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9

多发性硬化的 MRI 诊断

多发性硬化的 MRI 诊断. 一、 MS 诊断标准. 早在 1981 年, Young IR 等已指出 MRI 对 MS 有很高敏感性,以后又被许多作者证实,对已确定为 MS 的病人, MRI 发现病灶敏感性在 70-90% 之间。 对 MRI 检测 MS 的特异性有不同探讨。. John K ( 1992 年)认为几种情况可确诊 MS ( 1 ) MRI 检查发现大脑半球中心白质区域病灶数  3 ,且有相应的临床表现; ( 2 )若病灶数小于 3 或无病灶发现,须行颈髓 MRI 检查,若多水平发现病灶,强烈提示 MS ;

april-casey
Download Presentation

多发性硬化的 MRI 诊断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多发性硬化的MRI诊断

  2. 一、MS诊断标准

  3. 早在1981年,Young IR等已指出MRI对MS有很高敏感性,以后又被许多作者证实,对已确定为MS的病人,MRI发现病灶敏感性在70-90%之间。 对MRI检测MS的特异性有不同探讨。

  4. John K(1992年)认为几种情况可确诊MS (1)MRI检查发现大脑半球中心白质区域病灶数3,且有相应的临床表现; (2)若病灶数小于3或无病灶发现,须行颈髓MRI检查,若多水平发现病灶,强烈提示MS; (3)若颈髓无病灶,进一步检查胸、腰髓,如多水平发现病灶,同样强烈提示MS

  5. Paty A标准:至少4个病灶 Paty B标准:至少3个病灶,且1个在侧脑室旁。 Fazekas标准:至少3个病灶,并具下列特征之一:病灶在侧脑室体旁;位于幕下,大于5mm

  6. 0ffenbacher H 病灶在颞角旁,侧脑室体旁、四脑室旁,病灶大于5mm是对MS最有预见性的前四位MRI特征。 病灶位于小脑脚、中脑、四脑室旁有较强的特异性。 MRI对MS正确诊断的可能性强烈依赖于病人年龄,随年龄增长,所有标准的特异性和阳性预见值均下降。 当仅以病灶数目做标准时,MRI对MS诊断特异性是较低的。

  7. 有人认为胼胝体病灶出现对MS诊断有一定特异性。有人认为胼胝体病灶出现对MS诊断有一定特异性。 胼胝体有丰富血供,即使在脑血管病时也不易发生缺血和梗塞,另一方面,胼胝体区含有大量的神经纤维,是MS的好发部位。 Brainin M等认为幕下半球,特别是脑干发生血管性疾病的机会较少,这些区域病灶对诊断MS也有一定特异性。

  8. 如果异常程度较小,特别是光滑的、对称的脑室周围“戴帽”(capping)指病灶在脑室一端的周围与脑室紧密相连,病灶与脑室之间无正常脑实质,此改变不提示MS。如果异常程度较小,特别是光滑的、对称的脑室周围“戴帽”(capping)指病灶在脑室一端的周围与脑室紧密相连,病灶与脑室之间无正常脑实质,此改变不提示MS。

  9. 二、MS的MRI表现

  10. 1 . 形态:头颅病灶表现为条状斑片状、点状、类圆形、团块状,脑干水肿;脊髓病灶条状斑片状;病灶在T2相可显示融合。

  11. 2. 大小:差异很大,最小1.5mm,最大10cm,一般多在数个毫米到数个厘米之间。 3 数量:多数可发现多发病灶,最少仅一个,多达数十个,年龄较轻组较年龄较大组病灶数多。

  12. 4 分布:可累及脑室旁、胼胝体、大脑半球白质、脑干、小脑、脊髓等。国外文献报告脑室旁白质和胼胝体病灶占所有病灶80%以上,我们观察大脑半球白质、脑干、脊髓多见,视神经病灶MRI较难显示。

  13. 5 信号强度:急性期T1相多表现为等信号或略低信号,也可表现为信号不均匀或中央略低边缘略高的环状,病灶边界多不甚清楚,T2相多表现为高信号。在缓解期,T1相呈等信号或均匀的低信号,边界清楚,T2相呈高信号,同一病人新旧病灶可以并存。

  14. 6 增强:Gd—DTPA增强扫描在T1相有四种表现。(1)无强化,(2)弥漫均匀强化,(3)边缘环状强化,(4)散在不均匀强化。一般认为病灶强化与病灶的活动性和病程有关,活动性病灶可表现出各种形式的强化,非活动性病灶多不强化。病程越短,出现强化的比例越高,陈旧性老病灶可不出现强化。

  15. 有人(Jonathan)观察到病人临床无改变时,可有增强病变,认为临床恶化或新的症状体征的出现,有时可与某些脑内增强病变数或部位无关。有人(Jonathan)观察到病人临床无改变时,可有增强病变,认为临床恶化或新的症状体征的出现,有时可与某些脑内增强病变数或部位无关。 但总的看来,每次扫描病变平均数较高的患者倾向于有更多的症状,持续增强时间较长者可能有更严重疾病的活动。

  16. 增强一般持续少于1个月,个别病变持续增强12周以上,但少于16周。增强一般持续少于1个月,个别病变持续增强12周以上,但少于16周。 增强的部位:可在以往MRI正常区,这几乎全部继之以持久性T2加权异常图象;亦可在较老病变边缘处,并一般使老病变增大。

  17. 增强的临床意义:增强表示血脑屏障开放,并与新病变形成及先存的病变增大有关,可代表临床稳定的、有轻度复发—缓解的MS患者的不断进行的疾病活动性。MRI增强常比临床症状体征更好地反映实际的病变活动,增强处有极急性的炎症反应。增强的临床意义:增强表示血脑屏障开放,并与新病变形成及先存的病变增大有关,可代表临床稳定的、有轻度复发—缓解的MS患者的不断进行的疾病活动性。MRI增强常比临床症状体征更好地反映实际的病变活动,增强处有极急性的炎症反应。

  18. 有多次增强病变的患者将有真正残废危险性的增加,但脑内无增强病变时,残废也不一定轻,因为病变可在脊髓。增强病变在以“复发—缓解过程”开始的进行性MS中,比在以“进行性过程”开始的MS中更为多见。故可认为MS是一种进行性疾患,甚至在早期症状似乎稳定时,MS即被MRI发现。有多次增强病变的患者将有真正残废危险性的增加,但脑内无增强病变时,残废也不一定轻,因为病变可在脊髓。增强病变在以“复发—缓解过程”开始的进行性MS中,比在以“进行性过程”开始的MS中更为多见。故可认为MS是一种进行性疾患,甚至在早期症状似乎稳定时,MS即被MRI发现。

  19. 一次MRI不能证明是新的或老的病变,但用Gd-DTPA增强则可证明病变的年龄,鉴别新老病变,证明MS病变在时间上的播散。一次MRI不能证明是新的或老的病变,但用Gd-DTPA增强则可证明病变的年龄,鉴别新老病变,证明MS病变在时间上的播散。

  20. 7 伴随改变: (1)病灶周围脑水肿,一般较少出现,T1相病灶区周围一圈更低信号影,增强扫描时被衬托的更明显,T2加权水肿与病灶不能区分。 (2)脊髓水肿:T1相横断面见脊髓增粗,前后径增大。

  21. (3)占位效应:少见,一般出现在病灶较大时,表现为脑室轻度受压变形,脑沟减少或消失。个别可出现脑中线移位,此时难与肿瘤等占位病变鉴别。(3)占位效应:少见,一般出现在病灶较大时,表现为脑室轻度受压变形,脑沟减少或消失。个别可出现脑中线移位,此时难与肿瘤等占位病变鉴别。

  22. (4)脑组织萎缩:脑灰白质、胼胝体、脑干、小脑、脊髓均可出现萎缩,表现为体积减少,脑室、池及脑沟增宽扩大。其中以胼胝体萎缩最敏感,出现的最早。一般有其他部位的脑萎缩一定有胼胝体萎缩,但有胼胝体萎缩则不一定有其他部位的脑萎缩,脑萎缩与病程有密切关系,一般病程越长,萎缩越明显。(4)脑组织萎缩:脑灰白质、胼胝体、脑干、小脑、脊髓均可出现萎缩,表现为体积减少,脑室、池及脑沟增宽扩大。其中以胼胝体萎缩最敏感,出现的最早。一般有其他部位的脑萎缩一定有胼胝体萎缩,但有胼胝体萎缩则不一定有其他部位的脑萎缩,脑萎缩与病程有密切关系,一般病程越长,萎缩越明显。

  23. 三、病理基础

  24. 在急性期或进展期的病灶中,除了有不完全的髓鞘脂质溶解和轴索保留外,其特征是中等到重度的巨噬细胞浸润和轻度的血管旁炎症,即淋巴细胞浸润和水肿,胶质增生很少。慢性稳定期病灶,髓鞘脂质溶解完全,且大部分被代谢、消除,轴索也有所减少,这时无或仅有极轻度血管旁炎症和巨噬细胞浸润,而纤维胶质增生明显。在急性期或进展期的病灶中,除了有不完全的髓鞘脂质溶解和轴索保留外,其特征是中等到重度的巨噬细胞浸润和轻度的血管旁炎症,即淋巴细胞浸润和水肿,胶质增生很少。慢性稳定期病灶,髓鞘脂质溶解完全,且大部分被代谢、消除,轴索也有所减少,这时无或仅有极轻度血管旁炎症和巨噬细胞浸润,而纤维胶质增生明显。

  25. 急性或进展期病灶,T1相呈略低信号,T2相呈高信号,与病灶水分含量增加、T1T2弛豫时间延长有关。部分病灶T1相呈等信号,可解释为髓鞘溶解后,脂类物质在局部积聚并被巨噬细胞吞噬,但尚未被代谢、运走,使局部T1时间缩短。急性或进展期病灶,T1相呈略低信号,T2相呈高信号,与病灶水分含量增加、T1T2弛豫时间延长有关。部分病灶T1相呈等信号,可解释为髓鞘溶解后,脂类物质在局部积聚并被巨噬细胞吞噬,但尚未被代谢、运走,使局部T1时间缩短。

  26. 小部分病灶呈环形状,可用中心区为陈旧病灶,边缘为急性或进展期病灶来解释。慢性稳定期病灶,T1相呈低信号,T2相呈高信号,则由于细胞外液增加和胶质细胞增生所致,由于病灶被明显增生的胶质包绕,又缺乏炎症反应,因此边缘多清楚、锐利。小部分病灶呈环形状,可用中心区为陈旧病灶,边缘为急性或进展期病灶来解释。慢性稳定期病灶,T1相呈低信号,T2相呈高信号,则由于细胞外液增加和胶质细胞增生所致,由于病灶被明显增生的胶质包绕,又缺乏炎症反应,因此边缘多清楚、锐利。

  27. 四、MS与ADEM及急性脊髓炎鉴别

  28. 1。MS是多相疾病,常有神经系统机能逐渐或稳步进行性恶化。ADEM、急性脊髓炎常是单相疾病。

  29. 2。ADEM与急性脊髓炎病变是同年龄的,而MS病变有不同年龄。急性期ADEM、急性脊髓炎可见增强病变,慢性期未见。MS首次发作急性期有增强,在以后多次发作时,可有增强及非增强的混合病变。

  30. 3。MS可呈单症状综合征,如孤立视神经炎、脊髓病或脑干综合征,而ADEM常呈广泛CNS障碍,昏迷、瘫痪、脑、脊髓及视神经等多灶体征。

  31. 4。MS的脊髓病变常是部分的,MS首发视神经炎常是一侧的。 在急性特发性脊髓病患者中,有一侧占优势的脊髓病者在以后形成MS的发生率较高,ADEM和急性脊髓炎脊髓休克更常见。 少数MS可有弥漫性脑病、双侧同时的视神经炎或严重横贯性脊髓炎,通过随访可作鉴别。

  32. 五、MRI在MS中的诊断价值

  33. MRI大大有助于MS的早期正确诊断。MRI比CT更易发现脱髓鞘斑,但不应过分夸大MRI的作用。MS诊断在任何年龄上不能仅据MRI所见,尤其是50岁以上患者,连续MRI扫描可发现新病灶,是发现MRI异常病变在时间上播散的可靠方法。

  34. 但有报告多灶性、连续发生的CNS白质病变(如类肉瘤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动脉炎、白塞氏综合征)患者曾显示MRI改变不可与MS的MRI改变鉴别。但有报告多灶性、连续发生的CNS白质病变(如类肉瘤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动脉炎、白塞氏综合征)患者曾显示MRI改变不可与MS的MRI改变鉴别。

  35. 用VEP、SEP、MRI、OB检查,发现MRI是证明无症状的空间播散的最好办法,这些播散强烈提示MS诊断。当CNS白质病灶在空间及时间上的播散不能用其他疾病作解释时,可诊断为MS,但应强调上述实验室异常所见对MS仍皆是非特异性的,不能仅根据这些异常所见作出定性诊断。用VEP、SEP、MRI、OB检查,发现MRI是证明无症状的空间播散的最好办法,这些播散强烈提示MS诊断。当CNS白质病灶在空间及时间上的播散不能用其他疾病作解释时,可诊断为MS,但应强调上述实验室异常所见对MS仍皆是非特异性的,不能仅根据这些异常所见作出定性诊断。

  36. 六、我科MS患者的MRI观察

  37. MRI检查阳性率87.5%,颅内病灶主要集中在脑室旁、半卵园中心、脑干,脊髓病灶累及2—11个节段,颈段11例,其中1例颈髓病灶与延髓相连,胸段12例,其中4例病灶在T4以上同时与颈髓病灶相连。

  38. 大脑半球易发现临床及亚临床病灶,脊髓发现临床病灶阳性率亦较高,但不易发现亚临床病灶。大脑半球易发现临床及亚临床病灶,脊髓发现临床病灶阳性率亦较高,但不易发现亚临床病灶。 MRI增强对MS有特殊意义:应用激素前及1周内病灶出现增强,一周后无增强,支持激素短程冲击,增强病变的期限范围从发病后1周到8个月。

  39. 谢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