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自然重 點整理 第一單元 第二單元

自然重 點整理 第一單元 第二單元. 第一單元  聲音. 聲音有三要素: 大小、高低、音色 振幅大小、頻率大小、波形不同. 2. 每秒鐘振動次數稱為 頻率 ,以 赫茲 為單位。 3. 分貝計 可用來測量聲音的大小 ( 強度 ) ,單位是 分貝 。. 4. 講話聲約 50 分貝, 80 分貝 就算是噪音了,若超過 130 分貝,就不是音波而是超音波。. 5. 減少噪音的方法: a 、 輕聲細語、降低音量 b 、 裝設隔音窗及隔音牆 c 、 多種樹. 6. 看到閃電後,經過一段時間後才能聽到雷聲,可知 光速 比 音速 快。

Download Presentation

自然重 點整理 第一單元 第二單元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自然重點整理第一單元第二單元

  2. 第一單元  聲音 • 聲音有三要素: 大小、高低、音色振幅大小、頻率大小、波形不同

  3. 2.每秒鐘振動次數稱為頻率,以赫茲為單位。 3.分貝計可用來測量聲音的大小(強度),單位是分貝。

  4. 4.講話聲約50分貝, 80分貝就算是噪音了,若超過130分貝,就不是音波而是超音波。

  5. 5.減少噪音的方法: a、輕聲細語、降低音量 b、裝設隔音窗及隔音牆 c、多種樹

  6. 6.看到閃電後,經過一段時間後才能聽到雷聲,可知光速比音速快。6.看到閃電後,經過一段時間後才能聽到雷聲,可知光速比音速快。 7.所有的發聲體必定有某個部位在振動,稱為音波,需要介質才能傳遞,因此聲音無法在真空中傳遞。

  7. 8.人類的耳朵只能聽見的頻率範圍在20Hz~20000Hz的聲音,超過20000Hz的聲音叫做超音波。8.人類的耳朵只能聽見的頻率範圍在20Hz~20000Hz的聲音,超過20000Hz的聲音叫做超音波。  有哪些動物利用超音波來發現障礙物和獵物?蝙蝠、鯨魚、海豚。

  8. ★ 鋼琴→擊弦類

  9. 11.大部分的樂器都有共鳴箱,共鳴箱的作用是產生共振,使樂器的聲音擴大。11.大部分的樂器都有共鳴箱,共鳴箱的作用是產生共振,使樂器的聲音擴大。 12.可利用哪些物品來製作簡易自製樂器?請自行舉例

  10. 13.當聲源移動時,由聲源所產生的聲波,其振動次數也會跟著改變,也就是當聲源靠近時,頻率會升高;當聲源遠離時,頻率會降低,這種產生聲音高低的現象,稱為都卜勒效應。13.當聲源移動時,由聲源所產生的聲波,其振動次數也會跟著改變,也就是當聲源靠近時,頻率會升高;當聲源遠離時,頻率會降低,這種產生聲音高低的現象,稱為都卜勒效應。

  11. 補充 • 製作簡易樂器的步驟 1.觀察樂器 2.畫設計圖3.收集材料 4.開始製作 5.修正及改良

  12. 第二單元 地表組成與改變 1.地球表面的岩石和土壤是大部分生物生長或活動的場所。 2.地球內部可分為下列3部分:地殼、地函、地核

  13. 三、[礦物]觀察的步驟 – a.放大鏡看礦物的形狀和光澤 b.看礦物的顏色 c.用手摸有無滑膩感 d.在紙上畫,條痕的顏色

  14. 四.土壤 1.土壤五大功能: a.提供植物生長的介質。 b.生物的棲息地。 c.各種養分和有機廢棄物轉變的場所。 d.提供水資源並淨化水質。 e.工程施工的基地。

  15. 2.土壤如何形成:裸露在地表的岩石,長時間受到日晒、雨淋和生物的作用,漸漸風化碎裂形成土壤的一部分。2.土壤如何形成:裸露在地表的岩石,長時間受到日晒、雨淋和生物的作用,漸漸風化碎裂形成土壤的一部分。

  16. 3. 土壤裡有泥土、小石子、植物的根、落葉、樹枝、螞蟻、蚯蚓、蟋蟀等,可能也會有塑膠片、鐵釘、玻璃碎片等。最後會腐爛分解、消失不見。。蚯蚓在土裡鑽來鑽去,使泥土變鬆軟,讓水和空氣容易進入土裡,可加速植物腐爛分解,蚯蚓排出的糞土還是營養的肥料,可使土壤更加肥沃。

  17. 五、[雨水與河流] 1.雨水及河流降落在地表,會對地表產生侵蝕、搬運和堆積的作用,造成地貌的改變。 2.高雄月世界,當地的地表沒有植物覆蓋,經過長時間雨水的侵蝕,帶走泥沙,於是地表形成一條條的凹溝。

  18. 3.水流量的大小和泥沙的顆粒大小以及搬運的遠近的關係3.水流量的大小和泥沙的顆粒大小以及搬運的遠近的關係

  19. 4.峽谷、溪谷、河谷地形都是因為河水向下和兩側侵蝕,將泥沙石頭搬運沖走所形成的。4.峽谷、溪谷、河谷地形都是因為河水向下和兩側侵蝕,將泥沙石頭搬運沖走所形成的。

  20. 5.河流的上游-由於水流比較湍急,細小的石頭和泥沙大都被河水沖走了,而較大的石頭不容易被水沖走,因此可以看到許多大石頭散佈在河床上。河岸邊的石頭和泥沙是河水從上游帶來的。河流上游帶來的泥沙到下游時,由於水流的速度減慢,河道變寬,坡度變小,所以會有一些小石頭或泥沙堆積在河道中央,形成沙洲。5.河流的上游-由於水流比較湍急,細小的石頭和泥沙大都被河水沖走了,而較大的石頭不容易被水沖走,因此可以看到許多大石頭散佈在河床上。河岸邊的石頭和泥沙是河水從上游帶來的。河流上游帶來的泥沙到下游時,由於水流的速度減慢,河道變寬,坡度變小,所以會有一些小石頭或泥沙堆積在河道中央,形成沙洲。

  21. 6.河流支流匯入主流的地方,由於河道變寬、坡度變小,因此流速減慢,使得泥沙堆積在交界。河流沖刷搬運來的泥沙石頭在出海口處也會堆積形成河口沖積扇。6.河流支流匯入主流的地方,由於河道變寬、坡度變小,因此流速減慢,使得泥沙堆積在交界。河流沖刷搬運來的泥沙石頭在出海口處也會堆積形成河口沖積扇。

  22. 7.颱風會帶來狂風暴雨,造成路樹傾倒、停電、低窪地區積水、山崩、土石流、房屋和農作物受損等災害,但是也為水庫帶來豐沛的蓄水。

  23. 8.颱風來襲時,要準備手電筒或蠟燭、飲用水和乾糧、關閉門窗、收起屋外懸掛區的人要暫時遷到高處居住。8.颱風來襲時,要準備手電筒或蠟燭、飲用水和乾糧、關閉門窗、收起屋外懸掛區的人要暫時遷到高處居住。

  24. 1.地震帶來的直接性災害有地表斷裂、壟起或陷落,以及山崩、土壤液化和海嘯;間接性災害有火災、水壩受損、橋樑斷裂、房屋倒塌、人員傷亡等。1.地震帶來的直接性災害有地表斷裂、壟起或陷落,以及山崩、土壤液化和海嘯;間接性災害有火災、水壩受損、橋樑斷裂、房屋倒塌、人員傷亡等。

  25. 2. 家中比較安全的地方像是樑柱邊、堅固的桌子下面,或是高度較矮、重心穩定的家具旁

  26. 3.當地震發生時,應 a.趕快把房門打開, b.關閉正在使用的瓦斯、自來水和電器用品, c.戴上頭盔、安全帽或用軟墊、書包保護頭部, d.遠離窗邊、燈具和電扇,蹲在梁柱或堅固的桌子、床鋪旁邊,頭和身體不要超過桌面或床面。

  27. 4.上課時的應變措施: a.上課時如果發生地震,不要慌張。 b.若是在二樓以上的室內,要先把門、窗打開,以免地震使門扭曲變形,影響逃生,再把電扇、電燈關閉、熄滅火燭,然後用書包保護頭部,遠離窗戶,以低於桌面的姿勢蹲在桌子旁邊,等待地震過去; c.如果是在一樓,要奔逃到操場或其他空曠的地方,在操場的人就留在操場,但要預防外物倒塌(如招牌、屋瓦、廣告燈等)而被擊傷。

  28. 5.平時的防震準備: a.書架或櫃子上層不要放重的、易破裂的物品; b.床鋪或書桌盡量不要擺在電燈的正下方; c. 家具要緊靠牆壁,並用螺絲固定在牆壁上; d.家中要準備飲用,水和食物、照明用具、醫療衛生用品、攜帶型收音機和乾電池; e.室內的東西要隨時歸位,緊急避難時才不會造成阻礙; f.做好防震演練。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