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第三单元 : 第四章

第三单元 : 第四章. 层次存储器系统 第一讲 . 层次存储器系统概述及主存储器 第二讲 . 动态存储器和 TEC-2000 计算机的存储器设计 第三讲 . 高速缓冲存储器的组成与运行 原理 第四讲 . 虚拟存储器的运行原理 第五讲 . 磁表面存储设备的存储原理与组成 磁盘阵列与容错技术 第六讲 . 光盘的存储原理与组成 本单元内容复习与小结. 第三单元 层次存储器系统. 第一讲 层次存储器系统概述和静态存储器 刘卫东 liuwd@tsinghua.edu.cn.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三单元 : 第四章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三单元 : 第四章 层次存储器系统 第一讲. 层次存储器系统概述及主存储器 第二讲. 动态存储器和TEC-2000计算机的存储器设计 第三讲. 高速缓冲存储器的组成与运行原理 第四讲. 虚拟存储器的运行原理 第五讲. 磁表面存储设备的存储原理与组成 磁盘阵列与容错技术 第六讲. 光盘的存储原理与组成 本单元内容复习与小结

  2. 第三单元 层次存储器系统 第一讲 层次存储器系统概述和静态存储器 刘卫东 liuwd@tsinghua.edu.cn

  3. 内容提要 • 存储器系统概述 • 存储器系统设计目标 • 需要解决的问题 • 解决方案 • 主存储器的组成与原理

  4. 计算机硬件系统 控 制 器 运 算 器 入出接口和总线 高速缓存 输入设备 主存储器 输出设备 外存设备

  5. 存储器作用 • 计算机中用来存放程序和数据的部件,是Von Neumann结构计算机的重要组成。 • 1937年,图灵提出存储程序概念,图灵机使计算机走向通用。 • 程序和数据的特点 • 源程序、汇编程序、机器语言程序 • 各种类型的数据 • 共同点:二进制数串

  6. 存储器要求 • 能够有两个稳定状态来表示二进制中的“0”和“1” • 容易识别 • 两个状态能方便地进行转换 • 几种常用的存储介质 • 磁介质、触发器、电容、光盘

  7. 与其它部件之间的关系 是计算机中存储正处在运行中的程序和数据(或一部分) 的部件, 通过地址 数据 控制 三类总线与 CPU、与其它部件连通; AB k 位(给出地址) CPU Main Memory DB n 位(传送数据) READ WRITE READY

  8. 存储器分类 寄存器 Register 主存储器 高速缓存Cache 主存储器 Main Memory 磁盘Disk 辅助存储器 磁带 Tape 光盘 Compact Disc

  9. 几种主要存储器比较

  10. 存储器系统的设计目标 • 尽可能快的存取速度 • 应能基本满足CPU对数据的要求 • 尽可能大的存储空间 • 可以满足程序对存储空间的要求 • 尽可能低的单位成本(价格/位) • 用户能够承受的范围内 • 较高的可靠性

  11. CPU与DRAM性能比较

  12. 微电子技术发展趋势 容量 速度 逻辑电路: 2倍/ 3 年 2倍/ 3 年 DRAM: 4倍/ 3 年 2倍/ 10 年 磁盘: 4倍/ 3 年 2倍/ 10 年 DRAM Year Size Cycle Time 1980 64 Kb 250 ns 1983 256 Kb 220 ns 1986 1 Mb 190 ns 1989 4 Mb 165 ns 1992 16 Mb 145 ns 1995 64 Mb 120 ns 2:1! 1000:1!

  13. DRAM的发展

  14. 存储器对性能的影响 • 假定某台计算机的处理器工作在: • 主频 = 1GHz (机器周期为1 ns) • CPI = 1.1 • 50% 算逻指令, 30% 存取指令, 20% 控制指令 • 再假定其中10% 的存取指令会缺失,需要50个周期的延迟。(当前主存的典型值) • CPI = 理想 CPI + 每条指令的平均延迟 = 1.1 + (0.30 x 0.10 x 50) = 1.1 cycle + 1.5 cycle = 2. 6 CPI! • 也就是说,处理器58 %的时间花在等待存储器给出数据上面! • 每 1% 的指令缺失将给CPI附加 0.5个周期!

  15. 目标:大容量、高速度、低价格的存储器 • 目前现实: 大容量存储器速度慢, 快速存储器容量小 • 如何实现我们的目标呢? • 层次存储器系统 • 采用并行技术

  16. 层次存储器系统       选用生产与运行成本不同的、存储容量不同的、读写速度不同的多种存储介质,组成一个统一的存储器系统,使每种介质都处于不同的地位,发挥不同的作用,充分发挥各自在速度容量成本方面的优势,从而达到最优性能价格比,以满足使用要求。 例如,用容量更小但速度最快的 SRAM芯片组成 CACHE,容量较大速度适中的 DRAM芯片组成 MAIN MEMORY,用容量特大但速度极慢的磁盘设备构成 VIRTUAL MEMORY。

  17. 程序运行的局部性原理 程序运行时的局部性原理表现在: 在一小段时间内,最近被访问过的程序和 数据很可能再次被访问  在空间上  这些被访问的程序和数据 往往集中在一小片存储区 在访问顺序上, 指令顺序执行比转移执行   的可能性大 (大约 5:1 ) 合理地把程序和数据分配在不同存储介质中

  18. 程序的局部性原理 访问概率 地址空间 • 程序在一定的时间段内通常只访问较小的地址空间 • 两种局部性: • 时间局部性 • 空间局部性

  19. 层次之间应满足的原则 (1). 一致性原则:处在不同层次存储器中的 同一个信息应保持相同的值。 (2). 包含性原则: 处在内层的信息一定被包含 在其外层的存储器中,反之则不成立, 即内层存储器中的全部信息, 是其相邻外层存储器中一部分信息的 复制品 。

  20. 扩展存储器系统 • 当前主要使用“cache”来弥补处理器和存储器之间的性能鸿沟 Processor Control Memory Memory Memory Memory Memory Datapath Slowest Speed: Fastest Biggest Size: Smallest Lowest Cost: Highest

  21. 现代计算机的层次存储器系统 • 利用程序的局部性原理: • 以最低廉的价格提供尽可能大的存储空间 • 以最快速的技术实现高速存储访问 Processor Control Tertiary Storage (Disk) Secondary Storage (Disk) Second Level Cache (SRAM) Main Memory (DRAM) On-Chip Cache Datapath Registers 10ns 50-100ns MB-GB Seconds Terabytes Speed (ns): 1ns Milliseconds GB KB-MB Size (bytes): 100s

  22. 并行技术 • 主存的一体多字 • 一个读写体,每次多个字 • 单字多体 • 多个读写体,交叉编址

  23. 主存储器 是计算机中存储正处在运行中的程序和数据(或一部分) 的部件, 通过地址 数据 控制 三类总线与 CPU、与其它部件连通; 例如, k= 32 位 n= 64 位 AB k 位(给出地址) CPU Main Memory DB n 位(传送数据) READ WRITE READY 地址总线 AB的位数决定了可寻址的最大内存空间, 数据总线 DB的位数与工作频率的乘积正比于最高数据入出量, 控制总线 CB 指出总线周期的类型和本次入出操作完成的时刻。

  24. 地址总线 • 地址总线用于选择主存储器的一个存储单元(字或字节),其位数决定了能够访问的存储单元的最大数目,称为最大可寻址空间。例如,当按字节寻址时,20位的地址可以访问1MB的存储空间,32位的地址可以访问4GB的存储空间。

  25. 数据总线 • 数据总线用于在计算机各功能部件之间传送数据,数据总线的位数(总线的宽度)与总线时钟频率的乘积,与该总线所支持的最高数据吞吐(输入/输出)能力成正比。

  26. 控制总线 • 控制总线用于指明总线的工作周期类型和本次入/出完成的时刻,总线的工作周期可以包括主存储器读周期、主存储器写周期、I/O设备读周期、I/O设备写周期,即用不同的总线周期来区分要用哪个部件(主存或I/O设备)和操作的性质(读或写);还有直接存储器访问(DMA)总线周期等。

  27. 主存储器的读写过程 数据寄存器 读过程: 给出地址 主存储体 给出片选与读命令 保存读出内容 写过程: 给出地址 给出片选与数据 地址寄存器 给出写命令 /CS0 /CS1 /WE

  28. 静态存储器存储原理 6-Transistor SRAM Cell word word (row select) 0 1 • 写 1.给位线(bit)要写的信号值, 2. 选中字线 • 读 1. 选中字线 2. 被选中单元的值被送到位线上 3. 信号放大器检测到信号,并输出 0 1 bit bit bit bit replaced with pullup to save area

  29. 静态存储器读写过程 数据总线DB 静态存储器芯片 读写信号/WE 片选信号/CS 地址总线AB

  30. A N 2 words N x M bit SRAM WE_L OE_L D M SRAM典型时序 写时序: 读时序: High Z D 写入数据 读出数据 读出数据 Junk A 写入地址 读地址 读地址 OE_L WE_L 读访问时间 读访问时间 写保持时间 写建立时间

  31. 静态存储器字、位扩展 看教学计算机系统的存储器实际组成的例子。该存储器的容量为 4096 个字,每个字的字长为 16 位。存储器芯片选用 有 2048 个存储单元、每个存储单元由 8 位组成的静态存储器芯片LS6116,为此,必须用两块芯片实现 由 2048 个存储单元扩展容量到 4096个存储单元(字扩展),再用两块芯片实现 由 8 位长度扩展长度到 16 位字长(位扩展),共用 4 片芯片。 为访问 2048 个存储单元,需要使用 11 位地址,应把地址总线的低 11 位地址送到每个存储器芯片的地址引脚; 对地址总线的高位部分进行译码,产生的译码信号送到相应的存储器芯片的片选信号引脚 /CS,用于选择让哪一个地址范围内的存储器芯片工作,保证不同存储器芯片在时间上以互斥方式(分时)运行。 还要向存储器芯片提供读写控制信号 /WE,以区分是读、还是写操作,/WE信号为高电平是读,为低是写。

  32. 静态存储器字、位扩展 低八位数据 高八位数据 2K * 8 bit 2K * 8 bit /CS0 /WE 2K * 8 bit 2K * 8 bit 译码器 /CS1 地址总线低11 位 高位地址译码给出片选信号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