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9

第六章 太陽帝國下的臺灣 第二節 基礎建設與經濟發展

第六章 太陽帝國下的臺灣 第二節 基礎建設與經濟發展. 學習目標. 明白日治時期的基礎建設 了解日治時期經濟發展的內容及目的 知曉日治時期的新式教育及米糖經濟體制的確立. 基礎工程 1895~1904. 農業改革 1905~1930. 工業化建設 1930~1945. 日治時期經濟發展的分期. P98. 課文整理. 展開各項調查. 背景:治臺初 1. 臺灣總督府的收支無法平衡,須仰賴日本國庫補助 2.1898 年第四任總督兒玉源太郎上任後漸獲改善─任用後藤新平為民政長官 A. 根據「生物學原則」 B. 展開各項調查. 課文整理. 展開各項調查.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六章 太陽帝國下的臺灣 第二節 基礎建設與經濟發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六章 太陽帝國下的臺灣第二節 基礎建設與經濟發展

  2. 學習目標 • 明白日治時期的基礎建設 • 了解日治時期經濟發展的內容及目的 • 知曉日治時期的新式教育及米糖經濟體制的確立

  3. 基礎工程 1895~1904 農業改革 1905~1930 工業化建設 1930~1945 日治時期經濟發展的分期

  4. P98

  5. 課文整理 展開各項調查 • 背景:治臺初 1.臺灣總督府的收支無法平衡,須仰賴日本國庫補助 2.1898年第四任總督兒玉源太郎上任後漸獲改善─任用後藤新平為民政長官A.根據「生物學原則」B.展開各項調查

  6. 課文整理 展開各項調查 • 各項調查:1898年起陸續展開 1.土地調查 (1898~1904) 2.舊慣調查 (1901~1919) 3.戶口調查 (1905年起每隔五年一次) 4.林野調查 (1910年起)-有名學者:伊能嘉矩、鳥居龍藏

  7. P98

  8. P98

  9. 課文整理 展開各項調查 • 成果 1.可清楚掌控臺灣人口動態、土地山林資源及商貿習慣 2.增加田賦收入,將95%以上的林野收歸國有 • 意義 1.開啟日本財閥投資的坦途 2.加速產業的開發,有助於臺灣財政的自給自足

  10. P98

  11. P98 鴉片、樟腦與鹽、菸草、酒

  12. 課文整理 創造有利投資環境 (一)統一貨幣 1.背景A.臺灣慣以銀貨為交易媒介B.在臺流通的貨幣多雜,交易秩序紊亂 2.辦法A.設立臺灣銀行(1899) B.將臺灣貨幣徹底轉換為金本位制(1911)

  13. 課文整理 創造有利投資環境 (二)加強基礎建設 1.交通建設- A.鐵路:1908年縱貫鐵路竣工 B.公路:1925年縱貫公路完工 C.港口:擴建基隆港、高雄港 D.郵政、電報、電話:擴張迅速

  14. P99

  15. 課文整理 創造有利投資環境 (二)加強基礎建設 2.自來水建設- A.聘請英籍技師巴爾頓來臺考察→在淡水創辦第 一個自來水水道 B.配合都市計劃:在各市鋪設自來水道,改善公 共衛生

  16. P99

  17. 課文整理 創造有利投資環境 (二)加強基礎建設 3.電力建設- A.1905年完成新店龜山電廠:向臺北供電 B.1919年設立「臺灣電力株式會社」:a.致力統一電業b.籌建日月潭水利發電─1934年竣工啟動臺灣的工業化→重工業逐漸崛興

  18. P100

  19. P99

  20. 課文整理 創造有利投資環境 (二)加強基礎建設 4.水利工程- A.桃園大圳a.1916年動工,1924年完工b.八田與一與狩野三郎所設計 B.嘉南大圳a.1920年動工,1930年竣工b.由八田與一所設計c.為當時東亞最大的水利工程d.改變「看天田」的耕作型態,對土地改良及 米糖生產助益甚多

  21. P100 1916~1924 1920~1930

  22. P100

  23. 課文整理 建立新式教育 (一)初等教育 1.設置:A.1896-國語傳習所:臺北→各地B.1898-正式設立公立學校 2.發展情形:A.初期進展緩慢,1920年後漸加快B.至日治末期,入學率已高達70%,教育普及率在亞洲僅次於日本

  24. P100

  25. 課文整理 建立新式教育 (二)師範、醫學教育 1.目的:為普及初等教育與防治熱帶疾病 2.設立:臺人最高學府 A.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1896) B.臺灣總督府醫學校(1899) 3.意義:兩校的畢業生經常扮演領導政治、文化運動的角色

  26. P100 P101

  27. 課文整理 建立新式教育 (三)中等教育 1.普通中等教育 A.發展較緩:臺人缺乏進入中學校管道 (1)臺人就學率低(2)教育資源多用於日人子弟 B.成立臺中中學校(今台中一中)(1)1915年為林獻堂等士紳捐款成立(2)為普通中等教育的濫觴

  28. P100

  29. 課文整理 2.職業教育 A.1920年代後,總督府鼓勵臺人就讀-為培養初級技術人才 B.在各地設置農業、工業、商業、水產及實業學校 C.成果:至日治末期已近百所 D.影響:初等教育的普及與職業教育的發達,有助提升生產技術與促進經濟、社會的現代化

  30. P101

  31. 課文整理 (四)大學與留學教育 1.大學教育:設立臺北帝國大學 A.1928年設校 B.國立臺灣大學的前身 2.留學教育 A.臺人要接受高等教育需赴外留學 B.赴日本、中國、歐美 a.留日約有6萬人 b.返臺後成推動社會進步的主力

  32. P101

  33. P92

  34. 補充講義 日治時期臺灣教育的發展 1.1898「臺灣公學校令」:引進近代西方公立教育體制。臺人與日人的待遇並不同,臺人就讀公學校,日人就讀小學校,原住民則念蕃人公學校。中等教育以日人為主。 2.1919「臺灣教育令」: 確立普通教育、實業教育、師範教育等制度。 3.1922「新臺灣教育令」:明定師範學校以外的中等教育以上教育機構,取消臺日人的差別待遇及隔離政策,強調日臺共學(同校上課),但差別待遇仍然存在。

  35. 補充講義 日治時期臺灣教育的發展 4.1937年日本政府推動「國民精神總動員」:加速臺灣皇民化運動,教育的軍國主義色彩更加濃厚。 5.1941年取消公學校、小學校的區別,統一改稱為國民學校,實施日臺共學制 6.1943年推行六年國民義務教育

  36. 課文整理 1930年以前的經濟政策—農業臺灣,工業日本 • 目的:以日本工業產品交換臺灣農產品 • 農業革命:稱1920年代的「綠色革命」1.設試驗機關2.成立農會、產業組合3.注重水利事業

  37. P101 P102

  38. P102

  39. 課文整理 蔗 作 • 背景:日本砂糖多賴進口,思在臺發展 • 研究:邀新渡戶稻造入臺-推動蔗作生產、製糖 工業的近代化 • 措施:A.資金補助 B.指定原料採取區 C.保護市場 • 結果:A.日本財閥競相奔臺創新式糖廠 B.砂糖產量激增,可供大量銷日 C.製糖業為臺灣一枝獨秀的工業

  40. P102

  41. 課文整理 稻 作 • 背景:1918年日本發生「搶米風潮」,故決定在臺進行水稻增產 • 研發:1922年磯永吉培育出蓬萊米→敲開日本市場 • 結果:臺灣經濟轉為米、糖並立→引爆「米糖相剋」的問題

  42. P102

  43. 課文整理 日本財閥剝削臺灣蔗農 • 情形 A.日本財閥壟斷 B.施行原料採收區域制及廠方片面規定甘蔗收購價格 • 諺語 A.「第一憨、種甘蔗乎會社磅」-以高壓強制手段,低價向原料區裡的蔗農收購甘蔗 B.「三個保正八十斤」─指秤量被動過手腳 • 抗爭: 1925年「二林蔗農事件」

  44. 課文整理 米糖相剋 • 糖業:幾全為日人所壟斷 A.由四大製糖會社(財閥)寡占臺灣製糖業 B.蔗農只能甘蔗賣給指定糖廠 • 米業:地主和佃農受日人剝削較少-臺人資本的「土壟間」掌握加工、流通過程 • 結果:總督府透過水資源分配,強勢推動三年輪作,以約束農民耕作選擇權

  45. P92

  46. P102 P103

  47. P103

  48. 好站連結 • 淡水古蹟園區/滬尾水道http://www.tshs.tpc.gov.tw/tai2_16.asp?H1m_sn=20 • 臺灣日本綜合研究所/ 「嘉南大圳」與臺米的剝削:評八田與一http://www.japanresearch.org.tw/twhistory-42.asp

  49. 圖源出處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