾望。. 看講義:

corina
Download Presentation

影像與流行文化 -- 人文與資訊學系選修課程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影像與流行文化--人文與資訊學系選修課程 授課教師:劉亞蘭

  2. 分析「流行文化」的三個主要觀點 ‧社會仿效 ‧炫耀性休閒 ‧炫耀性消費 ‧製造階級差異 ‧次文化的「反抗」 ‧「迷」(fan)文化研究 ‧消費方式改變 ‧ 新消費工具 ‧生活風格 ‧消費者美學信仰 ‧體驗經驗消費 ‧奢華風 ‧物品的象徵意涵 ‧MV、Youtube、 ‧廣告 ‧微電影

  3. ‧ 自我意識與感官歡愉 ‧享樂與消費 ‧期待消費幻滅…

  4. 期待和幻滅的循環,驅動了消費慾望。

  5. 看講義: • 劉維公,「消費貴族」,《風格競爭力》,天下出版,2007.CH.4

  6. 潮文化 • 見講義: • 張翔一,「只愛『潮牌』,不愛名牌」,天下雜誌,2009.9.23。 • 「潮牌」不同於主流名牌,它指的一種生活態度:創意、年輕、屌、反叛、翻玩和跨界精神。

  7. 「消費文化」的三個主要觀點:

  8. 「消費文化」的三個主要觀點: 工作是一種剝削 1.肥皂劇 2.好萊塢電影 3.shopping…

  9. 泰勒主義的主要特點是: (1)事先規劃詳細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手冊等規範,取代工人的判斷和思考; (2)精緻細密的分工; (3)全程工作的設計和管理,由管理階層負責,工人只執行已經設計好的勞動流程。

  10. 法蘭克福學派對流行文化的批評 法蘭克福學派是指一群任職於德國法蘭克福大學社會研究院的知識份子…研究院成立於1923年。納粹在1933年掌權之後,研究院遷到紐約,直到1949年為止。 • 阿多諾(Adorno)在1941年,發表一篇〈論流行音樂〉(OnPopularMusic),其中提到對流行文化工業的三個看法:

  11. 老實說,我們每個人都當過「消費者」。回想我們的消費經驗,我們真的都是「消費冤大頭」嗎?老實說,我們每個人都當過「消費者」。回想我們的消費經驗,我們真的都是「消費冤大頭」嗎? • 文化工業(上有政策)VS文化消費(下有對策,kuso) • 以下是三個「反抗」的例子: • 文本盜獵(textual poaching) • 青少年次文化(youth subcultures) • 迷文化(fan culture)

  12. 1.文本盜獵 • 法國文化理論家塞托(M.Certeau)認為: • 周星馳 文化消費沒有那麼單向被動,「消費者」常會透過消費物品的過程中,改造它(Kusoit)、滲透它,使它變成具有自己風格的東西 文化盜獵(textualpoaching)。

  13. 甄環傳+大尾鱸鰻台語版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DgMRAR8QVo •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ZQCzupFBMQ

  14. 1.文本盜獵 • 法國文化理論家塞托(M.Certeau)區分: 策略(生產的權力)--上有政策 VS 戰術(tactics,消費者的使用策略)--下有對策

  15. 2.(青少年)次文化 • 從「社會抗議」到「流行文化元素」 • 最早的研究始於1972年對倫敦東區的勞工階級文化和青少年次文化的研究(PhilCohen)。 • 尷尬的階級位置 • 青少年次文化的形成,是為了建立自我認同,並和別人建立連繫。 • cosplay

  16. 英國當代塗鴉藝術家班克斯(Banksy)

  17. 看講義[淺談龐克的態度及其美學表現]

  18. 3.迷文化 • 在以往的研究裡,迷行為(fandom)的迷哥迷姐們,都被說成是潛在的狂熱份子,是過度情緒的著迷行為。 • 近年來的研究,對迷文化有更豐富的討論(H.Jenkins,1992)。 迷文化對媒體文本的挪用模式,有三個特色: 1.拉近到自己的生活經驗中; 2.反覆不斷重讀; 3.集體討論

  19. 1.文化資本 2.社會資本 3.經濟資本

  20. 韋伯倫(Veblen)的「炫耀性消費」 • 「炫耀性消費」:來自於休閒階級的興起。當時因為掠奪私有財產,掠奪的財產愈多,權力/財力就愈大。 • 但光擁有財富,仍不足以獲得別人的敬仰,還必須透過某種方式展現其財力。 • 所以, 「炫耀性消費」不只是一種單純的展示,還包含著一種權力的賣弄。

  21. 「炫耀性消費」更導致對女性美的典範,產生一種扭曲作用。「炫耀性消費」更導致對女性美的典範,產生一種扭曲作用。 女性必須把自己打扮的嬌弱細緻,好證明丈夫(和自己)可以完全不事生產,只要不斷消費、每天過著華麗、不愁吃穿的生活。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