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地方本科院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地方本科院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玉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2012 年 11 月 10 日. 地方本科院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主要内容. 一、基本情况介绍. 二、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三、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果.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本情况介绍. 历史沿革. 1958 年玉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建校,英语系随之成立。

Download Presentation

地方本科院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地方本科院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玉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2012年11月10日

  2. 地方本科院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地方本科院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主要内容 一、基本情况介绍 二、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果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3. 一、基本情况介绍 历史沿革 1958年玉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建校,英语系随之成立。 2000年1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学院,英语系更名为外语系,整合了原玉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玉林市教育学院、玉林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电视大学玉林分校的三校四方教学力量与资源,形成一个全新的、朝气蓬勃的系部。 2004年12月,大学英语教研室从外语系分离出来, 成立大学外语教学部,负责全校非英语专业大学 英语的教学。 2011年4月,由原外语系和大学外语教学部联 合组建成立外国语学院。

  4. 一、基本情况介绍 办学规模 专业 两个本科专业,1个专科专业。 英语(英语教育方向)、英语(应用英语方向、3+1中外班)、日语(应用日语方向) 方向 全日制本专科学生1617人,其中本科师范生609人,约占学生总人数比例的38%,非师范生1008人,形成了师范和非师范并举的办学格局。 学生人数

  5. 一、基本情况介绍 师资队伍 目前外国语学院有教职工102人, 教师队伍中有教授7人,副教授25人。另外,有6名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的外教在本学院任教。 办学定位 1、面向农村基层,培养能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高素质的基础教育外语师资。2、培养从事外贸、外事、旅游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外语人才。

  6. 二、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师范类 • ♦ “较强的教学能力+学科特长能力”(既具有较强教学能力, 又具有学科竞赛特长、艺体特长等能力); • ♦“教学能力+教育管理能力”(既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又能做好班主任工作、有效组织开展班团活动); • ♦ “学科专业教学能力+跨学科教学能力”(既能胜任本专业学科教学,又能胜任跨学科课程的教学); • ♦ “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既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又具有较 好的科研素质)。

  7. 二、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较强的外贸、商务、旅游应用能力+学科特长能力”(既具有较强外贸、商务、旅游应用能力, 又具有学科竞赛特长、艺体特长等能力); ♦ “外贸、商务、旅游应用能力+管理能力”(既具有较强的外贸商务旅游应用能力,又能做好公司企业管理工作); ♦ “学科专业能力+跨学科能力”(既能胜任市场对本专业学科的能力要求,又能胜任跨学科的能力要求); 完善人才培养方案—非师范类

  8. 二、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构建创新型外语专业课程体系 • 构建完善的外语专业知识领域: • ♦ 通识文化知识领域(特色课程模块:“音乐基本技能”、“基础美术与简笔画”和“课件制作”、“中国文化入门”) • ♦ 专业学科专业知识领域(专业技能课程模块,专业知识课模块) • ♦ 教育理论知识领域(教育基本理论模块、课程理论与实务模 块、教师专业发展模块、品德教育与班级工作模块、学科教学模块、现代教育技术模块等) • ♦ 外语专业人才个人实践知识领域(观摩模块、见习模块、实习模 块)

  9. 二、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构建创新型外语专业课程体系 • ♦ 师范类: 发展学生基本的外语教学能力,教学组织能力,处理教材的能力,情景教学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以及职业技能。 • 实施“五个一”技能训练工程,即一手漂亮的三笔字+英文,一口流利的口语+普通话,一个优秀的教案,一个优秀的课件,一篇优秀的教育调查报告或小论文。 • ♦非师范类:培养学生基础的外贸、商务、旅游外语应用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公共关系能力。 • 以外语综合应用能力活动为载体,开展“六个会”模拟能力训练,即会报关、会单证、会导游、会商务、会管理、会沟通。

  10. 二、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实践性教学体系创新 • ♦ 师范类: • 1、构建了“一体化、全过程、分层次、多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性教学包涵三大模块:英语微格教学(研习)、教学见习和教学实习。各模块的实训各有侧重,遍布于四年不同时期和阶段。 • 2、建立了四类实习基地: • A.语言实践基地: • 建立教师教育能力培养与训练中心、语言自主学习中心、创设“虚拟实践教学场景”。 • 校内语言实习基地依托本院的英语俱乐部,英语交流协会,充分利用外教资源,定期定班级进行口语实践、组织外国言文化节等活动。并且举行丰富多彩的学科竞赛。

  11. 二、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实践性教学体系创新 • B.教学实习基地:教学实习基地主要利用就近资源,分布在玉林、贵港两市。成立职前教师成长协作团,形成了以实践为取向的职前教师培养形式。 • 协作团组成:英语师范生学习小组、本课程主讲教师团队和从本课程27所英语教学实践教学基地选聘的中学一线教学名师、骨干教师等三方组成,一线兼职指导教师带领学习小组,协作团依托中学教学现场以及特级教师工作坊,采取教师协作教学和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形成了全新的、实践取向的职前教师培养形式。

  12. 二、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实践性教学体系创新 • C.“顶岗实习”基地。基于“中英西南基础教育项目”及“国培计划”——广西农村初中英语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在凤山、玉林和贵港等地建立了多所农村顶岗实习基地学校,不但使师范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得到了锻炼与提高,而且提高了农村中学教学质量。 • D.社会实践基地:社会实践基地主要分布在玉林、贵港、南宁等地市,如广西玉林中小商机博览会、玉林市旅游局、玉林市富英皮革厂、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一些外语培训中心等。

  13. 二、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实践性教学体系创新 ♦ 非师范类: 1、建立“市场化、全过程、全真模拟、一体化”的实践教学系,实践性教学包涵三大模块:校内模拟、现场见习、企业实习。三个模块相互补充,贯穿四年不同时期和阶段。 2、建立了三类实习基地: A. 校内模拟基地。投入巨资,建立了校内一体化外贸、商务模拟实训基地,开展四大系统的训练。主要有:报关报检岗位3D仿真实训系统、国际货代岗位实务实训系统、外贸单证与函电实训系统、商务谈判训练系统等。训练过程完全模拟实际操作,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操练。

  14. 二、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实践性教学体系创新 • B.校外现场见习基地 与海关和广西、广东10多个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成立见习基地。在外贸、商务相关课程完成课堂教学、校内模拟过程之后,学生到海关和企业参加见习,现场观摩外贸、商务活动过程。见习过程贯穿四年不间断。 C. 企业实习基地 第八学期,在完成所有课程教学、校内实践和校外见习工作后,用一个学期的时间,到相应企业开展外贸、商务、导游等实习活动。同时建立实习 ”监督-反馈-改进“机制,与企业一起,严格监督学生实习过程,确保实习质量。

  15.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果 教学改革硕果累累 • 1、“双重活动英语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与实践”研究成果获1999年广西世行贷款师范教育发展项目优秀成果二等奖。 • 2、项目“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获2001年自治区教学成果二等奖, • 3、项目“现代教育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获2004年自治区教学成果三等奖, • 4、“新办地方本科院校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获2009年自治区教学成果三等奖, • 5、项目“英语专题学习网站的建设与应用研究”获2007年广西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16.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果 课程建设 • 1、省级精品课程:《英语语音》 • 2、建立了以省级精品课程《英语语音》为龙头的外语专业网络课程群。出版教材8部,建立了外语教学资源库,共开发外语专业网络课程16门。其中有6门网络课程在全国多媒体网络课件大赛中获一等奖。 教学团队建设 英语专业教学团队2011年获广西教师教育学科教学团队称号。英语专业教师教育教学团队2012年获广西“五一巾帼标兵岗”称号。

  17.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果 人才培养 • 1、师范生就业率历年在98%以上。专升本以来,先后培养了3千多名优秀的中小学英语教师,这些学生绝大部分都在基层的中小学从事英语教育工作,现已在基础教育领域中起到了引领和骨干作用,深受社会的欢迎。 • 2、非师范专业就业率每年都是100%。这些毕业生活跃在广西、广东、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从事外贸、外事、商务等工作。

  18.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 1、师范类培养方案中教育类课程在总课程体系中所占比例偏低。 • 2、课程教学重理论,轻实践,重学术,轻应用,忽视对实践操作技能的训练和科研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各门课程之间缺乏整合。 • 3、师范生就业形势严峻。 • 4、非师范类毕业生校外实践、实习组织模式需要继续探索。

  19. Thank You !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