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4

第三章 旱地立体农业

第三章 旱地立体农业. 第一节 粮粮型. 一、小麦 / 花生 // 马铃薯立体种植模式 二、米 / 麦-菇耳立体种植模式 三、马铃薯 / 玉米-大葱立体种植模式 四、马铃薯、玉米、南瓜间套作栽培模式 五、米 / 薯 — 萝卜立体种植 六、冬小麦 / 玉米 — 水稻立体种植. 一、小麦 / 花生 — 夏播马铃薯立体种植模式. 1 、种植规格. 2 、栽培技术要点. ( 1 )适时播种 小麦 3 月下旬播种 5 行,行距 20cm ,亩播量 20kg ,亩保苗 40 万穗以上。

amir-cooper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三章 旱地立体农业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三章 旱地立体农业

  2. 第一节 粮粮型 一、小麦/花生//马铃薯立体种植模式 二、米/麦-菇耳立体种植模式 三、马铃薯/玉米-大葱立体种植模式 四、马铃薯、玉米、南瓜间套作栽培模式 五、米/薯—萝卜立体种植 六、冬小麦/玉米—水稻立体种植

  3. 一、小麦/花生—夏播马铃薯立体种植模式 1、种植规格

  4. 2、栽培技术要点 (1)适时播种 • 小麦3月下旬播种5行,行距20cm,亩播量20kg,亩保苗40万穗以上。 • 花生6月上旬套种在畦埂上播2行。埯距16cm,每埯2粒,亩保苗3.5万株,10月上旬收获。 • 马铃薯7月上旬小麦收获后抢栽马铃薯2行,行距50cm,穴距18cm,10月上旬成熟。

  5. (2) 施足肥料 小麦底肥:2500kg/667m2农家肥肥;口肥:磷酸二铵15kg、硫酸钾10kg、硫酸锌0.5kg;追肥:二叶一心追尿素12.5kg/667m2,孕穗追尿素10kg。 花生底肥:2000kg/667m2、磷酸二铵20kg/667m2、硫酸钾15kg/667m2;叶面喷肥:下针到荚果充实期,用0.2-0.3%磷酸二氢钾500倍液喷施2-3次。 马铃薯 底肥:1000kg/667m2、磷酸二铵10kg/667m2;追肥,幼苗4~5片叶追尿素5kg/667m2,现蕾期硫酸钾10kg/667m2。

  6. (3)精细管理 小麦 种子播前处理: ①种子质量:纯度、净度、芽率、含水量 ②晒种 ③变温浸种:9℃;49 ℃;50 ℃ ④用固氮菌拌种; ⑤播种的适宜温度; ⑥按要求播种。

  7. 田间管理: 1.松土除草; 2.压青苗; 3.灌水; 4.防病治虫; 5.及时收获。

  8. 防病治虫 小麦的常见病害: 黑穗病

  9. 1.农业措施 一是选用抗病品种;二是建立无病留种田,抽穗前注意检查并及时拔除病株进行销毁,种子田远离大田小麦300米以外。 • 2.种子处理 播种前用石灰水浸种,方法是用生石灰1千克加清水100千克,浸麦种60-70千克,注意水要高出种子10-15厘米。浸种2-4天,摊开晾干后备播。 • 3.药剂拌种 用种子量0.03%(有效成分)的粉锈宁或0.015%-0.02%的羟锈宁拌种,或用75%萎锈灵150克或100%萎锈灵100克拌麦种50千克。

  10. 叶枯病

  11. 1.农业措施 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施足基肥,追施氮素肥料不可过多过晚。 2.药剂防治 在小麦扬花至灌浆期用 25%敌力脱乳油,每666.7平方米用33—40毫升,加水60-70千克喷雾。或用80%多菌灵超微粉剂,每666.7方米用50克,加水60-70千克喷雾。或用25%敌力脱乳油20毫升加80%多菌灵超微粉剂25克复配剂,加水60-70千克喷雾,兼治赤霉病。或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每666.7平方米用50-100克,加水60-70千克喷雾,兼治锈病、白粉病。或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666.7平方米用200克,加水60-70千克喷雾,兼治赤霉病。或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每666.7平方米用50-75克,加水60-70千克喷雾。

  12. 白粉病

  13. 1.农业措施 一是种植抗病品种;二是合理密植,合理施肥。 2.药剂防治 一是秋苗发病重的地块,可药剂拌种,方法同小麦散黑穗病; 二是在秋季或春季,田间发病率3%-5%时(成株期调查以旗叶到旗叶下2叶计算发病率),每666.7平方米用20%粉锈宁乳油20-30毫升对水50-60千克喷雾,或对水10-15千克低容量喷雾。也可用25%病虫灵乳油每666.7平方米50毫升,加水50千克,均匀喷雾。

  14. 小麦常见虫害: 蚜虫

  15. 1.农业措施 一是选种抗耐蚜丰产品种;二是早春耙压,清除田边杂草。 2.药剂防治 一是种子处理,黄矮病流行区拌种可做到防病治虫;二是大田施药,可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每666.7平方米5-7克,或40%乐果或氧化乐果乳剂50毫升,或90%万灵粉剂8-10克,或25%病虫灵乳油50毫升,或50%辛硫磷乳油50毫升,或2.5%敌杀死乳油10-15毫升,对水50-60千克喷雾。其中抗蚜威防效好,且不杀伤天敌,可优先选用。

  16. 粘虫

  17. 1.农业措施 诱集成虫。诱杀成虫以糖醋液作用较好。也可利用粘虫喜在枯草上产卵的习性,每666.平方米插草把60把,3-5天更换1次。 2.药剂防治 消灭幼虫在3龄以前,一般使用的药剂有:喷粉用2.5%敌百虫粉或4%马拉硫磷粉剂每666.7平方米用1.5-2千克。喷雾用50%辛硫磷乳油或80%敌敌畏乳油,稀释1500-2 000倍,每666.7平方米喷洒稀释液50-60千克.

  18. 吸浆虫

  19. 1.农业措施 一是选用穗形紧密、内外颖缘毛长而密、麦粒皮厚、浆液不易外流的小麦品种;二是进行轮作,避开虫源。 2.药剂防治 一是麦播时对吸浆虫常发地块,每666.7平方米可用6%林丹粉l.5-2千克拌细土20-25千克,均匀撒施地表,犁耙均匀,可兼治地下害虫;二是卵期,用3%甲基异硫磷,或甲拌磷,或辛硫磷颗粒剂,每666.7平方米2-2.5千克,或2%西维因粉剂2.5千克,或20%林丹粉每666.7平方米用0.5千克,拌细土25千克撒施;三是成虫期,用50%辛硫磷乳油、或40%氧化乐果乳剂 1500倍或20%速灭杀丁乳油每666.7平方米用20毫升加水50~60千克喷雾。

  20. 花生 播前处理: 1.种子质量要求 2.晒种与剥皮 3.浸种与催芽 4.拌种 5.播种

  21. 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 2.灌水 3.防病治虫 4.成熟收获 5.适宜收获期

  22. 花生常见病虫害及防治 叶斑病

  23. 防治措施 每亩可用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均匀喷雾,也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10-15天一次,连喷2-3次。

  24. 锈病

  25. 防治措施 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 g~125g,对水60kg~75kg喷雾。或用硫酸铜、生石灰和水比例为1:2:200制成的波尔多液喷雾。每隔8d~10d喷一次。

  26. 花生蚜虫 防治: 0.3%苦参碱500ml配制成100倍液; 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0-18g,对水2000-2500倍液进行喷雾。

  27. 马铃薯 1.播种 2.马铃薯的结薯期管理 3.马铃薯的收获

  28. 3、经济效益(89年)

  29. 二、米/麦-菇耳立体种植模式 1、种植规格

  30. 3月中旬播种,行距17cm, 每畦播6行,亩播量20kg。

  31. 在80cm畦内播种2行, 行距40cm,株距20cm。

  32. 4月中旬接种,室内发菌,7月下旬小麦收获后移入田间。距玉米主根13cm做畦沟,深20cm,挖出的土培在玉米根部,实际根畦深达40cm,然后把发好菌袋放入畦中。4月中旬接种,室内发菌,7月下旬小麦收获后移入田间。距玉米主根13cm做畦沟,深20cm,挖出的土培在玉米根部,实际根畦深达40cm,然后把发好菌袋放入畦中。

  33. 采用室内发菌,室外出耳的方法。5月上旬装袋发菌,8月上旬移到玉米田间,木耳沟宽深各50cm,沟中灌足底水,水渗后将木耳袋用消毒刀片划4~6个V型口,以便通风出耳,然后吊挂在横沟上的竹竿上,每沟挂两排,交错排列,沟面覆盖薄膜,保湿防雨。采用室内发菌,室外出耳的方法。5月上旬装袋发菌,8月上旬移到玉米田间,木耳沟宽深各50cm,沟中灌足底水,水渗后将木耳袋用消毒刀片划4~6个V型口,以便通风出耳,然后吊挂在横沟上的竹竿上,每沟挂两排,交错排列,沟面覆盖薄膜,保湿防雨。

  34. 栽培技术要点 平菇、木耳培养料配方

  35. 2、栽培技术要点 • 平菇培养:袋装培养,室内发菌,培养温度控制在16~18℃。7月下旬移入田间。 • 木耳 培养:配料于5月上旬装袋,菌袋规格为30×15cm或23×12cm两种聚丙烯袋。料温25 ℃,无菌条件下作业接种,室内温度保持在15-20 ℃;经50-60天菌丝生理成熟,移到玉米田间。

  36. 玉米 底肥 追肥 病虫害防治 (同学查阅相关资料,整理分析 )

  37. 玉米常见病虫害及防治 一、粘虫

  38. 防 治 1、诱杀成虫:在蛾子数量开始上升时,用糖醋酒液或其他发酵有甜酸味的食物配成诱杀剂,盛于盆、钵、碗等容器内,每5-10亩放一盆,盆要高出作物1 尺左右,诱剂保持1寸深左右,每天早晨取出蛾子,白天将盆盖好,傍晚开盖。5-7天换诱剂一次,连续16-20天。另外也可用杨枝把诱杀成虫。2、诱蛾采卵:从产卵初期开始直到盛末期止,在田间插设小谷草把,每亩10把,采卵间隔时间,第一代约5天左右,第二至三代以3天左右为宜,最好把谷草把上的卵块带出田外消灭,全部更换新谷草把。3、化学农药防治:可用2.5%敌百虫粉,每亩2-2.5公斤;或用90%敌百虫1000-2000倍液、50%的1605、80%的敌敌畏2000-3000倍液喷雾,效果都很好。    

  39. 二、玉米螟

  40. 防 治 1、 农业技术防治(1)处理越冬寄主、压低虫口基数,我国北方地区赏常因地制宜利用烧、沤、轧、封、剥、铲等方法,把越冬幼虫数量压低到很少的程度。(2)选用抗螟品种如沈单1号玉米对一代玉米螟高抗,丹玉13号玉米对一代玉米螟具有中等抗性。       2、生物防治。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在玉米螟产卵期释放赤眼蜂,6月中下旬在百株落卵量达1-1.5块时放蜂,隔5-7天再放一次蜂,两次放蜂总量每亩2-3万头,可设4-5个放蜂点。还可以用白僵菌防治。取每克含孢子50-100亿的菌粉1份,拌入细砂10-20份施于玉米心叶中间。用菌粉封垛,每立方米秸秆用菌粉100克,在5月份玉米螟复苏前用喷雾器向垛上喷洒。                   

  41. 三、玉米大斑病

  42. 防 治 1、选用抗病品种  如丹玉6号等,并要注意品种的合理搭配与轮换,避免品种单一化。2、 改进栽培管理技术  要实行大面积轮作和处理病残体,适时早播,增施基肥。改革种植方式,可与矮杆作物间作。                                     3、药剂防治  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时间应掌握在病情扩展阶段之前,以后每隔10天喷一次,共喷2-3次。施药量以每亩地用药液75-100公斤为宜。    

  43. 四、玉米小斑病

  44. 防治措施 • 1、使用抗病品种。 • 2、加强栽培管理  清除残株,大面积摘除玉米底部病叶。 • 3、药剂防治75%百菌清的500倍液喷施。

  45.  五、玉米丝黑穗病

  46. 病菌生活周期

  47. 防 治 1、 选用抗病良种。2、减少初侵染来源  避免连作,拨除病苗和病株,施用腐熟农家肥,加强苗期管理。3、药剂拌种  用种子重量 2-3%的三唑类药剂或2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与粘着剂稀玉米糊拌匀,然后进行拌种,晾干后立即播种。

  48. 六、玉米细菌性茎腐病    症   状: 发病初期,叶鞘处呈水渍状不规则斑块,扩大后透入玉米细菌性茎腐病    内部组织,使茎叶腐烂、缢缩,呈黄褐色中黑褐色,上部倒折枯死。    发生规律   气温高,湿度大,热天灌水或雨后潮湿闷热是本病发生蔓延的有利条件。六、玉米细菌性茎腐病    症   状: 发病初期,叶鞘处呈水渍状不规则斑块,扩大后透入玉米细菌性茎腐病    内部组织,使茎叶腐烂、缢缩,呈黄褐色中黑褐色,上部倒折枯死。    发生规律   气温高,湿度大,热天灌水或雨后潮湿闷热是本病发生蔓延的有利条件。

  49.   防治方法 用25%叶枯灵或20%叶枯净可湿性粉剂加60%瑞毒铜、瑞毒霉、瑞毒铝铜或瑞毒霉锰锌可湿性粉剂等系列产品600倍液。

  50.    七、东亚飞蝗    寄主与危害 东亚飞蝗的寄主以禾本科和莎草科为主。发生东亚飞蝗规律 飞蝗的消长受气候、水文、地势、土壤、植被及人为活动等综合因素影响。   七、东亚飞蝗    寄主与危害 东亚飞蝗的寄主以禾本科和莎草科为主。发生东亚飞蝗规律 飞蝗的消长受气候、水文、地势、土壤、植被及人为活动等综合因素影响。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