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質性研究

Chapter 14. 質性研究. 第一節 何謂質性研究 第二節 質性研究的通性與特徵 第三節 質性研究的信度與效度 第四節 質性研究的過程與步驟 第五節 質性研究的方法與資料分析 第六節 結合量化與質化取向. 第一節 何謂質性研究. 一、質性研究的涵義   質性研究它最主要的目的,乃在於探討某些事件、現象或個人的「想法」、「程度」、「過程」 … 等等的問題。   因此,質性研究它是針對特定事件,進行深入的分析探討,目的不在於做廣泛性的推論。著重的是「注重細微之處」與「經驗的本質」,藉由對這些特質詳細的蒐集資料,再完成整體性的描述。.

axel
Download Presentation

質性研究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Chapter 14 質性研究 第一節 何謂質性研究 第二節 質性研究的通性與特徵 第三節 質性研究的信度與效度 第四節 質性研究的過程與步驟 第五節 質性研究的方法與資料分析 第六節 結合量化與質化取向

  2. 第一節 何謂質性研究 一、質性研究的涵義   質性研究它最主要的目的,乃在於探討某些事件、現象或個人的「想法」、「程度」、「過程」…等等的問題。   因此,質性研究它是針對特定事件,進行深入的分析探討,目的不在於做廣泛性的推論。著重的是「注重細微之處」與「經驗的本質」,藉由對這些特質詳細的蒐集資料,再完成整體性的描述。

  3. 第二節 質性研究的通性與特徵 一、質性研究的通性 (一)自然情境(田野)的資料蒐集 (二)所蒐集的資料是文字與圖像而非數字 (三)質性研究對於過程與結果一樣重視 (四)質性研究以歸納的方法分析資料,而不事先擬定 假設 (五)質性研究的重點在於對生活的解釋 (六)以統整的觀點進行研究 (七)研究者需保持客觀的立場 (八)質性研究視研究對象為獨特的個案 (九)不強調對整體進行推論 (十)質性研究強調研究者與參與研究者的平等與和諧 關係

  4. 第二節 質性研究的通性與特徵 二、質性研究的特點 (一) 在研究對象上,由研究者主觀認識與界定 (二) 在研究目的上,重視對現象的描述與詮釋 (三) 在研究角度上,從整體的觀點加以分析 (四) 在研究者的角色上,需包含參與、開放、互 動…等特性 (五) 在研究的功能上

  5. 第二節 質性研究的通性與特徵 三、質化與量化的哲學基礎   質性研究是屬於人文學派典範(paradigm),起源於人文主義(humanism)思想,其認識論的基礎為自然現象主義。   而量化研究則是基於實證主義,它們認為所謂的「真實」是存在的,是可追求的目標,也就是說,真相就在那兒,正等待研究者的發掘,而發掘此真相的方法即是所謂科學的方法與步驟,它們是受自然法則所支配。

  6. 第三節 質性研究的信度與效度 一、信度的議題 (一)重測信度 (二)評分者信度   另外Krik和Miller (1986)也曾經提出數種信度的檢測方法: (一)狂想信度 (二)歷時的信度 (三)同時的信度

  7. 第三節 質性研究的信度與效度 二、效度的議題   Maxwell (1992)曾提出五種質性研究的效度類型: (一)描述性效度 (二)解釋性效度 (三)理論效度 (四)概化效度 (五)評價效度   另外,Krik和Miller (1986)也曾經提出數種的檢測方法,分述如下: (一)明顯效度 (二)工具效度 (三)理論效度

  8. 第三節 質性研究的信度與效度   此外,關於質性研究的效度問題,最常被研究者所提及的便是所謂的三角檢核法(triangulation)。它是源自於航海與軍事策略,採用多種的參照指標來測量一個物體的正確位置。若將此法運用在質性研究中,即為使用不同的方法、在不同的情境、不同的時間點,以不同的研究者,針對資料蒐集過程與所蒐集得的資料進行檢核,以獲得較為真實的結果。

  9. 第四節 質性研究的過程與步驟 一、質性研究過程的一般情形   質性研究是開始於研究者辨識出想要研究的主題。   質性研究是否結束,是由研究者自己主觀判斷。   在進行研究的過程中,研究者必須要確認研究的場閾為何?研究現象是什麼?並據此建構研究問題,決定觀察方式。   一旦確立研究中的參與研究者之後,則開始進行資料的蒐集工作。

  10. 第四節 質性研究的過程與步驟 二、質性研究的步驟 (一)確定研究問題 (二)選擇研究場閾和對象 (三)收集背景資料、建構概念框架 (四)進入現場 (五)蒐集資料 (六)提出假設 (七)資料分析與詮釋 (八)結果呈現與獲得結論

  11. 第四節 質性研究的過程與步驟 三、質性研究資料蒐集的方法 (一)訪談 1.結構式訪談 2.非結構式訪談 3.半結構式訪談 4.團體訪談 (二)觀察 1.參與式觀察 2.非參與式觀察 3.文件分析

  12. 第五節 質性研究的方法與資料分析 一、傳記研究 二、現象學 三、紮根理論 四、個案研究 (一)本質型的個案研究 (二)工具型的個案研究 (三)多個或是集體的個案研究 五、俗民誌研究

  13. 第六節 結合量化與質化取向 一、量化與質化取向的基本特徵   量化研究取向將「真實」(reality)概念化成變項,並探討變項之間的關係,它依賴的是測量,它的樣本通常比質化研究來得多,並藉由抽樣來推論其結果。   質化取向的研究大多是在處理個案的問題。它必須對脈絡和過程、生活經驗以及對當地環境等等因素較敏感,且研究者要將這些被研究的部分做較緊密的結合,其目的通常在做深入的和全面的瞭解,以判斷社會生活的複雜性。

  14. 第六節 結合量化與質化取向 二、量化或質化?   當我們面對前述的問題時,有六個已確認的因素需要加以考慮:   首先,研究者必須退回至研究問題中思考:面對各種情境,「去問」是一個特別有用的方式。例如問什麼是我們真正嘗試要去發現的?   第二個的考慮處緊接著第一點,我們的興趣是在從事標準化和系統性的比較,概覽其輪廓和向度,或(例如)在說明其變異性?或是真正想要對某一現象或情境作較詳細的、整體性的研究,並分析其相關脈絡,以發現人們涉入此現象或情境的解釋,以及他們的意義和目的,或是嘗試去探視涉入的過程?

  15. 第六節 結合量化與質化取向   第三個因素是考慮文獻中的相論論述。   第四個因素是實際狀況的考量,包括研究者所擁有的相關資源等等。   第五個因素是知識上的「損益」(payoff)考量。   第六個因素可以描述為「風格」(style)的問題。

  16. 第六節 結合量化與質化取向 三、量化和質化   目前已有十一種關於結合二種研究取向的方式被確認,這些方式摘要如下: (一)三角檢測的邏輯 (二)質化研究幫助量化研究 (三)量化研究幫助質化研究 (四)結合量化研究與質化研究以提供一般性的描述 (五)結構和過程 (六)研究者和受試者的觀點 (七)通則性的問題 (八)質化研究可以幫助變項之間關係的說明 (九)鉅觀與微觀層次間的關係 (十)研究過程的階段 (十一)混合的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