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中国当代作家创作研究 贺绍俊

中国当代作家创作研究 贺绍俊. 目 录. 赵树理评价问题与农村写作 “样板戏”及对它的评价 朦胧诗及其叙述 汪曾祺与当代小说文体 王安忆与女性写作 王朔现象与大众文化 余华与先锋小说的变化. 赵树理评价问题与农村写作. 一、赵树理的文学观 赵树理是我国现代乡土文学家。是 “山药蛋派” 代表作家。 他推崇中国民间文化传统。为了让农民摆脱封建思想和道德习俗的束缚,树立民主的革命思想,他宁愿不做“文坛文学家”,而做“文摊文学家”。作品要“老百姓喜欢看”,“政治上起作用”。他称自己的小说是“问题小说”。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中国当代作家创作研究 贺绍俊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国当代作家创作研究贺绍俊

  2. 目 录 • 赵树理评价问题与农村写作 • “样板戏”及对它的评价 • 朦胧诗及其叙述 • 汪曾祺与当代小说文体 • 王安忆与女性写作 • 王朔现象与大众文化 • 余华与先锋小说的变化

  3. 赵树理评价问题与农村写作 • 一、赵树理的文学观 • 赵树理是我国现代乡土文学家。是“山药蛋派”代表作家。 • 他推崇中国民间文化传统。为了让农民摆脱封建思想和道德习俗的束缚,树立民主的革命思想,他宁愿不做“文坛文学家”,而做“文摊文学家”。作品要“老百姓喜欢看”,“政治上起作用”。他称自己的小说是“问题小说”。 • 赵树理是以一个有觉悟、有文化的农民的眼光认识、评价、表现农村的。

  4. 二、赵树理作品的成就 • 1、反封建的内容 • 反封建是赵树理作品中最突出的内容。从他的成名作《小二黑结婚》到《李有才板话》、《李家庄变迁》以及解放后的《三里湾》、《锻炼锻炼》等小说,多从家庭人伦关系角度表现反封建内容,反映社会变革。体现了作家深厚的的生活根底及对生活的洞察力和魄力。 • 2、艺术形式的民族化 • 赵树理运用民间语言和评书体小说形式,擅长以人物行动刻画人物心理活动和性格特征,塑造了与当时其他作品不同的中间人物、新人、小字辈系列、落后人物等。有些作品中的人物塑造较鲜活生动。 在小说语言和艺术形式的民族化方面进行了自觉的探索。

  5. 3、民俗描写的突出成就 • 赵树理的小说在民俗描写方面很有造诣。营造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在文化人类学方面具有很高参考价值。 • 4、坚持现实主义精神 • 赵树理的小说继承了“五四”文学传统,坚持了现代知识分子独立的理性和现实主义精神。不趋时、不媚俗。不盲从。作品写农民在新生活中的现状、精神面貌,他们的矛盾、变化、憧憬。农村进步的长期性、复杂性等等,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 综上所述,赵树理坚持了可贵的现实主义精神,无论在思想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都有其独特之处。为农村写作提供了新的经验。在文学的民族化、大众化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6. 三、赵树理小说的局限 • 1、文学观的局限 • 赵树理过分强调“民间文学正统论”,对“五四”开创的新文化认识不足,艺术视野相对狭隘了。 • 2、思想认识上的局限 • 由于文学观的局限,赵树理的思想认识也受到影响。使他很难更为深广的表现中国农村的历史性变革。很难在一定的篇幅里展现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宏大的场面。缺乏更深邃的历史感。 • 3、在艺术表现上 • 赵树理有的小说对问题本身的解决太过关注,写事胜过了写人。影响了人物的丰满,缺乏更理想的深度。作品在今天看来具有一定的保守性等。

  7. 四、关于“赵树理方向” • 这里指40年代解放区提出的“赵树理方向”,不包含80年代的重新界定。 (一) 提出 “赵树理方向”的时代背景 • 1942年毛主席《在延安座谈会议上的讲话》发表。提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确定了无产阶级文艺的政治方向。 • 1943年赵树理的成名作《小二黑结婚》发表。 • 1947年7、8月间,在 晋翼豫鲁边区召开的文艺座谈会上,当时的文艺领导人陈荒煤正式提出“赵树理方向”。 • ( 二)提出 “赵树理方向”的原因 • 1、 “赵树理方向”的提出是时代的呼唤,文学的期待。 • 革命文艺界为了体现解放区文艺成果,将赵树理写 解放区的小说经典化。符合时代的需求,体现了文艺的社会功利性。

  8. 2、“赵树理方向”是赵树理成功的实践,自觉的追求。2、“赵树理方向”是赵树理成功的实践,自觉的追求。 赵树理40年代的作品正遵循了《讲话》指明的方向。以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用大众化形式创作。他的成就是其精神实践的结果。 ( 三)今天对提出“赵树理方向”的评价 “赵树理方向”的提出,肯定了赵树理小说中许多值得肯定的东西。但也对赵树理小说的丰富内涵作了简单化的描述。遮蔽了其中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同时也掩盖了赵树理文学观念、小说创作上的某些的局限。 (接下页)

  9. 五、关于解放后(指改革开放前)对赵树理评价的起伏五、关于解放后(指改革开放前)对赵树理评价的起伏 • 1、赵树理解放后创作的长篇《三里湾》等,与其他描写农村的作品如柳青的《创业史》、周立波的《山乡巨变》等相比,没有按照当时文艺所强调的“规范化”去突出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去强调理想化和乐观精神、以歌颂为主。没有选择主流意识形态的立场。而是以“民间姿态”、“民间立场”更多的表现了当时农村发展的现状、写农村斗争的复杂、曲折等。由于坚持现实主义创作精神而不符合当时文学潮流等因素,赵树理这一时期在文学界的地位被大大贬低了。(对于五十年代赵树理的再三被批评,有人称为“赵树理危机”) • 2、在62年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会上,当时文艺界领导茅盾、邵荃麟重新评价赵树理小说的“现实性”,认为他写了农村进步的“长期性、艰苦性”,认为他在新人物的创造上有着明显的提高和发展。这些评价基本符合赵树理创作面貌。

  10. 3、 两个月后,(即1964年9月)在“阶级斗争学说”重新提出后,大连会议即被否定。后来在文革前夕和文革中,随着左的路线肆虐,赵树理被彻底否定、批判直至迫害至死。 • 4、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新的时代,对赵树理的成就与局限有了新的力求客观的评价。 • ( 对赵树理的评价褒贬毁誉一直与当时的文学思潮的变化有着密切关系。可以结合考虑。) • 注: 关于对赵树理的评价(包括40年代后期“赵树理方向”、新中国成立前后至文革期间、“文化大革命”结束至今)请参见该专题一至五题。

  11. 山药蛋派(或山西派): • 1、山药蛋派指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赵树理影响下,山西籍作家马烽、西戎、束为、孙谦、胡正等实力雄厚的作家,以《山西文艺》、《火花》为阵地,继承《小二黑结婚》、《李有材板话》的格调,发表了一大批趋向相似、风格相近的作品,形成了一个影响全国的作家群。人们友善形象地称为“山药蛋派”。( “山药蛋派”与孙犁为首的“荷花淀派”是新中国文学史上最有影响的两个文学流派) • 2、“山药蛋派”的艺术特征: • ①具有浓郁地方色彩和乡土气息。 • ②体现农民“土里土气”,憨厚、本色的基本特点。 • “山药蛋派”的文学创作可以说是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农村社会变迁和中国农民生存状态的一面镜子。

  12. 练习题: • 1、试结合作品谈谈你对赵树理小说的成就与局限的看法。 • 2、今天重读《小二黑结婚》,对其中“三仙姑”形象塑造的思考。 • 3、关于“赵树理危机”你认为包含那些因素? • 4、以赵树理小说为例,看“山药蛋派”的独特价值。

  13. 样板戏

  14. 红色经典—八大样板

  15. “样板戏”及对它的评价 • 一、样板戏: • 指20世纪六、七十年代文革时期,在激进文艺思想指导下,在全国盛演的以京剧现代戏为主要构成的剧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团》等和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和交响乐《沙家浜》等。因其在当时特定文化语境下的全力倡导,被称为“样板戏” 。同时“样板戏”也成为一种文艺思潮。是有着特定的政治、文化等明确目的的文艺运动。

  16. 二、如何客观辨证地评价样板戏 • 其前提是: • 1、样板戏是中国特定时期文化语境下的产物。 • 2、样板戏是江青所代表的政治权力领导、参与和艺术家(编剧、演员)的艺术创造、以及观众在其中所发挥的客观作用的共同产物。 • 样板戏的艺术成就及其缺陷: • 1、样板戏的艺术成就: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上进行了多方面探索。 • (成就的取得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样板戏多为原有戏剧的改编,具有很好的基础。二是艺术家遵照艺术规律的潜心创造。三是观众的独特作用) • 如:在写实与虚拟的结合方面有较成功的尝试。 • 打破了主演体制,使人物塑造成了核心, 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观众欣赏习惯,对刻画人物性格也有一定作用。

  17. 在人物塑造上有李玉和、 李铁梅、阿庆嫂、郭建光、杨子荣等深入人心的英雄人物呈现。 • 在音乐的配器、旋律、唱腔上有一定创新。 • 在京剧的“念白”中,较以往有个性化、通俗化、生活化的进步。客观上为化“雅”为“俗”,为京剧、芭蕾走向大众做出了贡献。 • 2、样板戏的缺陷: • 在当时的文化语境,在江青等的横加干涉下,样板戏创作总体上是按照政治化、观念化、阶级化、程式化去进行的。 • 剧作遵循江青一类的“三突出”创作原则,从政治需要出发“主题先行”;着意写禁欲式的阶级斗争;塑造 “高大全”式的英雄人物;阶级仇恨成为样板戏的情感特征;题材狭窄单一等。

  18. 3、今天 对“样板戏”评价的意义 • 1、 对“样板戏”的评价经历了从肯定、否定、半肯定、半否定以及争论不休各执己见的过程。但总的趋向是,对样板戏的评价日渐走向客观,力求还其历史本来面目。 • 2、对样板戏的正确评价其意义还在于,通过对样板戏的客观评价,使我们在今天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打破与文革思维方向相同的“二元对立”的评价方式;打破过去社会政治意识形态话语起主导作用和跟从公众社会 评价的“从众心理”。真正能够在当时的文化语境下去评、去议。以从对充满沧桑的“样板戏”这种独特的文艺现象的认识中,对我们今天的文艺创作、文艺评论思维方式能有新的启示。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