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1

关于 2011 高考备考的 思考

关于 2011 高考备考的 思考. 1 。关于高考方案和考试大纲 2 。 10 年高考试题分析 3 。新课程高考物理复习建议. 一、高考理综全国卷( 2 )物理试题分析. 1 、 2007 ~ 2010 年高考理综全国卷 2 (物理)试题各部分 知识考查比例. 由表可知,四年来高考理综全国卷(物理)题目配置比较稳定和有规律,所考查的内容比例与课本的内容、教学大纲和高考说明的要求基本一致。 选择题多项题又减少趋势。 实验题 由“一大拖一小”变为两道 。 计算题还是力学,电磁学及力电综合为主。 “压轴题”题的难度一般有下降趋势。.

baxter
Download Presentation

关于 2011 高考备考的 思考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关于2011高考备考的思考

  2. 1。关于高考方案和考试大纲 • 2。10年高考试题分析 • 3。新课程高考物理复习建议

  3. 一、高考理综全国卷(2)物理试题分析

  4. 1 、 2007~2010年高考理综全国卷2(物理)试题各部分知识考查比例

  5. 由表可知,四年来高考理综全国卷(物理)题目配置比较稳定和有规律,所考查的内容比例与课本的内容、教学大纲和高考说明的要求基本一致。由表可知,四年来高考理综全国卷(物理)题目配置比较稳定和有规律,所考查的内容比例与课本的内容、教学大纲和高考说明的要求基本一致。 选择题多项题又减少趋势。 实验题 由“一大拖一小”变为两道 。 计算题还是力学,电磁学及力电综合为主。 “压轴题”题的难度一般有下降趋势。

  6. 2.考查的主要知识点 2007年全国理综(2)

  7. 2008年全国理综(2)

  8. 2009年全国理综(2)

  9. 2010年全国理综(2)

  10. 由以上分析可知,近年来高考试卷整体来设计知识面较宽。考到了高中教材的40%以上的知识点,难点分散,对基础知识面宽的考生有利。力学与电学知识在85%左右。与《考试说明》符合的很好。

  11. 07~10年课改区高考试题分布 1.必做内容

  12. 2.选做内容

  13. 2009(新课程卷)考点及赋分值分布

  14. 2010(新课程卷)考点及赋分值分布

  15. 14.在电磁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4.在电磁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 B.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楞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 C.库仑发现了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 • D.安培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洛仑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 【答案】AC 【解析】属于考查物理学史内容,为记忆性知识。 B中验证电磁波存在的是赫兹, D洛仑兹中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安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

  16. 15.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长度为;改用大小为的力拉弹簧,平衡时长度为。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均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5.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长度为;改用大小为的力拉弹簧,平衡时长度为。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均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A. B. • C. D. 【答案】C 【解析】模型为弹簧模型,条件是两次受力平衡。设弹簧原长为,由题意可知

  17. 16.如图所示,在外力作用下某质点运动的图象为正弦曲线。从图中可以判断16.如图所示,在外力作用下某质点运动的图象为正弦曲线。从图中可以判断 • A.在0~t1时间内,外力做正功 • B.在0~t1时间内,外力的功率逐渐增大 • C.在t2时刻,外力的功率最大 • D.在t1 ~t3时间内,外力做的总功为零 【答案】AD 【解析】模型是一个简谐振动模型。由v-t图像可看出, 质点的加速度为一个变量,即质点所受外力不恒定, 这个就是本题的条件。根据 计算功,根据 讨论功率,很容易得出正确答案。

  18. 17.静电除尘器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高效除尘器。某除尘器模型的收尘板是很长的条形金属板,图中直线为该收尘板的横截面。工作时收尘板带正电,其左侧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粉尘带负电,在电场力作用下向收尘板运动,最后落在收尘板上。若用粗黑曲线表示原来静止于点的带电粉尘颗粒的运动轨迹,下列4幅图中可能正确的是(忽略重力和空气阻力)17.静电除尘器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高效除尘器。某除尘器模型的收尘板是很长的条形金属板,图中直线为该收尘板的横截面。工作时收尘板带正电,其左侧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粉尘带负电,在电场力作用下向收尘板运动,最后落在收尘板上。若用粗黑曲线表示原来静止于点的带电粉尘颗粒的运动轨迹,下列4幅图中可能正确的是(忽略重力和空气阻力) 【答案】A 【解析】根据电场中某点的受力方向为电场线切线方向(或其反向延长线方向),粉尘将做曲线运动,轨迹应该处于速度与力之间,并且向力的方向弯曲。

  19. 18.如图所示,一物块置于水平地面上。当用与水平方向成60o角的力F1拉物块时,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改用与水平方向成30o角的力F2推物块时,物块仍做匀速直线运动。若F1和F2的大小相等,则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8.如图所示,一物块置于水平地面上。当用与水平方向成60o角的力F1拉物块时,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改用与水平方向成30o角的力F2推物块时,物块仍做匀速直线运动。若F1和F2的大小相等,则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答案】B 【解析】模型为单体模型,条件是受力平衡,规律是牛顿运动定律: 选择研究对象、受力分析、正交分解计算各个分力

  20. Ε=6 Ua=4 • 19.电源的效率 定义为外电路电阻消耗的功率与电源的总功率之比。在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得到的实验图线如图所示,图中u为路端电压,I为干路电流,a、b为图线上的两点,相应状态下电源的效率分别为 由图可知 、 的值分别为 Ub=2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 设图中每个小格边长是“1”,因此不能难得出答案。

  21. 20.太阳系中的8大行星的轨道均可以近似看成圆轨道。下列4幅图是用来描述这些行星运动所遵从的某一规律的图像。图中坐标系的横轴是 ,纵轴是 ;这里T和R分别是行星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和相应的圆轨道半径, T0和R0分别是水星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和相应的圆轨道半径。下列4幅图中正确的是 【答案】B 【解析】由于绕同 一个中心天体运动,因此规律是开普勒第三定律:

  22. 21.如图所示,两个端面半径同为R的圆柱形铁芯同轴水平放置,相对的端面之间有一缝隙,铁芯上绕导线并与电源连接,在缝隙中形成一匀强磁场。一铜质细直棒ab水平置于缝隙中,且与圆柱轴线等高、垂直。让铜棒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铜棒下落距离为0.2R时铜棒中电动势大小为E1,下落距离为0.8R时电动势大小为E2。忽略涡流损耗和边缘效应。关于E1 、 E2的大小和铜棒离开磁场前两端的极性,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E1>E2a端为正 • E1>E2 . b端为正 • C. E1<E2 a端为正 • D. E1<E2 . b端为正 【答案】D 【解析】有右手螺旋定则可知,缝隙间磁场水平向左,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右手定则) 可以判断出B端电势高。 又由于始终受恒力重力的作用,所以铜棒运动速度越来越快,根据可知

  23. 22.(4分) • 图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现有的器材为:带铁夹的铁架台、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带铁夹的重锤、天平。回答下列问题: • (1)为完成此实验,除了所给的器材,还需要的器材有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 A.米尺 • B.秒表 • C.0~12V的直流电源 • D。0~I2V的交流电源 • (2)实验中误差产生的原因有______。 • (写出两个原因) 【答案】(1)AD;(2)纸带和打点计时器之间有摩擦,用米尺测量纸带上点的位置时有误差。 【解析】属于对基本实验的基本操作、基本装置、误差的定性分析,属于记忆性内容。

  24. 23.(11分)用对温度敏感的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某热敏电阻Rt,在给定温度范围内,其阻值随温度的变化是非线性的。某同学将和两个适当的固定电阻R1、R2连成图1虚线框内所示的电路,以使该电路的等效电阻的阻值RL随Rt所处环境温度的变化近似为线性的,且具有合适的阻值范围。为了验证这个设计,他采用伏安法测量在不同温度下的RL阻值,测量电路如图1所示,图中的电压表内阻很大。 RL的测量结果如表l所示。

  25. 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1所示的电路,在图2所示的实物图上连线。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1所示的电路,在图2所示的实物图上连线。 • (2)为了检验RL与t之间近似为线性关系,在坐标纸上作RL-t关系图线

  26. 115mA 5.00V • (3)在某一温度下,电路中的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如图3、4所示。电流表的读数为____,电压表的读数为__ _。此时等效电阻RL的阻值为 ___ :热敏电阻Rt所处环境的温度约为____。 43.5Ω 64.0℃

  27. 24.短跑名将博尔特在北京奥运会上创造了100m和200m短跑项目的新世界纪录,他的成绩分别是9.69 s和l9.30 s。假定他在100 m比赛时从发令到起跑的反应时间是0.15 S,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率后做匀速运动。200 m比赛时,反应时间及起跑后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和加速时间与l00 m比赛时相同,但由于弯道和体力等因素的影响,以后的平均速率只有跑l00 m时最大速率的96%。求: • (1)加速所用时间和达到的最大速率: • (2)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 •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8. v/m/s t/s O • 【解析】 • (1)加速所用时间t和达到的最大速率v, • 联立解得: , • (2)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a, • 解得:

  29. 以博尔特的100米和200米的世界纪录时间为素材,设计物理情景,很好的考查了运动学知识,情景容易理解但是数据处理相对繁琐,不细心容易出错丢分,也极易影响学生的应试情绪;以博尔特的100米和200米的世界纪录时间为素材,设计物理情景,很好的考查了运动学知识,情景容易理解但是数据处理相对繁琐,不细心容易出错丢分,也极易影响学生的应试情绪;

  30. Y • ················· • ············ X O • 25.如图所示,在0≤x≤a、o≤y≤a/2范围内有垂直手xy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坐标原点0处有一个粒子源,在某时刻发射大量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它们的速度大小相同,速度方向均在xy平面内,与y轴正方向的夹角分布在0~范围内。己知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介于a/2到a之间,从发射粒子到粒子全部离开磁场经历的时间恰好为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周期的四分之一。 • 求最后离开磁场的粒子从粒子源射出时的 • (1)速度的大小: • (2)速度方向与y轴正方向夹角的正弦。

  31. y ∠OCA=π/2 D A v α R α a O P α x R C

  32. 第25题为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问题,这始终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整个物理情景的设置对学生的审题能力和理解能力要求较高,在所求解问题中,涉及到对粒子运动过程的分析、运动轨迹的描绘及半径计算,其中如何确定几何关系以及数学方程的求解是解决该题的难点和关键,还是有很大的难度的,具有很好区分度。

  33. 选修模块 • 33.[物理选修3-3](15分) • (1)(5分)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 A.金刚石、食盐、玻璃和水晶都晶体 • B.晶体的分子(或原子、离子)排列是有规则的 • C.单晶体和多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 D. 单晶体和多晶体原物理性质是各向异性物,非昌体是各向同性的 • 【答案】BC • 【解析】晶体与非晶体的性质,属于记忆性内容

  34. l/4 • (2)(10分)如图所示,一开口气缸内盛有密度为ρ的某种液体;一长为l的粗细均匀的小瓶底朝上漂浮在液体中,平衡时小瓶露出液面的部分和进入小瓶中液柱的长度均为l/4。一用活塞将气缸封闭(图中未画出),使活塞缓慢向下运动,各部分气体的渐度均保持不变。发小瓶的底部恰好与液面相平时,进入小瓶中的液柱长度为l/2,求此时气缸内气体的压强。大气压强为P0,重力加速度为g。 l/2

  35. 【解析】:设当小瓶内气体的长度为3L/4时,压强为p1;当小瓶的底部恰好与液面相平时,瓶内气体的压强为p2,气缸内气体的压强为p3,依题意 【解析】:设当小瓶内气体的长度为3L/4时,压强为p1;当小瓶的底部恰好与液面相平时,瓶内气体的压强为p2,气缸内气体的压强为p3,依题意 • ① • 由玻意耳定律 p1 S= p2S ② • 式中S为小瓶的横截面积。联立①②两式,得 ③ • 又有 p2= p1+ ④ • 联立③④式,得 ⑤

  36. 34.[物理——选修3-4](15分) • (1)(5分)如图,一个三棱镜的截面为等腰直角,为直角。此截面所在平面内的光线沿平行于BC边的方向射到AB边,进入棱镜后直接射到AC边上,并刚好能发生全反射。该棱镜材料的折射率为。(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 45○ γ C=90○-γ

  37. (2)(10分)波源S1和S2振动方向相同,频率均为4Hz,分别置于均匀介质中x轴上的两A、O点处,OA=2m,如图所示。两波源产生的简谐横波沿x轴相向传播,波速为4m/s。己知两波源振动的初始相位相同。求:(2)(10分)波源S1和S2振动方向相同,频率均为4Hz,分别置于均匀介质中x轴上的两A、O点处,OA=2m,如图所示。两波源产生的简谐横波沿x轴相向传播,波速为4m/s。己知两波源振动的初始相位相同。求: • (ⅰ)简谐横波的波长: • (ⅱ) OA间合振动振幅最小的点的位置。

  38. (i) 根据题意,代入数据,得 • (ii)以O为坐标原点,设P为OA间的任意一点,其坐标为x,则两列波到P点的波程差 • 合振动振幅最小点的位置满足 • 所以

  39. 35.[物理——选修3-5](15分) • (1)(5分)用频率为的光照射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在所发射的光谱中仅能观测到频率分别为 的三条谱线,且 ,则。(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 A. B. • C. D. • 【答案】B • 【解析】模型是氢原子模型,条件是跃迁过程中能量守恒

  40. (2)(10分)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一木板,其左端放有一重物,右方有一竖直的墙。重物质量为木板质量的2倍,重物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µ。使木板与重物以共同的速度V0向右运动,某时刻木板与墙发生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求木板从第一次与墙碰撞到再次碰撞所经历的时间。设木板足够长,重物始终在木板上。重力加速度为g。(2)(10分)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一木板,其左端放有一重物,右方有一竖直的墙。重物质量为木板质量的2倍,重物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µ。使木板与重物以共同的速度V0向右运动,某时刻木板与墙发生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求木板从第一次与墙碰撞到再次碰撞所经历的时间。设木板足够长,重物始终在木板上。重力加速度为g。

  41. 【解析】第一次碰撞后,木板的速度反向,大小不变,此后木板向左做匀减速运动,重物继续向右做匀减速运动,最后模板与重物达到一个共同速度v,并且设这段时间为t1,设木板的质量为m,重物的质量为2m,规定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则根据动量守恒定律:【解析】第一次碰撞后,木板的速度反向,大小不变,此后木板向左做匀减速运动,重物继续向右做匀减速运动,最后模板与重物达到一个共同速度v,并且设这段时间为t1,设木板的质量为m,重物的质量为2m,规定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则根据动量守恒定律: • 根据动量定理: • 再由牛顿第二定律: • 设达到共同速度时,木板距离墙的水平距离 • 向右匀减速运动到第二次碰撞的时间 • 木板从第一次与墙碰撞到再次碰撞所经历的时间

  42. 有效教学 教师 高考 学生

  43. 2010高考物理试题特点 • 试卷总体保持平稳,难度不大,试卷结构上保持去年的结构,内容仍以力学、电磁学为主。 • 试题恰当的体现了“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重注考查学生的科学素养。”试题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试题具有突出主干、情景求新、新而不难、新而不偏、活而不怪、不避陈题、推陈出新的特点,具有“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新中求活、体现课改”的特点。

  44. 新课程高考试题特点 • 特点1:注重考查核心知识,体现了基础性,不失区分度。

  45. 特点2:重视了对物理学史的考查,体现了物理学的文化性。特点2:重视了对物理学史的考查,体现了物理学的文化性。 • 物理学史是物理知识和方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和载体,新高考物理试题也加大了对物理学发展历程的考查,如第14题,以电磁学发展史中几位重要的物理学家以及他们的工作为题对学生进行考查,体现了新课程注重对物理文化的要求,考查内容全部为记忆性内容。近年来,这类试题在全国多份高考试卷中都有所体现,例如2008 年广东卷第1题以伽俐略理想斜面实验为背景命题;2008 年江苏卷第12 (1) 题以揭示光的粒子性为题材,考查了学生对近代物理知识及“X光散射实验”、“光电效应实验”、“α粒子散射实验”和“氢原子光谱实验”等四个划时代实验的理解等。

  46. 特点3:以生产、生活实际和现代科技新成果为背景,体现物理学的社会价值特点3:以生产、生活实际和现代科技新成果为背景,体现物理学的社会价值 • 将物理规律用于实际问题,这是近年来突出体现的命题意向,基本上都是将物体的运动形式与实际问题结合在一起命题,所以将实际问题抽象出物理模型,分析其条件,从而找出适用的物理规律,是解决和类问题的关键,比如第17题,是一道联系实际的题目,这也正体现了新课程重视体现物理学社会价值的理念。在知识上考查了电场中点电荷的受力问题、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和特点等。第24题,考查生活中的物理,以百米赛跑为情景考查运动学问题,难度本身并不大,但由于求解中计算较为繁琐,无形中增加了此题的难度,要求学生稳定情绪,细心计算。

  47. 特点4:重视实验能力的考查,适度体现探究性和开放性特点4:重视实验能力的考查,适度体现探究性和开放性 • 新高考物理试题突出了对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要求考生能充分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试题考查的内容要求学生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等。实验题的出题形式基本为一大一小,重点考查必考内容的力学和电学实验。例如第22题,考查验证机械能守恒实验中基本的实验装置和误差定性分析。第23题,考查用伏安法研究热敏电阻,侧重对电学实验基本知识和能力的考查,如实物图的连接、利用数据描点作图、电表的读数(是否估读等),这些都是平时教学要求,难度不大。

  48. 特点5:设置选考内容,体现物理新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 • 与新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性相对应,在新高考试题的设置中出现了必做题与选做题:所有考生必修和必选内容的试题为必做试题;学生自由选修内容的模块中,每模块各1道试题,每道试题由两道小题组成。这些试题难度相当,学生根据自己的选课情况进行选做。这样,新高考通过关注考生不同学习需求和个性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比如第33、34、35题。其中每道题的第一小题均为基础题,如考查基本知识、基本概念,第2道小题多为计算题,具有一定的难度。

  49. 特点6:对数学水平的要求有所提高 • 数学水平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计算方面,物理题或多或少会涉及一些具体数字的计算、字母的推导,如第24题和第20题,考查了开普勒第三定律,涉及对数运算,对学生的代数计算能力要求较高。此外,本题也涉及了物理实验中处理数据中的一个重要方法:曲线线性化,即利用对数,将高次函数化成一次函数。另一方面,涉及对物理图像的理解和应用,近几年高考比较注重考查图像问题,在解决涉及运动学的问题时,要注意灵活运用图像或图像,明确各种运动情况的特征图线,以及图线中的“轴、点、线、面(积)、斜(率)、截(距)”的物理意义,要做到会读图、会用图、会画图。例如第16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图像的理解,要能从题目所给的图像中读取出所需要的信息,如本题中涉及的变力做功()、变力功瞬时功率()的计算等。第19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图像的理解,根据题干所给信息,学生首先要得出电源效率的表达式,由于结果只是一个比值,因此学生只需要数所求点有几个小格子的边长就可以了。

  50. 百度 理综吧(理综中你觉得哪项最难?)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