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1

Ch5 人際吸引

Ch5 人際吸引. 人際吸引定義. 所謂人際吸引 是態度的一種,即個體對他人或代表他人之符號給予正面評價的傾向。. 理論. 一、強化理論: 主張人們傾向喜歡那些帶給我們酬賞的人,不喜歡那些帶給我們處罰的人。 二、 社會交換理論 :認為關係是基於人與人之間報酬與代價的互換。 三、 公平理論: 考量關係雙方彼此得失的問題。 四、 得失理論: 解釋回饋反應所產生增加或減少尊嚴感與喜歡的關係。 得失理論 — 當他人對我們的評價由負向轉為正向時,是處於一種獲得的狀況;當評價由正向轉為負向時,是處於一種失去的境地。.

altessa
Download Presentation

Ch5 人際吸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Ch5 人際吸引

  2. 人際吸引定義 • 所謂人際吸引 • 是態度的一種,即個體對他人或代表他人之符號給予正面評價的傾向。

  3. 理論 一、強化理論:主張人們傾向喜歡那些帶給我們酬賞的人,不喜歡那些帶給我們處罰的人。 二、 社會交換理論:認為關係是基於人與人之間報酬與代價的互換。 三、 公平理論:考量關係雙方彼此得失的問題。四、 得失理論:解釋回饋反應所產生增加或減少尊嚴感與喜歡的關係。得失理論—當他人對我們的評價由負向轉為正向時,是處於一種獲得的狀況;當評價由正向轉為負向時,是處於一種失去的境地。

  4. 五、 平衡理論:又被稱為人際關係理論或P-O-X理論,解釋多種人際關係的行為。 • 海德強調一個人對某一認知對象的態度,常常受他人對該對象態度的影響,即海德十分重視人際關係對態度的影響力。

  5. 補充 • 1958年,心理學家弗里茨·海德(F.Heider)提出了改變態度的“平衡理論”,又被稱為“P-O-X理論”,P與O各代表一個人,X是第三者或態度對象。 • 平衡理論假定P-O-X之間的平衡狀態是穩定的,排斥外界的影響,不平衡狀態是不穩定的,並會使個人產生心理上的緊張。 • 這種緊張消除僅當他們之間的關係發生改變,恢復平衡狀態時才竟其功。 • 綜合言之,海德爾的平衡理論考慮的是一個人會在自已的認知架構內,組合彼此間對人和對物的態度。 • 申言之,海德爾所感興趣的一致性是在人對他們與其它人之間的關係,以及與環境之間關係的看法。

  6. 例如:P為學生,X為爵士音樂,0為P所尊敬的師長。如果P喜歡爵士音樂,聽到0贊美爵士音樂,P—0—X模式中三者的關係皆為正號,P的認知體系呈現平衡狀態。例如:P為學生,X為爵士音樂,0為P所尊敬的師長。如果P喜歡爵士音樂,聽到0贊美爵士音樂,P—0—X模式中三者的關係皆為正號,P的認知體系呈現平衡狀態。 • 如果P喜歡爵士音樂,又聽到O批判爵士音樂,P—0—X模式中,三者的關係二正一負,這時P的認知體系呈現不平衡狀態,不平衡狀態會導致認知體系發生變化。 • 海德的結論是:如果三者關係在所有方面都是正面的,或者,如果兩種關係是反面的,一種關係是正面的,那麼,平衡狀態就會存在。 • 除此之外的所有其他組合都是不平衡的。

  7. 8 • 平衝(3正或2反) • 不平衡(除上列)

  8. 海德平衡理論的缺點是過於簡單,只表示出關係的方向,卻沒有說明這種關係的程度。海德平衡理論的缺點是過於簡單,只表示出關係的方向,卻沒有說明這種關係的程度。 • 奧斯古德和坦南鮑姆(P.Tannenbaum)於1955年在擴展的海德的平衡理論中,提出了一致性理論,這種理論的主要特點是既註意了態度的方向,也註意了不同方向態度的強度。 • 以一致性理論為基礎的預測比那些平衡理論作出的預測更加數量化。

  9. 七、試以「平衡理論」和「得失理論」的觀點說明雙方互動的方式如何對人際吸引造成影響?七、試以「平衡理論」和「得失理論」的觀點說明雙方互動的方式如何對人際吸引造成影響? • 1.平衡理論:一般人喜歡的是平衡關係,當關係處於不平衡狀態時,會對個人造成壓力。 • 若有人喜歡我,對我表達善意,此時的關係是處於不平衡的狀態,我只有回應對方的善意與喜歡,才能維持關係的平衡。正如俗語所說:「伸手難打笑臉人」。 • 2.得失理論:我們喜歡別人對我們的善意,也傾向去回應別人的喜歡。當逐漸贏得別人的 • 喜歡時,固然能讓我們有獲得肯定的感覺,若是發現別人對我們的喜歡逐漸消失時,那種被否定的感覺也會讓我們更討厭對方。

  10. 何謂社會交換理論? • 所謂社會交換理論乃源自於經濟學的觀點,認為關係是基於人與人之間報酬與代價的互換,而最令人滿意與維持穩定關係的方式是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報酬。 • 換句話說,人們在決定與對方接近,交往前會考慮到是否能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報酬。 • Thibaut and Kelley (1959)認為人與人之間相互交換的酬賞,包括物質性的酬賞及能滿足對方之心理需求的語言與非語言活動。 • 舉例而言,在學校裡,同學們會被有氣質的異性所吸引,但我們應該會去衡量各種因素,諸如競爭者很多、花費時間長、荒廢課業...等,如果發現勝算機會不大,便可能放棄追求的念頭。然而成本與酬賞的評量,常常因人而異,因此也有人認為只要珍惜現在,化剎那為永恒,於是便努力去追求。

  11. 第2節 人際吸引的過程 • Duck於1973年研究提出吸引力過濾理論(filtering theory of attraction),來解釋我們何時以及如何運用他人的語言與非語言線索,去認定彼此是否具吸引力? • 而這些準則就如同過濾器一般,篩選掉那些我們不想交往的對象,這些過濾器及其作用的順序,分為四種:

  12. 過濾器及其作用的順序 • 1、社會性或偶發性的線索(sociological or incidental cues) :有機會見面才有可能吸引2.互動前的其他線索(other pre-interaction cues),:會先從遠處觀察注意,再決定是否主動去交談3.互動的線索(interaction cues) :開始互動4.認知的線索(cognitive cues) :經由彼此互動來決定某人是否具有吸引力

  13. 第三節 影響人際吸引的因素

  14. 第3節 人際吸引的因素 • 影響人際吸引的因素 • 一、 情境因素 • 所謂情境是指我們週遭的人、事、時、地、物。 • 二、 個人因素:當事人的個人特質 三、 適配因素 :兩個人之間特質的配合

  15. 一、情境因素 • 人與人之間,是否能夠建立關係,首先就會受到兩人之間時空因素的影響 • 也就是說,時空距離愈接近的的人,愈可能成為朋友﹑親密伴侶﹑或夫妻 (1)接近性 (2)熟悉性

  16. (1)接近性 • 研究發現,兩個愈接近的人,愈可能彼此吸引,進而成為朋友 • 時空的接近性是建立友誼的先決條件,同時對於人際吸引也有重大的影響力 • 時空接近性除了友誼形成外,對於人們伴侶選擇上,也有其重大的影響力

  17. 接近導致吸引的三個原因 • A 、因為距離接近,彼此互動所需付出的成本較少,而酬賞卻相對的較多之故

  18. D、除了接近性與熟悉性之外,根據人際吸引的增強情感理論(reinforcement-affect model of attraction) • 當人們處於愉快的情緒時,伴隨此情境出現的人,也會讓我們較為喜歡

  19. 二、個人特質 • 雖然空間的接近和熟悉感,是人們能夠彼此接觸﹑互動﹑建立人際關係的基礎 • 雖然,每個人喜歡的類型都不一樣,但是某些個人特質的人還是讓大部分的人都較為喜歡的 • Anderson (1968) 的研究指出,人們對於某些人格特質,仍有一致性的喜好或厭惡

  20. 表3-1 個人特質受到喜歡的程度

  21. 表3-1 個人特質受到喜歡的程度(續) 資料來源:摘自Anderson (1968)

  22. 二、個人特質介紹 • (1)真誠 • (2)溫暖 • (3)能力 • (4)外表吸引力 • (5)其他令人愉快的人格特質

  23. (1)真誠 • 在Anderson的研究結果發現,被評定為最令人喜歡的前八項特質當中,有六項是與「真誠」有關的;評定為最不為人喜歡的十一項特質當中,也有六項是與「缺乏真誠」有關的

  24. (2)溫暖 • Folkes 和 Sears (1977) 發現,當人們喜歡﹑讚美﹑或贊同某些人或事物時,他們會表現出溫暖的樣子

  25. 非語言的行為(nonverbal behaviors) • 經常笑臉贏人,以專注的眼神看著對方

  26. (3)能力 • 人們通常會喜歡聰明、有能力的人,其中的原因可能是:跟有能力的人在一起,對我們較為有利﹐提供較多的酬賞 • 不過,能力很強或接近完美的人,可能會讓人覺得不舒服,而降低其被喜歡的程度,而如果這些人顯露出一些瑕疵或遭遇挫敗時,會比完美無缺時,更受人歡迎 • Anderson, Willerman, 和 Floyd(1966)的研究,即證明了這種現象

  27. (4)外表吸引力 • 大多數的研究都證實外表美麗的人,的確較受到他人的歡迎,而且,在社會互動中,也獲得較好的待遇(preferential treatments) • Walster早期一項著名的研究及Walster, Aronson, Abrahams, 和 Rottman等人(1966)的「電腦約會」實驗,也說明了美麗的效果

  28. 外表吸引力重要的原因︰ • A 、外表吸引力是社會讚許(social desirability)的一種特質,看到美麗的人,會因發我們產生正向的情緒 • B、因為人們通常具有「美即是好」(what is beautiful is good)的刻板印象(stereotype)

  29. C、因為美麗具有「散逸效果」(radiation effect of beauty) 人們可能認為,讓別人看到自己和一位非常具吸引力的人在一起,可以增進自己的公眾形象(public image)

  30. (4)外表吸引力的侷限 A 、這種「美即是好」的效果,只在社會能力(social competence)上最為明顯 • 但除此之外,外表在預測個人生活適應(adjustment)﹑智力﹑正直(integrity)﹑關心他人(concern for others)等方面,卻只有中等﹑甚至沒有任何效果

  31. B、外表的吸引力只有在訊息有限的情況下(例如形成第一印象﹑或根據照片進行判斷),才會產生重大可觀的影響力,但是,對於長期的人際關係,就沒有那麼明顯的效力了B、外表的吸引力只有在訊息有限的情況下(例如形成第一印象﹑或根據照片進行判斷),才會產生重大可觀的影響力,但是,對於長期的人際關係,就沒有那麼明顯的效力了 • 一方面可能因為兩人互動的時間和頻率增加之後,人們對彼此內在的特質會有更為深入的瞭解

  32. 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為人有感覺適應(sensory adaptation)的現象:與美人相處,久也不見其美,所以,外表的影響力,也會逐漸變小

  33. (5)其他令人愉快的人格特質 • 幫助、關懷體貼別人的人,不總是責備別人以及幽默、開朗、負責任的人等等,具有令人愉快的人格特質的人,都較受人喜愛

  34. 三、兩個人之間特質的配合 • (1)相似性 • (2)互補性

  35. (1)相似性 • Newcomb在1961年,首先針對「相似導致吸引」的現象從事研究。 結果發現: • 在交往之初,空間距離是決定友誼的最重要因素,住得越近的學生越常往來; • 但到了後期,彼此之間態度、價值觀,以及人格特質的相似性變成影響友誼的最重要因素

  36. Byrne將這種「態度愈相似的人,彼此愈喜歡對方。」︰「態度相似」與「喜歡程度」之間的正向關係,稱為「吸引法則」Byrne將這種「態度愈相似的人,彼此愈喜歡對方。」︰「態度相似」與「喜歡程度」之間的正向關係,稱為「吸引法則」 • 所以人們會採用「適配原則」(matching principle),挑選那些與自己在態度﹑社會背景﹑人格等方面,較為接近的人,作為朋友﹑約會的對象或配偶

  37. 相似性會導致吸引的原因 • A 、避免衝突 • Rosenbaum (1986) 更進一步指出,不但態度相似會導致喜歡,而且,態度的相異(dissimilarity)也會產生排斥(repulsion)

  38. Rosenbaum認為,人際關係的形成是一個兩階段的歷程(two-stages processes) • 在第一個階段 • 在第二個階段

  39. (2)互補性 • 由研究發現,需求的互補(complementary needs),是關係能夠長久維持的重要因素,而“相異吸引”的互補性有兩種形式: • A、需求 • B、角色互補

  40. (2)互補性的形式 • A、需求上的互補,也就是一方所需要或缺少的,正是另一方所能提供或具備的,可能導致彼此間的吸引﹐可以滿足彼此的需求: • 一個希望被呵護、照顧的人,遇到一個喜歡照顧、保護他人的人,二人的需求,都能獲得滿足

  41. B、至於角色互補所導致的人際吸引,是因為彼此在社會角色上的功能互補,使得彼此相互契合,所導致的人際吸引形式B、至於角色互補所導致的人際吸引,是因為彼此在社會角色上的功能互補,使得彼此相互契合,所導致的人際吸引形式

  42. 第5節 培養人際吸引的原則 • 1.確認自己的人際類型,2.縮短彼此的人際距離,3.適度尊重對方、肯定對方,4.多傾聽(listening)對方的心聲,5.善解人意,互利互惠,6.秉持鍥而不捨的精神。

  43. 何謂人際距離(interpersonal distance)? • 所謂人際距離(interpersonal distance)是指人與人之間在彼此接觸時所保持的距離。 • Hall於1996年研究指出兩人之間面對面的距離,由親而疏可分成以下四種距離區:

  44. 一、親密區(intimate zone):是指人際之間最親近的距離 • 從身體間緊密碰觸到1.5英呎(約0.46公尺),容許對方與自己極為接近,如夫妻互動的距離。 • 二、私交區(personal-distance Zone):是指個人對於環繞自己保護圈的維持。 • 從1.5~4英呎(約0.46~1.22公尺)。 • 其中1.5~2.5英呎(約0.46~0.76公尺)為知己或親密朋友之間的互動距離;而2.5~4英呎(約0.76~1.25公尺)則屬於一般日常生活中的距離。

  45. 三、社交區(social zone): • 是指一般社交場所之人際距離,約為4~12英呎(即1.25~3.66公尺) 之間,例如:同事、師生、店員與顧客之間互動的距離。 • 四、公眾區(public zone): • 是指一般公眾場所之人際距離,約為12~25英呎(即3.66~7.62公尺)之間,例如:上課或演講場合,主講者與聽眾們的距離。

  46. p.133有效的思考的方向包括哪些 • 1.篩選與分類:與對方溝通出來的訊息也許千頭萬緒,找不出頭緒,讓我們一頭霧水,此時我們切勿慌張,應從中尋找出關鍵的訊息。 • 2.尋找絃外之音:與對方溝通出來的訊息,有時只是一些表象,因此我們應認真去思考是否有「絃外之音」。舉例而言:當有人告訴我們,他(她)有多麼忙碌時,乍聽之下,他(她)好像是在抱怨,但是絃外之音很可能是他(她)很希望我們知道他(她)日理萬機,能力超強。 • 3.明辨是非:我們應隨時保持思緒的活絡,從不同的角度思考,以免被對方的花言巧語所惑,產生錯誤的判斷。

  47. 愛情車輪理論 • Reiss所提出 • 他視「愛」為一種過程,就好像輪子轉動一般。 • 而愛情之輪是由四條輪輻所帶動著,彼此相互連結。 • 如果其中任何一條輪輻出了差錯,都將會影響整個愛情之輪的運轉。

  48. (一)靈犀相通(rapport)第一條輪輻為「靈犀相通」,即是中國人所說謂的「投緣」,亦即一種主觀的感受、情緒或「心電感應」,足以導致和諧、投合及瞭解的關係。換句話說,雙方必定具備了某些足以造成人際吸引的要素,因而讓彼此「千里姻緣一線牽」。(二)自我表露隨著雙方互動的增加,彼此會漸漸地卸去假面具,露出真正的面貌;拋開客套話語,說出心底的真心話。自我表露越多,關係也會越親密。(一)靈犀相通(rapport)第一條輪輻為「靈犀相通」,即是中國人所說謂的「投緣」,亦即一種主觀的感受、情緒或「心電感應」,足以導致和諧、投合及瞭解的關係。換句話說,雙方必定具備了某些足以造成人際吸引的要素,因而讓彼此「千里姻緣一線牽」。(二)自我表露隨著雙方互動的增加,彼此會漸漸地卸去假面具,露出真正的面貌;拋開客套話語,說出心底的真心話。自我表露越多,關係也會越親密。

  49. (三)互相依賴在自我表露中分享了隱私,使得彼此涉入的程度更深,因而成為對方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份。他們互相依賴(mutual dependency)、扶持,如果少了一方就會感到若有所失。(四)人格需求的滿足 由於彼此互相依賴、扶持,滿足對方的需求,因而成為生命的共同體,共創更完美、更圓滿的人生。

  50. 強調愛情是動態的,而不是靜態;是一種過程,而非結果。強調愛情是動態的,而不是靜態;是一種過程,而非結果。 • 一個人很可能此刻對愛情充滿信心,下一刻卻是意亂情迷、變得黯然神傷。 • 其實,這乃是愛的本質--它不斷在運轉、變動、發展。 • 如果我們疏於經營,輪輻就會變形或脫落,愛情之輪也跟著出軌,甚至停止轉動了。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