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北美貿易協定( NAFTA )

北美貿易協定( NAFTA ). 4960P108 周嘉珆 4960P087 蔡佳玲 4960P010 梁瑜庭 4960P042 朱誼芳 4960P113 昂孟澐 4971P004 林華柔 指導老師:鍾美芳. 組織成員: 美國、加拿大、墨西哥 官方語言: 英語、法語與西班牙語 旗幟:. 組織簡介:

bran
Download Presentation

北美貿易協定( NAFTA )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北美貿易協定(NAFTA) 4960P108周嘉珆 4960P087蔡佳玲 4960P010梁瑜庭 4960P042朱誼芳 4960P113昂孟澐 4971P004林華柔 指導老師:鍾美芳

  2. 組織成員: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官方語言:英語、法語與西班牙語旗幟:組織成員: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官方語言:英語、法語與西班牙語旗幟:

  3. 組織簡介: NAFTA為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之簡稱,由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所組成,三國於1992年8月12日就《北美自由貿易協定》達成共識,宣佈成立一個橫跨北美洲的自由貿易區,於同年12月17日由三國領袖分別在各自國家正式簽署,並自1994年1月1日起協定正式生效,北美自由貿易區宣佈成立。

  4. NAFTA-宗旨 • 減少貿易壁壘,促進商品和勞務在締約國間的流通;改善自由貿易區內公平競爭的環境;增加各成員國境內的投資機會;在各成員國境內有效保護知識產權;創造有效程序以確保協定的履行和爭端的解決;建立機制,擴展和加強協定利益。

  5. NAFTA-協定準則 • 該協定使自由貿易區內國家的貨物可以相互流通並免除關稅,並規定三國須在15年內撤除所有貿易障礙,包括非關稅貿易障礙,如配額( quota)、進口許口證(import license)、進口保證金( import deposit )、外匯管制( foreign exchange control)等。但對貿易區以外的國家,則可以維持關稅及障礙。

  6. 貿易現況 1.美︰   美國2008 年的總進口金額約2兆1,000億美元,較前一年增加10.7%,主要的進口夥伴,以北美自由貿易協定 (NAFTA)成員加拿大及墨西哥為主,兩國合占全美總進口量的26%;亞洲方面主要的進口夥伴為中國大陸占16%(金額約3,377億美元)、日本占6.6%、韓國2.2%、我國1.7%(金額約363億美元) 以及馬來西亞1.4%等,亞洲國家總計占35%;歐洲國家總計占21.%,以德、英、法、義大利、愛爾蘭為主要進口夥伴;南美則有委內瑞拉;另外中東的沙烏地阿拉伯和非洲的奈及利亞都名列15大進口國排名內。雖然自2008年第四季起,全球遭遇金融信貸危機,美國首當其衝,但美國的進口商品和服務,全年仍然成長10.7%。

  7. 2.加︰ 2008年加國進口總額為4,064億2,800萬美元,前12大進口來源國依序為美國(占加拿大進口總額之52.42%)、中國大陸(9.84%)、墨西哥(4.13%)、日本(3.52%)、德國(2.93%)、英國(2.90%)、阿爾及利亞(1.78%)、挪威(1.44%)、南韓(1.39%)、法國(1.37%)、義大利(1.18%)及台灣(0.92%),我國目前為加國第12大進口貿易夥伴。   其中,墨西哥在「北美自由貿易協定」下,墨國貨品輸加拿大具有貨物流通之便利以及產品關稅等競爭優勢;此外,因地緣優勢及勞工成本條件,近年來,美、加企業在墨西哥設廠生產並大量回銷美國和加拿大趨勢漸增。此現象在汽車零件工業、電子電器工業和機器設備工業特別顯著,影響所及,對我貨產生若干排擠效應。

  8. 3.墨︰   美國廠商因享有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優惠稅率,大多數貨品均占有墨西哥市場50%之市場。近年來亞洲產品自美國轉銷墨西哥市場已形成趨勢,且競爭產品介入市場極為迅速,從數據上來看,墨國與中國之貿易額呈現急速成長,依墨國統計資料,2008年中國出口至墨國達347億5,450萬美元,較2007年成長16.66%,故中國成為墨國第二大供應國,僅次於美國。   目前我國產品在墨西哥以:螺絲螺帽、空白光碟片、PVC平織布、鋼鐵品、塑膠品、蓄電池、機械及零件、機車零配件、人造纖維紗、熱可塑性橡膠、戶外遊戲用物品及設備、積體電路、家具零件、電路開關、化學品等較有競爭力,幾乎都是墨國這些產品的主要供應國之一,但面對墨國此一價格優先之市場,中國產品的低廉價格成了與我國產品競爭的一大優勢。

  9. NAFTA-貿易流量

  10. 與台灣的關係: • NAFTA 成立後區域內各國之間的關稅逐年降低,因此,區域內的貿易逐漸增加,我國對此區域的貿易在這段期間也持續增加,1994 年到1996 年我國對該區之年成長率為4.1%。隨著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各國貿易間貿易的日趨成長,我國對美、加的出口有逐漸被墨西哥取代的情形,此情況在NAFTA 的原產地規定下,將隨北美自由貿易區內關稅逐年降低而更嚴重。

  11. 北美貿易區對台灣造成的影響 • 由於區域經濟體締約國間多以排除彼此間之關稅障礙及非關稅障礙為目的而相互結合,各締約國間之多數貨品遂因優惠關稅或零關稅而得以大量流通,對於非締約國之貨品乃造成貿易排擠效應。美國是我國當時最大之出口市場,且台灣對美國的貿易依存度始終偏高,自從1994年1月1日起NAFTA正式實施之後,由於北美三國間之進口關稅水準逐年降低,NAFTA便逐漸對我國之進出口貿易與一些重要的出口產業產生影響力,就我國以出口導向為主之經濟而言,已產生相當程度之負面衝擊。NAFTA是對我國出口貿易造成負面影響最大之區域經濟體。

  12. 台灣的因應對策 • 1.建立資料監視檔案:   對其達成的協議及美洲地區的政經、法規、貿易、投資及金融等建立完整檔案,減少產品類型的困擾、及對當地統計和研判上誤差。   • 2.善用國貿機構資源與輔助:   透過國家之間經貿合作關係,取得建立生產據點及產製財務支援,就近鋪陳銷售途徑、取得成本優勢因子。  • 3.維持產品在國際競爭優勢: 國際競爭優勢所指的不單單是價格較競爭者便宜,產品品質、設計、銷售服務、市場區隔等因素都會影響產品被接受程度;因此關鍵在於產品本身有競爭力,較依附在某個自由貿易區的大傘下還來得更重要。 

  13. 組織內國家經濟發展差異的影響   由於美、加、墨三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差距較大,因此尚難以實行其他高級類型的區域經濟一體化形式,因為關稅同盟、共同市場等形式對於成員國有較強的經濟趨同要求;而自由貿易區則僅以削減和取消關稅壁壘為主要目標,成員國間發展水平差距大些也無大妨礙。   實踐證明,只要在削減和取消關稅壁壘的步驟和時間表上能夠堅持互利互惠和協商一致的原則,並適當照顧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低的成員國的利益,可以使不同經濟發展水平的國家達成共識而共建自由貿易區。   事實上,北美自由貿易區成立後,身為發展中國家的墨西哥與美國、加拿大比較成功地實現了資源互補和共同發展,綜合經濟實力和人民生活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這就充分證明在相鄰相近的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可以實行區域經濟一體化。

  14.   北美自由貿易區的成功經驗證明,政治、經濟、貿易、文化各方面差異較大的國家也可以走到一起來組成區域性經濟貿易組織,以共同推動區域經濟貿易的發展。因此,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不同的經濟發展水平的國家間實行區域經濟一體化完全可能,也說明自由貿易區是不同經濟發展水平國家實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最合適形式。這也是北美自由貿易區的最大研究意義和價值所在。  北美自由貿易區的成功經驗證明,政治、經濟、貿易、文化各方面差異較大的國家也可以走到一起來組成區域性經濟貿易組織,以共同推動區域經濟貿易的發展。因此,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不同的經濟發展水平的國家間實行區域經濟一體化完全可能,也說明自由貿易區是不同經濟發展水平國家實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最合適形式。這也是北美自由貿易區的最大研究意義和價值所在。   但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墨西哥在加入北美自由貿易區的同時也承擔了相應的義務,這必然要付出一定的代價,對此也毋庸諱言。這種代價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 第一︰在工業方面,由於各種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逐步消失,墨西哥國內市場門戶大開,進口產品蜂擁而入。儘管消費者得到了更多、更好、更便宜的產品,但墨西哥本國的民族工業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企業不得不面對更激烈的競爭,許多企業無法維持下去,但只掙加工費的加工貿易企業發展卻很迅猛。

  15. 第二︰農業方面的問題相比之下就更為突出。由於從美國進口的農產品從1994年以來增長了726%,導致墨西哥國內的小農階級幾乎消失殆盡,損失的工作機會達到130萬之多。因此,自由貿易區並未能有效化解墨國內的就業問題,反而導致目前墨西哥人偷渡去美國工作的情況愈演愈烈,人數已經從1990年的 204萬人增加到了2000年的481萬人,這與原來的期望相差甚遠。同時,85%的國外直接投資集中在邊境地區,廣大的內陸地區實際上處於邊緣化的境地,從自由貿易區中未得到多少實際利益,這也給其國內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帶來了新的問題。 • 第三︰雖然北美自由貿易區把三個成員國的經濟更緊密地聯繫起來,但也使墨西哥的經濟過分依賴於美國,這既使墨西哥得到了美國經濟增長的好處,也使其經濟的獨立性較差。

  16. 選在墨西哥設廠以取得原產地證明的問題 許多跨國企業運用北美自由貿易區NAFTA(加拿大、美國、墨西哥)的關稅優惠,配合墨西哥的便宜勞動力,在墨西哥投資設廠生產,再將產品銷往美國,以突破美國的貿易障礙。 因此,NAFTA 將原產地的規定視為該協定中相當重要的一部分,其規定十分詳細與嚴格,目的是為確保NAFTA原產地產品才能享有 NAFTA 優惠待遇,避免其他國家業者以轉運或簡單加工之方式搭便車(Free rider),而影響NAFTA 產品之權益;另一方面該規定亦提供會員國海關認定原產地的依據。

  17. 以下例舉原產地規定當中的兩項條款供參考︰ 1.除了國際調和關稅分類制度第六十一章至第六十三章內所列之貨品外,在一個或多個締約國內所完全生產之貨品,其所用之一種或多種非原產地原料,符合本章規定而未改變其關稅分類編號時,且該貨品亦符合本章之其他所有規定,其區域產值含量(regional value content. RVC)以下述之交易價值法(transaction value method)計算時不少於百分之六十者,或以淨成本法(net cost method) 計算時不少於百分之五十者。 2.在一個或多個締約國內所生產之貨品,其所用之每一種非原產地原料,必須經過附錄401中所述之關稅分類(tariff classification)的適當轉換,而且該貨品須符合本章之其他所有規定。但微量條款第405條另有規定當來自於非NAFTA 國家之原料或零件含量不超過其產品價值之7%時,可不需稅則號列轉變直接視為NAFTA之產品,惟不適用於第1至27章之農產品。

  18. 由此可知,企業想僅利用墨西哥廉價勞力,而在墨設廠以享有 NAFTA待遇的這個方法是行不通的,主要係需注意各項產品在 NAFTA條款下所設定的『本地製造比例』之規定,否則即使在墨設廠亦是無法享有NAFTA待遇的。

  19. 感謝您的觀賞!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