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Adaptive Channel Hopping Algorithm for Reader Anti-collision in RFID systems

Adaptive Channel Hopping Algorithm for Reader Anti-collision in RFID systems. RFID 系统阅读器反碰撞 自动跳频算法. 摘要. 在 RFID 里,当频带和和信道带宽较小时,相邻的信道很容易互相干扰。特别是当阅读器数比信道数多的密集阅读器环境里,阅读器之间就更容易发生碰撞。本文提出一个应用在密集阅读器环境里避免阅读器碰撞的算法。首先介绍算法的操作,再给出算法的仿真结果。仿真结果表明我们提出的算法比 LBT 算法有所提高。 Keywords-RFID,anti-collision,LBT. 1 .引言.

arnav
Download Presentation

Adaptive Channel Hopping Algorithm for Reader Anti-collision in RFID systems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Adaptive Channel Hopping Algorithm for Reader Anti-collision in RFID systems RFID系统阅读器反碰撞 自动跳频算法

  2. 摘要 • 在RFID里,当频带和和信道带宽较小时,相邻的信道很容易互相干扰。特别是当阅读器数比信道数多的密集阅读器环境里,阅读器之间就更容易发生碰撞。本文提出一个应用在密集阅读器环境里避免阅读器碰撞的算法。首先介绍算法的操作,再给出算法的仿真结果。仿真结果表明我们提出的算法比LBT算法有所提高。 • Keywords-RFID,anti-collision,LBT

  3. 1.引言 • 一些国家里,分配到RFID的带宽非常有限,如果信道数目比较小而阅读器数目比较大,阅读器之间就很容易发生碰撞。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分析现在的应用在多阅读器环境里的算法,再研究出一个算法去避免碰撞。另外我们需要研究出一个仿真器,来评测算法的性能。 • RFID系统可分为三个环境:(1)单阅读器模式(2)多阅读器模式(3)密集阅读器模式,随着RFID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种环境,在密集阅读器模式中保持高性能是比较重要的。本文提出来一个RFID阅读器反碰撞算法,减少阅读器之间的碰撞。这个算法在密集阅读器环境中特别有用。

  4. 2.相关工作 • 我们提出的算法基本上结合了LBT(先听后说),LBT是一个随机退避机制、一个随机跳频方法。为了获取信道,阅读器可以执行LBT。LBT是一个CSMA协议,它在通信之前先侦听信道的载波。如果一个阅读器在执行LBT检测到信道是空间的,它就可以通过与其它阅读器相竞争而占据信道。如果检测到信道繁忙,则阅读器重新执行LBT直到信道空闲。如果两个以上的阅读器检测到同一个信道,其中的某些阅读器有可能会发生碰撞,因为它们在LBT之后在同一时间尝试把数据包发送出去。为了避免阅读器碰撞,我们在LBT检测到信道空闲后应用了一个随机退避机制。仿真结果表明LBT后的随机退避显著地减少了阅读器碰撞机率。

  5. 2.相关工作 • A.CSMA协议 • 在LBT算法里,阅读器选择一个信道,然后检查它是否被其它阅读占用。如果信道被占用了,阅读器再选择另外的信道。LBT是基于CSMA(载波侦听多路存取)的,它先对信道进行侦听。当一个阅读器要通过CSMA发送数据,它要先感应信道,检查信道是否被占用。如果阅读器判断到信道空闲,就把数据通过那个信道发送出去,如果判断信道被占用,阅读器就会在随机的时间后再对重新感应这个信道。 • 在非坚持模式里,如果阅读器检查到信道繁忙,就会在随机时间后再检查信道是否被占用。在1级坚持模式,阅读器会一直检测直至信道空闲,然后立刻发送出数据。这里如果两个以上的阅读器检测同一个信道,碰撞就经常发生。在P级坚持模式里,当阅读器检测到信道繁忙,它同样监测信道直到信道空闲。当信道空闲时,每个阅读器由P(0<P<1)决定信道的占用可能性。当所有阅读器决定不去用这个信道,它们就会在一个小时延后再次检测信道被占用的可能性。当两个以上的阅读器监测同一个信道时P级坚持模式可以减小碰撞的几率。

  6. 2.相关工作 • B.随机退避机制 • 提出的算法通过执行基于CSMA的LBT算法和随机退避算法,减小了密集阅读器模式下的碰撞几率。随机退避机制防止由同时访问同一信道引起的碰撞,它在等待一个随机的时隙后通过竞争将数据发出去。选择最小时隙长度的阅读器可以占用信道。在竞争中失败的阅读器在下一次竞争中可以优先把时隙减小。图1为算法的4个阶段,第一阶段阅读器选择要使用的信道,第二阶段阅读器感应被选择的信道,执行LBT,然后决定信道是否繁忙,第三阶段决定是跳频还是停留在同一个信道里,最后阶段阅读器占用信道并最终把数据发送出去。我们将在下面章节里详细说明这个过程。

  7. 3.算法 • 3.1信道选择阶段 • 阅读器应该选择一个用来与标签进行通信的信道。该算法里,基本上阅读器在传输之后就会跳到其它信道。当信道被其它阅读器占用,该阅读器就会根据机率跳转到其它信道。我们在后面解释怎样得到跳转机率。基本上由阅读器跳频选择到的信道是随机的,不过简单地随机选择信道并不有效。这是因为当信道占用率很高时,阅读器为了找到空闲的信道可能会执行大量的跳频操作。如果阅读器随机地跳频,就会对相同的信道检查多次。更有甚者,如果全部信道都繁忙,则阅读器不会找到空闲的信道,而会重复地在繁忙信道之间进行跳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设定一个跳频序列,阅读器按照这个序列进行跳频。这个跳频序列当阅读器进行第一次跳频时就会产生。使用这个机制后,可以解决阅读器重复地跳到同一信道的问题,它只对所有信道只检查一次。如果阅读器在跳频序列中没有找到空闲的信道,它就会停留在当前信道上,再尝试占用这个信道。

  8. 3. 算法 • 3.2信道感应阶段 • 在阅读器跳转到所选择的信道后,它会执行LBT对信道进行感应。LBT基于无线设备标准,它会被执行5ms,因为阅读器至少需要5ms来判断信道是否繁忙。根据判断方法可分为两种机制。在后面章节里解释这两种机制。

  9. 3.算法 • 3.3跳频及信道占用准备阶段 • 3.3.1跳频机率的应用 • 当阅读器通过感应信道判断到信道繁忙时,这步就会被采用。有两种方法。 • 第一种方法是阅读器等待当前信道直至信道空闲。这种情况下,这个阅读器必须等待占用信道的阅读器完成传输,如果此时其它信道空闲的机率比较大的话,单独等待一个信道没有效率,而且在等待后再与其它阅读器竞争失败的话,等待时间就会变得很长。因此让阅读器不分情况地等待是没效率的。 • 第二种方法,阅读器可以跳频。阅读器之所以随机地跳转到其它信道,是因为它不知道其它信道的信息。如果其它信道的空闲机率较大的话,跳转到其它信道是一个好的选择;但如果跳频消耗的时间较多而其它信道空闲的机率不大,阅读器就很难找到空闲的信道,就会在一直跳频。因此,不分情况的跳频也是没效率的。

  10. 3.算法 • 如上所述,不分情况的等待和跳频都不是有效的方法,如果我们根据情况来选择其中的方法,就会执行得更好。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计算信道繁忙时的跳频机率的原因。为了计算跳频机率,我们需要知道每个信道的阅读器密度。 • 当信道阅读器密度大于1,我们称之为密集模式。此模式下阅读器通过竞争占用信道的成功机率相对比较低,就算阅读器进行跳频,空闲信息还是比较少。在这种情况下,等待当前信道比跳频要好。因此在密集模式里我们设跳频机率为低。

  11. 3.算法 • 因此用信道密度来动态决定跳频机率是有好处的。在本文中,我们用两个参数来估计信道的密度。一个是退避竞争成功率,用CLP(i,n)表示,另一个是信道占用率,用U(i,n)表示。本文中HP(跳频机率)与这两个参数的关系如下式所示。图2是算法应用的例子。

  12. 3.算法 • 3.3.2使用信道 • 当阅读器判断到信道空闲时,执行一个随机退避算法。每个阅读器用退避机制来防止在同一时间内进入信道而产生的碰撞。但如果没有那么多阅读器进行竞争,或者退避窗口长度太大,这又是没有效率的。因此需要根据信道占用率来动态决定退避窗口的长度,然后再执行退避算法。BWS(退避窗口长度)如下式所示

  13. 4.仿真 • 1)参数 • 我们通过仿真比较该算法与基本LBT算法的的性能。参数设置如表1所示。

  14. 4.仿真 • 2)我们比较通过计算吞吐量和等待时间来比较这两种算法的性能。所有阅读器的信道命令时间用G表示。 • -吞吐量 • 如图3、图4所示,当G增大时,吞吐量线性增大,但当阅读器数据为4时,因为阅读器的碰撞和有些信道没被利用,基本的LBT算法的吞吐量没有超过59%。当阅读器增加到8个时,吞吐量增大到80%。而我们提出的算法,不管阅读器有多少,吞吐量可以增大到80%,没有达到90%是因为感应开销、跳频开销和一些阅读器的碰撞。尽管如此,我们的算法还表现出更好的吞吐量性能,特别是当阅读器数目不是很大时。

  15. 4.仿真 • -等待时间 • 图5至图8为当G为0.4 and 0.7时等待时间的积累分布。当G为0.4时,用我们的算法,3秒内的比率小于95%,用基本算法,15秒内的比率大于98%。当G为0.7时,等待时间要比G为0.4的要高,因为信道命令时间导致阅读器的竞争,此时我们的算法比基本LBT算法用的等待时间要少。 • 因此以上仿真结果表示我们的算法比基本LBT算法所用的等待时间明显小得多。当G为其它值时,我们会得到相似的结果。

  16. 5.结论 • 我们提出一个适用于密集模式和稀疏模式的RFID反碰撞算法。。在仿真中,当有4阅读器4信道时,该算法和LBT算法的吞吐量分别为80%和59%;当有8阅读器4信道时,吞吐量分别为88%和80%。当G为0.7时,LBT算法等待时间大于10秒而我们的算法小于3秒。 • 因此,该算法与现在的LBT算法相比,显示出更好的性能。但这只是前期工作得出的结果,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来得出更好的结果。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