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第五組 安藤忠雄與他的建築

美學與生活. 第五組 安藤忠雄與他的建築. 指導教授:陳宣彤 組員:吳璧璟 4960M025 陳欣汝 4960M062 黃婉淑 4960M116 董思妤 4971Q005. 前 言. 安藤忠雄他的建築關注自然、關注社會、關注人的靈魂 , 正因如此,自然中最為一般元素光和水,及 20 世紀建築 世界中最普通的建築素材混凝土和玻璃,在安藤忠雄的設 計和運用後,能形成一個有強烈個性的安藤忠雄的世界 藉由這次美學與生活的課程,我們想要更進一步探討安 藤忠雄的建築設計是如何結合環境、自然,帶給大家不 一樣的感受,以及與現今台灣建築設計的異同之處. 關 於安藤忠雄.

colman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五組 安藤忠雄與他的建築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美學與生活 第五組安藤忠雄與他的建築 指導教授:陳宣彤 組員:吳璧璟4960M025陳欣汝4960M062 黃婉淑4960M116 董思妤4971Q005

  2. 前言 安藤忠雄他的建築關注自然、關注社會、關注人的靈魂, 正因如此,自然中最為一般元素光和水,及20世紀建築 世界中最普通的建築素材混凝土和玻璃,在安藤忠雄的設 計和運用後,能形成一個有強烈個性的安藤忠雄的世界 藉由這次美學與生活的課程,我們想要更進一步探討安 藤忠雄的建築設計是如何結合環境、自然,帶給大家不 一樣的感受,以及與現今台灣建築設計的異同之處

  3. 關於安藤忠雄 安藤忠雄(1941年9月13日生) 日本大阪人,日本建築師 他在成為建築師前,曾任貨車司機及職業拳手,其後在 沒有經過正統訓練下成為專業的建築師 安藤忠雄在大阪府立城東工業高校畢業後,前往世界各 地旅行,並自學建築。1976年完成位於大阪府的住吉 長屋,是兩層高的混凝土住宅,已顯現其設計風格。其 後獲得日本建築學會賞

  4. 關於安藤忠雄 此後安藤確立了自己以清水混凝土和幾何形狀為主的個 人風格,也得到世界的良好評價 • 1980年代參與關西周邊地區(神戸北野、大阪心齋橋) 的商業建築設計 • 1990年代後,參與公共建築、美術館建築等大型計劃 接連發表了以清水混凝土建造的住宅和商業建築,引起 風潮和討論,從博物館、娛樂設施、宗教設施、辦公室 等,作品的領域寬廣

  5. 安藤忠雄的空間構成與自然 安藤忠雄認為建築必備之三要素: 1.可靠的材料 真材實料,安藤在其作品中所 運用的建材以混凝土為主 以玻璃、木材、鋼材為輔 2.幾何形式 這種形式為建築提供基礎和框架,使建築展現於世人面前 3.自然 這裡所指的自然並非原始的自然,而是人所安排過的一種無序的自然或從自然中概括 而來的有序的自然,如抽象了的光、風和水。安藤對於自然 的看法是強調自然被建築化,是人造的自然,是可以控制的自然 他認為只有當材料、幾何形和自然這三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的時候,建築才具有力量,才呈現出光輝

  6. 作品欣賞 • 1973富島邸 是安藤忠雄的處女作,後來被安藤買下變成事務所I(1980年),經過三次增改建後,於1990年第四次完全拆除重建,以地上五樓、地下二樓的規模成了現有的事務所II(1991年)

  7. 作品欣賞 • 1988日本北海道水之教會 水之教會的構想源自於八十年代中期,安藤在神戶六甲山上建蓋教堂時,靈光一動想到:「在對面的土地上,例如在海的邊際那端蓋一間教堂,應該很有意思吧?」這就是設計「水之教會」的靈感由來,後來安藤果然在北海道引河水造出一個人工湖泊,以更純粹的造型來建造水上教堂,然後安藤的夢想又變成真實的建案了─水面上浮著十字架的水之教堂

  8. 作品欣賞 • 1989日本大阪府茨木市光之教會 它為極致的低造價的建築,安藤說當初就知道這是一項艱鉅的工作,因為預算很低,但最後答應的理由只有一個:就算沒有充裕的資金,但這裡有真心希望教會能夠蓋起來的業主─也就是信徒們 原本當資金不足讓案子繼續完成時,安藤提出一個構想乾脆就不架屋頂,但最後還是照著設計圖上蓋了屋頂完成光線照進來,在地板上會顯出十字架的「光之教會」 內部地板從後方朝著正面的祭壇以階梯狀逐漸下降。出入 口等主要的開口都集中於箱子和斜牆交錯之處,刻意壓低 室內的亮度。在這稀薄暗影中,光線從正面牆上穿透的十 字型窗外透射進來,浮現出光線構成的十字架

  9. 作品欣賞 • 2000日本淡路島夢舞台-海之教堂 安藤忠雄沿用了「光之教堂」清水混凝土上的挖空十字架,讓十字架的光影從天花板降臨,散發著令人讚嘆的神聖氛圍,屋頂上則是百萬貝殼鋪成的水池,非常特別。

  10. 作品欣賞 • 2000日本愛媛縣西條市南岳山光明寺

  11. 作品欣賞 • 2001日本大阪府立狹山池博物館 狹山池原本是水壩式的蓄水池,建造於七世紀初,後來隨著時間流逝、時代的更新,經過多次修繕,完整的保留了各個時期土木專業的智慧和技巧,利用影像與模型方式,呈現人類自古以來與治水、灌溉、土地開發有關的歷史,「水」正是安藤設計狹山池博物館的主要元素,也最引人入勝、流連忘返

  12. 作品欣賞 • 2002日本兵庫縣神戶市兵庫縣立美術館 「兵庫縣兒童館」在豐富的自然環境中,解放建築、將基地盡量開放,營造出一個可以讓小朋友自由學習、玩耍的庭院;裡面包括了「兵庫縣美術館」及「神戶市親水廣場」

  13. 作品欣賞 • 2002美國沃夫茲堡(Fort Worth)現代美術館 混凝土和玻璃是主要的建築材料,是因為在沃夫茲堡(Fort Worth)嚴酷的氣候條件下,混凝土的強度能夠保護博物館的珍貴藝術品,而內部的混凝土體塊則確保了結構的安全,外部的玻璃盒子減輕了外部氣候對於一樓展覽廳的直接影響

  14. 作品欣賞 • 2003尾道市立美術館 落成於2003年,尾道市立美術館的特色在,它有新舊兩館之分,舊館是屬於重要文化財的老建築西鄉寺本堂,新的改修工事,就是由安藤忠雄設計的新館做為美術館的入口並與舊館連接。整個美術館呈現出新舊建築美學融合的氣氛 美術館的水泥牆外還加上了大面積的玻璃外牆,讓整個美術館反映出外界的光影變化

  15. 作品欣賞 • 2003日本兵庫縣神戶4m×4m之家 安藤在能瞭望瀨戶內海的海岸,五公尺乘五公尺的正方型基地上蓋了一間四公尺乘四公尺的超小型住家。4m×4m的住家,從最上層的客廳可以一覽瀨戶內海

  16. 作品欣賞 • 2004地中美術館 館裡外展出不同型式的美術作品, 包括Monet的多幅睡蓮畫。而地中的庭是仿照Monet於Giverny花園而設計的, 令訪客更加了解Monet作畫時的心態, 及對大自然的欣賞 可看見建築物都利用簡單的素材創造豐富的空間,用門窗、走道、天井中,都導入了自然的元素,運用了重複與線條的概念,使他的建築物充滿了生氣感

  17. 作品欣賞 • 2004蘭根基金會美術館 座落在德國杜賽道夫附近的諾伊斯(Neuss)市郊,這裡曾是前北約組織的導彈基地 2001年,德國的一位藝術收藏家Marianne Langen首次看到安藤在導彈基地上的計畫, 2002年安藤針對Langen的構想,提出一項9688平方呎的展示空間計畫,這個空間可容納Langen的500件,從12至19世紀的東洋美術收藏品,和300件現代的西洋美術收藏品。2004年蘭根基金會美術館落成,正式對外開放 運用美學的重複概念,將線條支柱用對等比例的成現,而搭配水池,將美術館帶到不一樣的意境,簡化的建築風格和周遭環境呈現建築物本身是個引導者,將參觀者帶入更為強烈的自然元素光線、綠地,與水池中

  18. 作品欣賞 • 2006表參道之丘 原宿的新地標。表參道本身是一條傾斜的山坡,整棟建築也依照傾斜的角度作為內部的設計,地上3層、地下3層並進駐了許多國內外的品牌。表參道之丘的空間很簡單,由一長條的盒體量形所構成,裡頭是環繞長形挑空一圈圈的斜坡步道,安藤忠雄也以有別於以往的引入自然光作法,改以人工景、光、音融合成充斥全室的流動感,內部設計以緩斜的逛街坡道和中央挑空為主,更加上頂層的雲景水聲人造光

  19. 作品欣賞 • 2007 「 21_21 Design Sight 」 21_21 DESIGN SIGHT設計美術館用意就是希望能超越原來的局限,以日本獨特的視野,將「設計」與整個世界發展和人們的日常生活做連結。整個美術館是用清水混凝土加鐵板摺紙,來營造獨特的「安藤忠雄式風格 地上樓層主要作為博物館入口與大廳、地下樓面則為2個展廳空間與中庭。遠望過去分佔東京中城兩旁的設計美術館,地上建築物外觀由幾何大塊面屋頂與大面積的垂直玻璃窗面建構而成,安藤忠雄將三宅一生著名的「一塊布」時尚哲學在設計美術館轉化成極具當代建築的語彙

  20. 作品欣賞 • 2008 渉谷新地標─「地宙船」 坐落在東京地下鐵副都心線的涉谷車站,是由安藤所設計,此車站的外型像一個外太空幽浮型的「地宙船」建築 「地宙船」的意思是「埋在地下的宇宙船(太空船)」,這艘「地宙船」其實是一塊橢圓形的地下空間,外型看起來很像外星飄來的幽浮建築,蛋形設計,在追求環保自然對流,追求環保的設計理念也是新涉谷站與眾不同之處

  21. Taiwan仿安藤忠雄建築 • 元智大學圖書館 1998年姚仁喜替元智大學設計了圖書館這樣的清水混凝土建築,所以在冷灰清水混凝土設計中,加入紅色欄杆,以呼應科技與精準的精神;且為元智大學呈現一種『科技導向的非都會大學』風格 自完工以來已吸引不少電視偶像劇與廣告前來取景。像大S主演的偶像劇「戰神」以及楊丞琳主演的「惡魔在身邊」都在此拍攝

  22. Taiwan仿安藤忠雄建築 • 鶯歌的陶瓷博物館 陶博館與陶瓷公園皆由竹間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設計 「鶯歌陶瓷博物館」是棟極具風格的建築,除了是陶瓷藝術的展示空間外,建築物本身即是一座空間藝術作品 館內大量無彩或低彩的建築元素,如清水混凝土、洗石子牆面、灰色石材、棕褐色木頭等所組合出的不間斷、層次豐富的空間中 整體以灰色系為主的無色彩、中性低調的環境氣氛,使人感到安靜自在,不受拘束,也使展示物自然成為低限空間中的主角,不被奪去光彩

  23. Taiwan仿安藤忠雄建築 • 台北縣八里十三行博物館 十三行博物館位在十三行遺址旁,以「渡海來台」的船型建築佇立在八里河海交接處,館內展出考古發掘的文物,帶大家重返十三行,溯尋先民的足跡十三行人的生活屬於台灣史前的鐵器時代,是目前唯一確定擁有煉鐵技術的史前居民

  24. 結論 無論傳統建築型式為何,安藤忠雄皆能抽象解析成幾 何性,發覺存在於空間的自然-光、風、水、綠等元 素,他也知道建築的技術與材料有其時代性,要不拘 泥形式,唯有找尋原形,才能讓建築有生命力 我們可以從中學習安藤重新詮釋了傳統建築上恒久卻 基本的特點,如:光影的效果、簡約的材料運用、以 及人與自然的關係,當然我們也可以對他提出質疑, 從學習臨摹的過程中加入屬於自己的見解,創造出更 生活化更人性化的空間

  25. 簡報結束謝謝聆聽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