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1

第二章 病因与病因推断 (Cause of Disease and Causal Inference)

第二章 病因与病因推断 (Cause of Disease and Causal Inference). 主要内容. 病因的概念 病因研究方法 病因推断的方法 病因的判断标准. 第一节 病因的概念 — 简史. 鬼神、上帝、天意. 迷信阶段. 病因概念的发展. 人. 水. 火. 土. 木. 气. 金. 人. 朴素唯物主义. 活的传染物. 人. 生物学病因的萌芽. 病原物. 三角模式. 环境. 宿主. 物. 生. 物. 质. 机体. Lilienfeld 的病因定义. 社. 会. 轮状模式. 病因的概念 — 简史.

adlai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二章 病因与病因推断 (Cause of Disease and Causal Inference)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章病因与病因推断(Cause of Disease and Causal Inference)

  2. 主要内容 • 病因的概念 • 病因研究方法 • 病因推断的方法 • 病因的判断标准

  3. 第一节 病因的概念—简史 鬼神、上帝、天意 迷信阶段 病因概念的发展 人 水 火 土 木 气 金 人 朴素唯物主义 活的传染物 人 生物学病因的萌芽 病原物 三角模式 环境 宿主 物 生 物 质 机体 Lilienfeld的病因定义 社 会 轮状模式

  4. 病因的概念—简史 现代病因观 Lilienfeld陈述:那些能使人群发病概率升高的因素,就可认为是病因,其中某个或多个因素不存在时,人群疾病频率就会下降 Lilienfeld AM.(1920-1984)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流行病学教授

  5. 病因的概念—病因模型 旧类型 • 纯动因论 忽视环境因素和机体(宿主)自身的因素 • 条件论 忽视了机体(宿主)自身的因素 • 单纯生物医学观点 忽视了心理和社会因素

  6. 病因的概念—病因模型 新类型 • 生态学模型 • 疾病因素模型 • 病因网络模型

  7. 病因的概念—病因模型 生态学模型 • 将机体与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 分类 流行病学三角 轮状模型

  8. 病因的概念—病因模型 生物环境 社会环境 宿主 宿主 遗传内核 动因 环境 理化环境 图6 流行病学三角 图7 轮状模型

  9. 病因的概念—病因模型 疾病因素模型 • 特点 病因分类操作性强 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没有动因确定的困难 • 层次 外围的远因 致病机制的近因

  10. 病因的概念—病因模型 社会经济因素 生物学因素 环境因素 医学生物学因素 (机制) 疾病 心理、行为因素 卫生保健因素 疾病因素模型

  11. 病因的概念—病因模型 病因网络模型 按生态学模型或疾病因素模型提供的框架寻找多方面的病因,这些病因相互存在联系,串起来构成一条病因链,多个病因链交错联接起来就形成一张病因网

  12. 病因的概念—定义 • 必需病因:如果缺乏某因素即不会引起某疾病,则该因素被称为该病的必需病因。绝大多数的传染病、地方病和职业病都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必需病因;而大多数的慢性非传染病目前尚未发现他们的必需病因,这类疾病可能不存在一个必需病因,或者它的必需病因隐藏较深,尚有待进一步探讨。

  13. 病因的概念—定义 • 充分病因:如果有某因素存在,随之必然有某病发生,则该因素为该病的充分病因。对充分病因的理解,必需明确以下三点:①对绝大多数疾病而言,充分病因的组成因素不是一个,而是一组。②对大多数疾病而言,其充分病因目前并未完全明了,一般只证实或初步证实了充分病因中的一个或几个因素。③目前认为大多数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其充分病因不止一个,有的可能有多个充分病因,各充分病因的组成因素可能不同,因而这些疾病就可能没有必需病因。

  14. 病因的概念—定义 • 组分病因:构成某病充分病因的任一成分都称为该病的组分病因。组分病因可以是必需病因,也可以是非必需病因;一个组分病因可以只在一个充分病因中发挥作用,亦可以在多个充分病因中发挥作用

  15. 病因的概念—定义

  16. 病因的概念—定义 • 目前流行病学的病因定义是:在其他因素固定不变的条件下,如果某因素在人群中增加或减少后,某疾病在该人群中的发生率也相应地增加或减少,则该因素是该病的一个病因。”这种对病因的定义与认识是建立在概率论因果观的基础上的,在疾病防制上有重大的实际意义。

  17. 第二节 病因研究方法 一、临床研究 病因未明疾病一般是临床医师最先碰到的,临床医师若有敏锐的思维、能及时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适当的分析,往往能为病因研究提供非常有价值的线索。 • 1、基础资料的收集 1)体征和症状的频率表: 2)疾病过程的描述: • 2、临床推断 1)症候群的鉴别: 2)列出可能的疾病: 3)病因推断:

  18. 病因研究方法 二、实验研究 • 生化实验:可对营养素缺乏、药物和毒物中毒等进行鉴定,并可对因疾病导致的体内生化代谢异常进行诊断。 • 微生物学实验:当疑为传染性因子致病时,可选用微生物学实验,作病原体的镜检、分离和鉴定。有时可辅以免疫学的方法作病原诊断。 • 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实验:可从基因和分子水平研究可疑病因及其致病机理、诊断和发现遗传性疾病。 • 动物实验:许多病因假设可通过制作实验动物模型在动物身上进行证实。 • 另外,还有病理学实验及寄生虫学实验等方法。

  19. 病因研究方法 三、流行病学研究 • 描述性研究提出假设:描述流行病学研究(descriptive epidemiological study)是利用已有的资料或特殊调查的资料,对特定时间、地区和人群中的疾病或健康状况进行描述,分析其分布特征,从而获得有关病因假设的启示。 • 分析性研究检验假设:描述性研究提出的假设,需经分析性研究进行论证。 • 实验性研究验证假设:无论是通过流行病学,还是通过实验医学或临床医学研究方法获得的病因假设,最终仍需回到人群中,用实验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验证。

  20. 病因研究方法—病因清单 1、A宿主病因 • 先天的:基因、染色体、性别 • 后天的:年龄、发育、营养状态、体格、行为类型、获得性免疫、既往史、心理 2、B环境病因 • 生物的:病原体、感染动物、媒介昆虫、食入的动植物 • 物质的:营养素、天然有毒动植物、化学药品、微量元素、重金属、气象、地理(位置、地形、地质)、水质、大气污染、电离辐射、噪声、振动

  21. 病因研究方法—病因清单 • 社会的:社会/人口(人口密度、居室、流动、都市化、交通、战争、灾害)、经济(收入、财产、景气)、家庭(构成、婚姻、家庭沟通)、饮食习惯、嗜好兴趣(烟、酒、茶、运动、消遣)、教育文化、医疗保健、职业(种类、场所、条件、福利、劳保设施)、政治、宗教、风俗

  22. 病因研究步骤 横断面研究 描述性研究 纵向研究 提出病因线索 形成病因假设 生态学研究 疾病监测 分析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验证病因假设 队列研究 流行病学实验 病因推断 推断暴露和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

  23. 第三节 病因推断的方法 • 病因推断的哲学思想 • 统计关联到因果关联

  24. 病因推断的哲学思想 一 假设演绎法(hypothetic deductive method) 推理过程 • 因为假设H ,所以推出证据E (演绎推理):如H:乙肝病毒与肝癌 • 因为获得证据E ,所以反推假设H (归纳推理)

  25. 病因推断的哲学思想 二 Mill准则(Mill’s cannon) • 应用:用于分析流行病学研究 • 分类:求同法 求异法 同异并用法 共变法 剩余法

  26. 病因推断的哲学思想 (一)求同法(method of agreement) • 辨别某类事件或属性的必要条件的方法 • 推理形式 事件(病例,A) 有关(暴露)因素 A,B,C-------- a,b,c A,D,E-------- a,d,e A,F,G-------- a,f,g …… -------- …… 所以,a是A的必要条件

  27. 病因推断的哲学思想 (二)求异法(method of difference) • 辨别某类事件或属性的充分条件的方法 • 推理形式 事件(对照,非A) 有关(暴露)因素 B,C---------------(a不出现),b,c D,E---------------(a不出现),d,e F,G---------------(a不出现),f,g … -----------------…… 所以,a是A的充分条件

  28. 病因推断的哲学思想 (三)同异并用法(joint method of agreement and difference) • 辨别某类事件或属性的必要且充分条件的方法 • 推理形式为: (1)求同部分 并且 (2)求异部分 所以,a是A的必要且充分条件

  29. 病因推断的哲学思想 (四)共变法(method concomitant variation) • 应用条件 有关(暴露)因素是等级或定量的并与事件(结局)效应成量变关系 • 推理形式 事件(效应,A) 有关(暴露)因素 A1,B,C-------- a1,b,c A2,D,E-------- a2,d,e A3,F,G-------- a3,f,g …… -------- …… 所以,a是A的必要条件

  30. 病因推断的哲学思想 (五)剩余法(method of residues) • 复合结局事件(A,B,C)有关(暴露)因素在特定的范围内(a,b,c),b说明B,c说明C,那么剩余的a必定说明A • 推理形式 结局事件 有关(暴露)因素 A,B,C-------- a,b,c B-------- b C-------- c 所以,剩余a是A的必要条件

  31. 统计关联到因果关联 一 统计学关联( association) • 狭义 分类资料的相关 • 广义 等同于相关,包括分类、等级和计量资料,即是有关联 二 因果关联 • 有时间先后的、有生物学机制的、排除了各种偏倚的相关关系

  32. 提出假设 E与D 排除偶然 有统计关联否 有偏倚否 排除虚假 前因后果 有时间先后否 因果关系判断进程

  33. 关联的分类 偶然关联 非因果关联(选择、测量或混杂偏倚) 关联 间接因果关联(间接病因) 有统计学意义关联 因果关联 (有时间先后) 直接因果关联(直接病因) 图10 关联分类总结

  34. 第四节 病因的判定标准 一 发展 1. Henle-Koch原理(1882) Robert Koch,德国19世纪著名细菌学家1905年获得医学诺贝尔奖,Henle的学生, 证实了Henle微生物学上的假设 Friedrich Gustav Jacob Henle,犹太人,德国解剖学家和病理学者,首先提出感染的寄生病原论 Henle(1809-1885) Koch (1852-1885)

  35. Koch病因标准 (1)疾病患者中总是能检出该病原体 (2)其他疾病的患者中不能检出该病原体 (3)疾病患者中分离该病原体,传代培养物能引起实验动物患相同疾病 (4)能从患该病动物中分离到相同病原体

  36. 2. 美国“吸烟与健康报告”委员会提出标准(1964) • (1)关联的时间顺序 • (2)关联的强度 • (3)关联的特异性 • (4)关联的一致性或可重复性 • (5)关联的连贯性或合理性

  37. 3. 8条标准(流行病学,第4版) • 关联的时间顺序 • 关联的强度 • 剂量-反应关系 • 暴露与疾病分布的一致性 • 关联的合理性 • 关联的可重复性 • 终止效应 • 关联的“特异性”

  38. 二 常用的因果推断标准 • 关联的时间顺序 • 关联的强度 • 关联的可重复性 • 关联的合理性 • 剂量-反应关系 • 暴露与疾病分布的一致性 • 研究的因果论证强度

  39. (一)关联的时间顺序 (time sequence of association) • 怀疑病因X→疾病Y,则X必须发生于Y之前 • 实验和队列研究>病例对照和生态学研究>横断面研究 • 慢性病需注意X与Y的时间间隔

  40. (二)关联的强度 (strength of association) • 关联的强度越大,因果的可能性就越大 • 混杂因素可能导致强关联和弱关联 • 防治试验的绝对效应或归因比例指标越大,因果性就越强

  41. (三)剂量-反应关系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 针对等级或连续性变量资料 • 有等级绝对效应、等级相对效应、等级相关系数和积差相关系数等 • 要注意有些生物学效应表现为全或无

  42. (四)暴露与疾病分布的一致性(coherence of distribution between exposure and disease) • 如果某因素是某病的病因,则该因素应能解释该病的所有人群现象 ,即所有三间分布的特点。 • 对例外要谨慎考虑

  43. (五)关联的可重复性 • 关联可以在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时间重复观察到 • 特点 • 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 • 可重复性使因果关联的可能性增加 • 少数或个别研究的不同不能简单反驳因果假设

  44. (六)关联的合理性 (1) 解释与现有理论知识不矛盾 例如,高脂血症与冠心病的因果关联,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证据以及动物实验结果吻合 (2) 研究者的主观评价 例如,吸烟与肺癌的关联,设想化学物质沉积在呼吸系统上引起癌变

  45. (七)研究的因果论证强度 • 设计类型与它的论证强度密切相关 • 好类型应具备 • 满足时间顺序和可重复性 • 控制各类偏倚的干扰

  46. 研究设计类型与因果论证强度

  47.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十二指肠溃疡 三、 病因推断标准应用举例

  48. 1、时间顺序的证据 ∵324例幽门螺杆菌感染者,10年中有11%发生十二指肠溃疡 133例非感染者0.8%发生十二指肠溃疡 ∴感染在前,发病在后

  49. 2、关联强度的证据 90%~100%的十二指肠患者存在幽门 螺杆菌感染,OR>10 感染者11%在10年中发生该病,RR>10 3、可重复性证据 许多研究者得到相同结果

  50. 4、合理性证据 幽门螺杆菌结合部位在胃窦细胞,可随着胃窦细胞进入十二指肠,引起炎症 5、实验研究(高论证强度)的证据 清除幽门螺杆菌可使十二指肠溃疡愈合,其效果等同于组胺受体拮抗剂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