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9

加强应急管理 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加强应急管理 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 朱小斌. 1. 应急管理的发展和形势 2. 应急管理的内容和方法 3. 应对突发事件需要的素质. 1. 应急管理的发展和形势. 1.1 应急管理的发展. 1.1.1 应急管理的概念. 应急管理,又称为危机管理。 应急管理是指政府和其他公共机构在突发公共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 善后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有关活动。. 1.1.2 应急管理的产生与推进.

Download Presentation

加强应急管理 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加强应急管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 朱小斌

  2. 1.应急管理的发展和形势 2.应急管理的内容和方法 3.应对突发事件需要的素质

  3. 1.应急管理的发展和形势

  4. 1.1应急管理的发展

  5. 1.1.1应急管理的概念 应急管理,又称为危机管理。 应急管理是指政府和其他公共机构在突发公共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 善后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有关活动。

  6. 1.1.2应急管理的产生与推进 国际上,2001年“9·11事件”以及恐怖主义势力猖獗使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深刻意识到了危机管理的极端重要性。 2002年,国土安全部成立。2003年3月,美国联邦应急管理局并入国土安全部。

  7. 在我国,2003年的SARS危机对我国的公共管理体制和公共管理理念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也促使我国政府在公共管理上作出重大变革。

  8. 2003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成立应急预案工作小组; • 2004年初分别在北京和郑州召开了国务院有关部门和部分省(市)及大城市制定和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工作会议; • 2005年上半年国家级预案编制工作完成; • 2006年1月,国家总体应急预案与专项应急预案发布。

  9. 1.1.3应急管理机构的建设 2005年12月,国务院在原值班室的基础上组建成立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能,发挥运转枢纽作用。

  10. 2008年,根据《仙桃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要求,我市将仙桃市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升格为应急管理工作委员会,将应急管理办公室设为常设机构,定为正科级建制。2008年,根据《仙桃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要求,我市将仙桃市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升格为应急管理工作委员会,将应急管理办公室设为常设机构,定为正科级建制。

  11. 1.2 应急管理的形势 • 1.2.1突发事件的概念 • 1.2.2应急管理工作形势(现状)

  12. 1.2.1突发(公共)事件的概念 突发事件的定义 突发事件 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2007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13. 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类 按照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演变过程和发生机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四类: 自然灾害类 事故灾难类 公共卫生事件类 社会安全事件类

  14. 水旱灾害 • 气象灾害 • 地震灾害 • 地质灾害 • 海洋灾害 • 生物灾害 • 森林草原火灾 • 传染病疫情 •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 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 • 动物疫情 • 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公共卫生事件 自然灾害事件 突发事件分类 事故灾难事件 社会安全事件 • 交通运输事故 • 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 •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 • 恐怖袭击事件 • 经济安全事件 • 涉外突发事件 • 群体性事件 按形成原因对突发事件的分类

  15. 自然灾害 • 主要包括洪涝,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森林火灾等。

  16. 事故灾难 • 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火灾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核与辐射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等。

  17. 公共卫生事件 • 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药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18. 社会安全事件 • 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民族宗教事件,经济安全事件,涉外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等。

  19. 突发(公共)事件的概念 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级 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

  20. 突发(公共)事件的概念 红 一级 特别重大 橙 二级 重 大 黄 三级 较 大 蓝 四级 一 般

  21. 预警分级 • 预警级别依据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一般划分为四级: Ⅰ级(特别重大)——红色 Ⅱ级(重大)————橙色 Ⅲ级(较大)————黄色 Ⅳ级(一般)————蓝色

  22. 响应分级

  23. 1.2.2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工作形势

  24. 突发事件的背景分析 我国已进入突发事件高发时期(经济全球化、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①各类突发事件的总量呈爆炸式增长 ②参与突发事件的总人数呈大幅增加趋势 ③参与突发事件的主体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④突发事件的类型特别齐全 ⑤非理性、非法的表现形式比例上升

  25.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背景 温家宝总理强调:“加强应急管理,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 。

  26. 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按照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的原则,建立统一高效的应急信息平台,建设精干实用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完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加强应急管理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参与和自救能力,实现社会预警、社会动员、快速反应、应急处置的整体联动。

  27. 1、重大自然灾害频发; 2、事故灾难严重; 3、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难度大; 4、社会安全面临新挑战。

  28. 1、重大自然灾害频发。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特别是近年来,极端气候事件频发,中强地震呈活跃态势,自然灾害及其衍生、次生灾害的突发性和危害性进一步加重加大。 2010年,全国农作物受灾面积3742.6万公顷,绝收面积486.3万公顷,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约4.3亿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7844人,倒塌房屋273.3万间。

  29. 2008年江南雪灾 2008年1月我国部分地区出现入冬以来最大幅度的降温和雨雪天气,雪灾已造成湖南、湖北、贵州、安徽等10省区3287万人受灾,倒塌房屋3.1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62.3亿元。灾情发生后,各级政府纷纷启动应急预案,全力开展抗灾救灾工作。

  30. 1998年洪灾 根据卫星和航空遥感对长江中游地区所进行的多期和系统的监测与分析: 1998年长江流域的灾情:湘、鄂、赣三省最大受淹面积约为1586万亩, 死亡人口为1432人。

  31. 2010年南方旱灾 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等地的干旱,始于2009年末,至2010年3月仍在持续,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县高石哨绿塘子水库见底云南大部、贵州西部和广西西北部已达特大干旱等级,其中云南旱情尤为严重。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统计,截至3月2日,全国耕地受旱面积6567万亩,1501万人、923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

  32. 5.12 汶川大地震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北川,8级强震猝然袭来。遇难:69142人, 失踪:17551人 ,受伤:374065人, 受灾:4624万人

  33. 青海玉树地震 2010年4月14日晨发生两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地震震中位于县城附近。截止4月25日下午17时 玉树地震造成2220人遇难,失踪78人。

  34. 2010年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 2010年8月7日22时许,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突降强降雨,县城北面的罗家峪、三眼峪泥石流下泄,由北向南冲向县城,造成沿河房屋被冲毁,泥石流阻断白龙江、形成堰塞湖。截至8月20日下午4时,舟曲灾后死亡1407人,失踪358人。 ,住院70人,累计门诊1754人,解救1243人。

  35. 2、事故灾难严重。 我国经济发展较快,能源、资源、运输供给长期偏紧,再加上安全生产基础薄弱,一些地方和企业责任不落实、监管不到位,生产安全事故总量居高不下,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呈高发态势。 2008年全国发生重大、特大安产事故96起,死亡和失踪1977人。其中:工矿商贸发生42起,死亡和失踪689人,煤矿发生31起,死亡和失踪677人。

  36. 事故灾难:2008年4月28日山东火车相撞 2008年4月28日4时41分,北京开往青岛的T195次旅客列车运行至山东胶济铁路周村至王村间脱线,与烟台至徐州的5034次客车相撞。胶济铁路列车相撞事故造成72人死亡,416人受伤。

  37. 9.08山西襄汾尾矿垮坝事件 2008年9月8日,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新塔矿业有限公司尾矿库发生特别重大溃坝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根据国务院事故调查组初步调查,这是一起特别重大责任事故,在社会上造成了特别恶劣的影响。襄汾垮坝致276人遇难,成全世界最大尾矿库事故

  38. 2010年7月紫矿污染事件 7月3日,国内最大的黄金生产企业紫金矿业位于福建上杭的紫金山(金)铜矿突发渗漏环保事故,造成福建汀江重大污染并瞒报事故长达9天。目前事故已致当地棉花滩库区死鱼和鱼中毒约达378万斤

  39. 3、公共卫生事件防控难度大。 公共卫生事件诱因和影响都呈较强的国际性特点,全球新发的30多种传染病已有半数在中国发现。重特大疫情和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时有发生,随着人口流动量的加大和流动速度的加快,疾病的防控难度加大,造成的损失更加严重。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中市场秩序混乱、源头污染严重、监管力量薄弱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 2008年,全国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3541163例, 死亡12433人。发病数居前5位的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梅毒和麻疹,占报告发病总数的92.6%;死亡数居前五位的是艾滋病、肺结核、狂犬病、病毒性肝炎和新生儿破伤风,占报告死亡总数的94.9%。

  40. 公开卫生事件:三鹿奶粉事件 9月11日,卫生部指出,近期甘肃等地报告多例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调查发现患儿多有食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历史,经相关部门调查,高度怀疑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卫生部专家指出,三聚氰胺是一种化工原料,可导致人体泌尿系统产生结石。 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1日晚则发布产品召回声明称,经公司自检发现2008年8月6日前出厂的部分批次三鹿婴幼儿奶粉受到三聚氰胺的污染,市场上大约有700吨。 同时全国结石婴儿数量剧增,并造成数名婴儿夭亡。 由此国内知名奶粉巨人蒙牛、伊利等知名厂家卷入”奶粉门“。

  41. 2003年SARS

  42. SARS事件 2002年11月,中国第一例非典病例于广东佛山出现。 2002年底,非典开始在中国南部广东省传播流行,并相继导致部分医疗系统人员受到感染,甚至死亡,有关致命传染病的消息通过非正式渠道在广东传播。传统新闻媒体受体制所限保持沉默、政府权威部门声音的缺失,关于非典的传言通过电话、短信、互联网迅速扩散 2003年春节长假后期,广东进入SARS病发高峰期,关于非典型肺炎传染并 死人的惊人消息也开始在广东大范围传播。 2003年2月8日到10日,随着传统新闻媒体受体制所限保持沉默、政府权 威部门声音的缺失,关于非典的传言通过电话、短信、互联网迅速扩散并越来越 耸人听闻,终于演变为一场绝大多数家庭都卷入了的大规模抢购风潮。 2月10日,政府官方开始解禁,媒体终于获得许可对非典进行公开报道。 媒体的大规模介入迅速扼制了已在广州市民中蔓延多日的恐慌,对板兰根、白醋、口罩的抢购也于11日至12日基本平息。 3月初,非典疫情发病区域发生转移,由粤、港转向北京。 3月5日,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新闻媒体对非典疫情的报道再度“集体失语”。

  43. 3月18日,两会闭幕,美国对伊拉克开战,非典继续在中国肆虐。3月18日,两会闭幕,美国对伊拉克开战,非典继续在中国肆虐。 4月2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出55年来第一次旅行警告,劝告人们不要一前往广东和香港。 4月3日,卫生部长张文康举行记者会进行回应,声称中国非常安全,“非典”疫情已经受到有效控制,北京只有12例“非典”。 4日9日,北京市民蒋彦永对非典疫情实情进行披露的信件在海外新闻媒体及网站上刊登。一时间,“中国新闻封锁导致SARS蔓延”等评论纷至踏来,中国政府承受巨大的国际压力。 2003年4月,各省市相继出现“非典”病例,非典在全国势万分危急。 4月17日,中央终于做出果断决策,全民动员抗击“非典” 4月20日,中国迎来抗击“非典”的历史上转折点:非典被列入法定传染病,张文康等被免职,全国“非典”疫情要求一天一报。 4月20日之后,形势开始明朗,全国抗击“非典”取得阶 6月24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解除对中国的旅游警告。

  44. 4、社会安全面临新挑战。 恐怖威胁向内地发展蔓延。 藏独、东突等势力制造分裂的图谋仍未改变,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危害。 国际上恐怖主义抬头,民族宗教矛盾和冲突加剧,已对我国构成现实威胁。 刑事犯罪趋向组织化、职业化和智能化。 群体性事件数量持续增多,处置难度加大。 2007年全国共发生各类社会安全事件470多万起,造成6.4万多人死亡。

  45. 6.28瓮安事件 6月28日下午,瓮安县城发生一起严重的围攻政府部门和打砸烧突发事件。一些人因对瓮安县公安局对该县一名女学生死因鉴定结果不满,聚集到县政府和县公安局,在县政府有关负责人接待过程中,一些人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冲击县公安局、县政府和县委大楼,随后,少数不法分子趁机打砸办公室,并点火焚烧多间办公室和一些车辆。

  46. 3.14 拉萨事件 西藏3月10日发生西藏喇嘛的示威,3月14日演变为打、砸、抢暴力事件。

  47. 面临的挑战 •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人们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再加上国际上政治、经济、军事、安全等因素相互交织,地缘、宗教和文化冲突与政治经济矛盾相互作用,不稳定、不确定、不安全因素增加。 • 第一,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 第二,现代工业、高技术和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在为国家和个人提供全新的发展机遇和生活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安全风险。而且,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与公共安全的矛盾依然突出。 • 第三,随着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对公共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 47

  48. 第四,国际形势继续处于深刻复杂的变化之中,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流,但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面临着新的挑战。国际经济贸易的不断扩大,加大了外来有害生物和疫病疫情入侵我国的可能。第四,国际形势继续处于深刻复杂的变化之中,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流,但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面临着新的挑战。国际经济贸易的不断扩大,加大了外来有害生物和疫病疫情入侵我国的可能。 • 第五,恐怖活动,恐怖主义的现实危害上升,际恐怖主义活动对我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现实威胁加大。 • 第六,难以预料的全球性气候反常和难以控制的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国际减灾战略正在做重大调整。

  49. 突然性(不确定性或难以预测性) 所谓祸起萧墙,其发生的时间、地点、影响面、波及的程度均有很强的隐蔽性,而相关信息又很难做到准确、全面、及时。 突然性有两种表现: 一种是客观突然性,从发生到发展,如引爆爆炸装置般,瞬间剧变,令人措手不及。这种危机占大多数。二种是主观突然性,其发生、发展有较长的过程,但由于人们的忽视,一旦突然正视,有强烈的主观冲击性。 复杂性 一是类型多样。不同的突发事件有着不同的产生原因和行为目的。 二是矛盾呈交织状态。 三是过程呈反复之势。 1.3 突发事件的特点

  50. 突发事件的特点 • 影响性 • 一经产生往往传播迅速,影响巨大,引起广泛关注,负作用大且持续时间长。 • 危害性(破坏性)突发事件往往是各类矛盾的集中暴露,一般具有较大的危害性,对社会稳定乃至经济建设具有较大的破坏性。 • 扩散性(连锁性) • 突发事件波及很快,处理不及时会发生连锁反应,引发灾害链。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