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青山处处埋忠骨

青山处处埋忠骨. 朝鲜战役. 时代背景. 抗美援朝战争: 1950 年 6 月 25 日,朝鲜战争爆发。 27 日,美国政府宣布武装干涉朝鲜内政,派兵入侵朝鲜,并不顾我国政府的多次声明和警告,把战火烧到我国东北边境,严重威胁我国的安全。对此,中共中央作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东北边防军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由彭德怀任司令员,于 10 月 19 日跨过鸭绿江,开赴前线,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抗击美国侵略者。此后,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全国开展了抗美援朝的宣传教育活动,全国人民以实际行动热情地投入到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中。.

bikita
Download Presentation

青山处处埋忠骨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青山处处埋忠骨

  2. 朝鲜战役

  3. 时代背景 抗美援朝战争: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27日,美国政府宣布武装干涉朝鲜内政,派兵入侵朝鲜,并不顾我国政府的多次声明和警告,把战火烧到我国东北边境,严重威胁我国的安全。对此,中共中央作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东北边防军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由彭德怀任司令员,于10月19日跨过鸭绿江,开赴前线,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抗击美国侵略者。此后,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全国开展了抗美援朝的宣传教育活动,全国人民以实际行动热情地投入到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中。

  4. 毛岸英,毛泽东的长子。1922年10月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市。8岁时,由于母亲杨开慧被捕入狱,他也被关进牢房。1936年,他和弟弟毛岸青被安排到苏联学习。1946年回到延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新婚不久的毛岸英主动请求入朝参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俄语翻译和秘书。1950年11月25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毛岸英,毛泽东的长子。1922年10月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市。8岁时,由于母亲杨开慧被捕入狱,他也被关进牢房。1936年,他和弟弟毛岸青被安排到苏联学习。1946年回到延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新婚不久的毛岸英主动请求入朝参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俄语翻译和秘书。1950年11月25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 了解烈士

  5. 生字学习 拟 勋 殉 赴 嘛 黯 踌躇 (nǐ) (拟定) (xūn) (功勋) (奔赴) (xùn) (殉职) (fù) (黯然) (ma) (àn) (是嘛) (chóu) (chú) (踌躇)

  6. 词语理解 因公务而牺牲。 殉职: 踌躇: 勋鉴: 犹豫不决的样子。 亦称书奉语或提称语,缀于信首收信人的称呼之后。鉴,审查,看;勋,功德,功劳。勋鉴的大意是有功德之人看。多用于政界,文界。

  7. 课文理解 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情,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把自己深受感动的部分画下来多读几遍,可以把自己的感受批注在文中。

  8. 感情体会 a、毛主席在得知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后,是什么心情?从哪里看出的? (1)“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 (2)“‘岸英!岸英!’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9. 体会要点: 岸英从小就颠沛流离,在父亲身边并没有多少时间。慈父毛泽东此时已是近60岁的老人了,老来痛失爱子,使他悲痛欲绝。

  10. b、当“彭老总请求将遗体运回国”,“金日成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鲜”时,毛主席是什么心情?从哪里看出的?b、当“彭老总请求将遗体运回国”,“金日成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鲜”时,毛主席是什么心情?从哪里看出的? (1)“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2)“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他们就不想再见一见儿子的遗容吗?”

  11. 体会要点: 作为一国的领袖、国家的主席,他强忍悲痛,一切从大局出发,理智地处理了自己的情感。

  12. c、当毛主席要在电报记录稿上签字时,他是什么心情?从哪里看出来的?c、当毛主席要在电报记录稿上签字时,他是什么心情?从哪里看出来的? (1)“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 (2)“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文稿放在上面。”

  13. 体会要点: 毛岸英是毛泽东一家为了中国革命胜利而牺牲的六位烈士中的一位,毛主席在做最后的决定时,心底又流露出对亲人的无比眷恋。

  14. d、当毛主席在记录稿上签字时,他是什么心情?从哪里看出的?d、当毛主席在记录稿上签字时,他是什么心情?从哪里看出的? (1)“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放在枕头上的电文稿写着一行醒目的大字: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2)“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15. 体会要点: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铮铮的言语下,是毛主席那宽阔的胸怀和那深深的慈父之情。

  16.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忠骨”指忠臣的遗骸,在这里指毛岸英烈士的遗体。“何须”指为什么要,含有“用不着,不用”的意思。“马革裹尸”就是用战马的皮把尸体包裹起来。这句话的意思是革命者既然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祖国,至于死后是否要把尸体运回家乡安葬,那倒无需考虑,即使长眠于异国的土地上又有何妨。这里既是对毛岸英烈士的高度评价,又表明了毛泽东对儿子遗体安葬问题的态度,即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将儿子葬于朝鲜,充分显示了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襟。

  17. 毛泽东的大弟弟毛泽民(1896—1943),经过长征后到达陕北,任财政部长,在新疆被敌人杀害。 • 小弟弟毛泽覃(1905—1935),任红军师长、军政委,在瑞金作战时牺牲。 • 妻子杨开慧(1901—1930),在长沙做地方党的工作,被反动派逮捕,壮烈就义。 • 堂妹毛泽莲(1906—1929),任游击队队长,在掩护同志们撤退时,被敌人杀害。 • 大儿子毛岸英(1922—1950),幼年同母亲一起坐过牢,解放后到朝鲜前线参加抗美援朝,光荣牺牲。 • 侄子毛楚雄(1927—1946),毛泽覃之子,随部队打游击,不幸牺牲,年仅19岁。

  18. 感情朗读.深化感悟 毛主席把一生奉献给了新中国,奉献给了中国的劳苦大众。此前,他的六位亲人为了中国的革命事业已经相继献出了生命。此时,这位老人又失去了他挚爱的长子,这是多么剜心的疼痛啊!他不说一句话、不吃一口饭,他黯然神伤,他泪水涟涟.但他却毅然决然地把儿子的尸骨留在了远在千里之外的异国他乡,他的爱似山般的厚重,他的情如海般的深邃!他的革命胸怀如海似山!   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再一次去体会毛主席他那凡人情感中的伟人风范吧!

  19. 铁骨铮铮的毛岸英

  20. 毛泽东和毛岸英

  21. 毛岸英在俄当翻译

  22. 再见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