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泰雅族 <atayal>

泰雅族 <atayal>. 張與 江百善 王維蓮 王方君 廖本霽 謝柏彥. 工作分配. 投影片設計 : 張與 資料蒐集 : 王維蓮 . 王方君 圖片蒐集 : 謝柏彥 影音蒐集 : 江百善 . 廖本霽. 分佈. 在台灣北部中央山脈兩側,以及花蓮、宜蘭等山區。東至花蓮太魯閣,西至東勢,北到烏來,南迄南投縣仁愛鄉,是分佈面積最廣的一族。 附近景點 : 泰雅聖山 - 大霸尖山. 泰雅族的由來.

arlene
Download Presentation

泰雅族 <atayal>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泰雅族<atayal> 張與 江百善 王維蓮 王方君 廖本霽 謝柏彥

  2. 工作分配 • 投影片設計:張與 • 資料蒐集:王維蓮.王方君 • 圖片蒐集:謝柏彥 • 影音蒐集:江百善.廖本霽

  3. 分佈 • 在台灣北部中央山脈兩側,以及花蓮、宜蘭等山區。東至花蓮太魯閣,西至東勢,北到烏來,南迄南投縣仁愛鄉,是分佈面積最廣的一族。 • 附近景點:泰雅聖山-大霸尖山

  4. 泰雅族的由來 • 大約在七千年前,古南島語系民族開始進行橫跨大洋的大遷徙,而台灣很可能是遷徙的第一站。新石器時代期間,高山族在不同年代裡各自從南太平洋飄海過來,而北台灣的泰雅族與賽夏族可能是最早來台的。

  5. 雪霸園區周圍的泰雅族人從未定居於雪山山脈的高山,他們只散居於海拔2000公尺以下、氣候涼爽、適於耕種與狩獵的山麓階與河階地,其中以海拔1000至1500公尺最多;泰雅族分布地住有賽夏族,分布高度為海拔500至1000公尺。雪霸園區周圍的泰雅族人從未定居於雪山山脈的高山,他們只散居於海拔2000公尺以下、氣候涼爽、適於耕種與狩獵的山麓階與河階地,其中以海拔1000至1500公尺最多;泰雅族分布地住有賽夏族,分布高度為海拔500至1000公尺。

  6. 居住於新竹縣五峰鄉的泰雅族與賽夏族、尖石鄉的一部份泰雅族,以及苗栗縣泰安鄉的泰雅族都奉大霸尖山為祖先發祥之地。居住於新竹縣五峰鄉的泰雅族與賽夏族、尖石鄉的一部份泰雅族,以及苗栗縣泰安鄉的泰雅族都奉大霸尖山為祖先發祥之地。

  7. 族群介紹 • 人口數約有8萬8千多人,屬於父系社會。傳統生活以狩獵、山田燒墾為主。織布技術發達,技巧繁複且花色精巧,其中以紅色象徵血液,具有生命力可以避邪,而喜好紅色服飾。並有紋(黥)面習俗。社會組織以祖靈祭祀團體為主,最重要的祭儀活動為祖靈祭。歌舞動態活動以口簧琴與口簧琴舞為其特色。

  8. 文化特色-紋面 • 過去泰雅族以紋面著名,男性必須有出草(獵人頭)的經驗,才能在額頭上紋面,也才有結婚的資格;女性必須為織布的能手,才有資格在面頰到嘴巴間刺青成V字形。紋面隨地區不同、部族不同,紋路也多不同。刺青的工作通常都是由社內的婦女來施行。刺青的工具是用一支長約15公分的木棒,裝上牙刷狀的金屬針,和一支約25公分的棒狀木槌,而墨汁是由爐火中取得的木炭製成的。刺青的方法,是以單手將金屬針置於要刺青的部位,再以木槌擊之,將流出來的血擦掉,再將木炭塗在臉上。

  9. 文化特色-衣飾 • 衣飾方面,泰雅族所編織的布匹紋路線條以及色彩的調配藝術,是台灣原住民中最美觀而精緻的。昔日泰雅族人的衣料是以苧麻織成的麻布為主的,而從種麻、晒麻、搓纖、紡紗、絡紗、煮線、整經到以水平背帶機織布的所有工作,都是由女性一手包辦的。

  10. 著名祭典-祖靈祭 • 傳統舉行祖靈祭的季節是小米收割以後(大約在八-十月),由頭目或長老開會商議時間,全社男子都要參加,在天未亮時,到達祭場,每人手持竹棒,上面插有黏糕、豬肉,做為獻給祖靈之供品。祖靈祭的祭品不能帶回部落,必須在祭祀地吃完。沿途回家時要越過火堆,以示與祖靈分隔,並忌諱回頭看。

  11. 泰雅族射日傳說 • 太古時候,天上有兩個太陽,其中一個比現在的太陽還要大很多,因此天氣非常酷熱,草木都枯死,河水將乾凅,農作物不能生長;而且兩個太陽輪流出沒,沒有晝夜之分,人民的生活實在困苦萬分。

  12. 族人相議,除非射下一個太陽,否則子孫恐不能安居,種族也將絕滅。於是有勇士三人,自願前往射下太陽。即日準備,攜帶乾糧用品,各人並背負一嬰孩一同出發。到太陽去的路是如此遙遠;他們在路上把吃過的桔子種在地上,想讓它發芽。族人相議,除非射下一個太陽,否則子孫恐不能安居,種族也將絕滅。於是有勇士三人,自願前往射下太陽。即日準備,攜帶乾糧用品,各人並背負一嬰孩一同出發。到太陽去的路是如此遙遠;他們在路上把吃過的桔子種在地上,想讓它發芽。

  13.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距離太陽之處尚遠,而三人都變成衰弱的老人,嬰孩們卻都長大了。老人們相繼死去,而成長的嬰兒繼續前進。有一天他們終於到達太陽之處,於是歇下來,準備第二天太陽出來時趁機射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距離太陽之處尚遠,而三人都變成衰弱的老人,嬰孩們卻都長大了。老人們相繼死去,而成長的嬰兒繼續前進。有一天他們終於到達太陽之處,於是歇下來,準備第二天太陽出來時趁機射殺。

  14. 第二天黎明時,三人等在谷口,見太陽出來了,三人引弓急射,射中後,太陽流出一堆滾熱的血,其中一人被血從頭淋下來,當場死亡,其他二人都被灼傷,急忙逃回。在回家的路上,他們看見從前的桔子,已經長得很高大,而且結了滿樹的果實。第二天黎明時,三人等在谷口,見太陽出來了,三人引弓急射,射中後,太陽流出一堆滾熱的血,其中一人被血從頭淋下來,當場死亡,其他二人都被灼傷,急忙逃回。在回家的路上,他們看見從前的桔子,已經長得很高大,而且結了滿樹的果實。

  15. 回到村中,他們二人已經變成白髮駝背的老人了;可是從那時候起,再沒有兩個太陽,而有晝夜之分了;我們在夜裡看到的月亮,便是被射死的太陽的屍體。回到村中,他們二人已經變成白髮駝背的老人了;可是從那時候起,再沒有兩個太陽,而有晝夜之分了;我們在夜裡看到的月亮,便是被射死的太陽的屍體。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