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7

第三章 热 证

第三章 热 证. 广西医科大学中医学教研室 主讲:李 展. 定义. 指感受火热阳邪,或阳热亢盛,或阴虚阳亢所表现出来的一类证候。. 病因. 1 、外感湿热之邪。 2 、寒邪入里化热。 3 、七情过激,五志化热。 4 、饮食不节,内生火热。 5 、房室劳伤,劫夺阴精,阴虚阳亢。. 分类. 1 、实热 2 、虚热. 辩证要点. 身热,口渴,口干,小便黄赤,大便秘结,面红目赤,舌质红,苔黄而干,脉数或洪大。. 治则. 祛除热邪或滋阴清热。. 第一节 表热证. 定义. 指风热之邪侵袭人体卫表的一类病证。. 病因.

abedi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三章 热 证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三章 热 证 广西医科大学中医学教研室 主讲:李 展

  2. 定义 • 指感受火热阳邪,或阳热亢盛,或阴虚阳亢所表现出来的一类证候。

  3. 病因 1、外感湿热之邪。 2、寒邪入里化热。 3、七情过激,五志化热。 4、饮食不节,内生火热。 5、房室劳伤,劫夺阴精,阴虚阳亢。

  4. 分类 • 1、实热 • 2、虚热

  5. 辩证要点 • 身热,口渴,口干,小便黄赤,大便秘结,面红目赤,舌质红,苔黄而干,脉数或洪大。

  6. 治则 • 祛除热邪或滋阴清热。

  7. 第一节 表热证

  8. 定义 • 指风热之邪侵袭人体卫表的一类病证。

  9. 病因 • 风热犯表,热郁肌腠,卫表失和所致。

  10. 表现 • 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少汗或无汗,或见头痛,咽痛,咳嗽等,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

  11. 治则 • 清热解表。

  12. 常用中药 • 薄荷 • 性味:辛凉。 • 功效及应用: 1、疏散风热:用于外感风 热及温病初起。 2、清利头目:治风热上攻 头目之头痛、目赤, 伍荆芥、黄芩等。 3、利咽:治疗风热壅盛之 咽喉肿痛,伍桔梗、蝉衣。 4、透疹:用于风热束表,麻疹不透,伍连翘、 蝉衣、荆芥等。

  13. 常用中药 5、用于肝气郁结证,伍白芍、柴胡。

  14. 常用中药 • 菊花 • 性味:苦甘、寒。 • 功效及应用: 1、散风清热:用于外感风热及温病初起。 2、平肝明目: (1)风热眼痛,伍防风、白蒺藜等。 (2)肝经风热或肝火上攻之目 赤肿痛,伍桑叶、蝉衣。 (3)肝肾阴虚之目昏暗证, 伍杞子、地黄等。 (4)肝风或肝阳上亢之头痛, 伍勾藤、白芍、石决明。

  15. 常用中药 • 桑叶 • 性味:苦甘、寒。 • 功效及应用: 1、疏风清热:治外感风 热证,伍菊花、连翘。 2、清肝明目:治风热或肝 经实热证之目赤涩痛、 多泪等,伍菊花、决明子、车前子。 3、凉血止血:治血热吐血轻证。

  16. 常用中药 • 柴胡 • 性味:苦、微寒。 • 功效及应用: 1、和解退热: (1)用于少阳证, 伍黄芩、半夏。 (2)可透表泄热,伍葛根 用于外感发热,项强头痛等。

  17. 常用中药 2、疏肝解郁: (1)治胁肋胀痛,头眩呕吐,或月经不调, 痛经等,伍当归、薄荷、白芍。 (2)治肝气郁滞,胸腹胁肋胀痛证,伍香附、 川芎、枳壳。 3、升举阳气:用于中气下陷证,伍升麻、人 参、黄芪等。

  18. 常见证型治要 (一)风热犯表证 1、表现:发热,微恶风寒,少汗,全身不适, 头痛,口微渴,或有咽痛,舌边尖 红,苔薄黄,脉浮数。 2、治法:辛凉解表。 3、代表方:银翘散。 (1)组成:连翘、银花、桔梗、薄荷、竹叶、 生甘草、荆芥穗、淡豆豉、牛子、鲜芦 根。 (2)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19. 常见证型治要 (3)方解: • 君:银花、连翘——辛凉透邪,清热解毒。 • 臣:荆芥、豆豉——助君药宣散表邪。 薄荷——辛凉解表透邪。 • 佐使: 芦根、竹叶——清热生津除烦 桔梗、牛子——宣肺利咽化痰 生甘草——清热解毒。

  20. 常见证型治要 (二)风热犯肺证 1、表现:发热,微恶风寒,身痛或咽痛,咳 嗽,气喘,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2、治法:疏风清热、宣肺化痰。 3、代表方:桑菊饮。 (1)组成:桑叶、菊花、杏仁、连翘、薄荷、 桔梗、甘草、芦根。 (2)功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21. 常见证型治要 (3)方解: • 君:桑叶——清透肺络之热。 菊花——清散上焦之热。 • 臣:薄荷——疏散风热。 桔梗、杏仁——解肌肃肺止咳。 • 佐:连翘——清透膈上之热。 芦根——清热生津止渴。 • 使:生甘草——止咳化痰;调和诸药。

  22. 第二节 里热证

  23. 定义: • 指邪热在里所表现出的证候。

  24. 病因: • 1、热邪由表传里。 • 2、寒、湿等阴邪化热入里。 • 3、热邪直入脏腑。

  25. 表现: • 身热,不恶寒但恶热,口渴喜冷饮,心烦或躁扰多言,面红目赤,小便色黄,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甚则焦燥干黑,脉数滑或洪数。

  26. 治则: • 以清解里热为主,辅以燥湿、凉血、熄风、解毒等。

  27. 常用中药 • 石膏 • 性味:辛甘、大寒。 • 功效及应用: 1、清热泻火: (1)用于温病邪在气分, 实热亢盛之证,伍 知母、甘草。 (2)治肺胃热毒雍盛,气血两燔证。

  28. 常用中药 (3)治肺热证,伍甘草、竹沥。 (4)肺热气喘证,伍麻黄、杏仁。 (5)胃火上炎证,伍生地、知母、牛膝。 2、除烦止渴:伍知母、甘草治消渴证。 3、外用治金疮、烫伤、湿疹、疮疡多脓等, 一般煅用。

  29. 常用中药 • 知母 • 性味:苦甘、寒。 • 功效及应用: 1、解毒泻火:治肺胃实热证, 伍石膏。 2、滋阴润燥: (1)治阴虚火旺,肺肾阴亏证,伍黄柏、生 地。

  30. 常用中药 (2)治肺阴虚证或肺热证,伍贝母。 (3)治阴虚消渴证,伍天花粉、五味子。

  31. 常用中药 • 栀子 • 性味:苦、寒。 • 功效及应用: 1、泻心除烦: (1)配伍淡豆豉治烦 热郁闷, 躁扰不宁, 虚烦不得眠等。 (2)配伍黄连、黄柏治高热烦躁,神昏谵语 等证。

  32. 常用中药 2、清热利湿: (1)配伍茵陈、大黄等治肝胆湿热郁结证。 (2)配伍木通、车前子、大黄等用于下焦湿 热证。 3、凉血解毒: (1)配伍茅根、生地、黄芩等治血热妄行证。 (2)外用治火疮、疖肿。

  33. 常用中药 • 黄芩 • 性味:苦、寒。 • 功效及应用: 1、清热燥湿: (1)治湿热黄疸, 伍栀子、茵陈。 (2)治湿热下痢证,伍芍药、黄连、木香。 (3)治热淋证之小便涩痛,伍生地、木通。

  34. 常用中药 2、泻火解毒: (1)治热病壮热不退,伍栀子、黄连、石膏。 (2)治肺热咳嗽,或热咳痰雍,伍半夏、天 南星。 (3)治痈肿诸疮,伍白芷、连翘、银花。 3、止血:配伍清热凉血之品治热盛迫血外溢 之证。 4、安胎:伍白术、当归等治胎热不安。

  35. 常用中药 • 黄连 • 性味:苦、寒。 • 功效及应用: 1、清热燥湿: (1)治肠胃湿热证。 若呕吐者伍半夏、 竹茹;若泻痢则伍木 香。 (2)治痢疾发热,伍黄芩、葛根。

  36. 常用中药 2、泻火解毒: (1)治热盛火炽证,伍黄芩、栀子。 (2)治心火亢盛,烦躁不眠证,伍黄芩、阿 胶、白芍。 (3)治火毒痈疡,耳目肿痛,口舌生疮,伍 黄芩、栀子、连翘。 (4)治血热妄行证,伍大黄、黄芩。

  37. 常用中药 • 黄柏 • 性味:苦、寒。 • 功效及应用: 1、清热燥湿: (1)治湿热痢疾,伍黄连、赤芍。 (2)治湿热黄疸,伍栀子、大黄。 (3)治湿热带下,伍芡实、车前子、白果。 (4)治湿热下注,足膝肿痛,伍苍术。

  38. 常用中药 2、退虚热 (1)治阴虚发热,伍知母。 (2)治骨蒸盗汗,伍知母、熟地。 (3)治虚火妄动,遗精等,伍砂仁、甘草。 3、泻火解毒:治热盛之痈肿疮疡、湿疹等。

  39. 常用中药 • 大黄 • 性味:苦、寒。 • 功效及应用: 1、泻热通便: (1)治胃肠实热证, 伍芒硝、厚朴、枳实。 (2)热结阴伤者,伍生地、玄参、麦冬。 (3)脾阳不足,冷积便秘,伍党参附子、干 姜。

  40. 常用中药 2、凉血解毒: (1)治火热上炎之证,伍黄芩、黄连。 (2)治肠痈,伍丹皮、芒硝、桃仁。 (3)治烧伤,外用。 3、逐瘀通经:治瘀血证,如主后腹痛、经闭、 跌打损伤等,伍桃仁、红花、当归。 4、清热祛湿:治黄疸、淋病等湿热证,伍茵 陈、栀子。

  41. 常用中药 • 连翘 • 性味:苦、微寒。 • 功效及应用: 1、清热解毒: (1)治外感风热,或温病 初起之证,伍银花、 薄荷。 (2)治热邪陷入心包证,伍莲子。

  42. 常用中药 2、消痈散结: (1)治痈疮肿毒,伍野菊花、银花。 (2)治瘰疬结核等证,伍夏枯草、玄参、贝 母。

  43. 常用中药 • 银花 • 性味:甘、寒。 • 功效及应用: 清热解毒: (1)治热毒疮痈初发。 伍甘草。 (2)治气功血虚衷,乳脉不利 之乳痈,伍黄芪、当归、甘草。 (3)治肠痈,伍麦冬、地榆、黄芩。 (4)治外感风热或温病初期,伍连翘、荆芥、 薄荷。

  44. 常用中药 • 生地 • 性味:甘苦、寒。 • 功效及应用: 1、清热凉血: (1)治温病热入营血证, 伍玄参。 (2)治温病后期,余热末尽证,伍知母、青 蒿、鳖甲。 (3)治热入血分,迫血妄行证,伍侧柏叶、 生荷叶、艾叶。

  45. 常用中药 2、养阴生津: (1)治热病伤阴证,伍麦冬、沙参、玉竹。 (2)治消渴证,伍五味子、天花粉、葛根。 (3)治肠燥便秘,伍麦冬、玄参。

  46. 常用中药 • 丹皮 • 性味:辛苦、微寒。 • 功效及应用: 1、清热凉血: (1)治热入血分证, 伍犀角、生地。 (2)治阴虚发热,夜热早凉,伍青蒿、鳖甲、 知母。 (3)治出血证,伍生地。

  47. 常用中药 2、活血散瘀: (1)治血瘀经闭,恶血积聚作痛,伍川芎、 牛膝。 (2)治瘀血阻滞疼痛,伍乳香、没药。 (3)治肠痈,伍大黄、桃仁、冬瓜仁。

  48. 常见证型治要 (一)气分热盛证 1、表现:壮热烦渴、尿赤便秘,舌红苔黄, 脉洪或数。 2、治法:辛寒清热。 3、代表方:白虎汤。 (1)组成:石膏、知母、甘草、梗米。 (2)功用:清热生津。

  49. 常见证型治要 (3)方解: • 君: 石膏--辛甘大寒,以制阳明炽盛内热。 • 臣: 知母——苦寒质润,清热生津。 • 佐使: 甘草、梗米——养胃生津,防止大寒伤中。

  50. 常见证型治要 (二)肺热壅盛证 1、表现:发热口渴,咳嗽,气粗而喘,或有 胸痛,咽痛,鼻煽气灼,便秘尿黄, 舌红苔黄,脉数。 2、治法:清泻肺热。 3、代表方:麻杏石甘汤。 (1)组成:麻黄、杏仁、石膏、炙甘草 (2)功用:辛凉宣泄、清肺平喘。

More Related