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9

放射卫生防护

放射卫生防护.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 发生机制 原发作用:直接作用、间接作用 继发作用 损伤与修复. 生物效应的影响因素. 辐射源 核素的种类(质) 吸收剂量(量) 照射条件 机体的辐射敏感性. 照射条件. 照射方式:内照射、外照射 照射范围 照射次数与时间间隔. 辐射敏感性. 相同的照射条件下对同一射线不同机体和不同组织细胞对反应的差异 不同个体敏感性不同 不同发育阶段敏感性不同 不同组织细胞敏感性不同. 放射生物效应分类 ( ICRP).

Download Presentation

放射卫生防护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放射卫生防护

  2.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 •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 • 发生机制 原发作用:直接作用、间接作用 继发作用 损伤与修复

  3. 生物效应的影响因素 • 辐射源 核素的种类(质) 吸收剂量(量) • 照射条件 • 机体的辐射敏感性

  4. 照射条件 照射方式:内照射、外照射 照射范围 照射次数与时间间隔

  5. 辐射敏感性 相同的照射条件下对同一射线不同机体和不同组织细胞对反应的差异 不同个体敏感性不同 不同发育阶段敏感性不同 不同组织细胞敏感性不同

  6. 放射生物效应分类(ICRP) • 确定性效应(determinate effects): • 指辐射损伤的严重程度与所受剂量呈正相关,有明显的阈值,剂量未超过阈值不会发生有害效应,一般是在短期内受较大剂量照射时发生的急性损害 • 随机效应(stochastic effects): • 辐射效应发生的几率(非严重程度)与剂量相关的效应,不存在阈值

  7. 随机性效应和确定性效应

  8. 氧 效 应 • 氧效应:辐射效应随组织中氧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用氧增比(OER)表示 • OER:在缺氧条件下产生一定生物效应的剂量与有氧条件下产生同样效应的剂量的比值 • 相对生物效应(REB):某种辐射产生生物效应与250keV X射线产生的生物效应相同时所需剂量的比值

  9. 传能线密度(LET) • LET:表示带电离子在某一长度径迹上消耗的能量与该径迹长度之比。即单位长度产生的离子对数目或能量损失 • 低LET射线:γ、χ、β, OER=2.5~3.0 高LET射线:α、中子,OER→1 • 增加氧含量:可增加肿瘤治疗效果 减小氧含量:可保护正常组织

  10. 常用辐射量 照射量 X 吸收剂量 D 当量剂量 H 有效剂量 E

  11. 照射量 Exposuredose • 是直接度量X、γ射线对空气的电离能力的量,可间接反映X、γ辐射场的强弱 • 定义:光子在单位质量(dm)的空气中释放出来的全部电子(正、负电子)完全被空气所阻止时,在空气中产生任一种符号的离子总电荷的绝对值(dQ)与空气质量dm的比值 X=dQ/dm 国际单位:每千克库仑 C/kg 旧单位:伦琴 R 1Ckg-1=3.876×103R

  12. 吸收剂量 Absorbed dose • 单位质量被照射物质吸收任何电离辐射的平均能量。吸收剂量D=dE/dm • 国际单位:戈瑞 Gy • 旧单位:拉德 rad, • 1Gy=1J.kg-1=100rad

  13. 当量剂量 • 按辐射后的质加权后的吸收剂量 • H=WR×D • WR辐射权重因子:与辐射的质有关的加权因子 • 国际单位: J.kg-1 专用名称:希沃特(Sv)

  14. 有效剂量 • 按组织权重因子WT加权后的当量剂量,又称为双加权的吸收剂量 • E= WT×H= WT×WR×D • WT组织权重因子:与组织器官有关的的加权因子 • 国际单位: J.kg-1专用名称:希沃特(Sv)

  15. WT组织权重因子分组 0.01(骨表面、皮肤) 0.05(膀胱、乳腺、肝、食道、甲状腺、其余器官) 0.12(骨髓、结肠、肺、胃) 0.20(性腺) 各个WT值的总和等于1

  16. 天然本底辐射 • 宇宙射线:质子、中子、介子 宇宙射线与大气反应产物3H 7Be 14C 22Na • 地球辐射:岩石土壤40K 14C 铀系 锕系 钍系

  17. 放射卫生防护目的 防止一切有害的确定性效应,是基于任何照射都将产生一定的危害,应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照射的观点 将随机效应的发生机率降低到被认为可以接受的水平。

  18. 放射防护的基本原则 • 实践正当化(justification) • 放射防护最优化 • 个人剂量的限值 三项基本原则三位一体,不可割裂

  19. 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 国家以法规形式颁布的标准-国家标准 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及国际原子能委员会(IAEA)发布有关放射防护标准,为各国制定标准的主要依据

  20. ICRP机构 ICRP于1928年成立,是一个在放射防护领域具有权威性的非官方学术团体,其报告和出版物是国际公认的辐射防护标准的重要文献,已成为各国政府制定法规、标准的重要依据

  21. ICRP出版物 该组织不断更新研究报告,提出新的建议,在放射防护领域已发布了许多出版物,特别是1959年(1号)、1964年(6号)、1966年(9号);1977年(26号)和1991年(60号),分别提出了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建议 三阶段:最大容许剂量体系、剂量限制体系(防护三原则),辐射防护体系(也采用了防护三原则)

  22. 国家标准 我国政府于1984年也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防护基本标准(GB-4792-84)及一系列规定,作为法规性国家标准执行.这个标准是参照ICRP第26号出版物制定的 2002年,国家颁布《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取代84年旧标准。新标准与ICRP60号出版物制定的国际标准相同。

  23. 剂量限值 其目的在于考虑了经济和社会因素之后,使剂量达到可以合理做到的尽可能低的水平 个人剂量限值不包括天然本底和医疗照射 不能视为一个目标,也不是安全与危险的分界线 不能作为达到满意防护的标准,只能理解为以最优化原则控制照射的一种约束条件 应理解为个人剂量限值是不可接受的剂量范围的下限,而不应理解为可允许接受的剂量上限

  24. 放射卫生防护要求 防止射线的外照射 避免放射性核素造成的内照射和引起周围环境的污染

  25. 外照射的防护措施 时间、距离、屏蔽防护三原则 受照剂量与放射活度、受照时间成正比,与照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时间防护:尽量减少与射线接触时间 距离防护:尽可能增加与放射源距离,距离增加1倍,剂量下降至1/4 屏蔽防护:根据不同射线选择不同屏蔽物质 减低活度:满足工作前提下尽可能减少用量

  26. α射线的屏蔽防护 • α质量大,电离本领强,易被屏蔽物质吸收,在物质中射程短,穿透力弱,一旦进入体内将会造成明显的局部效应 • 5MeV的α射线在空气中的射程为3.5cm 在纸中射程 0.004cm 生物组织 0.00043cm 皮肤角质层 0.007cm

  27. β射线的屏蔽防护 主要通过电离或激发损失能量 能量较高时,通过原子序数较高的物质时,轫致辐射产生机率增大 β射线在穿透一定厚度的物质时,能量逐渐耗尽,最终将被物质吸收,这就是β粒子的最大射程 用低Z物质防护(很高Z物质>73,高Z>26,低Z<26),如塑料、有机玻璃等

  28. γ射线的屏蔽防护 • 穿透力强,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其强度随屏蔽材料厚度减弱并服从指数衰减规律: I=IoBe-ux • I穿透后强度;Io穿透前强度;B累积因子;uγ射线的减弱系数(cm-1 );x屏蔽物厚度;-ux厚度为x的物质对射线的减弱系数;累积因子B的大小与源形状、光子能量、吸收物质厚度、性质的不同而改变

  29. 屏蔽γ或X射线常用的材料 高Z高密度的金属材料:铅、铁、钨 通用的建筑材料:混凝土、砖、土

  30. 内照射防护 内照射防护重点是防止吸入或食入 预防性措施 • 开放性放射工作场所的选址与设计 • 工作场所的合理布局:三区制(清洁区、中间区、活性区),活性区又分为高、中、低活性区 • 安全操作技术: 准备充分、操作熟练、注意防护、避免污染

  31. 去污技术 • 原则:去污及时、防止扩散、合理选用去污技术和去污剂、去污时也要注意放射防护 • 三废处理: 废水:废水贮存系统贮存衰变,低活度稀释排放 废物:放置衰变 废气:低活度可大气稀释

  32. 核医学检查的受照剂量 • 大多数X线受检者所受辐射剂量均高于相应的核医学检查 如:脑显像为8.3mSv,而头部CT为 177.53mSv,脑显像仅为CT的4.7% • 一次核医学显像的平均剂量约为3.6mSv,只相当于人均天然本底辐射剂量(3.7mSv) • 不同性质的放射性工作人员年受照剂量为0.40~2.38mSv间。核医学工作人员为0.65~2.38mSv,平均1.33mSv。

  33. 思 考 题 辐射生物效应的影响因素 常用辐射量的概念和单位 随机性效应和确定性效应的区别 氧效应 相对生物效应 传能线密度的含义 放射防护的目的和原则 剂量限值的含义 ICRP新规定的剂量限值 外照射防护措施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