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5

第三章 半导体三极管 及放大电路基础

第三章 半导体三极管 及放大电路基础. 参考学习网站: ①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 —— http://jpk.dlvtc.edu.cn/mndz/ ② 华中科技大学 ——http://202.114.4.28/jpkc/dzjsjc2003/index.htm. 3.1 半导体三极管. 3.1.1 三极管的结构及类型. 外形结构. 1. 三极管的分类 按照 频率 分:高频管、低频管 按照 功率 分:小、中、大功率管 按照 材料 分:硅管、锗管等. 晶体三极管的结构 ——BJT 由两个 PN 结组成. 发射结. 集电结. 集电区. 集电极.

annor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三章 半导体三极管 及放大电路基础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三章 半导体三极管 及放大电路基础 参考学习网站: ①大连职业技术学院—— http://jpk.dlvtc.edu.cn/mndz/ ②华中科技大学——http://202.114.4.28/jpkc/dzjsjc2003/index.htm

  2. 3.1半导体三极管 3.1.1三极管的结构及类型 外形结构 1.三极管的分类 按照频率分:高频管、低频管 按照功率分:小、中、大功率管 按照材料分:硅管、锗管等

  3. 晶体三极管的结构 ——BJT由两个PN结组成 发射结 集电结 集电区 集电极 基区 发射极 发射区 基极

  4. C 集电极 N P B N 基极 E 发射极 特征 集电区:面积最大。掺杂浓度较基区高,较发射区低。 基区:较薄,掺杂浓度低。 发射区:面积较大,掺杂浓度最高。

  5. PNP型 发射极 集电极 N P N P P N 基极 E E C C C C IC B B IC B B IB IB IE IE E E 2种结构的对比 NPN型 集电极 发射极 基极 符号: PNP型三极管 NPN型三极管

  6. RC IC 发射结正向偏置 C IB B 集电结反向偏置 UCC E NPN管: UBE>0 UBC<0 即 VC>VB>VE PNP管: UBE<0 UBC>0 即VC<VB<VE 输出电路 输入电路 RB IE UBB c c b b e e 3.1.2晶体三极管的电流分配及放大作用(重点) 晶体管具有电流放大作用的外 部条件:

  7. IC N 发射结正向偏置 集电结反向偏置 IB P RC RB VCC VEE N IE 1.三极管内的载流子运动过程 空穴与电子复合。相当于 VEE从b区拉走电子,形成IB 电子流向电源VCC正极,形成IC ICN ICBO ③ C区收集电子 ② 电子在B区的扩散与复合 IBN ① E区向基区扩散电子 IEN IEP 电源负极向E区补充电子形成发射极电流IE

  8. 当基极——发射极电路由于外加电压或电阻改变而引起IB的微小变化时,必定使IC发生较大的变化。即三极管的基极电流对集电极电流具有控制作用。当基极——发射极电路由于外加电压或电阻改变而引起IB的微小变化时,必定使IC发生较大的变化。即三极管的基极电流对集电极电流具有控制作用。 2.电流分配 BJT内2种载流子参与导电,不是1种载流子行为。 1 由于基区很薄且掺杂浓度小,C极收集的电子流是E极发射的总电子流的一部分。即: iE=iB+iC , iC=αiE , iB=(1-α)iE 、β为2种电流增益。

  9. 电流分配图 IBn IEn 图 3 - 5 三极管电流分配

  10. 三极管的三种连接方式: 共发射极接法:发射极作为公共端; 共集电极接法:集电极作为公共端; 共基极接法:基极作为公共端。 不论是什么连接、哪一种类型的管子,要使三极管能放大电流,必须使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外部条件)。且发射区杂质浓度要远大于基区杂质浓度,基区很薄(内部条件)。

  11. 3.三极管的交流信号放大作用原理 (重点、难点) 内部条件:发射区杂质浓度要远大于基区杂质浓度,基区很薄。 外部条件:要使三极管能放大电流,必须使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 ~ ~ ~ 交流信号i控制iE,控制iC,控制负载的电压 =iCRLo。然后得到电压增益AV。

  12. IB = f (vBE ) vC E =常数 IB/ µA IC + RC IB UCE≥1V UCE + - UBE UCC RB IE 材料不同,死区电压Vth不同 - UB O /V UBE 3.1.3 特性曲线 1.共射连接电路的输入特性曲线 ——相当于发射结的正向I——V。 UCE>0V增加,吸引电子能力增强,更多电子进入C极,导致IB减小。 UCE=0 UCE=常数

  13. IC + RC IB UCE + - UBE UCC RB IE - UB O 2.共射连接电路的晶体管输出特性曲线 vCE增加时,基区有效宽度减小,载流子在基区的复合机会减少。在iB不变时,iC随vCE略有增加. iC = f (vCE ) | iB = 常数 IC IB=60µA IB增加 IB=40µA IB减小 IB= 20µA UCE

  14. iB = f (vBE ) vCB = 常数 2.共基连接电路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 iC = f (vCB ) | iE = 常数 vCB增加时,集电结反偏电压增加,收集电子能力增强,iE随vCB略有增加. vCB为”—”时,集电结正偏电压增加,阻挡电子到C极,iC随—vCB急剧下降.

  15. ICBO 共射电流增益 C B 共基交流电流增益α=iC / iE 直流电流增益:β=IC / IB 共基直流电流增益α=IC / IE E 交流电流增益:β=△iC / △iB 极间反向饱和电流 ICEO µA µA C B E 3.1.4.主要参数 集电极基极间反向饱和电流 ICBO 集电极发射极间穿透电流 ICEO 此2个电流是衡量BJT质量的重要参数。 ICEO=(1+β)ICBO

  16. 极限参数 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 ICM IC/mA 过流区 反向击穿电压: U(BR)EBO、U(BR)CBO、U(BR)CEO ICM PCM=ICUCE 集电极最大允许耗散功率 PCM 安全工作区 过损区 过压区 使用时不允许超 过这些极限参数。 O U(BR)CEO UCE/V

  17. ICBO A ①.集-基极反向截止电流ICBO E极开路,ICBO是集电结反偏由少子的漂移形成的反向电流,受温度的变化影响。

  18. ICEO= IBE+ICBO  IBE ICBO IBE ②. 集-射极反向截止电流ICEO 集电结反偏有ICBO ICEO受温度影响很大,当温度上升时,ICEO增加很快,所以IC也相应增加。三极管的温度特性较差。 C N B P N 根据放大关系,由于IBE的存在,必有电流IBE。 ICBO进入N区,相当于IBE。 E

  19. ③.集电极最大电流ICM 集电极电流IC上升会导致三极管的值的下降,当值下降到正常值的三分之二时的集电极电流即为ICM。 5.集-射极反向击穿电压 当集---射极之间的电压UCE超过一定的数值时,三极管就会被击穿。手册上给出的数值是25C、基极开路时的击穿电压U(BR)CEO。

  20. IC ICM UCE U(BR)CEO ④. 集电极最大允许功耗PCM 安全工作区 • 集电极电流IC • 流过三极管, • 所发出的焦耳 • 热为: ICUCE=PCM PC =ICUCE • 必定导致结温 • 上升,所以PC • 有限制。 PCPCM

  21. 晶体管输出特性曲线分三个工作区 IC / mA 80 4 60 3 饱 和 区 放大区 40 2 IB= 20 µA 1 0 截止区 O 4 6 8 VCES 2 UCE/V 放大区:VBE0.60.7V,VCEVCES; 饱和区: VCEVCES; 截止区: VBE 0.60.7V

  22. 3.2 基本共射放大电路 B C E → iC(b iB) → u BE → iB → uCE(Vcc-iC×Rc) → 电压放大倍数: 3.2.1 共射放大电路三 极管的放大原理 条件: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放大原理: 位相相反

  23. +V (+12V) CC R I C C C + R b B T E U V I CE BB B U BE - 符号说明 叠加 直流 交流

  24. +VCC 放大元件iC=iB,工作在放大区,要保证集电结反偏,发射结正偏。 RC C2 C1 T Rb RL VBB uo 输出 ui 输入 参考点 3.2.2. 结构及各元件的作用

  25. +VCC C1 使发射结正偏,并提供适当的静态工作点IB和UBE。 RC C2 T Rb RL VBB 基极电源与基极电阻 共射放大电路组成

  26. +VCC 集电极电源,为电路提供能量。并保证集电结反偏。 RC C2 C1 T Rb RL VBB

  27. 共射放大电路 +VCC 集电极电阻,将变化的电流转变为变化的电压。 RC C2 C1 T Rb RL VBB

  28. 作用:隔直通交隔离输入输出与电路直流的联系,同时能使信号顺利输入输出。作用:隔直通交隔离输入输出与电路直流的联系,同时能使信号顺利输入输出。 +VCC 耦合电容: 电解电容,有极性, 大小为10F~50F RC C2 C1 T + + Rb RL VBB uo ui

  29. 单电源供电

  30. 3.3 图解分析法 +VCC IC0 RC Rb C2 IC 由于电源的存在,IB0 C1 IB T RL ui=0时 IE=IB+IC 无信号输入时 3.3.1静态工作点 ——输入信号Ui=0时电路在直流工作状态——静态。

  31. 静态工作点 +VCC RC Rb IC C2 C1 IB ( IC,UCE ) T (IB,UBE) RL UCE UBE

  32. IC IB Q Q IB IB IC UBE UCE UCE UBE (IB,UBE)和( IC,UCE )分别对应于输入/输出特性曲线上的一个点称为静态工作点。 放大电路建立正确的静态工作点,是为了使三极管工作在线性区,以保证信号不失真。 为什么要设置静态工作点?

  33. +VCC +VCC RC Rb RC Rb C2 C1 开路 开路 RL 2. 静态工作点的估算 1. 画出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 直流通路的画法:将交流电压源短路,将电容开路 直流通道

  34. 2. 近似估算静态工作点 ( IB、UBE、IC、UCE) (1)估算IB (UBE(Si) 0.7V) +VCC RC Rb IB UBE Rb称为偏置电阻,IB称为偏置电流。

  35. (2)估算UCE、IC IC= IB +VCC IC RC Rb UCE

  36. 例:用估算法计算静态工作点。 已知:VCC=12V,RC=4K, Rb=300K ,=37.5。 解: UBE0.7 V +VCC RC Rb  请比较电路中IB和IC的数量级。 P84. 图3.2.2 (b)

  37. 2. 用图解法分析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1) 放大电路分成非线性(含BJT)与线性2部分

  38. (2) 作出非线性部分的V——I输出特性线 IC Q IB 静态IC VCC UCE 静态VCE VCE=VCC–ICRC (3)直流负载线: (4) 由估算法求出IB,IB对应的输出特性与直流负载线的交点就是工作点Q。

  39. 二. 用图解法分析放大器的动态工作情况 1. 交流放大原理(设输出空载) IC IB 静态工作点 ib ic ib Q VBE VCE ? uCE怎么变化 假设在静态工作点的基础上,输入一微小的正弦信号 ui 。 ui

  40. iC ic uCE =AvuBE也沿着负载线变化。 uCE uO=uCE与ui反相! uCE

  41. iC +VCC RC Rb C2 - + - C1 + uCE uo iB ui 各点波形 uo比ui幅度放大且相位相反

  42. +VCC 置零 RC Rb C2 C1 短路 短路 RL uo ui 2. 动态——放大器的交流通路(P123-125例4.3.1) 交流通路——分析动态工作情况 交流通路的画法:将直流电压源短路,电流源开路,将电容短路。 输入信号ui的电路 1/C0

  43. RL RC uo ui Rb 交流通道

  44. 3.交流负载线 输出端接入负载RL:不影响Q, 影响动态! +VCC RC Rb C2 C1 RL

  45. ic uce RL RC uo ui Rb 交流负载线 uce=-ic(RC//RL) = -ic RL′ 其中:

  46. uce=-ic(RC//RL)= -ic RL 或ic=(-1/ RL) uce 这就是说,交流负载线的斜率为: 交流量ic和uce有如下关系: 交流负载线的作法: ①斜 率为-1/R'L 。( R'L= RL∥Rc) ②经过Q点。

  47. IC Q VCC UCE 交流负载线的作法 交流负载线 ①斜 率为-1/R'L 。 ( R'L= RL∥Rc) 直流负载线 IB ②经过Q点。 注意: (1)交流负载线是有交流输入信号时工作点的运动轨迹。 (2)空载时,交流负载线与直流负载线重合。

  48. iC ib uCE 4.非线性失真与Q的关系 (1)合适的静态工作点 Q 可输出的最大不失真信号 Q点过高或过高结果如何? uo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