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8

第五章 二次型

第五章 二次型. 学时: 10 学时。 教学手段: 讲授和讨论相结合,学生课堂练习,演练习题与辅导答疑相结合。 基本内容和教学目的: 基本内容: 二次型的矩阵表示、标准型、唯一性、正定二次型。 教学目的: 1 、了解二次型的概念,二次型的矩阵表示。 2 、会化二次型为标准型,规范性。 3 、掌握二次型的惯性定理,正定二次型。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化二次型为标准型,规范性 。 难点:正定二次型。. 5.1 二次型的矩阵表示. 一 问题提出. 平面解析 一次曲线: Ax + By + C = 0 ( 直线 ) ;

ciara-oneil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五章 二次型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五章 二次型 • 学时:10学时。 • 教学手段: • 讲授和讨论相结合,学生课堂练习,演练习题与辅导答疑相结合。 • 基本内容和教学目的: • 基本内容: 二次型的矩阵表示、标准型、唯一性、正定二次型。 • 教学目的: • 1、了解二次型的概念,二次型的矩阵表示。 • 2、会化二次型为标准型,规范性。 • 3、掌握二次型的惯性定理,正定二次型。 •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 重点:化二次型为标准型,规范性 。 • 难点:正定二次型。

  2. 5.1二次型的矩阵表示

  3. 一 问题提出 • 平面解析 一次曲线:Ax + By + C = 0 (直线); 二次曲线:Ax2 + Bxy + Cy2 + Dx + Ey = F → 经平移 变换化成为 au2 + buv + cv2 = d → 经旋转变换化成为 a/x/2 + b/y/2 = d/ (二次齐次多项式) → 可根据二次项系数 确定曲线类型(椭圆、抛物线、双曲线等); • 空间解析 一次曲面: Ax + By + Cz + D = 0 (平面); 二次曲面: (平移后不含一次项)→ Ax + By + Cz + 2Dxy + 2Exz + 2Fyz = G (18-19世纪上半期表示方法) → 通过方程变形,选定主轴方向为坐标轴,可化简为 a/x/2 + b/y/2 + c/z/2 = d/ → 据二次项系数符号确定二次曲面的分类

  4. 更一般的问题: 数域P上含n个变量x1,x2,…,xn的二次齐次多项式如何化成平方和形式,即标准型问题,是18世纪中期提出的一个课题 → 本章中心问题: n元二次型化标准型(平方和)的问题. 二、二次型的概念及性质 1.定义1 数域P上n元二次齐次多项式(近代表示式) f (x1, x2, …, xn) = a11x12 + 2a12x1x2 + 2a13x1x3 + … + 2a1nx1xn + a22x22 + 2a23x2x3 + … + 2a2nx2xn + a33 x32 + …+ 2a3n x3xn …………… + ann xn2 称为P上n元二次型,简称二次型;当P = R时,为实二次型、 当P = C时,为复二次型.

  5. *1f (x1, x2, …, xn) 是Pn→P 的n元函数; *2f (x1, x2, …, xn) = a11x1x1 + a12x1x2 + … + a1nx1xn + a21x2x1 + a22x2x2 + … + a2nx2xn …………………………… + an1xnx1 + an2xnx2 + … + annxnxn = f (x1, x2, …, xn) = a11x12 + 2a12x1x2 + … + 2a1nx1xn + a22x22+ … + 2a2nx2xn ………… + annxnn .

  6. *3 性质: 1)在二次型f (x1, x2, …, xn) = X/AX中,矩阵A为对称矩阵; 2)把一阶矩阵A = (a)看成数a, 则一元二次型 f (x) = a11x12 = (x1)/(a11)(x1) = X/AX; 3)数域P上, f (x1, x2, …, xn) 与n阶对称矩阵一一对应. 证明分析: 由*2可知,任一二次型都对应某对称矩阵A,即*2给 出对应法则σ: f (x1, x2, …, xn) →A . 设f (x1, x2, …, xn) 在σ下对 应的对称矩阵为A,B,即 f (x1, x2, …, xn) = X/AX = X/BX,故知 A = B,即σ是 n 元二次型与 n 阶对称矩阵之间的映射. 设A是数域P上任一n阶对称矩阵,则X/AX的展开式显然是数域 P上的n元二次型,即σ是满射,而σ为单射则是显然的,故σ是 双射. □

  7. 2线性替换 • 平面解析中,当坐标原点和中心重合时,有心二次曲线一般 方程为ax2 + 2bxy + cy2 = f (例:13x2 – 10xy +13y2 = 72), 将坐标轴 逆时针旋转θ0 (例:450),即有坐标旋转公式 y y / x/ x

  8. *1 线性替换的矩阵表示:X = CY,C称为线性替换(4)的矩阵; 当C可逆时,称(4)为非退化(可逆)线性替换;C不可逆时,称 (4)为退化(非可逆)线性替换,其中 定义2 将变量 x1, x2, …, xn 用 y1, y2, …, yn 线性表示的变换 称为由x1, x2, …, xn 到 y1, y2, …, yn 的线性替换(简称变量的线性替换).

  9. *2性质: 4)若C可逆,则X = CY是可逆线性替换,且Y = C-1X也是可逆的线性替换; 5)f (x1, x2, …, xn) = X/AX 是 P上的 n元二次型,经线性替换 X = CY化成 f (x1, x2, …, xn) = Y/BY ,则 B = C/AC . 证明: f (x1, x2, …, xn) = X/AX = (CY)/A(CY) = Y/(C/AC)Y = Y/ BY. 由于 B/ = (C/AC)/ = C/A/C// = C/AC = B → Y/BY 是 P 上 n 元二次 型,且 B = C/AC 成立. □ 6) 二次型的秩在变量的线性替换下保持不变(性质5的推论) 证明: 如5), 在线性替换X = CY下f (x1, x2, …, xn) = X/AX = Y/BY → B = C/AC , C可逆 → A,B的秩相同,即二次型X/AX 与 Y/BY 的秩相同 → 题设结论成立. □ • 性质5给出矩阵之间的一种相互关系,故引入以下概念 →

  10. 三 矩阵的合同关系 定义2数域P上 n 阶矩阵 A,B称为合同的,如果存在P上的 n阶可逆矩阵 C,使得 B = C/AC . *1 合同的性质: 7) 矩阵合同是Mn(P) = {A│A为P上n阶矩阵} 上的等价关系, 即 (1) 合同具有自反性 ( A = E/AE,即A与A合同 ); (2) 合同具有对称性 ( B = C/AC → A = (C-1)/BC-1 ); (3) 合同具有传递性 ( A1 = C1/AC1,A2 = C2/A1C2 → A2 = C2/ (C1/AC1)C2 = (C1C2)/A(C1C2) ). 8) 线性替换X = CY下 f (x1, x2, …, xn) = X/AX = Y/BY, 因B = C/AC, 故: X = CY为可逆线性替换时,二次型 X/AX 与 Y/BY的矩阵合同; → 为用矩阵来研究这类二次型的变换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思路;

  11. 9)合同的矩阵具有相同的秩; 10)与对称矩阵合同的矩阵仍是对称矩阵. 证明: 9)设A, B合同,即B = C/AC, 且C可逆,故A, B同秩. 10)设A/ = A,B = C/AC, C可逆→B/ = (C/AC)/ = C/AC = B. □ *2 为什么在变换二次型时,总要求用非退化的线性替换(即C为可逆矩阵)? 事实上,当X = C/ Y 是非退还的线性替换时, 可得 Y = C -1X 成立, 故原二次型 X/AX 与变换后的二次型 Y/BY 是可以互化的,这样就使我们从变换所得二次型 Y/BY 的性质可以推知原来二次型X/AX的性质.

  12. 5.2标准型 • 中心问题: • 讨论用非提化的线性替换化二次型成最简形式,即平方和的形式: • d1x12 + d2x22 + … + dnxn2

  13. 定理1数域 P 上任一二次型都可经过非退化的线性替 换变成平方和的形式 d1x12 + d2x22 + … + dnxn2 (1) f (x1, x2 , …, xn) = a11x12 +2a12x1x2 +2a13x1x3 +…+2a1nx1xn + a22x22 +2a23x2x3 +…+2a2nx2xn ………………… + annxn2 证明: (配方法) 对 n进行数学归纳. n = 1: f (x1) = a11x12, 已是(1)的形式,命题成立. 假定 n-1 时命题成立,现证 n 时命题成立. 分以下情形讨论: 1) aii( i = 1, 2, …, n )中至少有一个非0,如a11≠0 → a11x12 + 2a12x1x2 + 2a13x1x3 + … + 2a1nx1xn = a11[x12 + 2a11-1 (a12x2 + a13x3 + … + a1nxn)] * A2 + 2AB + B2 = (A+B)2

  14. 2) 所有aii= 0(i =1, 2,…, n), 但至少有一个a1j≠0 (j = 2,…, n) → 不失普遍性,不妨设a12≠0 → 令

  15. 定理2 数域 P上任一对称矩阵合同于对角矩阵

  16. P上n元二次型全体 Mn (P) • 定理2的意义: 化n元二次型X/AX成标准型问题 寻找一个可逆矩阵C,使得A与对角矩阵D在C下合 同(D=C/AC),而定理2说明这样的C一定存在 → 如何找到这个C即为进一步要解决的问题: A f (x1, …,xn) X=CY B=C/AC B C=?时,B= D?

  17. §5.3 唯一性

  18. 问题提出:二次型f (x1, x2, x3)=2x1x2+2x1x3-6x2x3经过不同的线性替换,其结果不同 → X=C1W 下,f = 2w12-2w22 + 6w32; X=C2Y 下,f = 2y12-2-1y22 +2×3-1y32 . 其中

  19. P上n元二次型全体 Mn (P) X=C1W B1 • 回顾上一节内容,有以下事实成立: 同一二次型在不同线性替换下的矩阵合同. A f (x1, …,xn) X=CY B=C/AC B C=?时,B= D?

  20. n元二次型全体 Mn(P) 问题: 同一二次型 f 在恰当的可逆线性替换下的矩阵是对角矩阵,但不同的这样的可逆线性替换下的对角矩阵不同,即所化成的标准型不唯一 . A f (x1,…, xn) X=C1W D1 D2 X=C2Y 问题:如何处理,可将二次型所化成的标准型唯一确定?

  21. 一 二次型的秩 *1 A,B(∈Mn(P))合同 ↔ 存在可逆矩阵C,B = C/AC → 因C可逆,故 r(A) = r(B),即合同矩阵的秩相等; *2 原二次型 X/AX 经 X = CY (C可逆) 化成新二次型Y/ BY, 则A,B合同 → 新、旧二次型的矩阵秩相同,即可逆的线性替换不改变原二次型的矩阵的秩,该秩刻画了二次型的一种本质属性 → 引入以下概念: 1. 定义: 二次型 f (x1, x2, …, xn) = X/AX 中矩阵A的秩称为二次型 f 的秩; 2. 性质: 1) 可逆线性替换不改变二次型的秩;

  22. 二 复二次型 (复数域C上的二次型) 1. 规范型: z12 + z22 + … + zr2 称为复二次型的规范型. 2. 定理3任一复二次型经适当的可逆线性替换可化成 规范型,且规范型唯一. * 该定理的矩阵语言描述:任一秩为 r 的复对称矩阵合同于一个对角矩阵

  23. 证明: 设复二次型 f = X/AX , r(A) = r → 存在可逆线性替 换X= C1Y(C1可逆) , 使f = X/AX = (C1Y)/A(C1Y) =Y(C1/AC1 )Y = d1y12 + … + dryr2 (di=1,…,r, 1≤r≤n) → 取可逆线性替换

  24. 3. 两复对称矩阵合同的充要条件是其秩相等 (复对称矩阵按合同关系可分为n+1个不同的类); 复二次型共有n+1个不同的类型,其秩为决定因素.

  25. 三 实二次型 • z12 +…+zp2-zP+12…-zr2称为实二次型的规范型 → 规范型完全由 p, r 所确定(其中r为二次型的秩,它确定了规范型中非零项的个数,p 确定了规范型中正、负项的个数). • 定理4(惯性定理) 任一实二次型经适当的可逆线性替换可化成规范型,且规范型唯一.

  26. 惯性定理的意义 定义3实二次型的规范型中正平方项的个数 p 称为该二次型的正惯性指数;负平方项的个数 r-p 称为该二次型的负惯性指数;其差 p-(r-p) = 2p-r 称为该二次型的符号差. *1 实二次型的标准型虽不唯一,但由于标准型到规范 型的变换中,非零项的个数,正(负)项个数并未发生变 化 → 据惯性定理中规范型的唯一性可知: 实二次型的标准型中的非零项个数及正(负)项个数由秩 和正(负)惯性指数唯一确定,即在不考虑系数数值差异 的前提下,实二次型的标准型唯一确定;

  27. *2 定理3、4的矩阵语言描述 → 定理5:

  28. *3 称二次型 X/AX与 Y/BY可互化,如果存在可逆的线性替换 X = CY,使得B = C/AC → 1) X/AX与 Y/BY可互化当且仅当A,B合同; 2) 设数域 P 上 n 元二次型全体构成集合 M(P),则二次型的互化关系是 M(P)的一个等价关系. 证明: 1) 显然. 2) X = EX,有A = E/AE → X/AX 与 X/ AX可互化; X/AX与 Y/BY可互化, 显然Y/BY与X/AX 可互化; X/AX与 Y/BY可互化, Y/BY与 Z/DZ可互化 → 有可逆线性替换 X = C1Y, Y = C2Z, 使 B = C1/AC1, D = C2/BC2 →有可逆线性替换 X = C1C2Z,使D = (C1C2)/A (C1C2) → X/AX与 Y/BY可互化 →命题成立. □ 互化意义: 若存在X = CY,C可逆,且B=C/AC → Y = C-1X, A = (C/)-1BC-1 = (C-1)/BC-1 → X/AX = (CY)/A(CY) = Y/(C/AC)Y = Y/BY; Y/BY = (C-1X)/B(C-1X)=X/((C-1)/BC-1)X =X/AX

  29. 复二次型全体M(C) 复对称矩阵全体M(C) g(y1,…,yn) B A f , g可互化, 即同一类型 →共n+1个不同类型 3) 复二次型按可互化分成 n + 1 个不同的类(型). 证明: 复二次型 X/AX, Y/BY 可互化 ↔ A, B合同 ↔ A, B的 秩相等 ↔ 复二次型 X/AX, Y/BY 的秩相等. 而秩的所有可能 的结果为r = 0, 1, …, n ,共 n + 1种 → 命题成立. □ f (x1,…,xn)

  30. * 用矩阵语言描述该性质: 复对称矩阵按合同分类共有 不同的类

  31. 实二次型全体M(R) 0 1 ……… r ……… n-1 n r个正项 r-1个 …… 1个 0个

  32. 5.4正定二次型

  33. 一 正定二次型的概念 定义1实二次型 f (x1, …, xn) 是正定的,如果对任意不 全为零的c1, …, cn∈R, f (c1, …, cn)>0; 实二次型 f (x1, …, xn) 是负定的,如果对任意不 全为零的c1, …, cn∈R, f (c1, …, cn)<0; 实二次型 f (x1, …, xn) 是不定的,如果对任意不 全为零的c1, …, cn∈R, f (c1, …, cn)有时>0, 有时<0 ; 正定二次型的矩阵称为正定矩阵; • f (x1, …, xn) = x12 + … + xn2是正定二次型; • f (x1, …, xn) = d1x12 + … + d2xn2是正定的充要条件为di>0, i = 1, 2, … , n .

  34. 二 正定二次型的判定 1. 定理6实二次型 f(x1, …, x)正定的充要条件是其正惯性指数为n.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