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4

牛頓挑戰大怒神

牛頓挑戰大怒神. 指導老師 蔡文志. 摘要. 吾人利用牛頓第二運動定律及簡單機械 — 定滑輪,嘗試設計簡單又準確測量重力加速度的方法與實驗組合。 我們所得到最佳的實驗組合,可於國民中學的實驗室裡使用簡單的器材測量出誤差在 1% 左右的重力加速度值。. 研究動機. 理化 15-4 一節中學到自由落體的加速度約等於 9.8m/s 2 ,但是課本內並沒有相關的實驗可以驗證,其原因是 國中實驗室沒有經費購買精密計時儀器。 與同學討論是否能夠利用現有簡單的實驗器材在學校實驗室內,測量出本地的重力加速度值,並嘗試經由實驗找出將誤差降低的實驗組合。

Download Presentation

牛頓挑戰大怒神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牛頓挑戰大怒神 指導老師 蔡文志

  2. 摘要 • 吾人利用牛頓第二運動定律及簡單機械—定滑輪,嘗試設計簡單又準確測量重力加速度的方法與實驗組合。 • 我們所得到最佳的實驗組合,可於國民中學的實驗室裡使用簡單的器材測量出誤差在1%左右的重力加速度值。

  3. 研究動機 • 理化15-4一節中學到自由落體的加速度約等於9.8m/s2,但是課本內並沒有相關的實驗可以驗證,其原因是國中實驗室沒有經費購買精密計時儀器。 • 與同學討論是否能夠利用現有簡單的實驗器材在學校實驗室內,測量出本地的重力加速度值,並嘗試經由實驗找出將誤差降低的實驗組合。 • 利用理化16-4牛頓第二運動定律及17-4簡單機械所學的知識為基礎,設計以下的實驗。

  4. 研究目的 • 能以簡單的器材,在國中實驗室內測量出本地重力加速度值。 • 探討細繩種類對實驗誤差的影響。 • 探討砝碼輕重對實驗誤差的影響。 • 探討落下高度對實驗誤差的影響。 • 探討為了克服摩擦力所使用的小質量對實驗誤差的影響。 • 提出比較準確測量重力加速度的實驗組合。

  5. 研究設備器材 • 鐵架 • 直徑6.5公分定滑輪 • 砝碼若干個 • 秒錶 • 棉線、尼龍線、釣魚線 • 潤滑油 • 捲尺 • 螺帽若干個 • 學生課桌椅一套 • 紙箱一只 【圖一】細繩種類

  6. 研究過程與方式 (1)裝置如【圖三】 • 在定滑輪轉軸處加上少許潤 滑油 • 跨過定滑輪的細繩兩端各懸 掛一個質量為M(100公 克)的砝碼 • 調整繩長 • 當砝碼2接觸地面時,砝碼1在 比較接近定滑輪的地方,用捲 尺量出兩者的高度差150公分。 • 置一紙箱於地面,用以接住 落下的砝碼。 【圖三】實驗操作裝置圖

  7. 研究過程與方式 (2)在砝碼1掛上適當的螺帽組質量為m0 如【圖四】 使系統獲得一個初速度後能做等速運動。(目視等速運動所造成的誤差問題於實驗四中另有探討) (3)在砝碼1掛上質量為m 的砝碼,手持砝碼2保持系統靜止。 【圖四】掛上適當螺帽組m0

  8. 研究過程與方式 (4)釋放砝碼2同時開始計時如【圖五】 【圖五】開始計時 • 直到砝碼1碰地時停錶如【圖六】,紀錄系統運動的時間,操作測量5 次,求出平均值t。 【圖六】停止計時

  9. 研究過程與方式 (5)用 a=2H/t2 計算出系統的加速度。 (6)改變m(10公克、15公克、20公克、25公克、30公克),重複以上步驟,可測得一 系列的(m,a)值。 (7)用g=a(2M+ m0+m)/m 計算出一系 列g值,與本地重力加速度標準值(高雄地區977.896cm/s2)比較,並求 出百分誤差。

  10. 研究過程與方式 (8)用圖像(繪圖軟體名稱:K. graph)處理實驗數據,以m/(2M+ m0+m)為橫座標,以a為縱座標,直線斜率即為重力加速度g值。 (9)改變細繩種類(棉線、尼龍線、釣魚線)重複以上步驟。

  11. 研究過程與方式 • (10)使用步驟9實驗結果誤差最小的細繩、高度150公分如【圖七】 • 改變懸掛質量M(50公克、100公克、150公克、200公克)與外掛質量m,重複以上步驟。 【圖七】高度150公分

  12. 研究過程與方式 • (11)使用步驟9實驗結果誤差最小的 細繩、高度200公分如【圖八】 • 改變懸掛質量M(50公克、100公克、150公克、200公克)與外掛質量m,重複以上步驟。 【圖八】高度200公分

  13. 研究過程與方式 (12)使用步驟11實驗結果誤差最小的組合,改變小質量m0,重複以上步驟。 (13)經以上實驗結果提出測量重力加速度g值誤差較小的實驗組合。

  14. 六、實驗數據、繪圖與分析: 實驗(一) 控制變因:高度150公分、懸掛質量100公克 外掛質量10-30公克 操縱變因:細繩種類--棉線、尼龍線、釣魚線 細 繩 種 類: 釣魚線 高 度 : 150公分 懸掛質量M: 100 公克 小質量m0: 3.3公克

  15. 斜率:898.29 誤差:8.14%

  16. 斜率:1004.02 誤差:2.67%

  17. 斜率:996.92 誤差:1.95%

  18. 【分析】落下高度150公分、懸掛質量100公克,改變細繩種類;實驗數據顯示,使用釣魚線時外掛質量25公克與30公克實驗誤差最小,畫成直線圖求斜率時,使用釣魚線的整體誤差也最小;故以下實驗均採用釣魚線為細繩。

  19. 實驗(二) 控制變因:釣魚線、高度150公分 外掛質量10-30公克 操縱變因:懸掛質量--50、100、150、200公克 細繩種類: 釣魚線 高 度 : 150公分 懸掛質量M: 100 公克 小質量m0: 3.3公克

  20. 懸掛質量:50公克 斜率:925.57 誤差:5.35%

  21. 懸掛質量:100公克 斜率:996.92 誤差:1.95%

  22. 懸掛質量:150公克 斜率:1038.56 誤差:6.20%

  23. 懸掛質量:200公克 斜率:989.73 誤差:1.21%

  24. 【分析】 • 落下高度150公分、改變懸掛質量與外掛質量,實驗數據顯示:懸掛質量100公克、外掛質量25公克與30公克時誤差最小;,畫成直線圖求斜率時,懸掛質量為100公克與200公克時,整體實驗誤差較小。

  25. 實驗(三)將實驗(二)的高度增加為200公分 ,其餘條件相同 控制變因:釣魚線、高度200公分 外掛質量10-30公克 操縱變因:懸掛質量--50、100、150、200公克 細繩種類: 釣魚線 高 度 : 200公分 懸掛質量M: 100 公克 小質量m0: 3.3公克

  26. 懸掛質量:50公克 斜率:953.80 誤差:2.46%

  27. 懸掛質量:100公克 斜率:978.68 誤差:0.08%

  28. 懸掛質量:150公克 斜率:930.69 誤差:4.83%

  29. 懸掛質量:200公克 斜率:933.92 誤差:4.50%

  30. 【分析】 • 落下增加到高度200公分、改變懸掛質量與外掛質量,實驗數據顯示: • 懸掛質量100公克、外掛質量25公克與30公克時誤差最小;,畫成直線圖求斜率時,懸掛質量為100公克整體實驗誤差最小(只有0.08%)。

  31. 實驗(四) 取實驗(三)中誤差最小的組合,增減一個小螺帽,探討改變小質量m0,對實驗誤差的影響。 控制變因:釣魚線、高度200公分、 懸掛質量100公克、外掛質量10-30公克 操縱變因:小質量--2.2、4.4公克 細繩種類: 釣魚線 高 度 : 200公分 懸掛質量M: 100 公克 小質量(減少一個螺帽)m0:2.2公克

  32. 細繩種類: 釣魚線 高 度 : 200公分 懸掛質量M: 100 公克 小質量(增加一個螺帽)m0:4.4公克

  33. m0減少一個小螺帽 斜率:983.18 誤差:0.54%

  34. m0增加一個小螺帽 斜率:1005.42 誤差:2.81%

  35. 【分析】 落下高度200公分、懸掛質量100公克、外掛質量由10公克至30公克,改變小質量m0,實驗數據顯示:增減不同的m0會造成不同的實驗誤差,畫成直線圖求斜率時,也可發現其中的不同處(2.2公克時誤差0.54%、3.3公克時誤差0.08%、4.4公克時誤差2.81%),故在操作實驗時需謹慎目測等速與細心增減選擇小質量m0,方可提高實驗得準確度。

  36. 討論 (1)本實驗計算原理為何?什麼原因可 以用手動秒錶計時來操作實驗,又 可以達到實驗目的?

  37. 答: • 【圖九】先測量系統落下H高度的時 間t由等加速度運動公式 H=1/2at2 計算出系統的加速度a • 再由牛頓第二運動定律 F=ma 整 個系統所受外力為 mg (m0g是用來 克服動摩擦力的) • 整個系統的總質量為(2M+ m0+m) 因此 mg=(2M+ m0+m)a 移項求出 g=a(2M+ m0+m)/m • 將物體由200公分高度的自由落體落 下約0.64秒 • 經由本實驗可延長落下時間3至5倍, 使計時測量更方便、更準確。 【圖九】實驗構思圖

  38. (2)造成實驗誤差的因素與改進方 法為何?實驗時如何分析?

  39. (3)在實驗過程中為什麼要使用相同的 懸掛質量M?使用不同的懸掛質量M 可不可以? 答:只需修改計算式即可,實驗時使用相 同的懸掛質量M的好處是,讓操作實驗 者容易知道整個系統所受的外力到底 是多少。

  40. (4)為何高度只增加到200公分? 若向上繼續增加高度,需使用鋁梯, 安全上較有疑慮且實驗結果顯示落下 高度200公分時的誤差已經可以達到 實驗的目標了。

  41. (5)為何懸掛質量M的砝碼越重,反 而造成百分誤差增加? • 答:轉軸負荷越大,摩擦力的影響就越明 顯,因此造成百分誤差增加,由實驗 中吾人得知使用直徑6.5公分的塑膠 定滑輪,懸掛質量M為100公克時最 合適。

  42. (6)台灣地區各地之重力加速度值, 提供欲操作此實驗者參考。 台灣地區之重力加速度:(取自國立台灣大學物理系:普通物理學實驗講義)

  43. 結論: (1)使用國中實驗室裡常用的定滑輪、細線、砝碼,經由本實驗的裝置與測量,可以延長落下時間,達到測量當地重力加速度的目的。 (2)細繩種類會影響實驗誤差,棉線與尼龍線摩擦力大所造成的誤差較大,釣魚線質輕、光滑所造成的誤差較小。 (3)定滑輪的總負重量太大時,轉軸無法承受,實驗結果顯示懸掛質量M 為100公克,可得較佳準確度。

  44. 結論 (4)增加降落高度,可以延長測量的時間;但需考慮操作上的安全,實驗結果顯示降落高度200公分即可得較佳的準確值。 (5)實驗時目測等速下降的誤差,可經由增、減小質量m0來修正。 (6)使用簡單器材且能準確(誤差在1%左右)測量當地重力加速度,可採用本實驗的方法--選用釣魚線、高度200公分、懸掛質量M為100公克、細心測試小質量m0(3.3公克)、外掛質量m由10公克至30公克,計時多次求平均值t,由a=2H/t2計算出系統的加速度a,再由g=a(2M+ m0+m)/m求出重力加速度g值即可達成實驗目的。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