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6

第五章 宗教建筑

第五章 宗教建筑.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掌握宗教建筑发展及其特点。 (二)考核知识点 1 、概说 2 、佛寺、道观及清真寺 3 、佛塔 4 、石窟、摩崖造像 (三)考核要求 1 、概说 了解:宗教建筑随宗教发展及其特点 2 、佛寺、道观及清真寺 掌握:( 1 ) 山西五台佛光寺大殿 了解:( 1 )河北正定隆兴寺( 2 )天津蓟县独乐寺 ( 3 )山西大同善化寺.

betrys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五章 宗教建筑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五章 宗教建筑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2.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掌握宗教建筑发展及其特点。 (二)考核知识点 1、概说 2、佛寺、道观及清真寺 3、佛塔 4、石窟、摩崖造像 (三)考核要求 1、概说 了解:宗教建筑随宗教发展及其特点 2、佛寺、道观及清真寺 掌握:(1)山西五台佛光寺大殿 了解:(1)河北正定隆兴寺(2)天津蓟县独乐寺 (3)山西大同善化寺

  3. (4)西藏拉萨布达拉宫 (5)西藏日喀则萨迦南寺 (6)内蒙古呼和浩特库力图合 (7)河北承德外八庙 (8)湖北均县武当山道教宫观 (9)山西芮城永乐宫 3、佛塔 掌握:(1)佛塔的发展与特点 了解:(1)喇嘛塔 (2)经幢 4、石窟、摩崖造像 了解:(1)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2)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3)甘肃敦煌鸣沙山石窟(4)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

  4. 第一节 概 说 • 比较重要的宗教: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 • 佛教 • 道教 • 伊斯兰教 • 其他如基督教、天主教等等。 • 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被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5. 一、佛教 • 1 、佛教在我国的发展历史: • 东汉初期由印度经西域传来, • 两晋、南北朝时得到大发展,建造了大量的寺院、石窟和佛塔。 • 隋、唐、五代至宋,是中国佛教的另一大发展时期。在佛经学说 • 方面,出现了许多宗派,佛学思想的研究达到了空前的繁荣。 • 2、佛教的类别: • 汉传佛教(流行于以汉族为主的大多数地区,日本、朝鲜、越南等) • 四大佛教名山:山西五台山、四川峨嵋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 • 藏传佛教(分布在西藏、甘肃、青海及内蒙一带,俗称喇嘛教) • 小乘佛教(分布范围很小,仅限于云南的西双版纳、泰国、柬埔寨东南亚国家,其经典为巴利文。)

  6. 3、佛教建筑的发展演变: • 最早见于史籍的佛教建筑--------明帝时建于洛阳白马寺。 • 以佛塔为中心之方形庭院平面 以殿堂为主的佛寺。 • 逐渐向中国传统建筑样式转变。 • 二、伊斯兰教 • 唐代自西亚传入。 • 伊斯兰教建筑:礼拜寺(清真寺)的布置与佛寺、道观有所区别。 • 早期的礼拜寺在建筑上仍保持了较多的外来影响,建造较晚的寺院,所有建筑的结构与外观都已完全采用中土传统的木架构形式。但在某些民族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基本上还保持着本地区和本民族的固有特点。

  7. 三、道教: • 源于巫术(远古) 方士(战国及秦、汉的) 宗教(东汉)。 • 道教是我国第二大宗教。 • 道教建筑(宫、观、院)。其布局和形式大体遵循我国传统的宫殿、 • 祠庙体制(以殿堂、楼阁为主,依中轴线对称式布置)。 • 规模偏小,不建塔、经幢。 • 代表道观:建于元代中期的山西芮城县永乐宫。 • 道教的圣地:江西龙虎山、江苏茅山、湖北武当山和山东崂山。 • 其他如四川青城山,陕西华山也是道教的中心。

  8. 第二节 佛寺、道观及清真寺 掌握: 1、中国佛寺主体建筑及其组合形式的演变以及原因; 2、主要的佛寺---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 3、佛塔的类型及其建筑特征; 了解: 1、了解寺庙的溯源以及最初的式样形制; 2 、各种类型寺庙建筑、布局的区别与相互影响; 3、各时期的建筑小品的演变及其特征。

  9. 一 、佛寺 • 1、佛寺的类型(依建筑形式划分): • 以佛塔为主 • 以佛殿为主 • 2、典例

  10. 以佛塔为主的佛寺: • 形制:在我国出现的最早,是西域僧人来华所引进的“天竺”制式。 • 建筑特征:以高大居中的佛塔为主体,周围环绕方形广庭和回廊、门殿 • (洛阳白马寺、徐州的浮屠祠、建于北魏洛阳的永宁寺) • 制式成因:这种佛寺形制的产生与形成,出于古印度佛教徒绕塔膜拜的 • 仪礼需要。 • 演变:我国的冬季寒冷,户外仪式多有不便,因此在佛寺中出现金堂, • 法堂,并逐渐成为寺中取代佛塔的主体建筑。此时佛塔已是主要 • 的膜拜对象.其位置也从寺内中心移至侧后,甚至后来成为寺中 • 可有可无的建筑。

  11. 以佛殿为主的佛寺 • 形制:最早源于南北朝时期王公贵胄的 “舍宅为寺”。 • 建筑特征:多为“前殿后堂”的多进庭院式布局形式。 • 优点:弥补了以佛塔为主体的佛寺在实用上的不足,符合人们日常生活的习惯与观念,并且在建造时所消耗的物资与时间可大大减少,隋唐以后佛寺普遍使用。 • 大佛寺在中轴线侧另建庭院,多达数十处,并依所供奉对象或行使职能而命名,如观音院、祖师院、方丈院等。 • 有的寺院则因宗派教义或规模大小的不同,分别建有戒坛、罗汉堂、藏经楼、钟楼、鼓楼、放生池等多种建、构筑物,它们的平、立面各有特点,并为寺院增色良多。

  12. 2、典例 (一)山西五台佛光寺大殿 (二)天津蓟县独乐寺 (三)西藏拉萨布达拉宫

  13. (一)山西五台佛光寺大殿 1、地理位置:位于山西五台佛光山腰。 2 、建筑年代: 唐代 3 、布局特征:依山势自下而并沿东西向轴线布置。 4 、文化价值:佛光寺大殿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唐代木建筑,已列为全国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4. 5、 特点: • 唐代是中国建筑的发展高峰,也是佛教建筑大兴盛的时代,但由于木结构建筑不易保存,留存至今的唐代木结构建筑也是中国最早的木构殿堂只有两座,都在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是其中一座,建于大中十一年(857)。 • 佛光寺大殿屋顶为单檐庑殿,屋坡舒缓大度,檐下斗拱雄大疏朗,简洁明朗,体现出一种雍容庄重,气度不凡,健康爽朗的格调,展示了大唐建筑的艺术风采。

  15. 大殿的空间构成特点: • 平面柱网由内、外二圈柱组成,这种形式在宋《营造法式》中称为“殿堂”结构中的“金厢斗底槽”。 • 雄壮的梁架和天花的密集方格形成粗细和重量感的对比。 • 佛光寺大殿也很重视建筑与雕塑的默契: • 佛坛面阔五间,与建筑相应,塑像也分为五组。 • 塑像的高度和体量都经过精密设计,使其与空间相应,不致壅塞和空旷, • 同时也考虑了瞻礼者的合宜视线。

  16. (二)天津蓟县独乐寺 • 1、地理位置:天津蓟县县城内。 • 2、年代:始建于唐,辽重建,现存山门及观音阁为辽代建筑。 • 3、布局特点:寺坐北朝面,总平面呈长方形,从东至西由三路院落组成。东路为清乾隆十八年(1753)辟建的行宫,西路有门房、正房、四合院等。中路建山门、观音阁、八角韦驮亭和前殿、后殿、配殿等,是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代表作。 • 4、建筑特色: • 庑殿顶的山门积门殿为一体,更加雄伟壮观,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庑殿顶山门。正脊上的鸱(chi)尾,是我国现存建筑物屋顶上年代最早的鸱尾。

  17. 山门面阔3间,进深2间。单檐四阿顶,建在石砌台基上。屋檐伸出深远,斗拱雄大,台基较矮,形成庄严稳固的气氛,比例和造型成功。山门面阔3间,进深2间。单檐四阿顶,建在石砌台基上。屋檐伸出深远,斗拱雄大,台基较矮,形成庄严稳固的气氛,比例和造型成功。

  18. 观音阁在山门之北,面阔五间,进深四间。上下两层,为国内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高层楼阁。阁之柱、梁、枋接榫部位,因位置、功能繁简各异设置斗拱24种,152朵,集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筑斗拱之大成。自重建以来,曾经历28次地震。清康熙十八年(1679)三河、平谷大地震,蓟县城“官廨民舍无一存,阁独不圯”。观音阁在山门之北,面阔五间,进深四间。上下两层,为国内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高层楼阁。阁之柱、梁、枋接榫部位,因位置、功能繁简各异设置斗拱24种,152朵,集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筑斗拱之大成。自重建以来,曾经历28次地震。清康熙十八年(1679)三河、平谷大地震,蓟县城“官廨民舍无一存,阁独不圯”。

  19. (三)西藏拉萨布达拉宫 • 1 、地理位置:拉萨市西约2.5公里的布达拉山上,是著名的宫堡式建筑群,藏族古建筑艺术的精华,也是达赖喇嘛行政和居住的宫殿。 • 2 、年代:始建于公元8世纪松赞干布王时期。清顺治二年(1645年)由五世达赖重建,主要工程历时约50年,以后陆续又有增建,前后达300年之久。 • 3 、总体布局: • 此宫依山而建,山腰处是宫的入口。此处带窗的碉楼大部由白石砌成,仅在檐边及石栏墙头用白玛草涂红装饰,外观简洁明快。 • 上部中央的红宫是整个建筑群的主体,也是达赖喇嘛接受参拜及其行政机构所在,有经堂、佛殿、政厅、图书馆,仓库,历代达赖喇嘛的灵堂,灵塔以及平台、庭院等,最大的经堂可容纳500喇嘛诵经。 • 红宫以东的白宫,是达赖喇嘛的住所,位置较红宫稍低,装饰十分华丽。红宫附近又设有佛像及佛具制造所、印经院、马厩、守卫室、监狱和喇嘛住宅等。

  20. 4 建筑特征: • 布达拉宫拔地高200余米,外观13层,实际只有9层。起建于山腰,屹立如削壁,建筑仿佛与山岗合为一体,气势十分雄伟。 • 在总平面上没有使用中轴线和对称布局,但却在体量上、位置上和色彩上强调红宫与其他建筑的鲜明对比,仍然达到了重点突出、主次分明的效果。 • 红宫之上又建金殿3座和金塔5尊,阳光下金光灿烂,更加突出了这组建筑的重要性。 • 布达拉宫在建筑形式上,既使用了汉族建筑的若干形式(金殿屋顶、达赖喇嘛住所的装修),又保留了藏族建筑的许多传统手法(门、窗、脊饰),反映了汉藏民族建筑形式的密切结合,也表现了藏族建筑艺术的高超水平。

  21. 布达拉宫在17世纪的修建和以后的扩建中,由西藏地区的优秀画师创作了数以万计,题材多样,内容丰富的精美壁画。大小殿堂、门厅、走道、回廊等处都绘有壁画。壁画技法细腻,色泽明艳,不愧是藏族绘画艺术的珍品。加上木构件上色彩对比强烈的装饰图案,都是布达拉宫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布达拉宫还收藏近万幅明清以来的卷轴画和大批石雕、木雕、泥塑等艺术品、贝叶经等历史文物及藏毯、卡垫、经幡、华盖、幔帐、陶瓷、玉器、金银器物等大批藏族传统工艺品。还有大量的经书和其他重要历史文献。它们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而且反映了1000多年来藏汉等民族友好往来、文化交流的悠久历史。布达拉宫在17世纪的修建和以后的扩建中,由西藏地区的优秀画师创作了数以万计,题材多样,内容丰富的精美壁画。大小殿堂、门厅、走道、回廊等处都绘有壁画。壁画技法细腻,色泽明艳,不愧是藏族绘画艺术的珍品。加上木构件上色彩对比强烈的装饰图案,都是布达拉宫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布达拉宫还收藏近万幅明清以来的卷轴画和大批石雕、木雕、泥塑等艺术品、贝叶经等历史文物及藏毯、卡垫、经幡、华盖、幔帐、陶瓷、玉器、金银器物等大批藏族传统工艺品。还有大量的经书和其他重要历史文献。它们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而且反映了1000多年来藏汉等民族友好往来、文化交流的悠久历史。

  22. 二、 道 观 (一)湖北均县武当山道教宫观 1、地理位置:湖北均县武当山; 2 、年代:唐、宋、元代均有所建设,但规模不大。明成祖于永乐十年(1413年)征募军民、工匠20余万人,建成宫观33处,蔚为一时盛举。 3 、总体布局:全部建筑之布局大体可分为东神道与西神道两路,由北 往南,自下而上,依次兴建,最后汇合于武当山天柱峰。 其中西路再唐宋时已有开发,而东路则为永乐时所新建。全部路程共长60余公里。

  23. 武当山道教建筑群分布图

  24. 4 、特色: 在诸宫观中以西路玉虚宫规模最大,前殿面阔7间,进深5间,尺度居武当山各建筑之冠。殿外之玉带河前辟有广场,可供阅兵及操练,此形制为一般寺观所未有。 武当山以其建筑范围广大,宫观众多,气势雄伟,殿阁亭台与山川林木合为一体而闻名海内外,已被联合国正式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予以特别保护。

  25. 天柱峰金殿

  26. 武当山紫霄宫大殿

  27. (二)山西芮城永乐宫 1、地理位置:原在山西永济永乐镇,因修筑黄河水库工程,迁至芮城。 2 、年代:建于元中统三年(1262年)。 3 、总体布局:主要建筑沿纵向中轴线排列,有山门、龙虎殿、三清殿、 纯阳殿、重阳殿和邱祖殿,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组 元代建筑群。 三清殿是宫中主殿,面阔7间,进深4间,单檐四阿顶。殿内壁画线条生动流畅,与纯阳殿(混成殿)、重阳殿(七真殿)内的元代壁画同为我国古代艺术中的瑰宝。

  28. 永乐宫三清殿(元)

  29. 永乐宫纯阳殿(元)

  30. 三、伊斯兰教礼拜寺 (一)福建泉州清净寺 1、 年代:始建于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元(1341一1370年)重建。 2 、特征:该寺的平面布局和门、墙式样都保存了较多的外来影响。 (二)陕西西安化觉巷清真寺 1 、年代:建于明初(14世纪末),现存主要建筑仍是当时遗物。 2 、特点:建筑的处理手法基本已是中国传统形式。轴线东西向,共有院 落四重。第一、二院内有牌坊及大门;第三院内的主体建筑是省心楼, 第四院内有正面朝东的礼拜殿,平面作凸字形, (三)新疆喀什阿巴伙加玛札 1、年代:始建于公元17世纪中叶。 2、特征:是一个由大门、墓祠、礼拜寺、教经堂、墓地、浴室、水池、庭院和阿訇住所等众多内容的建筑群。位于喀什市东约5公里,是阿巴伙加家族的墓地(即“玛札”),

  31. 福建泉州清净寺大门

  32. 陕西西安化觉巷清真寺碑亭

  33. 阿巴伙加玛札高礼拜寺内殿

  34. 第三节、 佛 塔 经 幢 掌握:(1)佛塔的发展与特点 了解: (1)塔的类型划分,及其相应的构造特点和外部形象特征。 (2)应县木塔 (3)经幢

  35. 一、佛塔 • 1、佛塔的意义:佛塔原是佛徒膜拜的对象,后来根据用途的不同而 • 又有经塔、墓塔等的区别。 • 2、 我国佛塔的类型: • 大乘佛教的楼阁式塔、密檐塔、单层塔、喇嘛塔和金刚宝座塔, • 小乘佛教的佛塔。

  36. (一)楼阁式塔 • 1.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 • 地理位置 :山西应县城内,又称应州塔。 • 年代: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 • 特点:是国内现存唯一最古与最完整的木塔。 • 建筑特征:塔位于寺南北中轴线上的山门与大殿之间,属于前塔后殿的布局。塔建在方形及八角形的2层砖台基上,塔身平面也是八角形,底径30米;高9层(67 .31米)。 • 底层的内、外二圈柱都包砌在厚达1米的土坯墙内,檐柱外设有回廊,即《营造法式》所谓的“副阶周匝”。而内、外柱的排列,又如佛光寺大殿的“金厢斗底槽”。 • 位于各楼层间的平坐暗层,在结构上因增加了柱梁间的斜向支撑,使得塔的刚性有很大改善,虽经多次地展,仍旧安然无恙。 • 全塔共有斗栱60余种。

  37. 后大殿 佛宫寺塔总平面图 释迦塔 鼓楼 钟楼 山门

  38. 俗称应县木塔,是世界上体量最大、最高的一座木塔,是东方高层古建筑的代表作。该塔建成至今已900余年,其结构抗震性能很好,历经多次地震而安然无恙。木塔外观稳重而庄严,内部各层供奉佛像,仍保留着辽代塑像的特征。各种壁画和匾额亦属珍品。俗称应县木塔,是世界上体量最大、最高的一座木塔,是东方高层古建筑的代表作。该塔建成至今已900余年,其结构抗震性能很好,历经多次地震而安然无恙。木塔外观稳重而庄严,内部各层供奉佛像,仍保留着辽代塑像的特征。各种壁画和匾额亦属珍品。

  39. (二)密檐塔 • 1.河南登封嵩岳寺塔 • 地理位置:在登封嵩山南麓, • 年代:建于北魏正光四年(523年),塔顶重修于唐。 • 特点:是我国现存最古的密檐式砖塔。 • 建筑特征:塔平面为12边形,是我国塔中的孤例。 • 建有密檐15层,高40米。此塔最下为低平台座。上建划为二段之塔身,下层塔身平素,无门窗及任何装饰。密檐出挑都用叠涩,未用斗栱。塔心室为八角形直井式,以木楼板隔为10层。 • 密檐间距离逐层往上缩短,与外轮廓的收分配合良好,使庞大塔身显得稳重而秀丽。 • 檐下的小窗,既打破了塔身的单调,又产生了对比作用,也是较好的处理手法。

  40. 嵩高岳寺塔建于北魏正光四年(公元523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密檐式砖塔,该塔高约39.5米,共十五层。嵩高岳寺塔建于北魏正光四年(公元523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密檐式砖塔,该塔高约39.5米,共十五层。 用优质小砖和添加粘合剂的黄土垒砌而成。全塔由基座、塔身、密檐和塔刹四部分构成。 平面为十二边形,外观由于层层向内收进的叠涩塔檐,形成了抛物线状的轮廓,轻快秀丽中不乏庄重雄伟。

  41. (三)单层塔 • 1 河南安阳宝山寺双石塔 • 年代:建于北齐 • 特征:石塔 • 2 山东历城神通寺四门塔 • 位置:在历城柳阜, • 特征:石塔 • 年代:根据内部题记,最迟建于隋大业七年(611年)。

  42. (四) 喇嘛塔 • 1 北京妙应寺白塔 • 年代:建于元 至元八年(1271年),是尼泊尔著名工匠阿尼哥 • 的作品.全高约53米。 • 特征:塔形如瓶,石心砖表,通体刷白而饰以金色铜制塔顶,高51米,庄严圣洁,纪念、造型感都很强 。 • 塔体为白色,与上部金色宝盖相辉映,外观甚为壮伟。

  43. (五) 金刚宝座塔 1.北京正觉寺塔 地理位置:北京西直门外, 年代:创建于明永乐间,原名真觉寺,因有五塔,故又称五塔寺。 特征:塔则建于明成化九年(1473年),是我国此类佛塔的最典型实例。虽模仿印度的菩提伽耶大塔,但在塔的造型和细部上全用中国式样。 它是在由须弥座和5层佛完组成的矩形平面高台上,再建5座密檐方塔。台上中央的密檐塔较高,13层,四角的较小,11层。 台座和塔上使用的雕刻题材有:四大天王、金刚、罗汉、狮子·孔雀、梵文、佛八宝(轮、螺、伞、盖、花、罐、鱼、长)、象、马、卷草等,种类虽多,但华丽而不零乱,是其成功之处。

  44. (六)傣族佛塔 • 云南景洪曼飞龙塔 • 地理位置: 位于景洪县曼飞龙后山上, 为我国云南傣族南传小乘佛教代表性佛塔。 • 由大、小佛塔9座组成,其总体平面之排列呈八瓣莲花形。形体高大的主塔位于中央,高16.29米。其余诸小塔则分置于八隅,各高约9米。 • 各塔均另有塔座,座上建钟形覆钵,再上置莲瓣、相轮及宝瓶等。组成塔刹。 • 其比例细长,形状高耸,与内地佛塔形制迥异。 • 在建筑色彩方面,最下之塔基呈灰色;中部之须弥座及佛龛以红、金二色为主;塔身皆刷涂白色;而塔刹则施金色。 • 至于建筑各部之装饰,如莲瓣、檐饰、脊饰等,均采用具有浓厚当地民族传统之形式。

  45. 二、经幢 • 作用: 经幢是在八角形石柱上镌刻经文(陀罗尼经),用以宣扬佛法的 • 纪念性建筑。 • 年代:始见于唐,至宋、辽时颇为发展,元以后又少见。 • 结构:一般由基座、幢身、幢顶三部组成。 • 演变: • 唐代经幢形体较粗壮,装饰也较简单。 • 宋代经幢高度增加,比例较瘦长,幢身分为若干段,装饰也更加华丽。

  46. 第四节 石 窟 摩崖造像 了解:(1)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2)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3)甘肃敦煌鸣沙山石窟 (4)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

  47. 一、石窟 原型:源于印度的石窟寺。 年代:石窟约在南北朝时期传入我国,由于统治阶级倡佛,各地兴建了不少石窟。 著名石窟:甘肃敦煌鸣沙山、山西大同云岗、河南洛阳龙门、 甘肃天水麦积山、河南巩县石窟寺、山西太原天龙山、 江苏南京栖霞山、四川大足北山等。 发展阶段: 南北朝时期传入我国 北魏至唐达到鼎盛时期 宋以后逐渐衰落。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