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9.3 光周期

9.3 光周期. 9.3.1 光周期现象的发现 光周期 (photoperiod) :一昼夜中白天和黑夜的相对长度。 1920 年,美国 Garner WW,Allard,HA 发现美洲烟草 (maryland mammoth) 在华盛顿附近的夏季长日下不开花,而在冬天温室中却开花。 后来研究发现美洲烟草是否开花与日照长度 ( 光周期 ) 有关,美洲烟草只有在日照长度 <14h 时方开花,这导致光周期现象的发现。 光周期现象 (photoperiodism): 植物开花等对光周期的反应。. 图 9 。 3 美洲烟草在冬天(短日照:左)和夏天(长日照:右)生长情况.

brandi
Download Presentation

9.3 光周期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9.3 光周期 9.3.1 光周期现象的发现 光周期(photoperiod):一昼夜中白天和黑夜的相对长度。 1920年,美国Garner WW,Allard,HA发现美洲烟草(maryland mammoth)在华盛顿附近的夏季长日下不开花,而在冬天温室中却开花。 后来研究发现美洲烟草是否开花与日照长度(光周期)有关,美洲烟草只有在日照长度<14h时方开花,这导致光周期现象的发现。 光周期现象(photoperiodism):植物开花等对光周期的反应。

  2. 图9。3 美洲烟草在冬天(短日照:左)和夏天(长日照:右)生长情况

  3. 9.3.2 光周期反应的类型 1、光周期反应的类型 • 日中性植物 DAY-NEUTRAL PLANTS(DNP)which flower no matter what the day length is without the need for photoperiodism and many occur in equatorial regions.  These include roses, cotton, sunflowers, cucumbers and tomatoes. • 短日植物 SHORT-DAY PLANTS(SDP)which flower only if the light periods are shorter than a critical length and therefore flower in late Summer or Autumn.  These include chrysanthemum, potatoes and soybeans. • 长日植物 LONG-DAY PLANTS(LDP)which flower only if the light periods are longer than a critical length

  4. (normally > 9-16 hours).  These include lettuce, wheat, spinach, sugar beet, barley and so on. 4)中日性植物INTERMEDIATE-DAY PLANTS(IDP)which grow vegetatively if the day is too long or too short.  These include sugarcane(12.5h). • 长短日植物 Long-short-day plant(LSDP). Flower induction was induced by long day but flower under short day such as Kalanchoe daigremontianum. • 短长日植物 Short-long-day plant(SLDP). Flower induction was induced by short day but flower under long day such as Campanula medium. 临界日长 Critical day-length:昼夜周期中诱导植物开花的极限日照长度,对SDP短于临界日长开花.对LDP长于临界日长开花。

  5. 图9.4三种主要的光周期反应类型 (引自曾广文等,2000)

  6. 表9.2 部分植物的临界日长

  7. 2、注意的几个问题: • 所谓长日植物、短日植物有相对和绝对之分(专性和兼性),对于栽培作物而言,由于长期的人工驯化与引种,对光周期反应不很敏感。 • 同一植物的不同品种对日照的要求不同,如短日植物玉米,越向北的品种对短日的要求越敏感。 • 短日植物的临界日长不一定短于长日植物的临界日长。 如短日植物美洲烟草 临界日长 14h 长日植物天仙子 临界日长 8.5h • 短日植物并非日照越短越好,日照太短会影响光合产物积累,影响开花的质量和数量。 • 光周期的临界日长的长短还受温度影响

  8. 3、 光周期与纬度的关系

  9. 1)、在北半球,任何纬度都是夏至时白天最长,冬至时白天最短。1)、在北半球,任何纬度都是夏至时白天最长,冬至时白天最短。 2)、在北半球,自春分到秋分,纬度越高,白天越长;纬度越低,白天越短。自秋分到春分,纬度越高,白天越短,纬度越低,白天越长。 3)、因此对于我国南方(广州一带,北纬23°)白天与黑夜的长度变化不大,没有很长的白天,原产于此的多为短日植物。 4)、北方(东北一带,北纬45°)在其春分—秋分的生长季节中,日长很长,原产于此的多为长日植物而在秋分—春分季节中温度太低,植物不宜生长。 5)、山东(北纬36°)自春分—夏至,日渐变长,适于长日植物如小麦;自夏至—秋分,日渐变短,适于短日植物如玉米、大豆。

  10. 9.3.3 光周期诱导和光周期效应 • 光周期诱导 photoperiodic induction: 用一定时间的适宜光周期处理植物,而导致植物开花的现象。在光周期诱导后,即使处于非诱导光周期中,亦能开花。 • 光周期诱导的部位和开花刺激物的传递 • 部位: 感受光周期的部位是叶片,(通常1片展开叶即够),而开花部位在茎尖生长点。

  11. 开花刺激物的传递: • 通过韧皮部传递,并可经过嫁接传递传递给其它植株 • 实验证据: • 短日植物牵牛的嫁接实验 • 短日植物高凉菜与长日植物八宝的嫁接实验 • 成花素(florigen, 柴拉轩)

  12. 光周期诱导的周期数 每种植物开花所需的最少光周期数,低于该天数不能开花不同植物诱导成花所需的光周期处理天数不同,一般植物光周期诱导的天数为一至十几天不等。例如,水稻、苍耳等只要1天,大豆2~3天,菊花约12天。增加适宜光周期诱导的天数,可加速花原基的发育,增加花的数目(图9.7)。 • 光诱导的光强度与光质 光强: 一般50~100Lux 即可 光质:600~660nm红光最有效,绿光无效,而红光的作用可被远红光消除。

  13. 图 9.7诱导天数对大豆开花节数的影响 (引自曾广文等,2000)

  14. 暗间断 night break与临界夜长 critical night length 1) 在对植物开花的影响上,晚上的长度比白天更重要,可以说植物通过感知夜长来感知日长。如只要暗期超过短日植物的临界夜长,不管光期有多长,短日植物都能开花,假如在足以引起短日植物开花的暗期中间,用一个短暂的、足够强度的闪光中断,短日植物就不能开花,而置于同室内的长日植物却开花(图9.8)。 • 临界夜长:在昼夜周期中,短日植物能开花的最小暗期长度或长日植物开花的最大暗期长度。

  15. 对于短日植物来说,它开花所需的暗期必须是连续的,在这过程中若以光照中断黑暗,则短日植物不能开花(长日植物开花),这称为暗间断。对于短日植物来说,它开花所需的暗期必须是连续的,在这过程中若以光照中断黑暗,则短日植物不能开花(长日植物开花),这称为暗间断。 • 在暗间断中,红光最有效,远红光可逆转红光的作用,二者相互逆转,最终结果看最后照射的光(图9.9)。 • 暗间断所需的光强很弱,50~100lux即可, 日光的10-5倍或月光的3~10倍 。

  16. 图9.8 暗期闪光中断对长日植物和短日植物开花的影响

  17. 图9.9 暗期中断时红光(R)和远红光(FR)对长日 植物和短日植物开花的可逆控制(引自潘瑞炽,2001)

  18. 660 nm 730 nm 9.3.4 光敏素与花诱导 • 光敏素在晚上以Pr的形式合成,在白天吸收光后,其中大部分转变成Pfr,这个过程进行得很快;在夜晚,Pfr的分解和转变就慢得多,常需几小时,黑暗的长度决定了Pfr的量或比例,反过来,通过Pfr的量或比例可以使植物分辨出黑夜的长短,从而使植物开花反应在一定的日长季节中产生

  19. 一般认为,光敏色素在植物成花过程中的作用,不是取决于植物体内光敏色素Pr或Pfr绝对含量的高低,而是取决于Φ =[Pfr]/[Ptot] 的大小。短日植物开花要求低的Pfr/Pr值,而长日植物开花要求较高的Pfr/Pr值。对短日植物来说,当光期结束时其体内积累的Pfr水平较高,即Pfr/Pr值高,从而阻止开花刺激物的合成,进入暗期后,随着Pfr转变为Pr或Pfr因降解而减少,使Pfr/Pr值逐渐降低,当Pfr/Pr降低到一定的阈值时即可诱发开花刺激物的形成而促进开花。如果暗期中用红光或白光中断,则可使Pfr/Pr值升高并超过阈值,开花刺激物的合成受阻,从而抑制短日植物开花。对长日植物而言则相反,长日植物诱导开花刺激物的形成需要较高的Pfr/Pr值,长日条件或短日条件下进行暗期中断,均可使Pfr/Pr值升高,从而促进长日植物开花。

  20. the biological clock of plants Pfr Pr The ratio of Pfr to Pr is the critical determinant of photomorphogenic responses in plants.

  21. 然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对许多短日植物来说,若在暗期的初期就照以远红光,使Pfr转变为Pr,即Pfr/Pr值降低,则反而使其开花受到抑制;只有在暗诱导的前期使短日植物体内保持较高的Pfr的水平,后期Pfr的水平下降,Pfr/Pr值降低才可诱导开花。所以,短日植物的开花诱导要求的是暗期的前期“高Pfr反应”,后期的“低Pfr反应”。当长日植物处在短日条件下时,在暗期刚刚开始不久就照以红光,对成花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若先加入照射几小时的远红光使Pfr水平降低,然后再照红光提高Pfr的水平,能有效促进开花。可见,长日植物开花要求在暗期前期是“低Pfr反应”,后期是“高Pfr反应。然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对许多短日植物来说,若在暗期的初期就照以远红光,使Pfr转变为Pr,即Pfr/Pr值降低,则反而使其开花受到抑制;只有在暗诱导的前期使短日植物体内保持较高的Pfr的水平,后期Pfr的水平下降,Pfr/Pr值降低才可诱导开花。所以,短日植物的开花诱导要求的是暗期的前期“高Pfr反应”,后期的“低Pfr反应”。当长日植物处在短日条件下时,在暗期刚刚开始不久就照以红光,对成花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若先加入照射几小时的远红光使Pfr水平降低,然后再照红光提高Pfr的水平,能有效促进开花。可见,长日植物开花要求在暗期前期是“低Pfr反应”,后期是“高Pfr反应。 • 光敏素在花诱导中的作用模式,属于慢反应,基因模式,一定量的Pfr或比例开启了开花有关基因。

  22. 9.4光周期诱导的几种假说 (一)柴拉轩 Chailakhyan的成花素假说 柴拉轩提出诱导开花的激素成花素(florigen)是由形成茎必需的赤霉素和形成花必需的开花素(authesin)两组物质组成。植物必须同时具有GB和开花素才能开花。日中性植物本身含有GB和开花素,所以不论长日和短日下都开花,而长日植物在长日下、短日植物在短日下都具有GB和开花素,都能开花。而长日植物在短日下缺乏GB,短日植物在长日下缺乏开花素,所以都不能开花。冬性长日植物在长日下具有开花素,但缺乏低温不能形成GB,所以作不能开花。 成花素学说与一些实验结果相符合,但成花素和开花素至今未分离到。

  23. (二)光敏素假说 大量实验证明,光敏素活化了某些特定基因,促进了新的RNA和蛋白质的合成,最终诱导了花器官的分化。

  24. (三)碳氮比理论 C/N比理论在20世纪初期由Klebs提出,他认为当植物体内的糖量多于含N化合物的量时,就开花,反之不开花。 C/N比理论确实与许多农业和林业现象相符合,例如一些果树遮光或增大水肥比例时会延迟开花,而延长光照则促进开花,因此得到当时许多人的拥护。 但用C/N理论解释花诱导不合适,因为Klebs的实验植物都是些长日植物和日中性植物,而对短日植物不适合这一理论。 但如果把它看作花诱导之后花的形成的理论,比较合适,因为花诱导完成后,花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有机物才能开花,含糖量高有助于花的形成,这对于农业、果树生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25. 9.5 春化和光周期理论在农业上的应用 (一)春化处理 • 使萌动种子通过低温处理,可解决冬小麦春播和拟南芥在实验室开花的问题。 • 育种时进行春化处理,可加速冬性作物育过程。 (二)控制开花 通过人工控制光周期,可使花卉提前或推迟开花。 (三)引种 在引种作物品种,应遵循同纬度引种的原则。以短日植物大豆为例:南方品种引种到北方,会延迟开花;北方品种引种到南方,会提前开花。二者都影响产量。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