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6

第4章 人口、人种和民族

第4章 人口、人种和民族. 1999 年 10 月 12 日凌晨 0 时 2 分,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右)专程来到萨拉热窝的一家医院,看望成为地球村第 60 亿位居民的男婴。. 人口. 生活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一定 时间,居住在一定地域,实现其生命活 动并构成社会生活主体,具有一定数量 和质量的人所组成的社会群体。. 第一节 人口与发展. 一、世界人口增长过程 二、人口转变理论与模式 三、人口与发展. 一、世界人口增长过程. 人口爆炸. 中国人口. 1804 年 10 亿 1927 年 20 亿

butterf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4章 人口、人种和民族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4章 人口、人种和民族 1999年10月12日凌晨0时2分,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右)专程来到萨拉热窝的一家医院,看望成为地球村第60亿位居民的男婴。

  2. 人口 生活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一定 时间,居住在一定地域,实现其生命活 动并构成社会生活主体,具有一定数量 和质量的人所组成的社会群体。

  3. 第一节 人口与发展 一、世界人口增长过程 二、人口转变理论与模式 三、人口与发展

  4. 一、世界人口增长过程 人口爆炸 中国人口 1804年 10亿 1927年 20亿 1960年 30亿 1974年 40亿 1987.7.11 50亿 1999.10.12 60亿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 12.95亿

  5. 10万年以来的世界人口规模

  6. 出生率: 一定时间内(通常为1年)每一千人中 新生儿的数量。 死亡率: 一定时间内(通常为1年)每一千人中 死亡人口的数量。 自然增长率:一定时间内(通常为1年)每一千 人中净增人口的数量,即出生率与 死亡率的差值。

  7. (一)农业革命之前的人口 1.极低的人口密度 2.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 3.人口分布:大分散、小集中 4.人口迁移,扩大范围。

  8. (二)农业社会的人口增长特征 1. 高人口密度 2. 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并呈大幅波动状态 3. 出现定居的村落 4. 出现劳动分工、手工制作业及社会 阶层分化

  9. (三)工业社会的人口增长特征 1.死亡率下降、平均寿命高 2.出生率由上升向下降转变 3.人口增长幅度明显加大、人口密度进一步加大 4.人口移动规模大

  10. (四)世界人口增长趋势

  11. 世界人口的增长过程图

  12. 二、人口转变理论与模式 人口转变是指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过渡。

  13. (一)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 1.兰迪(法)的“三个序列”理论 • 第一序列即原始阶段:极高的出生率、极高的死亡率和极低的自然增长率。 • 第二序列即中间过渡阶段: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 • 第三序列即现代阶段:先是死亡率开始下降、出生率却维持不变、人口增长加速,后是出生率开始下降、自然增长率由高又转入低。

  14. (一)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 2、诺特斯坦(美)的“人口转变”理论 将兰迪的第三阶段划分为三个阶段:“高低 高”阶段、过渡阶段、“低低低”阶段。

  15. (一)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 3.寇尔的人口转变模式及其数量界限 单位:%

  16. (一)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 4.布莱克的“五阶段”模式

  17. (二)人口转变模式 1. 西北欧模式 2. 日本模式 3. 中国模式 4. 印度模式

  18. 三、人口与发展 (一)地理环境与人口增长 (二)人口与经济发展 (三)适度人口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意义

  19. (三)适度人口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意义(三)适度人口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意义 • 人口容量:即人口承载量,是指地球及其各个部分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所可能容纳和抚养的最多人口数量。 • 适度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它实际上是一种理想人口数量。 • 适度人口有经济适度人口和实力适度人口之别。

  20. 适度人口的意义 (1)适度人口的确定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的修编,区域未来人口的预测以及各专项事业的评价等都有重要的意义; (2)国家制定人口战略的基础和出发点; (3)对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有着重要的意义。

  21. 第2节 人口分布与迁移 一、人口分布 二、人口迁移

  22. 一、人口分布 人口分布是指一定时间内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是人口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

  23. (一)人口分布的测度 人口密度:一般被看作是衡量人口分布的主要指标,它反映一定地区的人口密集程度,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 • 人口密度是一平均数,不能揭示内部差异。 • 人口密度反映范围越小越精确。

  24. 人口密度的分类 • 人口算术密度 • 农业人口密度 • 营养密度 • 比较密度 • 公式:D=P/S,其中S:面积---土地面积、耕地面积、农用地面积等。

  25. (二)世界人口分布的特征及一般规律 1. 世界人口分布特征 (1)南北半球分布不平衡,北半球人口达85%以上。 (2)从水平分布看,世界人口明显集中在北纬20度~60度之间(纬度分布),距海岸200km2的范围内。 (3)从垂直分布看,世界人口明显集中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地区,特别是海拔500米以下。 (4)世界人口密集区有4大块和8小块。

  26. 2.世界人口分布规律 (1)趋向暖湿地区 (2)趋向低平地区 (3)趋向岸边

  27. 20世纪90年代世界人口分布图

  28. 20世纪80年代世界人口分布

  29. 世界人口的洲际分布情况表(2001)

  30. 2000年中国人口密度图 80 146 12 355 66 22 283 823 886 582 85 7 220 579 724 190 >2000 2 2657 174 428 500--1000 324 364 459 200--499 207 307 249 100-199 286 113 190 50-99 480 2--22 231

  31. (三)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 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体和矿产资源等) • 社会经济因素(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活动方式和交通运输条件) • 历史因素和政治因素

  32. 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综合分析

  33. 1. 自然因素 • (1)气候 (气温、雨量) • -世界人口集中20—60纬度地区。 • 温带:47%;热带:30%;干旱及半干旱地带:12%;寒温带:11%

  34. (2)地形 ---生理、生活、生产 (海拔、坡度、坡向)---趋向平原、海拔适中地带 低纬度地带趋向高原盆地) (3)土壤 乌克兰的黑土地, 中国的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埃及的 尼罗河三角洲等都是 人口集中地区。

  35. (4)水体 影响人类的生理、生活、生产; 水体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是相当复杂而广泛。(灌溉、生活、舟楫之利、水患)

  36. (5)矿产资源 产业革命,资源的价值上升,伴随资源的开采、开发、利用,产生了产业链,城市出现,人口密集区形成。尤其是能源矿产影响最明显。

  37. 评价 • ----自然条件始终是人口分布的重要影响因子,虽然作用在降低、在弱化。 • ----自然是人口分布的底背景,决定着人口的初始分布、理想分布、可能分布。 • -----自然条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是以复杂的方式(途径多样;动力不同,可能有主导因子,也可能各因子形成微妙平衡。)实现的。 • -----自然条件的各亚因子在影响时,效应大小不一。

  38. 渔猎时期,点状分布; 畜牧业,动态流动; 农业出现,定居成为可能,并为集聚打下基础; 工业出现,城市诞生,多种生产方式的并存与组合,使人口分布日趋复杂。 2. 社会经济因素 • (1)生产方式

  39. (2)经济发展水平 人口、经济、城市三位一体,故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是人口密集区。

  40. (3)经济活动方式 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各种产业对劳动 力质量和数量有内在要求。

  41. 评 价 社会经济因素对人口的动态分布有 重要的影响,甚至决定性的作用。

  42. 3. 历史因素和政治因素 • (1)历史因素 • 历史因素强调人口分布的时间过程、历史积累, • (2)政治因素 • 政治因素对人口分布影响直接、具体,并且时间短、力度大。 • 如战争、领土变迁、人口政策、国土均衡与非均衡开发等。

  43. 二 人口迁移 (一)概 述 • 1、人口移动 • 2、人口迁移 • 3、人口流动 • 4、迁入率、迁出率和净迁移率

  44. (二)人口迁移的空间规律 美国人口统计学家拉文斯坦的迁移法则 (1)大部分的移民只是短距离的迁移,长距离的移民一般倾向于迁移到大的工商业中心; (2)乡村人口向城市或其它地区的迁移具有阶段性; (3)两地间的净迁移量在总迁移量中所占比重不大; (4)乡村居民比城镇居民更富迁移性;

  45. (二)人口迁移的空间规律 (5)短距离的迁移以女性居多,在较富冒险性且距离遥远的迁移中男性居多;  (6)大部分移民是年轻人,由祖国携家带眷全家移出是很少见的。  (7)迁移的主要方向是从农业地区迁移至工商业中心,迁移的主要动机以经济为主。 拉文斯坦的推论:迁移发生率与源地、目的地之间的距离成反比。

  46. 四、人口迁移的动力机制 • 1. 因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刺激因素 • 2. 个人动机变化产生的因素

  47. 第3节 人 种 一、人种的划分 二、人种与地理环境 三、种族主义与种族冲突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