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融洽自然,當下即是

融洽自然,當下即是. 成因 / 定義. 中國古典文化 => 農業文化,對土地抱有虔敬之情 , 把自然看成一有情體 ~> 把土地看作一藝術審美對象, 而抱持一種欣賞的態度 。 表現出一種 融合自然,當下即是, 與世無爭的生活態度。 對自然欣賞,始於相忘。. 中國受著儒家思想影響 - 大多是漠不關心,安於天命 - 統治者乃是上天安排下來管治他們 - 統治者的所作所為亦是上天的旨意 中國傳統 「融合自然」 的思想 - 特別重視人與自然可互相交融。 - 不假外求,只自身反省,可獲真諦。

Download Presentation

融洽自然,當下即是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融洽自然,當下即是

  2. 成因 / 定義 中國古典文化 => 農業文化,對土地抱有虔敬之情, 把自然看成一有情體 ~>把土地看作一藝術審美對象, 而抱持一種欣賞的態度 。 表現出一種融合自然,當下即是, 與世無爭的生活態度。 對自然欣賞,始於相忘。

  3. 中國受著儒家思想影響 • -大多是漠不關心,安於天命 • -統治者乃是上天安排下來管治他們 • -統治者的所作所為亦是上天的旨意 • 中國傳統「融合自然」的思想 • -特別重視人與自然可互相交融。 • -不假外求,只自身反省,可獲真諦。 • 所謂:「江山如有待, 天地若有情」

  4. 佛學的達磨大師常說 : 「心性本具,人皆可頓、 當下即是、個個成佛。」 揭示了當下這一念本心本性就是法王, 一切法從心流出,一切法歸還此心,心生萬法、 萬法唯心,心生則種種法生,法生則種種心生,這一念心是不生不滅、亙古亙今、本自具足,法爾如是。

  5. 特點: 1.對自然始於欣賞,終於相忘, (「相忘」是把人與自然合一, 忘掉了人與自然的界線 ) 塑造了中國人「融洽自然,當下即是」 的人格。 對比:西方人則始於觀察,終於征服。

  6. 2. 這種人格使中國人產生包容、 與物無爭的和平天性, 以及欣賞生命、虔敬宇宙, 與直觀靜省的內心生活。 在工業技術改變後的宇宙的 物理結構中,已漸消逝。 -- 意思:中國人「融洽自然,當下即是」 的人格特徵,並不適合現代工業社會。 對比:西方人「對自然始於觀察, 終於征服」的人格特徵, 比較適合現代工業社會。

  7. 人格 1.簡樸。 .渾厚.圓化.和平.欣賞生命 .虔敬宇宙.直觀靜省 可惜這種人格世界在工業技術改變 後的宇宙的物理結構中,已經逐漸消逝。 例子:<<庖丁解牛>> -解牛過程見庖丁直觀靜省,圓化

  8. 2.愛好自然 例子:<<始得西山宴遊記>> -而猶不欲歸 -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 3.恬靜 環境寧靜清幽 例子:<<竹林深處人家 >> -竹林風景 -竹鄉清幽

  9. 4.悠然自得 例子:<<歸去來辭並序 >> -作者棄官歸隱的生活 -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 <<我看大明湖>> -人潔地靈,收藏品

  10. 5.與人無爭 例子:<<歸去來辭並序 >> -不理黑暗官場,不可能勉強自己 <<竹林深處人家 >> -竹鄉隱閉,自給自足

  11. 以自然界為主題的畫

  12. 高遠山水畫大師---范寬 • 范寬是北宋的山水畫大師,與唐代書法家柳公權同為陝西耀縣人,並稱“柳范”。北宋時,朝廷對繪畫藝術相當重視,為了吸收各方藝術創作人才,成立了畫院並賜以官職。然而范寬沒有選擇在仕途追逐,反而隱居至人煙罕至的終南山與太華山居住,終生以山林為伴,沉浸於風雪雨霧之中,把自我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因此他的山水畫往往令人彷彿置身於山林中的感覺,故有人評范寬物象之幽雅, “本朝自無人出其右。”

  13. 從當時發生的一件事情中,可以看出范寬 不拘小節、崇尚自然的率真性情。晉陝一 帶的土語稱呼一個人落魄邋遢為「寬」。 范寬原名范中正,當地人見他落拓不羈、 嗜酒好道,便給他取了「范寬」這個綽號, 他聽了不但不生氣,竟也欣然接受了。 後來,他原有的名字反而漸漸被後人遺忘了。

  14. 田園詩人---陶淵明 陶淵明出身沒落的官宦家庭。 他一生曾做過幾年地方小官, 後「不為五斗米折腰」,辭官回家, 從晉安帝義熙二年(公元406年)起隱居不仕。 直至宋文帝元嘉四年(427年)病故。 歸田的這20多年, 與大自然融合其間 創作了多首名詩。 田園生活是陶詩的重要題材, 因此後來人們將他稱作「田園詩人」。

  15. 現代化例子 •香港 -香港人生活繁忙, 所以選擇融合自然、 在大自然環境生活的港人已經漸漸消失 -愛好自然的人,都只會在工餘時間登山欣 賞大自然的美景, 甚少會像古人一樣隱 居山林。

  16. 當下即是其本義為由心所發、安於天命的性格,但隨著社會的演變,轉為現今的年青人惰性和依賴當下即是其本義為由心所發、安於天命的性格,但隨著社會的演變,轉為現今的年青人惰性和依賴 例子 :雙失青年經常遊手好閒, 不務正業,成為梁啟超所說的 天下第一等苦人。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