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概论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概论.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与实践. 一、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 1、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构想 2、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和性质 3、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可能性 4、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要性. 1、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构想 ( 1)列宁的探索:. A、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 B、 列宁探索的启示:小农经济占优势地位的经济较为落后的国家,在革命胜利后,不能直接进入社会主义。. (2) 毛泽东的设想.

Download Presentation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概论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2.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与实践第三章、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与实践

  3. 一、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 1、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构想 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和性质 3、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可能性 4、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要性

  4. 1、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构想 (1)列宁的探索: A、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 B、列宁探索的启示:小农经济占优势地位的经济较为落后的国家,在革命胜利后,不能直接进入社会主义。

  5. (2)毛泽东的设想 A、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必须经过新民主主义社会,才能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B、具体的设想是:第一步,用相当长的时间进行新民主主义建设,实现国家工业化,发展和壮大国营经济。 第二步,等条件基本成熟后,再实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国有化和个体农业的集体化,从而过渡到社会主义。 C、何时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毛泽东对党外人士说大概需要二三十年,在党内说少则十年,多则十五或二十年。

  6. A、我国生产力不发达,经济落后,公有制成分低。A、我国生产力不发达,经济落后,公有制成分低。 建国时现代工业只占10%左右,国营经济还无法掌握国家经济命脉。 (3)中国必须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向社会主义过渡。 B、建国后面临的困难和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十分艰巨。 军事上,国民党残余势力相当强大且十分嚣张。 政治上, 各级人民政权还处于建立和稳定阶段。 经济上,国民经济千疮百孔、破烂不堪,处于崩溃的境地。 新中国当务之急是消灭国民党残余势力,建立和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恢复国民经济。完成这些任务,需要较长的时间。

  7. C、为了更好地发展新中国的社会生产力。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只有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时,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向社会主义过渡,就生产关系而言,在当时就是向单一的公有制形式过渡。 中国特殊国情决定,在建国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必须允许和鼓励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必须发挥各种经济成分的优势,才能更好地发展生产力,因此不能迅速向单一的公有制形式过渡。

  8. 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和性质 (1)政治上,新中国的政权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政权。 (2)经济上,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农业和手工业)经济并存,共同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9. (3)民族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在土地改革完成后,是国内的主要矛盾,但性质是人民内部矛盾。(3)民族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在土地改革完成后,是国内的主要矛盾,但性质是人民内部矛盾。 (4)新中国的最主要任务之一是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 一方面发展具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国营经济、合作经济等,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5)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过渡性和阶段性。

  10. 3、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可能性 1952年9月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毛泽东指出:我们现在就要开始用10年到15年的时间基本上完成到社会主义过渡,而不是10年后者以后才开始过渡。 这是毛泽东第一次公开谈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表明他已经改变原来的设想,开始酝酿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

  11. 毛泽东在过渡问题的战略方针上之所以发生重大变化,在于我国已经具备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的条件。毛泽东在过渡问题的战略方针上之所以发生重大变化,在于我国已经具备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的条件。 (1)、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支持和抗美援朝的胜利,为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有利的国际环境。 A、1950年2月,《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在莫斯科签订。苏联对新中国给予大力支援。 B、抗美援朝的胜利,为新中国创造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

  12. A、肃清残敌,解放除台湾和少数海岛外的全部中国领土。A、肃清残敌,解放除台湾和少数海岛外的全部中国领土。 B、建立各级人民政权,实现了中华民族前所未有的团结和统一。 (2)、人民民主专政的建立和巩固,为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有力的政治保证。 C、土地改革运动的胜利,彻底消灭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和封建地主阶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13. D、镇压反革命。 运动的重点打击土匪、特务、恶霸、 反动会道门头子和反动党团骨干。 运动的胜利,扫除了国民党在大陆的残余势力,消灭了猖獗一时的匪祸以及许多城市的黑社会势力,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创造了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

  14. E、“三反”、“五反”运动。 “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五反”:反行贿、反偷工减料、反偷税漏税、反窃骗国家财产、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 通过“三反、五反”斗争,惩处了刘青山、张子善等一批违法的干部和资本家,维护和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沉重打击了不法资本家的嚣张气焰,有利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15. (3)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为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3)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为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A、统一财经、稳定物价。经过“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稳定了物价,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创造了有利条件 B、召开七届三中全会,力争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 C、合理调整工商业,使私营经济迅速摆脱困境,加强了国家对它控制,有利于引导其向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同时,毛泽东原先的设想,很大原因是基于对困难的充分考虑,现在一切都顺利,就可以开始过渡。

  16. (4)国营经济的建立和不断壮大,各种经济成分纷纷向公有制靠拢,为我国向社会主义顺利过渡提供了重要的保证。(4)国营经济的建立和不断壮大,各种经济成分纷纷向公有制靠拢,为我国向社会主义顺利过渡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A、国营经济的建立和不断壮大,并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确立主导地位。

  17. B、各种经济成分纷纷向公有制靠拢。 合作社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本身具有一定的社会主义因素。 把私人资本主义限制在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范围内发展,并逐步引向国家资本主义发展轨道,是建国初期我们对私人资本主义的基本方针。 个体经济不是代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方向,走合作化道路才是必由之路。

  18. 4、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要性 (1)、它是实现国家独立富强的必然要求。 抗美援朝胜利,国际国内局势日趋稳定和平。毛泽东认为我们可以争取15年不打仗,集中力量搞建设,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工业化是“主体”,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三改”是“两翼”,“体翼”必须齐飞。 (2)、它是土改完成后,农村经济发展和手工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结果。 个体经济的局限性和不稳定性,新富农的出现,决定必须尽快走互助合作之路。

  19. 4、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要性 (3)、它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利用、限制政策发展的必然趋向。 新中国需要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一定的发展,但一些不法资本家唯利是图,给我国经济建设等方面造成极恶劣的后果。毛泽东下决心对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从利用和限制变为改造。 1952年6月,毛泽东指出:不应再将民族资产阶级称为中间阶级。这预示着毛泽东有了新的考虑和举措,即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

  20.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思想

  21. 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1952年9月,毛泽东说:十年到十五年基本上完成社会主义,不是十年后才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首次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设想。 1953年12月,中宣部编写的<<学习和宣传提纲>>,对过渡时期总路线作了完整的表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2. 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思想 (1)、明确了过渡时期的时间概念。过渡时期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过渡时期有多长?慎重起见,毛泽东用“相当长”来表述。 (2)、体现了改造与建设并举的思想。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是“一化三改”,是一条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并举的路线。工业化是“主体”,是三大改造的根本目的;三大改造是“两翼”,它保证了工业化发展的方向。因此过渡时期总路线也叫“一体两翼”。

  23. (3)、明确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是解决生产资料私有制的问题,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3)、明确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是解决生产资料私有制的问题,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 (4)、体现了慎重稳妥的态度和稳步前进的思想。三大改造是一场社会大变革,稳定是改造和建设的前提。为此,毛泽东在时间上强调“相当长”,在进程上用两个“逐步”,体现了毛泽东逐步过渡、稳定前进战略思想和谨慎从事的态度。

  24. 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1、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 2、个体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 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 4、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

  25. 1、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1、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 对个体农业的改造的具体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1953年底。 在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关于农业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指导下,重点是发展互助组,同时试办初级社。 为了加强党对农业合作社运动的领导,1953年初成立了以邓子恢为部长的中央农村工作部来具体领导。

  26. 第二阶段:1954年到1955年春,在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的第二个纲领性文件:《关于发展农业生产社的决议》指导下,重点发展初级社。第二阶段:1954年到1955年春,在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的第二个纲领性文件:《关于发展农业生产社的决议》指导下,重点发展初级社。 第三阶段:1955年夏到1956年底,农业合作化运动步入高潮并在1956年底加速完成。

  27. 2、个体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 (1)、从中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合作化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采用“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独创性思路,“趁热打铁”,在土地改革完成后,及时地进行农业合作化运动。 (2)坚持以发展农业生产为中心,把合作化运动与农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共同发展。 (3)、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采用逐步过渡的方式。 (4)、总结出一条符合过渡时期党在农村的阶级政策,即:依靠贫农,巩固地团结中农,发展互助合作,由逐步限制到最后消灭富农剥削。

  28. 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 1953年,李维汉带领调查组到上海等地作详细调查后,向中央提交了报告。政治局开会讨论并同意了这个报告,正式确定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改造的方针。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后,政策的重点转为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29.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运动,大致分三个步骤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运动,大致分三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建国后至1953年底,主要是发展以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初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第二步:1954年至1955年夏,重点发展以个别企业公私合营为主的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第三步:1955秋至1956年,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的最高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与此同时,国家对公私合营企业进行估产定息,每年给资本家一定的股息,实行赎买政策。

  30. 4、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4、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 (1)、采取由低级到高级逐步过渡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用 “和平赎买”的方式进行改造,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第一次成功地实现了对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和平改造,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和平赎买,就是通过说服劝导教育的方法,以一定的经济补偿的方式,把民族资本家的企业,变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企业。 中国为什么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能够实现“和平赎买”? A、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决定我们只能用和平的方式进行改造,在政治上继续合作,在经济给以一定的补偿。

  31. B、我们已经建立了强大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已经掌握国家的经济命脉,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农业和手工业合作化运动兴起后,又切断资本主义企业的原料来源和销售市场。B、我们已经建立了强大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已经掌握国家的经济命脉,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农业和手工业合作化运动兴起后,又切断资本主义企业的原料来源和销售市场。 C,建国初期,国家就对私人工商业采取国家初级资本主义形式进行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已丧失了独立存在的条件,唯一的出路是接受我们改造。 怎样实行和平赎买呢?我们是采取由低级到高级逐步过渡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通过“四马分肥”和定息的形式,成功地实现了和平赎买

  32. (2)、始终坚持与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结盟,积极争取民族资产阶级的主动配合,把对所有制的改造与对人的改造结合起来。(2)、始终坚持与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结盟,积极争取民族资产阶级的主动配合,把对所有制的改造与对人的改造结合起来。 A、政治上,继续坚持与资产阶级结盟,保证他们享有与一般公民一样的参政议政等权利。 B、经济上,尽量考虑到他们的利益。 C、生活上,尽量照顾好他们的生活,改造后资本家的生活水平没有降低。 D、工作上,给资方人员全部安排工作,担任适当的职务。

  33. 四、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成就和遗留问题 1、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成就 2、社会主义改造的遗留问题

  34. 1、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成就 (1)、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胜利完成,标志了中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2)、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大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革命学说。 A、社会主义改造和工业化建设并举,互相促进。 B、和平改造,形式多样,逐步过渡。 C、所有制的改造与人的改造并举,互相推动。

  35. (3)在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运动中,社会稳定,经济稳步发展,创造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奇迹。(3)在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运动中,社会稳定,经济稳步发展,创造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奇迹。 (4)、这场空前规模的改造的运动,能够得到全国人民包括许多被改造者的支持和拥护,这的确是很难做到的而我国却实现了。

  36. 2、社会主义改造的遗留问题 (1)、在所有制结构的问题上,在公有制经济已占绝对的主导地位后,有没有必要使它成为唯一的经济成分,能否保留和发展一些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其它经济成分? (2)在如何协调好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的关系问题上,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下,有没有必要发挥、如何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37. (3)、在企业自主权的问题上,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下,企业有没有经营管理的自主权?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能否分离?(3)、在企业自主权的问题上,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下,企业有没有经营管理的自主权?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能否分离? (4)、在分配原则的问题上,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生活中,按劳分配原则如何在实践得到贯彻执行呢?如何防止和克服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