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

STS 生態學 環境保護

STS 生態學 環境保護. 成功大學歷史系 陳恒安. STS = 環境保護?. STS 「不是甚麼」。 一、 STS 不是一般「科學普及」的議題。即 STS 不是科普。 二、 STS 不是在作人文與科學之間、高僧與大科學家之間分庭抗禮的傳統「對話」。 三、 STS 不只是在作一般基於生態科學的「環保與生態」研究,而是充實之以 STS 的各種問題意識與理論反省,包括也會問題化生態科學本身。 四、 STS 反對 C.P. Snow 「兩種文化」的提法。我們認為,科技與社會的關係,往往是交互形塑、共同演化、甚至是由二者共同生產出新的科技。 傅大為. 生態學觀點是什麼?.

alisa
Download Presentation

STS 生態學 環境保護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STS生態學環境保護 成功大學歷史系 陳恒安

  2. STS = 環境保護? • STS「不是甚麼」。 • 一、STS不是一般「科學普及」的議題。即STS不是科普。 • 二、STS不是在作人文與科學之間、高僧與大科學家之間分庭抗禮的傳統「對話」。 • 三、STS不只是在作一般基於生態科學的「環保與生態」研究,而是充實之以STS的各種問題意識與理論反省,包括也會問題化生態科學本身。 • 四、STS反對 C.P. Snow「兩種文化」的提法。我們認為,科技與社會的關係,往往是交互形塑、共同演化、甚至是由二者共同生產出新的科技。 • 傅大為

  3. 生態學觀點是什麼? • 研究兒童發展的新觀點--. 生態學觀點 • 從景觀生態學觀點探討都市綠地 • 整體生命觀:以靈性經驗為中心的生態學觀點 • 一方面來說,台灣最早的反核啟蒙者通常是留美歸國的大學教 授,他們傾向於「接受西方對於環境的生態學觀點作為其終極目標」

  4. 生態學觀點 = 萬金油? • 真的有「一種」生態學觀點,讓大家這麼方便嗎?

  5. 生態學到底是什麼? • 個體生態學 • 族群生態學 • 群落生態學 • 系統生態學 • 似乎只是不同組織階層的研究取向。這種從小尺度到大尺度的介紹方式或許便於教學,卻無法呈現科學生態學各種理論與概念的歷史承載與哲學蘊含

  6. 如何想像群落 • 受十八世紀以來政治哲學研究人類社群觀點啟發 • 重視個人的自由主義,強調「社會」(Gesellschaft, society) • 法理社會 • 保守主義強調「社區」(Gemeinschaft, community) • 生命共同體 • 「艋舺」、「教父」

  7. 當今科學生態學者的最大共識 • 承認生態現象的瞭解必須基於物質基礎,無意與基進環境運動或神秘主義直接對話

  8. 群落生態學community ecology • 研究美國中西部草地生態的植物學家Frederic E. Clements,於1916年提出植物演替(succession)概念,認為演替具有方向性,且朝向穩定的「全盛群落」(climax community ) 發展。

  9. http://lifeinthefastlane.com/wp-content/uploads/2009/01/0011.jpghttp://lifeinthefastlane.com/wp-content/uploads/2009/01/0011.jpg

  10. 如果群落受到干擾,將會歷經特定且可辨認的諸多過程狀態,一步一步發展至所謂的「全盛群落」。如果群落受到干擾,將會歷經特定且可辨認的諸多過程狀態,一步一步發展至所謂的「全盛群落」。 • 他認為「全盛群落」在上次冰河期之後就已經如此,因此即使受到人類的破壞,只要移除干擾就有機會再回到「全盛群落」。

  11. Clements 後來於1936年繼續發揮「全盛群落」概念,認為「全盛群落」就像「超有機體」(super organism)。 • 「超有機體」具有整體主義以及有機主義色彩,認為整體大於組成部份的總和。 • 群落與超有機體被視為是個體之上的真實自然單位。

  12. 「超有機體」的說法,讓生態學以科學的身份,提供美國政府管理經營自然界的理論基礎。「超有機體」的說法,讓生態學以科學的身份,提供美國政府管理經營自然界的理論基礎。

  13. 草地生態學者的研究,幫助農民理解農業干擾生態系的狀態。草地生態學者的研究,幫助農民理解農業干擾生態系的狀態。 • 因為「超有機體」暗示自然足夠強壯,足以抵抗人類破壞。只要移除干擾,群落將會一步步再度朝向「全盛群落」發展。

  14. Clements對演化並無興趣,但是他的說法讓人聯想起德國生物學家Ernst Haeckel(1834-1919)的演化重演學說(recapitulation)以及受其影響的進化觀點。 • 因為,「超有機體」本身似乎暗示了某種內在目的。Clements的群落生態學雖然研究植被的動態過程,但是卻不屬於歷史的觀點。

  15. 一般說法 http://www.phy.nknu.edu.tw/teacher/tklin/papers/MR%20and%20OS.doc

  16. 科學生態學中的整體、系統觀點不見得會走向支持以自然生態為主體的想法與做法。科學生態學中的整體、系統觀點不見得會走向支持以自然生態為主體的想法與做法。

  17. 系統生態學 • 英國生態學者Arthur G. Tansley將Clements的研究方法與概念引進英國。後來卻反對他的「超有機體」概念。因為他認為歐洲的環境經過長期開發,許多人為經常性干擾已經成為穩定生態系不可或缺得元素。

  18. Tansley於1935年提出生態系(ecosystem)這個概念,偏向以物質觀點來解釋系統組成部分,包括生物與非生物之間的動態互動。就像控制論(cybernetics)所指出,自然環境的結構與功能都具有系統性,「生態系」會達到所謂的「動態平衡」(dynamic equilibrium)。

  19. 將生態系統概念發揚光大的是美國兄弟檔生態學者Eugene P. 與Howard T. Odum。他們將之前學者提出的系統與能量流動概念結合,提出了「系統生態學」(systems ecology)。 • 並且引用經濟學(economics)常用的模型與圖形來說明生態系中能量與資源的流動。

  20. Aggregated view of the main energy hierarchy of the earth biosphere which starts with 3 main energy sources http://dieoff.org/page170.htm

  21. 1960年代,Odum兄弟鼓吹研究穩定的生態作為模式生態系,藉以瞭解人類活動對生態系的干擾,以提供管理生態系所需的知識。1960年代,Odum兄弟鼓吹研究穩定的生態作為模式生態系,藉以瞭解人類活動對生態系的干擾,以提供管理生態系所需的知識。 研究波多黎各雨林。由洛克斐勒基金會以及美國原子能委員會資助,目的是想瞭解自然生態系統在巨大災害影響下的敏感性。兩兄弟也在氫彈試爆的恩尼士威克珊瑚礁(Eniwetok Atoll)研究珊瑚礁生態。

  22. 1971年Howard T. Odum發表了Environment, Power and Society一書。書中詳細描繪技術專家治理下,人類如何在日漸減少資源的環境中生活。

  23. 雖然系統生態學具有整體論的色彩,但是它的整體性概念與控制論(cybernetics)與經濟學產生連結。因此使得系統生態學中的整體遠離原來整體主義具有的傳統唯心色彩。雖然系統生態學具有整體論的色彩,但是它的整體性概念與控制論(cybernetics)與經濟學產生連結。因此使得系統生態學中的整體遠離原來整體主義具有的傳統唯心色彩。

  24. 簡單的討論 • 受Clements影響的生態學家,通常比較不接受達爾文式的個體競爭概念,更反對社會達爾文主義的說法。 • 他們傾向支持一個系統內的合作,能夠整合成更大的整體,就像「超有機體」(super organism)。「超有機體」的想法與系統生物學的某些想法接近。

  25. Odum 的系統生態學含有整體一元論的認識論觀點(holistic monism),而這個「整體」在推論上能支持深層生態學(deep ecology)的說法。 • 挪威哲學家Arne Naess (1973)認為之前環境運動基於淺層生態學,只重視保護已開發國家人民利益,關心環境污染以及資源浩劫問題。 • 深層生態學強調以整體與非人類中心的觀點,來找出環境問題的根本原因。

  26. 不過,我們並不能說從系統生態學這門科學能演繹出整體論觀點,再推論出深層生態學。頂多只能說,系統生態學整體論色彩,能支持深層生態學的某些主張。不過,我們並不能說從系統生態學這門科學能演繹出整體論觀點,再推論出深層生態學。頂多只能說,系統生態學整體論色彩,能支持深層生態學的某些主張。

  27. 當代整體主義取向最鮮明的理論就是「蓋亞」(Gaia)假說。1979年James Lovelock提出假說,視地球為一個能自我調控的系統,能夠維持適合生命的條件。不過,他比控制論更進一步,因為他似乎不只是將地球比喻為自我調控系統,而是將其視為隱喻。

  28. 並不是重視整體的科學生態學必然支持環境運動所重視的價值。並不是重視整體的科學生態學必然支持環境運動所重視的價值。 • 譬如,Clements的「超有機體」科學概念,主要是提供政府環境資訊以供管理,並不見得能保證喚起某種倫理價值而讓人們更重視環境議題。 • 也不是所有支持達爾文競爭概念的人勢必成為社會達爾文主義者。群落生態學或族群生態學中雖然預設了競爭概念,但是也可能因認知環境的脆弱性質,而對物種絕種的議題感到憂心,如同環保人士一般。

  29. 雖然我們都希望科學生態學能夠為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提供某些解決方案。不過,我們或許不該以為科學生態學是門已經整合完成的學科,只支持特定的價值觀,特別是所謂整體論的生命價值觀。雖然我們都希望科學生態學能夠為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提供某些解決方案。不過,我們或許不該以為科學生態學是門已經整合完成的學科,只支持特定的價值觀,特別是所謂整體論的生命價值觀。

  30. 當今任何的生態系都存有科技的成份;或者反過來,任何科技系統都與生態產生關聯。當今任何的生態系都存有科技的成份;或者反過來,任何科技系統都與生態產生關聯。 • 所以,生態系統不再只是傳統的「自然」體系。因此「自然」也不再能成為生態爭議的最終裁判。

  31. Begon M. (eds.) Ecology. 3rd.1996, p952. • A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ecological science should enable all to pay healthy regard to the scientific aspects of what, in its broader context, is very much an ethical and sociopolitical problem.

  32. 是否能發展出一種存在於科學與政策之間的公眾生態學(public ecology),為各種競爭價值與概念建立對話基礎,進而促進更有效的生態溝通與環境教育。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