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6

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 标准平衡常数 化学反应等温式 化学平衡的移动. 一、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的限度 —— 化学平衡. 1 、 可逆反应 : 在一定条件下,既可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又可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 eg : CO(g)+H 2 O(g) ↔H 2 (g)+CO 2 (g) 不可逆反应 : 理论上可以认为几乎所有的反应都可逆,但有些反应在已知条件下的逆反应进行的速率极其微小,以至于可忽略,称为不可逆反应。 eg:2KClO 3 =2KCl+3O 2 ↑ (加热, MnO 2 为催化剂). 2 、化学平衡及特征

clodia
Download Presentation

化学平衡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化学平衡

  2. 化学平衡 • 化学平衡 • 标准平衡常数 • 化学反应等温式 • 化学平衡的移动

  3. 一、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 1、可逆反应: 在一定条件下,既可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又可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 eg:CO(g)+H2O(g) ↔H2(g)+CO2(g) 不可逆反应: 理论上可以认为几乎所有的反应都可逆,但有些反应在已知条件下的逆反应进行的速率极其微小,以至于可忽略,称为不可逆反应。 eg:2KClO3=2KCl+3O2↑(加热,MnO2为催化剂)

  4. 2、化学平衡及特征 化学平衡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的状态 化学平衡特征: a、动态平衡 反应还在进行,只是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浓度不在变化,称为平衡浓度; b、有条件的平衡:C、T、P有确定值,只要有一个被破坏,旧平衡就会打破,产生新平衡,称为化学平衡移动; C、化学平衡是可逆反应的最终状态,是反应进行的最大限度。

  5. 二、标准平衡常数 (化学平衡常数可分为实验平衡常数KC、KP及标准平衡常数K两类,本书介绍K) 1、标准平衡常数K: 在一定温度下,任何可逆反应达平衡时各生成物相对浓度(相对分压)以其计量系数为指数的乘积与各反应物相对浓度(相对分压)以其计量系数为指数的乘积的比值为一常数,称标准平衡常数K。

  6. 标准平衡常数K aA+bB =dD + eE 在温度TK时达平衡, 气体反应,各物质的分压分别为peq (A)、peq (B)、peq (D) 、peq (E), 相对分压 化学计量系数

  7. 标准平衡常数K aA+bB =dD + eE 在温度TK时, 化学计量系数 若均为溶液, 相对浓度 K无量纲;且气相、溶液反应均为K

  8. K可由实验测出,也可由热力学计算; • K越大、反应进行的越完全( K>106,完全) (但K大小与反应速率无关!) • K与反应本性及T有关,与C、P无关

  9. 2、书写和应用K应注意: • 平衡常数表达式要与方程式相对应。同一反应: 若1式2= 2式,( K1)2 = K2  2 K1 若1式2= 2式,( K1)1/2 = K2  1/ 2 K1 若1式、 2式可逆, K1=1/ K2 (K1  -K2 ) • 纯固体、纯液体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不写出。 Br2(l)  Br2(g) K= p(Br2,g) / p  注:一般纯固体、纯液体的 浓度在反应中不变,其纯态即为标准态,故其相对浓度为1;若固体、液体的 浓度在反应中变化,平衡常数中则应包含其活度项。

  10. 水:水溶液中的反应,因水是溶剂,量大,浓度的变化可忽略,K中不写出水;水:水溶液中的反应,因水是溶剂,量大,浓度的变化可忽略,K中不写出水; Cr2O7- (aq)+ H2O (l) = 2H+ (aq) +2CrO42- (aq) *非水溶剂中的反应若有水参加, K中应写出: C6H6(l)+HNO3(l) = C6H5NO2 (l)+H2O (l)

  11. 多相反应K : Fe(s)+H2SO4(aq)=H2(g)+ FeSO4(aq) • K与T有关,应注明T(298K 为K) 相对分压 相对浓度

  12. *例1: 1133K、(V)有: CO(g)+3H2(g)=CH4(g)+H2O(g) 起始P/kPa 100 200 0 0 平衡P/ kPa 100-13.2 200-13.2 3 13.2 13.2 求1133K的K.

  13. *例 2 298K,下面反应K =3.2 Ag+(aq)+Fe2+ (aq)= Ag(s)+ Fe3+ (aq) 起始C 0.10 0.10 0 求平衡后 ? 0.08 0.08 0.02 解:设平衡C 0.10-x 0.10-x x 则: 3.2x2+x-0.32=0 解方程:x=0.02

  14. 3、多重平衡规则:对二个(或多个)反应 若1式+2式= 3式, K3= K1 K2 K1 +K2 若1式-2式= 3式, K3= K1 /K2 K1 -K2 • 反应相同T、且状态一致方可用 • 用途:由已知反应K经加减组合求未知反应K

  15. 例3 (书)已知下列反应在1123K时的标准平衡常数: (1)C(石墨) + CO2 (g) = 2CO(g) = 1.3×1014 (2)CO(g)+ Cl2(g)=COCl2 (g) = 6.0×10-3 计算反应 (3)C(石墨) + CO2 (g) +2Cl2(g) = 2 COCl2 (g) 在1123K时的 。 解:反应式(3)=反应式(1)+ 2×反应式(2) = ×( )2 =1.3×1014×(6.0×10-3) 2 = 4.7×109

  16. 三、化学反应等温方程式 (目的:求非标准态△rGm、判断方向 ) 1、等温方程式 恒温恒压下,化学热力学已经证明,对于化学反应任意状态下的△rGm和标准状态下的△rGmθ: 求△rGm,T 求KT Q/K判据 Q定义为反应商(注意:“商”非“熵”、Q非热)

  17. 未达到平衡时任意态的浓度和分压 对反应 aA+bB=dD+eE 分压反应商 浓度反应商 (P/Pθ)’:任意状态下的气体相对分压 (C/Cθ)’: 任意状态下的液体相对浓度 Kθ、Q关系: Kθ是Q的特例,平衡时Q=Kθ,未达到平衡时用Q

  18. 2、讨论: (1) ---系统在任意状态下的△rGm,不仅与温度有关,并与浓度有关; △rGm由两部分组成:△rGm,Tθ和修正项,主要由△rGm,Tθ决定; (2) ---当体系达平衡时△rGm,Tθ和Kθ的关系, △rGm,Tθ和Kθ决定反应的限度; Kθ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

  19. ? 非标态下求Kθ用△rGm,Tθ,还是用△rGm,T? (3) ------化学反应等温方程式,用Q/Kθ判断非标态下反应方向 注意: 1. 各式中△rGm,Tθ、△rGm,T、K应温度一致、均为(K);2. 单位一致、均为(J或kJ) :非标态下求Kθ也要用△rGm,Tθ,不用△rGm,T!

  20. 3、反应方向判据: 标态下:用△rGm,Tθ判断 非标态下: (1)用△rGm,T判断 (2)根据 Q/Kθ判断 Q<Kθ△rGm,T<0 正向自发 Q=Kθ △rGm,T=0 平衡 Q>Kθ △rGm,T>0 逆向自发

  21. (3)用△rGm,Tθ近似判断 △rGm,Tθ<-40kJ.mol-1正向自发 △rGm,Tθ > 40kJ.mol-1逆向自发 △rGm,Tθ在二者之间,方向不一定 例4、5

  22. 例4已知 C(石墨) + CO2 (g) =2CO(g) 的 (298K)= 120kJ·mol-1。计算(1)在标准态及温度分别为298K和1000K时的标准平衡常数和反应方向;(2)当1000K时,p(CO)=200kPa,p(CO2)=800kPa时,该反应方向。 解: (1)根据 298K: > 0, 1000K: ?用 求 lg K1000? ×

  23. 例4已知 C(石墨) + CO2 (g) =2CO(g) 的 (298K)= 120kJ·mol-1。计算(1)在标准态及温度分别为298K和1000K时的标准平衡常数和反应方向;(2)当1000K时,p(CO)=200kPa,p(CO2)=800kPa时,该反应方向。 1000K: (2) = -3.4kJ·mol-1+2.303×8.314×10-3kJ·mol-1·K-1×1000Klg = -9.2 kJ·mol-1 < 0 , <

  24. 例5反应N2 (g)+O2(g) 2NO (g) 的 (2273K)=43.52kJ·mol-1,判断下列条件下反应进行的方向: (1)p(N2)=90.0kPa,p(O2)=90.0kPa,p(NO)=5.0kPa, (2)p(N2)=30.0kPa,p(O2)=30.0kPa,p(NO)=9.5kPa, (3)p(N2)=15.0kPa,p(O2)=15.0kPa,p(NO)=15.0kPa, 解: K=0.10 (1) Q1 < K,反应正向自发。

  25. K=0.10 (2) Q2= K,系统处于平衡状态。 (3) Q3>K,反应逆向自发。 计算结果说明,在任意状态时 决定反应进行的限度大小,即反应的程度;ΔrGm决定反应的可能性,ΔrGm越负,反应可能性越大。

  26. 四、化学平衡的移动 因条件改变从旧的平衡状态转变为新的 平衡状态的过程称为化学平衡的移动 平衡移动的总规律:(1887 法 吕查德里) 假如改变平衡体系的条件之一( C、 P、T), 平衡就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定性) 本节讲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定量计算方法。

  27. (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就是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由△rGm,T决定,可根据Q/Kθ判断。(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就是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由△rGm,T决定,可根据Q/Kθ判断。 对反应 aA+bB=dD+eE 在一定温度达平衡时:Q= K;若改变平衡体系某物浓度,平衡将移动,则Q K,

  28. 浓度可使化学平衡移动,但不改变K • 在新的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均不同于前一个平衡态时的浓度。(但K不变) (1)若C反减或 C产增,Q将增,Q>K, △rGm,T>0, 反应向逆向进行至达新的平衡; (2)若C反增或 C产减,Q将减,Q<Kθ △rGm,T<0,反应向正向进行至达新的平衡;

  29. 例6(书P64)反应 Fe2+ (aq)+Ag+ (aq) Fe3+ (aq)+Ag(s) 开始前,系统中各物质的浓度分别是:c(Ag+)=0.10mol·L-1,c(Fe2+)=0.10mol·L-1,c(Fe3+)=0.010mol·L-1。已知298.15K时的标准平衡常数K= 2.98,求(1)反应开始后向何方进行?(2)平衡时Ag+、Fe2+、Fe3+的浓度各为多少?(3)如果保持平衡时的Ag+、Fe3+的浓度不变,而加入Fe2+使其浓度变为c(Fe2+)=0.30mol·L-1,此时反应会不会移动?向何方移动? 解:(1)反应开始时 Q< K,反应向正方向进行。

  30. (2)平衡时各组分浓度的计算 Fe2+ (aq)+Ag+ (aq) Fe3+ (aq)+Ag(s) 开始浓度/ mol·L-1 0.10 0.10 0.01 浓度变化/ mol·L-1–x –x +x 平衡浓度/ mol·L-1 0.10–x 0.10–x 0.01+x 解一元二次方程得: x=0.013 mol·L-1, c(Fe3+) = (0.010+0.013)mol·L-1=0.023mol·L-1, c(Fe2+) = c(Ag+)= (0.10–0.013)mol·L-1=0.087mol·L-1。

  31. (3)浓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Fe2+ (aq)+Ag+ (aq) Fe3+ (aq)+Ag(s) 平衡浓度/ mol·L-10.087 0.087 0.023 浓度改变/ mol·L-1 0.30 Q< K,反应正向移动。

  32. 转化率:反应物的转化率是指反应达平衡后,该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的分数,是理论上能达到的最大限度。转化率可用符号ε表示。转化率:反应物的转化率是指反应达平衡后,该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的分数,是理论上能达到的最大限度。转化率可用符号ε表示。 求上例(2) Fe2+的转化率:

  33. (二)压力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固、液相反应受P影响小;主要讨论气相反应。 对气相反应 aA+bB=dD+eE 达平衡时 Q=K (1)总压力P增X倍:相应各物质的分压Pi将同时增X倍(∵Pi =PXi)则: 因 n=(d+e) – (a+b) 不同,有3种情况:

  34. n >0,Xn >1,Q>Kθ ,△rGm,T>0 逆向移动 n <0,Xn <1,Q<Kθ,△rGm,T<0 正向移动 n=0, Xn =1,Q=Kθ,△rGm,T=0 不移动 2)总压力P减为1/Y:各分压Pi将降低1/Y, 则:Q=(1/Y)n Kθ=Y- n Kθ n >0, Y- n <1,Q<Kθ,正向移动 n <0, 逆向移动; n=0, 平衡不移动

  35. (3)加入惰性气体: • n=0的反应,亦无影响 • 等温等容时: ∵ Pi=niRT/V,故分压不变, Q=Kθ不变,无论n怎样,平衡均不移动。 • 等温等压时:加入惰性气体会使总压增大,为维持恒压,V需增加,则各物质的分压Pi将降低,如前分析: Q=Y- n Kθ n >0, 正向移动 ;n <0, 逆向移动;

  36. 总结: S、L反应 n=0 总压P对平衡无影响 等温等容加惰气 g反应P增---Pi增:Q= Xn Kθ n >0,逆向移动; n <0,正向移动 ; P降--- Pi降:Q=Y- n Kθn >0,正向移动 等温等压加惰气 n <0,逆向移动; 即:总压P增加(减小),平衡将向n 减小(增大)的方向移动;但总压P变化对n=0的反应无影响。

  37. 压力可使化学平衡移动,但不改变K • 在新的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平衡分压均不同于前一个平衡态时的分压。(但K不变)

  38. (三)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 温度可使Kθ 改变(C、P不改变Kθ ) (1)范特霍夫公式: 利用△rGmθ= -RTlnK △rGmθ= △rHmθ-T△rSmθ可推出: 注意:近似式,忽略了△rHmθ、△rSmθ受T的影响,故△rHmθ可用298K的值计算;

  39. (2)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吸热反应,△rHmθ >0,升温,K2θ >K1θ右移, 降温,K2θ <K1θ左移, 放热反应,△rHmθ <0,降温,K2θ >K1θ右移, 升温,K2θ <K1θ左移 (3)形似;区别,用途。

  40. (3)形似;区别,用途。 求K2θ 或△rHmθ: 求k2或Ea:

  41. 例7压力锅中水沸腾时p(H2O)=150kPa,求此时水的温度.已知H2O(l)= H2O(g), △rHmθ=44.0kJ.mol-1 解:思路 H2O(l)= H2O(g) Kθ=p(H2O,g)/pθ 水正常沸点T1= 373K, p(H2O,g)=100kPa, K1θ= 100kPa/100kPa= 1 压力锅中沸点T2 p(H2O,g)=150kPa, K2θ= 150kPa/100kPa= 1.5 由 有

  42. 总结

  43. 化学平衡 若1式2= 2式,(K1)2 = K2  2 K1 若1式2= 2式,(K1)1/2 = K2  1/ 2 K1 若1式、 2式可逆, K1=1/ K2 (K1  -K2 ) 多重平衡规则:对二个(或多个)反应 若1式+2式= 3式, K3= K1 K2 K1 +K2 若1式-2式= 3式, K3= K1 /K2 K1 -K2

  44. C、P、T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1)C反增或 C产减,反应向正向进行至达新的平衡: (2)总压P增加(减小),平衡将向n 减小(增大)的方向移动;但总压P变化对n=0的反应无影响。等温等容时加入惰性气体亦无影响。 P增---Pi增:Q= Xn Kθ P降--- Pi降:Q=Y- n Kθ

  45. (3)升温有利于吸热反应进行 浓度、压力可使化学平衡移动,但不改变K, 温度可使Kθ 改变!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