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8

中 国 古 代 后 期 史

中 国 古 代 后 期 史. 宋朝. 课程目录. 第四章 宋朝(公元 960 年~ 1279 年) 第一节 宋朝概况 第二节 北宋的政治和经济 第三节 南宋的政治和经济 第四节 两宋的文化科技. 宋朝概况. 宋朝,分北宋 (960 ~ 1127 年 ) 和南宋 (1127 ~ 1279 年 ) 两个阶段,共 320 年, 18 帝,其中北宋 9 帝,南宋 9 帝。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中 国 古 代 后 期 史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 国 古 代 后 期 史 宋朝

  2. 课程目录 第四章 宋朝(公元960年~1279年) 第一节 宋朝概况 第二节 北宋的政治和经济 第三节 南宋的政治和经济 第四节 两宋的文化科技

  3. 宋朝概况 宋朝,分北宋(960~1127年)和南宋(1127~1279年) 两个阶段,共320年,18帝,其中北宋9帝,南宋9帝。 学习宋朝史应注意:(1) 北宋实行的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有效地铲除五代割据的弊端,保持了内部统治的稳定。其以收权分权为目的的复杂的体制是封建专制主义的一个高峰,但也带来了不少弊病,造成武功不兴,对外作战屡败,政治上也暮气沉沉。至北宋中期发生“三冗”,改革与变法也无法扭转。(2) 唐末五代以来阶级关系、土地制度方面的变化到宋大致告终。租佃关系和土地兼并使宋朝阶级矛盾尖锐,农民斗争的矛头指向不平等的财产关系。 (3)内部和平与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使宋经济迅猛增长,人口及生产水平超过唐朝,经济重心南移,城市进一步商业化,科技文化也十分发达。 (4)北宋末年金朝入侵, 南宋与金南北对抗, 虽出现抗金名将,仍苟且偏安,但经济上十分繁荣。 疆域 京城 帝系 评价

  4. 北宋实行四京制。南宋则以临安(杭州)为“行在”(皇帝行幸所在),作为都城。北宋实行四京制。南宋则以临安(杭州)为“行在”(皇帝行幸所在),作为都城。 北京大名府(今河北大名)。 《宋史》 卷85 《地理志》:“大名府,魏郡。庆历二年,建为北京。”按宋仁宗庆历二年契丹声言入侵,北宋大臣以宋真宗时曾为防辽而亲征驻大名府的典故为据,为加强河北的战略要点,奏请立大名府为北京。位于宋河北东路。 西京河南府(今河南省洛阳)。 《宋史》卷85《地理志》:“西京,唐显庆间为东都,开元改河南府,宋为西京,山陵在焉。”位于宋京西北路。 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宋史》卷85《地理志》:“应天府,河南郡,归德军节度使。本唐宋州。至道中,为京东路。景德三年,升为应天府。大中祥符七年,建为南京。”按赵匡胤建国前曾为后周归德军节度使,治所宋州,是此地为帝王肇基之所,故宋真宗时改为应天府,后又升为南京。位于宋京东西路。 首都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宋史》卷85《地理志》: “东京, 汴之开封也。梁为东都,后唐罢,晋复为 东京, 宋因周之旧为都。”位于宋京畿路。

  5. 北宋疆域及周边政权图 东南际海,西尽巴僰,北极三关,东西六千四百八十五里,南北万一千六百二十里。 《宋史》卷85《地理志》

  6. 南宋疆域及周边政权图图 高宗苍黄渡江, 驻跸吴会,中原、 陕右尽入于金, 东画长淮,西割商、秦之半,以散关为界,其所存者两浙、两淮、江东西、 湖南北、 西蜀、福建、广东、广西十五路而已。 《宋史》卷85《地理志》

  7. 北宋帝系表 (1)太祖赵匡胤 (960-976) (2)太宗赵炅 (3)真宗赵恒 (4)仁宗赵祯 (976-997) (997-1022) (1022-1063) (5)英宗赵曙 (1063-1067) (6)神宗赵顼 (7)哲宗赵煦 (1067-1085) (1085-1100) (8)徽宗赵佶 (9)钦宗赵桓 (1100-1125) (1125-1127)

  8. 南宋帝系表 太祖赵匡胤(960-976) 太宗赵炅(976-997) _________ |___________ | | | | 赵德昭 赵德芳 (1)高宗赵构(1127-1162) | | (2)孝宗赵眷 (1162-1189) (3)光宗赵惇 (1189-1194) (5)理宗赵昀 (1224-1264) (4)宁宗赵扩 (1194-1224) (6)度宗赵基 (1264-1274)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 | | (7)恭宗赵显 (8)端宗赵昰 (9)卫王帝昺 (1274-1276) (1276-1278) (1278-1279)

  9. 宋仁宗赵祯,在位42年 宋太宗赵匡义,初名匡义,太祖时改名光义,称帝后又改炅。 宋真宗赵恒 宋太祖赵匡胤 宋徽宗赵佶,死于今黑龙江依兰 宋钦宗赵恒,死于今黑龙江依兰 宋神宗赵顼 宋哲宗赵煦

  10. 宋高宗赵构像 宋度宗赵禥像 宋理宗赵昀,在位40年。 宋宁宗赵扩像

  11. 北宋的政治和经济 1.北宋的建立与统一 (1).北宋的建立 甲.陈桥兵变 乙.北宋建立的背景及影响 (2).北宋的统一 2.北宋专制主义集权政治的强化 (1).制度的发展 甲.集中兵权-军事上的集权与分权 乙.集中政权-官制上的集权与分权 丙.集中财权、司法权-地方漕、宪、帅、仓诸监司和路制的设立 丁.北宋官制体系示意图 (2).政策的推行 甲.官名与实职分离政策 乙.养兵政策 丙.重用文臣、以文制武政策

  12. 北宋的政治和经济 3.北宋内外危机 (1).北宋与辽、西夏的对峙 甲.北宋与辽的和战:澶渊之盟 乙.北宋与西夏的和战:庆历和议 (2).北宋的政治经济危机与内部矛盾的激化 甲.“冗官”、“冗兵”、“冗费”问题 乙.税收、差役、杂徭沉重 丙.王小波、李顺起义 4.北宋内部的政策调整与改革 (1).庆历新政 (2).王安石变法 甲.王安石上万言书 乙.王安石变法 丙.变法失败与元佑更化 丁.对王安石及其变法之评价

  13. 北宋的政治和经济 5.北宋末的腐朽统治及其衰亡 (1).宋徽宗的腐朽统治 (2).方腊起义 (3).宋江起义 (4).海上之盟与金兵南下 (5).靖康之变与北宋的灭亡 6.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 (1).北宋土地政策和户等阶层的变化 甲.“不抑兼并”政策和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乙.户等和阶层身份的变化 丙.农业生产的发展

  14. 北宋的政治和经济 6.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 (2).手工业的进步和工匠地位的变化 甲.制瓷业 乙.矿冶业 丙.造船业 丁.雕板印刷和造纸业 戊.纺织业 己.工匠地位的变化 (3).商业的繁荣 甲.城市与市镇 乙.白银和交子

  15. 陈桥兵变 960年春节,后周继位不久的7岁小皇帝柴宗训(恭帝)和大臣正在过年,忽然接到边关有关契丹、北汉大举南侵的急报,后周宰相不辨虚实,匆忙间派遣禁军指挥官、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率军出征。兵行数十里,驻扎于开封东北的陈桥驿。在赵匡胤之弟赵匡义(后改名光义)和谋士赵普等人的支持煽动下, 一伙将士拥入帐幕,将象征皇帝登基用的黄袍披在赵匡胤身上。 史称“陈桥兵变”。赵匡胤随即回兵开封,废掉柴氏,自立为帝。赵匡胤曾任后周归德节度使,治所宋州(今河南商丘),他遂以宋为国号,史称北宋,赵匡胤即宋太祖。 “陈桥兵变” 瓷枕 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陈桥驿遗址及相传赵匡胤系马槐

  16. 北宋的统一 北宋在建立后的第四年,就开始进行统一全国的军事行动。北宋最高统治者认为,当时对辽朝还没有取胜的把握,只能在边境上采取守势;而南方割据政权统治区域大都是物产丰富的地区, 这些政权的实力又较为薄弱。 因此,北宋统一战略部署是先消灭南方的割据政权,然后北上削平北汉以及收复幽云地区,即所谓“先南后北”。 963年(乾德元年),北宋首先出兵灭掉荆南,接着陆续灭掉后蜀、南汉和南唐。在强大的军事、政治压力下, 978年(太平兴国三年),割据漳、泉二州的陈洪进和吴越的钱祐相继归附,南方的割据政权全被消灭。 979年,宋太宗亲率大军出征北汉,把“十国”中的最后一国灭掉,消除了五代十国分立割据的局面。 北宋统一南方的主要军事统帅曹彬画像 北宋攻城云梯模型

  17. 宋统一形势图 979年灭 960年建立 965年灭 963年灭 976年灭 978年献土 963年灭 971年灭

  18. 集中兵权-军事上的集权与分权 宋初军事上的集权与分权主要体现在: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改革中央军事领导体制,加强中央军、削弱地方军事力量。 961年(建隆二年),宋太祖通过 “杯酒释兵权”的措施,解除了石守信、王审琦等一批手握重兵的节度使的大权。 宋初中央军事领导体制也进行了改革, 设 “ 三衙”、实行“更戍法”。把禁军两司 (殿前司和侍卫马步军司)分为 “ 三衙”,即殿前司与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鼎足而立。三衙的将领则用一些资历较浅容易驾驭的人来担任,且时常加以调动。这些将领虽统率军队,而军队的调遣和移防等事则须听命于枢密院。实行“更戍法”, 禁军的驻屯地点, 每隔几年更调一次,而将领却不随之更动, 使得 “兵无常帅,帅无常师”,防止军队为将领所私有。从此结束了武人专横跋扈的局面。 与此同时,还对中央与地方军事力量进行了重新规划,将精兵都选拔到中央禁军。进一步加强中央军、削弱地方军事力量, 明人绘《雪夜访普图》

  19. 宋太祖 赵普 宋太宗 钱选 摹《蹴鞠图》

  20. 官制上的集权与分权 宋初官制上的集权与分权主要表现在:分割宰相的权力以加强皇帝的权力,削弱州郡地方长官的权力,以集中中央的权力。 北宋宰相议政处所沿唐制,正式名称为中书门下,简称中书,俗称都堂, 通常称政事堂, 但仅管民政事务,宋人又称“政府”。在宰相之下添设“参知政事”作为副贰,而且还把枢密使和三司使定为常设官员,以枢密使分取宰相的军政大权,以三司使分取宰相的财政大权。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合称 “ 二府”。枢密院掌全国军政,称“枢府”;政府位于皇宫东边(左边),亦称“东府”,枢府位于皇宫西边(右边),也称“西府”。政府长官宰相和副相,枢府长官枢密使和副使合称执政(或宰执), 均为最高行政长官。 经过这番改革,宰相只剩下有限的权力。而皇帝便可以总揽大权。 宋初大臣赵普像 宋初规定州郡长官不能兼任一个州郡以上的职务,并且州郡的兵权、财权和司法权也归朝廷。又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路、州、县的官员都由中央官兼摄,属于临时指派的性质,所谓“以京、朝官权知,三年一替”。这样,地方长官的权力分散,任期又短,武力削弱,无法与朝廷对抗。

  21. 地方漕、宪、帅、仓诸监司和路制的设立 宋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集权,还在各地设立漕司、宪司、帅司、仓司诸监司。漕司即转运使司,先是负责处理地方的财政权,地方州县财赋,除办公费用外全部由转运使运至中央,地方遂丧失了反叛的物质基础。宋太宗时“边防、盗贼、刑讼、金谷、按廉之任,皆委于转运使”,形成以转运使司为核心的地方路制。后在各路设提点刑狱司,称宪司,掌司法刑狱。设安抚使司,称帅司,掌兵政。 设提举常平司,称仓司,掌农政。 诸司统称 “监司”,又称“外台”。以转运使司、安抚使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四机构统领的路遂成为宋朝实际上中央以下的最高地方管理区划。 北宋在太宗、真宗、神宗、徽宗时先后设有15路、18路、23路、24路。 宋陵神路上的石像

  22. 路名 漕司治所 宪司治所 两浙路 浙江杭州 浙江绍兴 京东东路 山东益都 同 江南东路 江苏南京 同 京东西路 河南商丘 山东巨野 江南西路 江西南昌 江西赣州 京西南路 湖北襄樊 河南邓县 荆湖南路 湖南长沙 湖南衡阳 京西北路 河南洛阳 河南临汝 荆湖北路 湖北荆州 湖南常德 河北东路 河北大名 同 福建路 福建福州 同 河北西路 河北正定 同 广南东路 广东广州 广东韶关 河东路 山西太原 同 广南西路 广西桂林 广西象州 永兴军路 陕西西安 山西永济 成都府路 四川成都 四川乐山 秦凤路 甘肃天水 陕西凤翔 梓州路 四川三台 同 淮南东路 江苏扬州 同 利州路 陕西汉中 同 淮南西路 安徽凤台 安徽潜山 夔州路 四川奉节 重庆 北宋的漕司与宪司(治所为今地名)

  23. 北宋诸路图

  24. 重用文臣、以文制武政策 北宋建国后,鉴于唐末五代时期藩镇武人干政的教训,开始采取重用文臣、以文制武政策。宋初大力发展科举制度,广泛地吸收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参加政权。从宋太祖后期起,举人经礼部试之后,必须再通过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才算合格,被录取的人便成为“天子门生”。宋太宗在位21年,通过科举而得官的将近一万人。宋仁宗在位41年,单由进士一科而得官的就有4517人。这批数量庞大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成为封建国家的忠顺臣仆,便巩固了宋朝的统治基础。 五代武人至上,北宋反其道而行之。宋枢密院长官、副官一般均由文人担任,各级地方官亦均是文臣,武将不能参掌最高军事机密,武将中地位最高的三衙长官见了文官大臣也必须恭敬执礼。军人在社会上的政治地位一落千丈。 宋代科举人数 据《文献通考》卷32〈宋登科记总目〉 太祖时代取士最多是开宝六年,进士11人,再试取16人,共27人,又诸科96人。 太宗淳化三年,进士353人,诸科774人。 真宗咸平三年,进士409人,诸科1129人。 仁宗皇祐五年,进士520人,诸科522人。 神宗元丰八年,进士485人。 哲宗元符三年,进士561人。 徽宗宣和六年,进士805人。 自隋至清,各代进士录取总数,以宋为最,达36131人,加上诸科等总数达11万多人。宋代开科期间每年平均录取进士115.07人,为唐代(26.01人)四倍以上,各科总录取人数为唐代的十倍左右。 古代画 宋代科举考试图

  25. “守内虚外”   宋太宗云:“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须谨此。”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二) 最坏的一种情况,是宋的边防,它不把重兵屯放在缘边要冲,而是屯聚在内部“阃奥至安之地”……吕祖谦批评了这种戍守的本末倒置,他说:“天下固不当有防内地置重兵而谓之守者也 …… 委长淮之扞蔽,弱襄汉之镇抚,或自厅而堂,自堂而室守之,可乎?” 因此, 吕祖谦将这种守御称之为:“斥地与地,守内虚外。” 漆侠《宋太宗与守内虚外》

  26. 澶渊之盟 两次攻辽均告失败,宋太宗锐气耗尽。 有官僚提出,“欲理外,先理内,内既理则外自安”。宋太宗很是赞同, “守内虚外”日益成为北宋的指导思想。宋军自此在河北平原东西900里的沿边大挖河道塘泊,筑堤储水造林,以遏骑兵,摆出了防守的架势。 北宋大臣寇准像 北宋由攻转守,辽则由守转攻。从986年冬开始,辽骑频频进袭。 1004年(宋真宗景德元年),辽圣宗及萧太后率军号称20万大举南下,一路上绕过坚城,直趋黄河北岸的澶州 (一名澶渊,今河南濮阳),威胁开封。北宋朝廷许多大臣主张迁都,只有宰相寇准等少数人力请宋真宗到前线督师抵抗。此时宋军在澶州射杀了辽军一员大将, 宋真宗到达澶州后,宋军更士气大增,两军形成了对峙。 这时双方军事经济实力在总体上已渐均衡,谁也无力吃掉对方。辽军南侵的本来目的是掠夺与讹诈,见作战陷入僵局,就有讲和之意; 宋真宗急于使辽朝退兵,亦早存议和之愿。双方遂于1004年12月订立和议,规定: 宋每年“赠”给辽银10万两、绢20万匹;双方各守疆界,不得增筑城堡、改移河道; 辽帝与宋帝互称兄弟,尊萧太后为叔母,结为兄弟之国等。此即史称“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是宋辽双方政治上互相妥协的结果。 宋统治者不惜用财物来换退兵,表现出怯战与软弱。 但在当时条件下,这个盟约客观上起到了安定边境、休养生息的作用。盟约缔结后,宋辽之间一直到12世纪初再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事。有学者统计,宋辽两朝对峙了165年,其中失和争战者43年,和平时期有122年,和平时期主要是在澶渊之盟后的100多年。 如此长时间的和平并存, 对双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进步都有好处。 澶渊之盟后,北宋和辽在河北、山西设立了许多互市的场所(称榷场),进行贸易。 北宋用香料、茶叶、瓷器、丝织品等交换辽朝的羊马、骆驼。这种榷场贸易沟通了各族人民之间的物资交流, 宋辽政府也得利不少。北宋每年从榷场贸易中可以得到相当于输辽岁币十分之一的税收收入。 由于盟约签订,北宋北方州县得以安定, 宋廷“放河北诸州强壮归农”,裁减河北戍兵二分之一,缘边戍兵三分之一,这又减轻了军费的开支,促进了宋朝北方经济的恢复发展。

  27. 庆历和议 1038年,党项族领袖元昊称帝建立西夏,成为北宋在西北最大的威胁。宋朝廷开始时不把西夏放在眼里,对西夏实力和宋本身的腐败程度并没有做正确估计,在战争中屡吃败仗。宋仁宗康定元年到庆历二年(1040年~1042年)期间,双方多次大规模的军事冲突,损失都很大。北宋在宋夏防线上投入了30多万兵力,但却不能集中使用,防守部队互相观望,作战部队疲于奔命,“师惟不出,出则丧师”。在军事上的种种弱点又一次暴露出来。由于对西夏用兵,宋朝耗费大量军资,加速了国内的社会危机,不得不寻求媾和的途径。而西夏虽然在军事上取得了一些胜利,却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尤其是经济上与北宋断绝贸易后,财力不给,亦无法承受持久的战争。结果双方在1044年(庆历四年)订立和约。史称“庆历和议”。和议规定:元昊以“夏国主”的名义向宋称臣,宋予以册封;每年宋 “赐”给西夏银7万3千两、绢15万3千匹,茶3万斤,并恢复双方榷场贸易。 这样,北宋皇帝以宗主国名号得到了心理上的满足,西夏则获得一大笔经济利益。在国内,元昊仍“称帝自若”,实际继续独立。契丹乘机要挟,北宋又向契丹增加岁币银绢各10万,先后合计50万两匹。 西夏彩绘木板武士图

  28. 冗官   北宋政府通过科举制度、恩荫制度和其他途径,给予地主阶级成员以广泛的参政机会,因此官僚机构日益庞大,到1063年(嘉祐八年),官吏“十倍于国初”,而且中级以上的官员,待遇极其优厚。 清代史学家赵翼评述说:“宋开国时,设官分职尚有定数。其后荐辟之广,恩荫之滥,杂流之猥,祠禄之多,日增月益,遂至不可纪极。…… 荫子固朝廷惠下之典,然未有如宋代之滥者。文臣自太师及开府仪同三司 (从一品), 可荫子若孙及期亲、大功以下亲,并异姓亲及门客。太子太师至保和殿大学士,荫至异姓亲,无门客。中大夫至中散大夫(正五品上),荫至小功以下亲,无异姓亲。武臣亦以是为差。凡遇南郊大礼及诞圣节,俱有荫补。…此外又有致仕荫补。… 此外又有遗表荫补。… 由斯以观,一人入仕,则子孙亲族俱可得官,大者可并及于门客、医士,可谓滥矣。然此犹属定例,非出于特恩也。…朝廷待臣下固宜优恤,乃至如此猥滥,非惟开幸进之门,亦徒耗无穷之经费。” (《廿二史札记》卷25“宋冗官冗费”、“ 宋恩荫之滥”) 宋文官俑

  29. 宋代武臣俑 冗兵、冗费 北宋军队的数量更加冗多, 宋太祖末年, 禁军、厢军有37万多人, 至宋英宗治平年间 (1064年~1067年)达到116万多人。 90年间,增加三倍多。据宋仁宗时人统计,军队每年军费支出总额达4800万缗,约占财政总收入的十分之六七。除大量军费开支外,随着北宋统治者腐化程度的进展,挥霍浪费也越来越严重。如郊礼之费,宋真宗景德年间(1004年~1007年),岁支600万缗, 宋仁宗时增加到1200万缗。 宋太宗时军官铜印

  30. 税收、差役、杂徭沉重 为了解决庞大的财政开支,宋廷加紧压榨。北宋的农业税,沿用唐朝后期以来的两税法,分夏秋两次征收。其税额本身并不很高,但在交纳农业税时,却沿用了前代的“支移”和“折变”等苛法,遂极大地加重了负担。所谓支移,就是官府借口军事急需,强迫北方农民把秋税各物送到沿边城镇去缴纳,人畜盘费全须自备。所谓折变,就是官府借口需要,命令农民改纳指定的物资或纳现钱。 二税之外,有丁口之赋和杂变之赋。这两种杂税都必须随同二税输纳。而且也常用折变的办法,加重交纳者的负担。 宋朝民户还要到各级衙门去服差役和杂徭。 其中杂徭几乎全部落在贫苦农民身上,而原来由主户(主要是上三等户)负担的差役也因为地主的逃避,有的地区“下户半曾差作役”;有的地区甚至连客户也要负担差役。差役对当时农业生产的破坏十分严重。 宋汴京演象图

  31. 王小波、李顺起义 993年初(淳化四年)初春,茶农王小波领导农民在青城县(四川灌县)起义。王小波向群众宣告: “我疾贫富不均,今为汝辈均之。”这是中国农民战争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 均贫富”的口号。 它反映了当时农民对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迫切要求,因而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拥护。 在取得初步胜利后,起义军转而北上, 但在攻打江原县(四川崇庆县东南)时,王小波牺牲。起义军推举王小波妻弟李顺为领袖。 起义军席卷川西各地,攻克蜀州 (治所在今四川崇庆)、邛州(四川邛崃)、永康军(四川灌县)及其附近各县, 很快包围了成都。994年正月,起义军攻克宋政府在西南地区的政治军事中心──成都, 李顺即位称王,国号大“蜀”,年号“应运”,并发行 “应运元宝”铜钱和“应运通宝”铁钱,这是中国农民政权铸造的最早货币。 宋太宗得到王小波、李顺起义的消息后, 派宦官王继恩等率领禁军前去镇压。 二月,加派雷有终等为副将,命令他们率领重兵分两路入川,偏师沿长江西上。 义军阻击失利,局势逐渐逆转,接着,成都又被攻陷,李顺下落不明。995年(至道元年)二月,起义军余部为宋军和地主武装所镇压。 王小波、李顺起义虽然失败了, 但他们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第一次提出“均贫富”的口号, 不仅使唐末农民起义处于萌芽状态的平均思想具体化、明朗化, 而且对以后的农民起义具有重大的影响。它是中国农民战争进入一个新时期的标志。 北宋刀车模型

  32. 庆历新政 在北宋社会危机日益严重的形势下,宋仁宗时期,有一些人提出了变法的主张。 宋仁宗天圣三年( 1025年),范仲淹上书朝廷,主张改革政治。范仲淹,苏州吴县人,进士出身。当过中央下、中级文官和开封、苏州等地知府,宋夏战争时曾任陕西边帅,使沿边防守有一定起色。他政治责任心很强,敢于“言朝政得失”,在朝内外士人中有较高声望。庆历三年,宋仁宗面对越来越糟的局面,在舆论的推动下“欲更天下弊事”,他任命范仲淹任参知政事,韩琦、富弼为枢密副使,推行新政。范仲淹上疏提出10个方面的改革方案,即: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 覃恩信、重命令。 10条大部分为仁宗接受,先后以诏书形式颁行全国,史称“庆历新政”。新政以整顿官僚机构为主要目标,前五条和后两条均是这个精神,其内容是对腐朽不能胜任的官僚加以淘汰,限制他们的提升;改革取士制度;做到信赏必罚。范仲淹实施改革法令非常坚决, 但法令侵犯了一批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强烈反对,他们攻击范仲淹及主持新政的大臣结成 “朋党”,有废君专权的企图, 引起仁宗怀疑。庆历五年初,范仲淹等被迫罢相离朝,新政实行一年多而夭折。 范仲淹像 韩琦像 富弼像

  33. 范仲淹像 古代画像 范文正公 政府奏议 岳阳楼记

  34. 王安石上万言书 庆历新政虽然失败了,但北宋朝廷内外要求变法的呼声仍不断出现。1058年(嘉祐三年)冬,主张变法的王安石任三司度支判官。次年春,他到了京城开封,上万言书。他指出,法度必须改革,以求其能“合于当世之变”。他认为变法的先决条件是培养人才,因此他主张废除科举制度,官吏应从基层(“乡党”)选拔。他认为当时财政困难的症结,不在于官吏之多和俸禄之厚,而在于“理财未得其道”。理财应从增加社会财富入手。王安石把理财作为变法核心,和范仲淹等人的变法主张有所不同。这封万言书虽未被宋仁宗所采纳,但在社会上引起很大的反响。 王安石像

  35. 王安石变法 1067年,宋神宗即位,决心变法。1068年(熙宁元年),王安石被召到开封,主持变法工作。1069年春,设“制置三司条例司”,议订变法。 概括而言, 新法内容大体可分为两方面,即“富国”和“强兵”。 富国方面: (1)青苗法。 各地方政府每年分两次举行放款,听民户自愿借贷,借贷期限为半年,出息二分。 (2)农田水利法。规定各地兴修水利工程,其工料由当地居民照户等高下分派。凡单靠民力不能兴修的,其不足部分可向政府贷款,取息一分, (3)募役法。把原来按照主户户等轮充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政府出钱募人应役。 募役的费用,由管辖区内的主户按照户等高下分担。原来有差役负担的人家所交纳的叫“免役钱”;原来享有免役特权的官户、寺观户及坊郭户、女户、单丁户、未成丁户,也都得按照户等出“助役钱”,其数目比免役钱减半。 (4)市易 王安石像 法。由政府出资金一百万贯,在开封设“市易务”, 平价收购商贩不易脱售的货物,等到市场缺货的时候再卖出去。 商贩向市易务交纳抵押品, 即可成批赊购政府仓库里的货物到各处销售,半年出息一分。(5)方田均税法。实行清丈土地。清丈后,将田地的亩数、主人姓名、土地肥瘠等级登记上册,并按照土地好坏分为五等,均定税额高低。 强兵方面: (1)置将法。把禁军固定在一定辖区,由固定的将官,就地加以训练,“使兵知其将,将练其士”。当时称为“置将”。置将法的推行,加强了北宋的边防力量。(2)保甲法。把农村民户加以编制,十家为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 凡家有两丁以上的,出一人作保丁,选取地主中有“材勇”的人充当保长、大保长和都保正, 同时规定在农闲时集合保丁,练习武艺;每一大保须于夜间轮派保丁值班巡查。

  36. 王安石变法大事记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二月 王安石拜参知政事。 七月 行均输法。 九月 行青苗法。 闰十一月 行农田水利法。 三年十二月 行保甲法。王安石拜相。 四年二月 改革科举。 十月 行募役法。行太学三舍法。 五年三月 行市易法。 五月 行保马法。 八月 行方田均税法。 六年六月 置军器监。 八月 行免行法。 七年九月 行将兵法。 九年十月 王安石罢相。 元丰五年(1082)四月 改官制。 八年(1085)三月 神宗卒。司马光拜相,新法相继废罢。 元祐元年(1086)四月 王安石卒。 九月 司马光卒。反变法派党争开始。 王安石手迹

  37. 变法失败与元佑更化 王安石的变法,在富国强兵方面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变法的各项内容触动了官僚地主集团的既得利益,引起了他们的激烈反对。王安石的改革也有操之过急之处,一些新法在执行过程中也对下层人民产生了危害,为反对派提供了口实。王安石性格上又过分固执自信,造成变法派阵营屡次分裂,使自己日益孤立。1076年(熙宁九年),王安石不得不第二次辞去宰相之职。此后,宋神宗为了缓和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将抑制官僚地主的措施内容加以削弱,更多地重视增加赋役收入和加强军备的措施,试图改变对外被动挨打的弱势。 但北宋两次对西夏战争都以失败告终,宋神宗于1085年忧忿而死。神宗死后,他年方十岁之子哲宗即位, 哲宗的祖母高太后垂帘听政, 起用司马光做宰相,新法全部被废掉,变法派人物被斥逐流放。史称“元佑更化”。哲宗亲政后,重新起用变法派章惇、曾布为相,但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更加激烈,新法只成为他们进行派系倾轧、扩大自己权势的一种工具。到此时,自上而下的变法运动也就完全失败了。 司马光像

  38. 对王安石及其变法之评价 介甫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而喜遂非,致忠直疏远,谗佞幅辏,败坏百度,以至于此。 (司马光) 公(王安石)以文章节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己任。被遇神宗,致位宰相,世方仰其有为,庶几复见二帝三王之盛。而公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卒之群邪肆虐,流毒四海,至于崇宁、宣和之际而祸乱极矣。 (朱熹) 熙宁排公 (王安石)者, 大抵极抵訾之言,而不折之以至理,平者未一二,而激者居八九,上不足以取信于裕陵(神宗),下不足以解公之蔽,反以固其意而成其事。新法之罪,诸君子固分之矣。元祐大臣一切更张,岂无偏无党者哉? 陆九渊《荆国王文公祠堂记》 宋太傅荆国王文公安石,其德量汪然如千顷之陂,其气节岳然若万仞之壁,其学术集九流之粹,其文章起八代之衰。其所设施之事功,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救其弊。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 其见废者又大率皆有合于政治之原理、 至今东西诸国行之而有效者也。呜呼!…于三代以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 梁启超《王安石评传》 王安石是站在地主阶级和专制主义统治的立场上进行活动的,但是他的活动的若干方面,体现了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劳动人民的某些意愿。王安石是以杰出的爱国政治家这样一个称号,同自己的名字联在一起,铭刻在祖国的光辉历史上 漆侠《王安石变法》

  39. 宋徽宗作品《听琴图》中的作者本人 宋徽宗的腐朽统治 宋徽宗统治的25年间(1101年~1125年),是北宋政治最黑暗的时期。徽宗看中王安石变法时朝庭的财物充裕,改年号“崇宁”,表示尊崇“熙宁”,要恢复新法。但他最宠信的官僚是被称为 “六贼”的蔡京、王黼 、童贯、梁师成、李彦、朱勔以及杨戬、高俅等人。他们借新法打击异己,聚敛搜刮,骄奢淫逸,无恶不作,想方设法增加剥削。 他们公开出卖官爵, 官职各有定价, 所谓“ 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 官吏数目,因此大增。宋徽宗把自己对艺术的爱好付诸于奢侈,为了修建宫殿、园林,宋徽宗命令在苏州、杭州设“造作局”,集中工匠几千人,制造各种工艺品,所用原料器材,都是从民间搜刮而来。宋徽宗又在苏州添设“应奉局”,专门从东南各地搜罗各种奇花异石,用船经由大运河输送到开封,每十船组成一纲,叫做“花石纲”。十多年间,东南人民备受荼毒。由于最高统治集团的肆意挥霍,一年的财政收入只能应付九个月的开支,因此滥发纸币,导致物价飞涨。 蔡京墨迹 蔡京等打击异己而炮制的元祐党籍碑 宋徽宗墨迹

  40. 方腊起义 从1120年(宣和二年)十月到1122年三月,在江浙地区爆发了方腊领导的农民起义。这是北宋时期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 方腊是睦州青溪县(浙江淳安)人,雇工出身。青溪及其附近地区盛产竹木漆茶等经济作物,造作局和应奉局每年从这里勒索成千上万斤的漆,其他竹木花石的数量也极为庞大。小生产者和一般劳动人民的生活陷入绝境,怨声载道。于是在1120年,方腊发动群众,宣告起义。 方腊自称“圣公”,建年号“永乐”,设置官吏将帅,利用当地秘密流行的摩尼教来组织群众,起义队伍很快便扩大到数万人。起义军所向披靡,三个月内,接连攻占两浙首府杭州等地,共攻下六州六十多县,队伍扩大到近百万人,“东南大震”。北宋最高统治者接到方腊起义军逼近杭州的消息之后,立即派童贯统率官军南下镇压起义。接着,宋徽宗又“下诏罪己”,宣布撤消“造作局”、“应奉局”,停运花石纲。 童贯带领的宋军过江之后,分路指向杭州等地。这时各地的地主武装也纷纷出来配合官军进攻。起义军兵力分散,抵挡不住宋军的反扑。次年四月,方腊被俘,就义于开封。浙东的各支起义军到1122年以后也被镇压下去。 方腊起义失败后,宋徽宗立即又恢复了苏杭 “应奉局”,并在开封重新设置了“应奉司”,加紧搜刮“四方珍异之物”,宫殿、园林等巨大土木工程也照旧进行。 花石纲遗物

  41. 宋江起义 在方腊起义前后,宋江领导的起义军出没于河北、京东、淮南一带。 他们武艺高超,作战勇敢, 能以少胜众,屡败宋军,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121年,宋江接受了宋廷的招安,参与攻打方腊。宋军镇压了方腊起义以后,宋江等人再度起兵反宋,至1122年被俘杀。 明人画宋江像

  42. 海上之盟与金兵南下 金辽战争开始后,北宋君臣觉得是个机会,他们没有认真估计形势和作好准备,就两次派使者从山东渡海到金国谈判,与金缔结了联合灭辽的“海上之盟”,约定:金负责攻长城以北各辽朝城市,宋负责攻燕京等地;战争结束后,燕云诸州归宋,宋则将原来输辽的银、绢转送给金。1122年,宋军由童贯督师两次攻燕,结果却被行将灭亡的辽军打得大败,最后还是由金军把燕京攻下。金朝由此看出了北宋的虚弱,萌发了问鼎中原的企图。他们先在履行协议的问题上提出了苛刻的附加条件,强迫北宋在岁币上每年增加100万贯。 撤出燕京时,又将财富和人民席卷一空。宋朝君臣只得了几座空城,大肆庆祝,对日后防务却全无有力措施。 1123年,完颜阿骨打死,其弟完颜晟(金太宗)继位,他在两年中消灭了辽境内的辽朝残余,迫使西夏称臣,随即于1125年10月分东、西两路大举攻宋。 1126年初,金军渡过黄河,逼近开封,北宋朝廷乱成一团。宋徽宗匆忙把皇位传给儿子赵桓(宋钦宗),自称太上皇,然后扔下太后、子女,逃到江南。由于主战大臣李纲等的坚持,宋钦宗勉强留下。又在朝内外强烈要求下,将蔡京等“六贼”贬官流放或处斩。李纲和开封军民顽强抵抗金军,各路勤王兵马也纷纷赶到。宋钦宗却要以割地输款来换取金人退兵,宋军一次夜袭金营失利,宋钦宗就“罢李纲以谢金人”,引起开封军民激愤。以太学生陈东为首,几万人聚集皇宫前示威抗议,打死宦官几十人,宋钦宗只得再起用李纲。金军见久攻不下,暂时退兵。宋徽宗回到开封,继续过腐朽生活,李纲又被贬官出京,勤王兵也被遣回。 李纲像 金军进攻北宋示意图

  43. 靖康之变与北宋的灭亡 1126年(宋靖康元年)8月,金军再次南下, 11月,第二次包围开封。宋钦宗等此次竟然相信一个自称会调遣“神兵”的无赖,让他大开城门去施法,导致开封很快被攻破。宋徽宗、钦宗都做了俘虏。 1127年(靖康二年)春,金军扶植北宋投降官张邦昌为傀儡皇帝,国号为楚, 然后把徽、钦二帝和后妃、公主、大臣3000多人及各种宋宫财物押解北撤,北宋亡。此事史称“靖康之变”。 位于今北京囚禁过宋钦宗的法源寺

  44. “不抑兼并”政策和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同五代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唐以后,随着均田制的崩溃和两税法的出现。 封建国家手中不再掌握大量土地,以前诸王朝传统的限制土地兼并的政策已无法实行。赵匡胤适应这种潮流,并使其和自己君主专制的需要结合起来。他以优厚的经济利益交换开国功臣的军政实权,鼓励他们“择便好田宅市之”。宋太祖还认为:富室兼并是为国家守财。国家可以依靠兼并之家的财富“输纳”来应付内外战乱。因此北宋朝廷对土地自由买卖已基本不加干预,“不抑兼并”成为北宋的一项国策。宋代一些人把此斥为“田制不立”。 “不抑兼并” 标志着土地私有制最终替代了国家土地所有制。以此为转折,经济和阶级结构都进一步呈现出新的特点。由于“不抑兼并”,民间地主结束了和国家争夺土地所有权的斗争,地主(包括商人)的经济、政治地位更加提高,也刺激了商品经济。但是“不抑兼并”纵容地主肆意霸占土地,又造成大土地所有制急剧膨胀。 古代农书插图:宋代沙田

  45. 户等和阶层身份的变化 宋代户籍将全国居民分成主户和客户两大类。主户指占有土地交纳赋税的人,客户是没有土地、为地主耕种的佃户。主户按财产高下定为五等,上三等称上户。大致属于地主阶级,包括大地主(一等户)和中小地主及富农(二、三等户),四、五等户称为下户,主要是自耕农或半自耕农,他们占主户的大多数。按政治身份划分,主户中还可分为形势户 (指有势力的豪富之家) 和民户。形势户来自上户,是宋代统治集团的基础,包括官户 (官僚之家) 和吏户 (基层办事人员之家), 官户可以免除差役和杂税等。从法律上说,主户都是纳税户,但实际上形势户往往凭借各种特权少纳或不纳,其他上户所纳的也是从客户身上剥削来的产品,故大部分赋税的实际负担者是自耕农、半自耕农和佃农。客户佃农耕种地主土地,向地主交纳地租,封建租佃关系已成为宋代主要剥削关系。 一般实行分成租, 佃农缴纳收获物的五成以上,也有实行定额租,由地主规定租额。客户除受地租剥削外,有一些户甚至还要负担国家赋税,他们过着最贫困的生活。据统计,主户中的下户和客户约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九十左右,而下户所有的土地仅占全部垦田的百分之三四十。上户地主阶级约占总人口百分之十左右,却占有全部垦田的百分之六七十;其中占总人口不过千分之二三的官户大地主。占田达全部垦田的百分之四五十,有的大地主一户就占有百顷土地。激烈的土地兼并使宋太宗时就已出现“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卓锥之地”的局面,宋代的阶级矛盾一开始就非常尖锐。 北宋青白釉人形瓷壶

  46. 占人口1—2 ‰,占有40—50土地。 官户 形势户 吏户 上户 占人口10%,占有60—70土地。 上三等民户 主户 平户 北宋户等及经济地位示意图 税户 下户 占人口55%,占有30—40土地。 平户—四五等民户 客户 占人口35%,基本不占有土地 平户—佃户

  47. 农业生产的发展  北宋时期,农业生产得到长足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①农业生产技术以及推广有很大的发展。 当时南方农民普遍使用龙骨翻车来灌溉,同时,比龙骨翻车运转力更大的筒车,也用来引水上山,灌溉山田。范仲淹的《水车赋》有 “器以象制,水以轮济”之句,就反映了这种有轮轴、利用水力或牛力推动的筒车。 北宋朝廷两次在耕牛缺乏的地区推广“踏犁”。 “踏犁”是一种较好的人力翻土工具,四五个劳动力的功效相当牛耕的一半。这对畜力不足地区解决耕田的困难起过一定的作用。在北宋的墓葬中,往往发现成组的铁制农具, 如犁、耧、耙、锄、镰等,其中耙、锄等中耕农具较多,表明了农民对精耕细作的重视和耕作程序的增多。南方农民还创造了插秧用的 “秧马”,形如小船,一天可行千畦,较弯腰驼背省力很多。 北宋农民还很注意积肥和施肥。他们在长期生产实践中认识到,土壤的性质不同,应施用不同的粪肥。所谓“用粪如用药”。 当时对作物栽种的深浅疏密与产量高低的关系,也有所认识。 禾谱、农器谱、农书、蚕书等农业生产知识的专著,纷纷出现,反映了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 王祯《农书》载武昌农民所造秧马图 现代仍在沿用的水车在宋代已经广泛使用

  48. 农业生产的发展 ②水利工程。宋太宗时,在河北地区修作陂塘,并修筑长六百里的堤堰,设置斗门,引淀泊水灌溉,种植水稻,获得丰收。南方地区水利兴修的成绩更为显著,其中规模较大的有江北捍海堰、浙江捍海石塘、钱塘江堤、西湖等处。钱塘江堤前后修筑多次,以真宗时所修最有成效。这次修筑,吸收五代时的经验,把石块装在竹笼里,堆砌成堤,堤外再打上木桩,增强了阻挡海潮冲刷的能力。西湖原灌溉良田千余顷,年久堙废。 哲宗时,苏轼任杭州知府,主持了西湖的疏浚工程,使附近农田均获其利。 宋代农具:铁锄 宋代农具:四齿铁耙 宋代农具:铁犁头 宋代鱼叉

  49. 农业生产的发展 ④经济作物的种植和南北作物品种的交流在北宋日益广泛。茶树的栽培地区越来越广,淮南、江南、两浙、荆湖、福建及四川诸路,茶园十分普遍。仅江南、两浙、荆湖、福建地区输送政府专卖机构的茶叶,每年就达一千四五百万斤。棉花的种植在广东一带逐渐盛行。 养蚕和种桑、麻的地区比以前也有扩大。 甘蔗主要在浙江、福建、广南以及四川的一些地区种植,出现了许多“糖霜户”。北方的粟麦大量种植于江南,南方水稻广泛传播到江淮及以北地区。 ⑤耕地面积扩大。北宋农民克服自然条件的限制,用各种办法扩大耕地面积。他们因地制宜,在山坡、江畔、海边开垦农田,造了不少圩田、淤田、沙田、架田、山田。大量的开垦,使垦田面积大为增加。由于生产技术的提高、农具的改进和水利灌溉事业的发达, 北宋时期单位面积产量有所提高。 一般年景,其他地方,亩产米一石,江南地区亩产米可达二至三石,甚至还出现了亩产米达四石的记录,明显超过唐代水平。 古代农书插图:宋代塗田 宋代画:耕耘、收割、转场图

  50. 宋代粮食作物南北移植图 豆麦粟类南移 稻类往北移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