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1

香港紅十字會 青年及義工事務部

香港紅十字會 青年及義工事務部. 成人健康檢查証書課程 Adult Health Check Certificate Course. 第四節. 傳染病. 病原體透過傳播媒介,由一個地方傳至其他地方或由一個人傳給其他人。 五大類傳染的途徑: 接觸感染 例如手足口病、紅眼症 呼吸道感染 例如流行性感冒、非典型肺炎 腸胃道感染 例如霍亂、病毒性腸胃炎 蚊蟲或動物感染 例如登革熱、日本腦炎 深層體液感染 例如乙型肝炎、愛滋病. 疾病傳播. 疾病傳播需要同時具備三種因素:. 傳染途徑. 較易受感染人士. 病原體. 若三者缺一 ,則感染無法發生。.

Download Presentation

香港紅十字會 青年及義工事務部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香港紅十字會青年及義工事務部 成人健康檢查証書課程Adult Health Check Certificate Course

  2. 第四節

  3. 傳染病 • 病原體透過傳播媒介,由一個地方傳至其他地方或由一個人傳給其他人。 • 五大類傳染的途徑: • 接觸感染 • 例如手足口病、紅眼症 • 呼吸道感染 • 例如流行性感冒、非典型肺炎 • 腸胃道感染 • 例如霍亂、病毒性腸胃炎 • 蚊蟲或動物感染 • 例如登革熱、日本腦炎 • 深層體液感染 • 例如乙型肝炎、愛滋病 AHC 2010第四節

  4. 疾病傳播 疾病傳播需要同時具備三種因素: 傳染途徑 較易受感染人士 病原體 若三者缺一,則感染無法發生。 AHC 2010第四節

  5. 較易受感染人士 • 身體免疫力較低者較易受細菌病毒感染。較易受感染人士包括: • 長者 • 兒童 • 長期病患者(如糖尿病、心臟病、哮喘、愛滋病等) AHC 2010第四節

  6. 傳染途徑 (一)由空氣傳播或透過直接接觸傳染的疾病 • 例 如 :水 痘 、 手 足 口 病 、 麻 疹 、 流 行 性 腮 腺 炎 、 德 國 麻 疹 、 流 行 性 感 冒 、 結 核 病 、 上 呼 吸 道 感 染 及 頭 蝨 AHC 2010第四節

  7. 手足口病 • 病原體: 腸病毒 • 病徵: • 初期會出現類似感冒的症狀,發燒情況可能持續4至5日 • 手掌、腳掌,有時臀部,亦會出現無痛的皮疹或水 • 口腔內會有疼痛的潰瘍,導致吞嚥困難,因而食慾減退 • 水及皮疹通常會在7至10日內消退 • 併發症並不常見。在罕見的情況下,此病才會引發病毒性腦膜炎 • 潛伏期: 3至7日 AHC 2010第四節

  8. AHC 2010第四節

  9. 結核病 • 病原體: 結核分支桿菌 • 病徵: 輕微發燒、盜汗、疲倦、體重下降、長期咳嗽和痰中帶血。部分病人並無明顯病徵 • 潛伏期: 病人受感染後最早會在數週後出現病徵,但亦可能在多年後才發病,而病人在受感染後首兩年內出現病徵的機會最大 AHC 2010第四節

  10. 傳播途徑: • 空氣傳播 • 肺結核病人咳嗽或打噴嚏時會將細菌散播到空氣中,抵抗力稍差的人吸入後便會染病 • 有效的抗生素療程一般可將傳染期縮短至數週以內 AHC 2010第四節

  11. 流行性感冒 • 病原體: • 由不同類型的病毒引起,已知的流感有三種類型:甲型、乙型及丙型,其中以甲型較為常見。在香港最常見的是兩種甲型流感(H1N1及H3N2) • 流感會不時變種(基因改變)而衍生新品種,導致流感廣泛傳播 • 在香港,流感肆虐而病例最多的月份是二至三月和七、八月 AHC 2010第四節

  12. 病徵: 發燒、頭痛、肌肉疼痛、流鼻水、咳嗽及喉嚨痛,通常病情較輕微 • 傳播途徑: 主要在人多擠迫的密閉環境中經空氣或飛沫傳播,亦可透過直接接觸患者的分泌物而傳播 • 潛伏期: 約1至3日 AHC 2010第四節

  13. 噴嚏時,數百萬計的飛沬可噴射達時速200哩(即每秒100米)噴嚏時,數百萬計的飛沬可噴射達時速200哩(即每秒100米) 飛沬由10至100微米直徑大少,快速蒸發縮小至1至4微米, 當中滿載細菌及病毒,這正是嚴重疾病的傳播途徑. AHC 2010第四節

  14. 禽流感(Avian Flu) • H5N1禽流感病毒是甲型流感的一種,本來只影響禽類,如雞、鴨等,而香港在1997及2003年分別發現有18宗及2宗人類感染的個案。 • H5N1禽流感的徵狀與普通流感差不多,但較易導致高燒、肺炎、呼吸衰竭、多種器官衰竭,以致死亡。 • H5N1禽流感是透過與活家禽近距離接觸而傳播,而人類之間的傳播能力十分之低。 AHC 2010第四節

  15. 治療 • 感染流感人士應有充足的休息和多飲水 • 應注意衛生,經常洗手,避免將病毒從口鼻經雙手通過接觸而散播 • 可利用退燒藥,止咳水等以減輕病狀 • 除非已有細菌性感染,否則毋須服食抗生素 • 兒童忌服用含有阿士匹靈(Aspirin)成份的藥物,以避免產生雷爾氏綜合徵(Reye‘s Syndrome) • 倘若本身抵抗力弱或病情變得嚴重,例如高燒不退、氣促等,就要及早求診,以免延誤病情 • H5N1禽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流感病情比一般流感嚴重,很多病者須留院醫治 • 某些抗病毒藥物對病情可能有效,但此類藥物亦有不良副作用,所以必須聽從醫生指示,並小心使用 AHC 2010第四節

  16. 預防流感的方法 個 人 衛 生 • 打 噴 嚏 或 咳 嗽 時 要 用 手 巾 掩  口 鼻 • 保 持 頭 髮 清 潔 整 齊 • 處 理 傷 口 、 鼻 血 或 污 染 物 品 時 要 戴 上 手 套 , 事 後 要 洗 手 • 毛 巾 等 個 人 用 品 應 與 他 人 的 用 品 分 開 放 置 • 切 勿 與 人 共 用 毛 巾、手 巾、牙 刷、餐 具 或 其 他 個 人 物 品 • 避 免 挖 鼻 孔 和 用 手 擦 眼 AHC 2010第四節

  17. 勤 洗 手 • 飲 食 前 • 如 廁 後 • 接 觸 寵 物 後 • 當 雙 手 沾 染 呼 吸 道 分 泌 物 , 例 如 打 噴 嚏 後 AHC 2010第四節

  18. 環 境 衛 生 • 確 保 室 內 空 氣 流 通 : • 維 持 空 調 設 備 的 良 好 性 能 , 並 經 常 清 洗 隔 塵 網 • 若 環 境 擠 逼 , 應 打 開 窗 戶 和 使 用 抽 氣 扇 , 以 改 善 空 氣 流 通 情 況 • 切 勿 堆 放 過 多 雜 物 , 堵 塞 出 口 、 通 風 口 及光 線 來 源 AHC 2010第四節

  19. 保 持 廁 所 清 潔 : • 經 常 ( 至 少 每 日 一 次 ) 以 1 : 99 ( 即 把1 份 漂 白 水 與 99 份 水 混 和 ) 的 稀 釋 家 用 漂 白 水 清 洗 廁 所 , 並 用 水 沖 洗 和 拖 乾 後 才 使 用 • 確 保 沖 廁 設 備 運 作 妥 當 • 廁 所 內 應 備  液 , 以 及 用 後 即 棄 的 紙 巾 或 乾 手 機 • 切 勿 與 人 共 用 毛 巾 • 毛 巾 用 後 應 加 以 清 洗 , 在 清 洗 前 不 可 再 用 AHC 2010第四節

  20. 家 具 應 清 洗 妥 當 : • 家 具 應 定 期 (至 少 每 日 一 次) 用 浸 透 1 : 99 的 稀 釋 家 用 漂 白 水 的 毛 巾 拭 抹 , 用 水 沖 洗 後 再 抹 乾 • 不 應 使 用 以 羊 毛 等 吸 收 力 強 的 物 料 製 成 的 家 具 AHC 2010第四節

  21. 運動與營養 • 均 衡 的 飲 食 習 慣 • 足 夠 的 休 息 • 多 做 運 動 吃最少 油、糖、鹽類 奶品類、肉、魚、蛋及豆類 吃適量 吃多些 瓜果類蔬菜 註:每天應喝6至8杯流質飲品,如開水、清茶和清湯 五穀類 吃最多 AHC 2010第四節

  22. (二) 由 食 物 傳 播 的 疾 病 • 例 如 :食 物 中 毒 、 桿 菌 性 痢 疾 、 甲 型 肝 炎 、 急性腹瀉 AHC 2010第四節

  23. 急性腸道傳染病 (急性腹瀉) • 病原體: • 細菌(如副溶血性弧菌霍亂、痢疾、 O157:H7型大腸桿菌及沙門氏菌) • 過濾性病毒(如諾沃克類病毒及輪狀病毒) • 病徵: • 稀爛或水狀大便,嘔吐,發熱 • 病情通常溫和,一般會自然痊癒 • 部份較嚴重的個案可能會出現脫水及休克的情況 AHC 2010第四節

  24. 傳播途徑: • 透過受病菌或病毒污染的手或進食受污染的食物或飲品傳染 • 間中亦可經空氣中的飛沫傳播 • 潛伏期: • 由細菌引起的急性腹瀉一般潛伏期為數小時至五天,病毒引起的則約為一至兩天 AHC 2010第四節

  25. 食物中毒 • 病原體及傳播途徑: • 食物中毒通常由進食受污染食物或飲用受污染食水所引致 • 食物或食水會受各種細菌、病毒、寄生蟲,甚至生化或化學毒素污染 • 潛伏期 : • 由數小時至數日不等,視乎致病媒介而定 AHC 2010第四節

  26. 甲型肝炎 • 病原體:甲型肝炎病毒 • 病徵: • 食慾不振、疲倦、噁心、嘔吐、腹瀉、發燒、上腹不適、黃疸,以及小便呈茶色,但患者亦可能全無症狀 • 持續數星期,甚至多月 • 大部份患者可完全康復,但在少數病例中,肝臟受損害的時間可能會延長 • 患者康復後通常會終身免疫,不會成為長期帶病毒 AHC 2010第四節

  27. 傳播途徑: 進食受糞便污染的食物、飲品及貝類海產傳播,或由人傳人的途徑直接傳 • 潛伏期: 通常約為4星期,但亦可能為期15至50日不等。 AHC 2010第四節

  28. 食 物 衛 生 • 選 擇 食 物: • 光 顧 持 牌 和 信 譽 良 好 的 商 店 • 選 購 新 鮮 和 有 益 健 康 的 食 物 • 避 免 選 購 未 經 巴 氏 德 消 毒 或 受 高 溫 和 時 間 控 制 的 奶 類 產 品 , 例 如 未 經 加 工 的 奶 類 • 避 免 高 危 食 物 , 例 如 介 貝 類 海 產 、 未 經 煮 熟 的 食 物 或 半 生 熟 食 物 AHC 2010第四節

  29. 食 物 衛 生 • 不 要 光 顧 非 法 售 賣 食 物 的 小 販 • 不 要 購 買 與 未 經  熟 食 物 放 在 一 起 的 即 食 食 物 或 飲 料 • 不 要 購 買 包 裝 不 全 的 食 物 • 不 要 購 買 外 表 、 氣 味 或 味 道 異 常 的 食 物 • 不 要 購 買 過 期 或 沒 有 正 確 標 籤 的 食 物 AHC 2010第四節

  30. 食 物 衛 生 • 烹 調 食 物: • 烹 調 食 物 前 要 洗 手 • 工 作 時 要 戴 上 可 清 洗 的 圍 裙 和 頭 罩 • 如 手 上 有 傷 口 , 要 用 防 水 膠 布 包 裹 , 以 防 止 傷 口 的 細 菌 沾 污 食 物 • 徹 底 洗 淨 食 物 , 有 需 要 時 用 刷 子 加 以 洗 擦 • 用 不 同 的 器 皿 盛 載 熟 食 和 未 經 煮 熟 的 食 物 , 避 免 兩 者 交 叉 污 染 • 除 掉 蔬 菜 的 外 葉 後 , 將 蔬 菜 浸 在 水 裏 一 小 時 後 才 清 洗 , 消 除 蔬 菜 上 可 能 殘 餘 的 農 藥 AHC 2010第四節

  31. 食 物 衛 生 • 雪 藏 肉 和 魚 類 要 先 徹 底 解 凍 才 烹 調 • 將 食 物 徹 底 煮 熟 才 進 食用 乾 淨 的 匙 試 食 , 不 要 用 手 指 • 烹 調 後 盡 快 進 食不 要 烹 調 過 量 • 食 物 從 雪 櫃 中 取 出 熟 食 , 要 徹 底 翻 熱 才 可 進 食 • 不 要 徒 手 接 觸 熟 食 • 生 病 時 , 例 如 發 燒 、 肚 瀉 和 嘔 吐 時 不 要 處 理 食 物 • 處 理 食 物 時 不 要 吸 煙 AHC 2010第四節

  32. 食 物 衛 生 • 貯 存 食 物: • 食 物 應 貯 存 於 蓋 好 的 容 器 內 • 易 腐 壞 食 物 應 在 購 買 後 立 即 貯 存 於 雪 櫃 內 • 雪 櫃 溫 度 應 維 持 於 攝 氏4 度 或 以 下 , 冷 藏 格 溫 度 則 應 維 持 於 攝 氏 - 1 8 度 或 以 下 • 應 把 生 的 食 物 與 熟 食 貯 存 於 雪 櫃 內 不 同 位 置 ( 熟 食 置 於 上 層 , 生 的 食 物 則 置 於 下 層 ) , 避 免 交 叉 污 染 AHC 2010第四節

  33. 食 物 衛 生 • 切 勿 把 易 腐 壞 食 物 置 於 室 溫 下 不 加 處 理 • 雪 櫃 內 應 避 免 放 置 過 多 食 物 , 以 保 持 空 氣 流 通 • 不 應 用 報 紙 、 不 潔 的 紙 張 或 顏 色 膠 袋 包 裹 食 物 • 不 應 把 衣 履 等 個 人 用 品 貯 存 於 廚 房 內 AHC 2010第四節

  34. (三) 由蚊蟲或動物傳播的疾病 登革熱(Dengue Fever) • 登革熱﹝斷骨熱﹞是由登革熱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 • 常見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域,但近年登革熱轉趨活躍,影響全球各地 • 登革熱病毒是經由埃及伊蚊或白紋伊蚊傳染;香港現時未有埃及伊蚊,但白紋伊蚊在香港是非常普遍的 AHC 2010第四節

  35. 白紋伊蚊 • 主要在積水中滋生, • 大多數在屋外或野外陰暗處流連,但亦會在戶內活動 • 雌蚊嗜吸人血,吸血高峰在日落前兩小時(約為下午五、六時),及早上八、九時 • 當人被帶病毒蚊子叮咬後,病毒會從蚊子之唾液進入人體血液而感染;如果病者在剛發燒前至退燒期內(大約六至七日)被蚊叮,病毒就有可能傳給蚊子繼而傳播開去,但與患者接觸是不會被傳染的 AHC 2010第四節

  36. 典型登革熱的病徵 • 持續三至五天發熱 • 嚴重頭痛 • 四肢酸痛 • 關節痛、肌肉痛、背痛 • 後眼窩痛 • 發病後三至四天出現紅疹、噁心、嘔吐、輕微的流牙血和流鼻血 • 病後有可能出現極度疲倦及抑鬱症狀、極少數病者會惡化至出血性登革熱,並進一步出血、休克,嚴重時可引致死亡 AHC 2010第四節

  37. 現時並沒有特別的藥物可有效地對付登革熱,但典型登革熱的患者一般於一至兩星期便康復現時並沒有特別的藥物可有效地對付登革熱,但典型登革熱的患者一般於一至兩星期便康復 • 現時並沒有一種有效疫苗來預防登革熱,因此,最佳的預防方法就是避免給蚊子叮咬 AHC 2010第四節

  38. 日本腦炎(Japanese B Encephalitis ) • 是引致亞洲區病毒性腦炎的主要元凶 • 日本腦炎是經由蚊子叮咬傳播,全年都可發生,而雨後季節及侯鳥的遷徙期最為高危 • 日本腦炎在香港並不普遍,也不是本地的風土病 • 日本腦炎經由常在稻田滋生的三帶喙庫蚊傳播,蚊子在受感染的豬隻及野生雀鳥身上吸血後受到感染,再透過叮咬感染人類,不會透過人傳人或動物傳人的方式傳播 AHC 2010第四節

  39. 病徵及治療 • 大部份患者並無症狀,潛伏期為五至十五天,但可能會輕微發熱,頭痛 • 感染日本腦炎的嚴重感染者會迅速發病、頭痛及高燒、頸部僵硬、神志模糊及反應緩慢、昏迷、震顫、間歇性抽搐(特別是嬰兒)及痙攣性(但很少會是弛緩性)痳痺 • 日本腦炎並沒有有效的專門治療方法,主要是舒緩病徵及其他輔助治療 AHC 2010第四節

  40. 預防及疫苗注射 • 預防日本腦炎最重要是注意個人防護措施及杜絕蚊患,避免在黃昏及黎明時分前往郊外 • 日本腦炎是有防疫針以供注射,來預防由日本腦炎病毒引起的腦炎,並建議在此症流行的地方使用 • 防疫注射的副作用 • 20%接受防疫注射者,注射部位有輕微紅腫和觸痛紅腫症狀 • 0.6%西方國家成年人出現過敏反應 • 防疫針引起之腦炎及腦病,是一種罕有的嚴重神經系統副作用,約每一百萬人中1至2.3人有此副作用 • 曾出現嚴重過敏反應者、一歲以下的嬰兒及懷孕的婦女不宜接受防疫注射 • 政府現時建議旅遊人士前往日本腦炎流行的亞洲或西太平洋地區旅遊,並逗留超過一個月,特別是較大風險的地點例如郊區,應該接受日本腦炎防疫注射 AHC 2010第四節

  41. 蚊患的預防 • 避免在白紋伊蚊覓食時外出,亦可穿上淺色長袖衣服和長褲 • 每4至6小時在外露皮膚及衣服上塗上含有避蚊胺(DEET)成份的蚊怕水或蚊怕膏,至於給兒童使用的驅蚊劑,其避蚊胺的濃度上限為10% • 居所應設有空調或裝有防蚊網 • 在睡床掛設蚊帳,噴灑殺蟲劑或點燃蚊香驅蚊 • 在門窗上裝置防蚊網,防止蚊子飛進 • 但最有效的方法是保持環境清潔,清除積水,令蚊子無法滋生 • 如發現積水滋生蚊蟲,應盡快將之清除。若有需要,使用對環境安全的殺蟲劑,如滅蚊油等 AHC 2010第四節

  42. 與寵物或禽畜接觸 • 毛髮: 如金錢癬 • 蚤、虱 : 如斑疹傷寒 • 排泄物: 如弓漿蟲、鉤端螺旋體、漢他病毒 • 抓傷: 如猫抓病 • 咬傷: 如葡萄球菌、瘋狗症 • 食用: 如O-157大腸杆菌、瘋牛症 AHC 2010第四節

  43. 瘋狗症 • 病原體:瘋狗症病毒,可影響狗、貓及野生動物如猴子、狼及蝙蝠等傳染途徑:被帶菌動物咬傷時動物唾液內的病毒經傷口侵入人體,沿神經直到腦部,造成腦炎 • 潛伏期:通常二至八週,但可超過一年病徵:初期不明顯,受傷部位附近可能麻痺或刺痛、發燒、流涎、焦慮、行為異常、肌肉僵硬、痙攣以致死亡 AHC 2010第四節

  44. 貓抓病 • 病原體: 翰斯勒巴東氏菌 • 傳染途徑: 存在爪、牙齒、身上等處。當被貓抓或咬傷後,病菌進入皮膚而造成感染 • 潛伏期: 一至二週 • 臨床症狀: 不適感、發熱、淋巴核脹大和皮疹。貓抓病皮疹發病率不定,在0.5-4.4%之間。皮疹持續5-16天之間,不治自退 AHC 2010第四節

  45. 鸚鵡熱 • 病原體: 鸚鵡衣原體 • 傳染途徑: 感染鸚鵡熱的鳥類,其口鼻的分泌物以及排泄物中,都可能帶有病原 • 潛伏期: 約為4-20日 • 臨床症狀:失去食慾,發燒,嘔吐,頭痛,多發性關節炎,咳嗽,淋巴腺病,胸口痛等類似感冒的症狀。其中可能有半數的患者演變為肺炎,同時肝臟受損 AHC 2010第四節

  46. 預防寵物或禽畜接觸後感染 • 區分人與動物間的用具 • 與動物接觸後要養成洗手的習慣 • 防止家畜之間的相互感染,注意環境衛生,避免鼠類等入侵 • 多加留意寵物身上有無體外寄生蟲 • 定期注射預防針 AHC 2010第四節

  47. 環 境 衛 生 • 保 持 地 方 整 潔 , 杜 絕 鼠 患 : • 垃 圾 應 放 置 於 堅 固 的 垃 圾 桶 內 , 全 日 用 蓋 蓋 好 , 並 至 少 每 日 清 理 一 次 • 保 持 地 面 、 天 花 板 及 牆 壁 清 潔 ; 確 保 排 水 渠 去 水 暢 順 • 使 用 可 清 洗 的 地 墊 , 避 免 使 用 難 於 清 理 的 地 氈 • 傾 倒 花 盆 盛 水 碟 內 的 積 水 , 並 至 少 每 星 期 更 換 花 瓶 內 的 水 一 次 , 避 免 蚊 蟲 滋 生 AHC 2010第四節

  48. 預防傳染病的最佳方法 –切斷感染鏈 傳染途徑 • 勤洗手 • 個人衛生 • 環境衛生 • 食物衛生 病原體 較易受感染人士 • 培養健康生活習慣,增強抵抗力 • 均衡飲食, 充足休息, 適量運動 AHC 2010第四節

  49. 雙手是…… • 繁殖及暱藏的來源 • 主要傳播途徑 洗手前 AHC 2010第四節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