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陶笛歷史

陶笛歷史. 陶瓷器的歷史悠久至今尚未能證實最早的陶瓷器物始自何時何地,但在考古的文物中發現,在人類在 12000 年前就知道用骨頭鑽孔吹奏出簡單的音,因此,在遠古時代的人就已經懂得簡易的樂器。最早的製陶方法 , 是相傳自燧人氏發明鑽木取火後得知利用火和陶土去陶冶製作土製陶器以火燒成之, " 塤 ( ㄒㄩㄣ )". 即是一種用陶土燒製的樂器,是先民們以誘捕獵物而模仿鳥獸的叫聲所製成的,材質繁多種類型有石製 、 古製 、 陶土製,塤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目前我國發現最古老的塤,浙江杭州灣河姆渡文化以及西安半坡村母系社會,發掘於這兩個地方。.

aislin
Download Presentation

陶笛歷史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陶笛歷史

  2. 陶瓷器的歷史悠久至今尚未能證實最早的陶瓷器物始自何時何地,但在考古的文物中發現,在人類在12000年前就知道用骨頭鑽孔吹奏出簡單的音,因此,在遠古時代的人就已經懂得簡易的樂器。最早的製陶方法,是相傳自燧人氏發明鑽木取火後得知利用火和陶土去陶冶製作土製陶器以火燒成之,"塤(ㄒㄩㄣ)"陶瓷器的歷史悠久至今尚未能證實最早的陶瓷器物始自何時何地,但在考古的文物中發現,在人類在12000年前就知道用骨頭鑽孔吹奏出簡單的音,因此,在遠古時代的人就已經懂得簡易的樂器。最早的製陶方法,是相傳自燧人氏發明鑽木取火後得知利用火和陶土去陶冶製作土製陶器以火燒成之,"塤(ㄒㄩㄣ)" 即是一種用陶土燒製的樂器,是先民們以誘捕獵物而模仿鳥獸的叫聲所製成的,材質繁多種類型有石製 、 古製 、 陶土製,塤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目前我國發現最古老的塤,浙江杭州灣河姆渡文化以及西安半坡村母系社會,發掘於這兩個地方。

  3. 另一方面,就屬奧卡利那笛,要談起奧卡利那笛的起源何在,依然無法做一個確定的數據,但在早期南美洲的阿茲特克人和馬雅人做出仿鳥鳴的樂器即奧卡利那笛,早期的奧卡利那笛的材料有用泥土、骨頭、果殼等天然材料自西元6世紀開始,奧卡利那笛就在祭典上扮演重要的角色,通常是在儀式進行時所佩帶其身以作裝飾,其發展的影響至後十九世紀後半期由一位義大利音樂家GiuseppeDonati發明了一種10孔的型似小鵝的樂器,並用義大利文的ocarina做為他的命名,上部有半橢圓球狀的吹口,發聲上雖然也是屬於邊棱音樂器,但不像其他長笛類是開管式,是一種閉管式的樂器,這樂器也就是目前我們現在看到的潛水艇形的奧卡利那笛。另一方面,就屬奧卡利那笛,要談起奧卡利那笛的起源何在,依然無法做一個確定的數據,但在早期南美洲的阿茲特克人和馬雅人做出仿鳥鳴的樂器即奧卡利那笛,早期的奧卡利那笛的材料有用泥土、骨頭、果殼等天然材料自西元6世紀開始,奧卡利那笛就在祭典上扮演重要的角色,通常是在儀式進行時所佩帶其身以作裝飾,其發展的影響至後十九世紀後半期由一位義大利音樂家GiuseppeDonati發明了一種10孔的型似小鵝的樂器,並用義大利文的ocarina做為他的命名,上部有半橢圓球狀的吹口,發聲上雖然也是屬於邊棱音樂器,但不像其他長笛類是開管式,是一種閉管式的樂器,這樂器也就是目前我們現在看到的潛水艇形的奧卡利那笛。

  4. 奧卡利那笛(又稱洋壎),美國人稱為甜番薯,在台灣被通稱為陶笛,日本則又稱為土笛。1900年,在美國開始風行於這項樂器,因為他的形狀像番薯,而給予甜番薯這個名稱。1940年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美國軍隊為提高士氣,在軍隊中廣發塑膠製的奧卡利那笛,並改為8孔的形式。1928由日本人明田川孝先生改良義大利式的奧卡利那笛,成為12孔的奧卡利那笛,奧卡利那笛仍為日本普偏可見的樂器。到了1960年在英國由一位音樂家John Taylor發明了4孔的奧卡利那笛,可以吹奏一個8度音,也就是我們現在看到圓球形奧卡利那笛,後來一位雕塑家Barry Jenning依Taylor的4孔改良為最多可以到7孔的奧卡利那笛。

  5. 台灣的奧卡利那笛的發展,是近十年的事。1990年,蔡宗瀚師父開始研究如何製造有音階的奧卡利那笛,之後陸續才做出具有音階的奧卡利那笛。到了2003年,台灣第一位奧卡利那笛樂家游學志先生發行了台灣的首張奧卡利那笛專輯後,台灣便帶動了一股奧卡利那笛的風行。目前在台灣製造奧卡利那笛的師父相當多,包括了有蔡宗瀚師父、張志名師父、李生鴻師父、陳俊來師父、謝永清師父、郭慶榮師父、是誠、南投鼎記等。除了有日式的12孔奧卡利那笛,也有英式改良的6孔奧卡利那笛,更有自創指法的是誠陶笛,在音色音準美感上,獨樹一格,不輸各國所產的奧卡利那笛,相信奧卡利那笛在台灣也能成為一種普遍的樂器。台灣的奧卡利那笛的發展,是近十年的事。1990年,蔡宗瀚師父開始研究如何製造有音階的奧卡利那笛,之後陸續才做出具有音階的奧卡利那笛。到了2003年,台灣第一位奧卡利那笛樂家游學志先生發行了台灣的首張奧卡利那笛專輯後,台灣便帶動了一股奧卡利那笛的風行。目前在台灣製造奧卡利那笛的師父相當多,包括了有蔡宗瀚師父、張志名師父、李生鴻師父、陳俊來師父、謝永清師父、郭慶榮師父、是誠、南投鼎記等。除了有日式的12孔奧卡利那笛,也有英式改良的6孔奧卡利那笛,更有自創指法的是誠陶笛,在音色音準美感上,獨樹一格,不輸各國所產的奧卡利那笛,相信奧卡利那笛在台灣也能成為一種普遍的樂器。

  6. 陶笛種類

  7. 台灣目前流行的六孔陶笛是一種 " 哨鳴 " 類的吹奏樂器,發音原理與直笛(木笛)相同;陶笛在不同領域中,有著不同的歷史與名稱,大致可分為下列五種: 1.漢民族的壎(ㄒㄩㄣ)(Xung): 在浙江河姆渡遺蹟中,發現了新石器時代的古笛跟陶壎,距今約有七、八千年;當時的壎多為蛋形或圓形,只有一兩個音孔,只能吹奏簡單的高音,而現代的壎有的已經增 加到八或九個音孔,音域較古代寬廣許多。但是壎與陶笛的發音原理不同,並無哨嘴的構造,而是直接由頂端開口吹氣發音,原理類似排簫與長笛。

  8. 2.義大利與日本的潛水艇型陶笛(Ocarina): Ocarina有人稱為陶笛或 "洋壎" 原文是義大利文,本來的意思是"小鵝"因為這種樂器是閉管結構,狀看起來像鵝的身體,也向一顆拉長的中空鵝蛋。現在標準的Ocarina陶笛是由義大利人Giuseppe Donati於西元1853年所改良與命名的,是一種十孔陶;而日本雕刻家明田川孝於西元1982年再將此種陶笛改制成十二孔,使音域更寬並命名為Aketa陶笛,而此陶笛也成為潛水艇型陶笛的代表。

  9. 3.中南美洲傳統陶笛: 此種陶笛歷史眾說紛紜,應該於古印加、馬雅文化有關;這類陶笛在古時是用於聲音的模仿及各種儀式的助性與裝飾,所以在陶笛表面會加上各種圖騰或彩繪;此外音孔數目不一,大多只能吹出聲音,並沒有調性及音準,因此這類陶笛常被定位成紀念品或裝飾品,不適合拿來吹奏樂曲。 4.歐洲系統英、德式六孔陶笛: 六孔陶笛(前四孔,後兩孔)是目前台灣最常見的系列陶笛,指法簡單,音域與直笛常用音域相近,也與人聲音域相近(12~13),因此極適合吹奏各種歌謠;此外樂器的體積小巧,可以隨身攜帶,方便隨時即興演奏,所以此種陶笛容易學習,適合推廣。

  10. 5.唐山扁笛: 此種陶笛由郭慶榮老師設計改良,鑒於一般圓形陶笛容易滾動掉落,所以將陶笛製作成圓扁形,在放置與佩戴上較為方便,也因為形狀較扁,所以稱為扁笛。此種陶笛與歐洲六孔陶笛吹奏法完全相同,但有部分系列為了增加一個低音半音(主調的導音)在右手中指音孔處增加一小孔成為七孔陶笛,使七孔全按能吹奏一個低音半音,不須在以輕吹音來代替。此外也考慮兒童學習陶笛的安全性,製作了一系列的塑膠材質陶笛,在攜帶與學習的過程中,避免摔破或壓碎的疑慮。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